壯麗的三文魚大洄游

作者: 神州旅行者

導讀《北美游記》之五十七: 從威化溪觀壯麗的三文魚大洄游 作者:楓之嶺(博客) 每四年一次的北美三文魚大洄游,是一個壯麗且凄美的故事,原本出生在卑詩內陸溪水中的三文魚,孵化後沿著河道游入大海,在經歷了2-3年的大海游歷之後,出生後的第四年又重新回到了故鄉,歷盡艱辛繁衍完自己的下一代,在這裡默默地走向生命的終點。 北美的內陸河流、湖泊是三文魚� ...

《北美游記》之五十七:

從威化溪觀壯麗的三文魚大洄游

作者:楓之嶺(博客)



每四年一次的北美三文魚大洄游,是一個壯麗且凄美的故事,原本出生在卑詩內陸溪水中的三文魚,孵化後沿著河道游入大海,在經歷了2-3年的大海游歷之後,出生後的第四年又重新回到了故鄉,歷盡艱辛繁衍完自己的下一代,在這裡默默地走向生命的終點。

北美的內陸河流、湖泊是三文魚(Salmon,又稱鮭魚、大馬哈漁等)的故鄉,每隔四年的深秋季節,成群的三文魚會從浩瀚的太平洋游回到溫哥華的菲莎河口(Fraser River),從這裡溯流而上,越過急流險灘,最後到達內陸幾百公裡的上游支流,在那裡走完生命的最後歷程。今年的三文魚大洄游是本世紀最壯觀的一次,Mission東面的威化溪(Weaver Creek)是一處距離溫哥華最近的觀賞地點。

威化溪位於Harrison Lake以西的一處山谷之中,沿Hwy-7號公路(Lougheed Highway)經Mission向東,大約行駛32公裡到達Morris Valley Road路口,然後沿著這條路左轉進山。這一帶的山區有不少湖泊、河流和小溪,水流湍急而清澈,河床和溪谷裡布滿卵石和沙礫,非常適合三文魚繁殖、生長。

卑詩省早在1885年就已經開始采取保護三文魚的措施,二十世紀初期,卑詩流域的三文魚數量非常龐大,但進入1960年代,由於降水量過多加上林木業砍伐過度,導致山區洪水泛濫,破壞了威化溪的河道,使得三文魚繁殖數量急劇下降。為了給三文魚提供一個理想的產卵場地,1965年,卑詩省在威化溪上游,修建了一個近三公裡長的繁殖水道(Weaver Creek Spawning Channel),這條類似天然的水道,有效地解決了傳統孵化場中幼魚存活率低的問題。

今年的秋季,成千上萬的Sockeye三文魚從大海中回到了Fraser River,然後逆流而上一百余公裡,躍過激流和岩石,歷盡艱辛,歷時幾十天,游回到出生地Weaver Creek。在洄游過程中,Sockeye三文魚從進入河口之後就不再進食,魚身開始漸漸變成鮮艷的紅色。

密集的魚群激烈地衝撞著水道的閘門,等待著開閘進入的機會。為了保持生態平衡,繁殖水道有一道閘門用於甄選品種、限制數量,每天由工作人員開閘揀選。密集的魚群擁擠在閘門外,喧鬧著、跳躍著,焦急地等待著這一重要的時刻。 幸運進入產卵水道的魚群,開始了生命階段最後的衝刺,它們結對散開,在水道中各自尋找合適的產卵場地。水道中水流湍急,每隔一段都設有一段階梯,三文魚要想爭取上游的位置,必須奮力跳起、躍過。

水道中的水面極淺,但成年三文魚都有近半米長,有些地段魚兒必須奮力衝刺才能通過,整個身體都會暴露在外面,你不得不驚嘆它們身上透射出的旺盛生命力,這些三文魚已經幾十天沒有進食,而且又在激流中逆流而上近百公裡,為了繁衍下一代不惜拼盡全部體力。進入產卵水道的三文魚都是成雙結對,每一對三文魚都會尋找一塊自己的領地,母三文魚用魚尾撥開石礫,產下魚卵,雄魚受精後,與母魚一起再用石塊覆蓋,如此這般多次,直至產完全部魚卵。在完成了產卵任務後,三文魚的生命就走到了最後的終點,水道裡隨處可見這樣成對死去的三文魚,場面令人震撼,每天工作人員都要將無數死去的三文魚撈起,送到山谷中埋葬。那些沒有被幸運選中的三文魚,會通過閘門游入水道外面的溪流中,在那裡產卵、繁殖,走向生命的終點。

被石礫覆蓋的三文魚卵經過漫長的秋季、冬季,春天來臨,幼魚在石硤中孵化,魚肚子上附著一個橘黃色的卵囊,為其提供發育的養分。魚苗長大之後從石隙中游出,3-5月間離開產卵水道進入威化溪,然後逆流而上進入哈裡森湖(Harrison Lake),它們在這個湖中停留一年,長出漂亮的銀色鱗片,第二年春天開始游向大海,開始兩年半的大海巡游。

三文魚每隔四年都會集中返回故鄉,今年是Sockeye三文魚大回游的年份,近年來由於良好的保護設施和嚴格的捕撈限制,卑詩三文魚種群數量大增,為了抗議美國漁民的濫捕行為,卑詩省曾經發動一百多艘漁船包圍美國華盛頓州的漁港,迫使美國簽訂限捕協議,加拿大人做事有時非常固執,美國人也只好低頭接受。加拿大人的固執不僅保護了這些三文魚,也為人類了解這些自然奇跡提供了機會,進入十月份以後,威化溪的三文魚保護區湧入大量游客,一睹這一壯觀的場面。

人們有時真的會覺得不可思憶:這些出生在威化溪中的三文魚,成長後從這裡出發游入大海,在接下去的2-3年中,跨過浩瀚的太平洋到達日本沿岸,最終又返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在繁殖完下一代後,最後葬身在這個峽谷之中,它們是如何記住自己的出生地的?又是經歷了怎樣的艱險才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這也許始終是個迷,有待人們去探究、解答。

(本文附有大量照片,請見:http://***/s/blog_6393a0af0100mlwq.html)


精選遊記: 溫哥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