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紛紛,甪直草木深

作者: 隨馨

導讀攜程上訂的甪直一日游,兩人出行減免50,我又用了20元抵用券,我和媽媽兩人共128元,含車費聯票費游船費。 10/24,天空飄著綿綿細雨。我乘坐1號線到人民廣場與媽媽會合。我的時間掐的很緊,巴士發動時間9點我們准時上了車。 我就知道媽媽會帶很多吃的東西,她竟然帶了4瓶水。攜程一般會發2瓶水的,這樣我們身邊總共6瓶了。。。 車上的導游很熱情,還鼓勵我們加入攜 ...

攜程上訂的甪直一日游,兩人出行減免50,我又用了20元抵用券,我和媽媽兩人共128元,含車費聯票費游船費。

10/24,天空飄著綿綿細雨。我乘坐1號線到人民廣場與媽媽會合。我的時間掐的很緊,巴士發動時間9點我們准時上了車。

我就知道媽媽會帶很多吃的東西,她竟然帶了4瓶水。攜程一般會發2瓶水的,這樣我們身邊總共6瓶了。。。

車上的導游很熱情,還鼓勵我們加入攜程這個大家族呢。

10:30左右我們就到了蘇州甪直古鎮。

地陪是一名蘇州女子,身材窈窕,眉清目秀的,穿的一身藍印花布,戴頭巾。

甪直,一個有著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江南典型的水鄉古鎮。古稱甫裡,唐代以後,因河道街形狀像“甪”字,改現名。

我們首先見到的是甪端廣場。“甪端”(拼音:lù duān)是一種傳說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 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裡,通四方語言。“甪端”和“麒麟”是我國古代民間臆造的,流行於官場和民間的一對獨角兄弟。在官方,它們像征光明正大、秉公執法;在民間,它們像征吉祥如意,風調雨順。 “甪端”其形怪異,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這頭神獸是甪直的鎮寶。

導游一直領著我們沿河而走。甪直古鎮據說有41座歷代古橋,我們走過的第一座橋名為‘香花橋’,有此橋的地方必有寺廟。

第一個參觀的景點是沈宅。沈宅是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建於1873年,距今有130年歷史,原建築面積為3500平方米,現向游客開放的只屬西部的720平方米,沈氏擁有眾多的產業和財富,清末明初以來,俗語“沈半鎮”就廣為流傳。樂善堂是沈宅的精華。堂內有兩幅抱柱聯,其一:經濟有成,事業俱自苦志起,讀書最樂,俊彥都由名教來;其二:和氣祥光,請聲美行,尊德樂義,合澤戴仁。前一幅是教育子孫的話,後一幅則是跟堂名有關,是希望由“樂善”而達到的至高境界。東面一樓一底原為書房,現樓底為灶間,保留了當時大戶人家的炊膳陳設。宅內還有兩口古井,一在樂善堂前的天井裡,上有武康石井圈,據傳為宋井,一在樓廳前的階石東角,傳為明井。後天井之北是七間帶廂房的樓廳,東西兩邊都有樓梯,是當時女子活動的地方,現樓下設立了小賣部,出售具有水鄉特色的旅游工藝品。

接著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保聖寺。保聖寺現在不是寺廟了,而是一座博物館。走進保聖寺,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株百年枸杞。現在的保聖寺山門是按乾隆年間的原貌重修起來的。走進二山門,但見天王殿氣宇軒昂,單檐歇山式屋頂,戧角起翹采用立腳飛檐式,顯示江南佛殿式風格。殿內可看到有明代建築特點的昂嘴鬥拱結構。天王殿北行,即是庭院。院內有兩大件文物,一是青石經幢,二是鐵鐘。青石經幢立於西側,它的全稱叫“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經幢是唐代創始的一種佛教石刻,由蓋、柱、座組成,柱上刻佛像、佛名或經咒。保聖寺原有唐宋經幢各一,現只存下這一座和另一座的一塊八角形刻經石了。保聖寺的經幢,系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建,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重立,刻有陀羅尼經咒,由於年代久遠,不少字跡已無法辨認。細看起來,這座經幢是由多塊石柱堆建而成,每塊石柱上面都有盤蓋,盤蓋大於柱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也有遮雨和裝飾作用。這座經幢共分為七層。這座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無論其年代還是藝術價值,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鐵鐘,既是佛寺的鎮山之寶,也是佛寺的歷史見證。保聖寺的這座寺鐘,鑄於明末清初,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鐘上銘文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等吉言。佛經上有“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的說法,鼓鐘也是行善的一種壯舉。 庭院之北,就是在大雄寶殿原址上建立起來的古物館,內有世界聞名的“塑壁羅漢”。據《吳郡甫裡志》記載,原來的大雄寶殿建於公元1013年,殿內供奉釋加牟尼佛像,旁列羅漢十八尊,為聖手楊惠之所摹。

