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賓館,21世紀最後的貴族

作者: 瘦馬~

導讀貴族氣 一個在勝利賓館工作一輩子的人,固守著他心底的貴族情結,唏噓之余仍然孤傲。這是非得有百年才能點化的結果。 心靈地圖 廣州人喜歡煲“老火靚湯”,慢慢煎,慢慢熬。一鍋湯往往要煲三四個小時,連龜板都能夠煮化。所以“老火靚湯”名副其實,香味濃郁,而且用料十足。來廣州工作的人也逐漸接受了老火湯,平日的飯席至少也要點個“蓮藕煲豬骨”才開心 ...

貴族氣 一個在勝利賓館工作一輩子的人,固守著他心底的貴族情結,唏噓之余仍然孤傲。這是非得有百年才能點化的結果。

心靈地圖

廣州人喜歡煲“老火靚湯”,慢慢煎,慢慢熬。一鍋湯往往要煲三四個小時,連龜板都能夠煮化。所以“老火靚湯”名副其實,香味濃郁,而且用料十足。來廣州工作的人也逐漸接受了老火湯,平日的飯席至少也要點個“蓮藕煲豬骨”才開心。廣州人的性格也跟老火湯有相似之處,耐煎耐熬,不緊不慢,即使是習慣了緊張的工作節奏甚至是有了下崗的壓力,空余的時間還是能靜下心來沏一壺茶,品一杯九江雙蒸。這種性格延伸至建築的尋訪中,便有了慢慢品嘗的味道。

沙面的建築,用快餐的速度瀏覽是肯定不夠的,唯有用熬老火湯的精神來審視,才可以悟出真味。因為是西式的風格,歷史雖然不算太長久,然而因為有了深厚的淵源,於是又別有趣味。想像當時抬石建屋的貧民,在西方建築師的監督之下,建造從來沒有見過的樓房,卻依然能夠做出與遠方歐陸同樣的大廈,實在是不簡單。只是添加了某些殖民色彩,這種建築便有了變味的垢病。“沙基慘案”的子彈,正是從“維多利亞酒店”發射的,這個地方現在便是勝利賓館。如果單單從審美的角度觀察新古典主義的建築,果真是唯美的一筆,然而還有國恥家仇,卻是千百年不能忘卻。目睹完好無缺的建築,思量過往故土的落後,思緒當然和在國外瀏覽古老的西式建築相去甚遠。古樓的每一根柱子都有廣州人的血和汗,是寶藏也是明鏡,稍作思索,能看到過去未來。

慢慢地看,的確能看到細節。“舊勝利”所在的兩座營業樓,一座曾經是彙豐銀行,另外一座是日本的“正金銀行”。銀號當時在沙面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不但是外國人囤積資金的地方,不少本地的富商也會來這裡儲存金銀。據說當時彙豐銀行在廣州發行港幣,影響力甚至超過國內發行的紙幣。看1號樓的規模,便可知彙豐當時的闊綽,銀行裡面有專門的宿舍,供在職人員的日常生活,裝修的規格也按頂尖的標准,配置電梯和高級木地板,成了奢侈的公寓。單單看建築,便可以猜想以前洋銀行在廣州的地位了。可惜的是,戰亂之後,金山銀山便是從這裡送走,貨船通過白鵝潭把物資運往國外,留給廣州人的,只有巍然不動的石屋而已了。

中國人自己接手賓館之後,經營情況一直都保持良好,最有意思的,便是勝利賓館還一直保留著傳統的“艇仔粥”這一道菜式,算是“中西結合”的典型例子了。據說以前沙基和西堤是廣州小艇出沒停泊的地方,艇仔粥便是漁民的特色食品。後來珠江受了污染,同時漁民的活動範圍也受到政府規劃的限制,於是艇仔粥也一並“洗腳上岸”,居然還成了星級賓館的保留菜式,成了活的文物。勝利賓館保留下來的文物確實非常少,除了郭沫若在1957年的親筆題詞還在,其它的例如齊白石的書畫等等,都在漫長的歲月中流失了,只留下了艇仔粥的不滅香氣,多少教人可惜。賓館旁邊的“經濟餐廳”,以前曾經有廣州著名的西餐師傅,可惜經營不善,如今也落入俗套、改換門面了。所以還是慶幸勝利賓館能如此完好地保留下來,繼續原本的面貌,否則連知情的人也難找了。

據說勝利賓館還有計劃要重新裝修門面,讓建築的風格更加完美地融合到沙面舊有的建築群中,至於修葺的結果,則需等待一段時間了。那便是後話。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