緊接著便是葉聖陶紀念館。正是通過這個紀念館,我才知道小學語文課本中《爬山虎的腳》原來是他寫的。

而後是萬盛米行。葉聖陶《多收了三五鬥》寫的就是這裡,不過這篇小說我們語文書裡沒有,所以我也沒看過。萬盛米行是甪直鎮一家老字號店鋪,始於民國初年,由鎮上沈、範兩家富商合伙經營。米行規模宏大,有存放米食的廒間近百,是當時吳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大米行,成為甪直鎮及周圍10多個鄉鎮的糧食集散中心之一。米行的格局為“前店後場”,前面是做買賣的店鋪,後面是大米加工的工場和儲存糧食的廒倉。米行的河埠頭當地方言叫“河灘頭”,為裝卸谷米的碼頭。一對新谷登場,這裡舟船彙集,就會出現小說中所描繪的熱鬧場面。裡面的一些農具我們玩了一會,拍了些照片。

然後是水鄉婦女服飾博物館。江南婦女身著“青蓮衫子藕荷裳”,衣服都是自己精心編織的。

接下來是王韜紀念館。王韜紀念館在甪直中市下塘街6號,為一座具有清代建築風格的住宅,占地800平方米。坐東朝西,共分王韜生平事跡陳列室、王韜故居和韜園三部分。門樓上書有錢君陶先生題寫的館名,宅中為面闊三間的鴛鴦廳,上懸匾額“蘅花館”,大廳正中豎有高大的木雕屏風,屏風前置有王韜半身銅像,廳柱上分別鐫刻著王韜自撰的對聯:“短衣匹馬隨李廣,紙閣蘆簾對孟光。”還有當年康有為題贈給王韜的對聯:“結想在霄漢,即事高華嵩。”最後是一個小花園,名為韜園。小花園裡鮮花,垂柳,綠池,假山恰逢細雨,不似秋氣悲人,倒似春意喜人。

最後參觀的是蕭宅。蕭宅現為蕭芳芳演藝館。二樓就是蕭芳芳的演藝生涯回顧。

終於等到游船的時刻。我們的木船只能坐4人,我和媽媽坐一排。聽著雨聲打在船篷上,還有搖櫓聲,水流聲,和著搖船師傅的美妙蘇儂軟語的歌聲,小船悠悠搖晃,感覺在搖籃裡,我閉上眼,細細品味這小橋流水人家情懷。搖船阿姨和我媽攀談了起來。她說她每天搖船右手痛得不行,睡覺都不好睡,就為了賺一船10元。心底起了一絲同情。

一蓑江南煙雨結束之後,上了岸,自由活動了。我們開始尋覓餐館午餐。

我們選擇了甪端廣場的一品奧面館,點了奧雞面和奧灶小魚面。奧雞面裡的雞塊還真的好大好嫩。

用好午餐,我和媽媽又隨便逛了水鄉。媽媽在明珠照相館裡選了古裝拍照,10元3張,消費20元以上免費化妝。我幫媽媽選了盛唐時期的紅色古裝。一共選了11張,37元。照片拍的很漂亮,不過照片的質量不是很好。

還有兩小時集合,我們選擇逛了一小會古鎮附近的商店,然後坐在肯德基裡面的看街景,喝咖啡,聊天。

15:55集合,上車。

17:30到的上海人民廣場。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