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九寨溝黃龍成都綿陽都江堰映秀游記

作者: 浦東小輝

導讀春秋團游,自行組團,費用2620元,自費項目另計。 基本行程: 6月17至22日 6/17,7:15上海飛蘭州(春秋,浦東機場出發),10:00抵達蘭州中川機場,轉大巴玩蘭州,下午2:30大巴至臨夏。宿臨夏。 6/18,大巴臨夏-甘南大草原-若爾蓋大草原-九寨溝,宿九寨溝。 6/19,九寨溝一天。宿九寨溝。 6/20,大巴九寨溝-黃龍。黃龍大半天。宿川主寺。 6/21,大巴川主寺-成都,宿成都� ...

春秋團游,自行組團,費用2620元,自費項目另計。

基本行程:

6月17至22日

6/17,7:15上海飛蘭州(春秋,浦東機場出發),10:00抵達蘭州中川機場,轉大巴玩蘭州,下午2:30大巴至臨夏。宿臨夏。

6/18,大巴臨夏-甘南大草原-若爾蓋大草原-九寨溝,宿九寨溝。

6/19,九寨溝一天。宿九寨溝。

6/20,大巴九寨溝-黃龍。黃龍大半天。宿川主寺。

6/21,大巴川主寺-成都,宿成都。

6/22,大巴,成都-都江堰-映秀-綿陽,23:30飛機返上海虹橋T1。

行:

1.春秋航班從上海出發很少晚點,尤其是這麼早的航班,回來時晚點近2個小時,凌晨3點到達虹橋T1。

2.大巴坐得夠了。

A.從蘭州至九寨溝,路況較好,全程柏油路,稍有起伏。但路途遙遠,用了1天半的時間,大概累計在14-15個小時,其中從蘭州機場至蘭州市起碼1小時,14:30-17:00,蘭州至臨夏,總計第一天是約3.5小時,第二天7:00-17:30,中間吃飯上廁所,至少用了11個小時。途經海拔4000米以上。

B.九寨溝至黃龍大概在2小時多一點,所謂犛牛路(澳大利亞人代修)質量好,黃龍下來至川主寺也是1個小時左右,上黃龍的路,是全程最差的,中間還堵車,在4000米高程還停了一段時間。

C.黃龍至成都,一整天,約12個小時,其中道路不好,川主寺又北行至九寨溝,再翻越杜鵑山,原本在8小時左右的路程,就顯得特別漫長。

D.成都-都江堰-映秀,1.5小時+20分鐘,非常順暢,全程高速。

E.映秀-綿陽,3小時左右,全程高速。

每日游記

第一天, 凌晨早起,要趕7:15的飛機,原來就有點夠嗆,幸好離浦東機場近,所有成員規定在5:30第一站,5:45第二站,6:00到達浦東機場T1,在第一個國內出發區入口就是春秋值機櫃台,T1很大,一路走下來,就已經到了快登機的時候了。

上海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擔心是否能按時起飛,幸好未下大,也沒打雷,上海的6月還沒到雷雨季節,卻馬上要入梅了。

起飛很順利,穿越雲層,一路上都是晴天了,到了蘭州,一點不比上海涼快,不少人為准備那麼多衣服互相取笑,尤其是少帶衣服的,短袖上陣,蘭州的6月甚至感覺比上海還熱點。

一路上從飛機的舷窗裡看到了綿延起伏的山脈,大概是秦嶺吧,那已經是接近蘭州的時候了。

下了飛機,導游介紹說,蘭州是中國的地理中心,南北和東西都是中心,我們都半信半疑,總以為蘭州是西北了,偏西偏北,怎麼成了地理中心,原來確實是中國大陸的幾何中心(不包括南海的島礁在內的大陸地區),以2500公裡為半徑,中國大陸幾乎都在此範圍內。只是這個說法並未得到權威部門國家測繪局的認可,但大致如此。

黃河母親像、中山橋是兩個行程單上的景點,這種景點,其實是無所謂的,一路上走來的,其實都是風景。

蘭州中川機場至蘭州市,70多公裡,據說是全中國最遠的機場了。領略了黃土高原上寸草不生,人煙罕至的感覺,為蘭州人捏把汗,不過,後來發現,其實因為有了黃河,蘭州就是一個綠洲,無論周圍多麼荒涼,蘭州始終是美麗的。

蘭州邊的黃河是洶湧卻並無多少泥沙,感覺就是流動起來的上海的川楊河,大治河,這些河只有在開閘放水的時候才是洶湧的,平時溫順的像個少女,黃河卻已經是一個西北的少婦了,干練潑辣,毫無羞澀。

一路走來,伴隨著黃河的,還有大型的石油化工企業,煙囪高聳,查了資料才知道,蘭州是黃河上游最大的工業城市和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自從柴達木盆地(青海)和甘肅玉門等地發現了大型的石油天然氣礦藏,這裡的石化企業是理所應當建立起來的。

中午在蘭州用餐,停車在中山橋附近,據說這裡的蘭州拉面不是最出名的,可是上海人來說,這已經是非常美味的蘭州拉面了,與上海蘭州拉面不同的是,面湯清,牛肉酥香,完全和上海像紙片一樣薄且硬的牛肉不同,不過肉片的數量也不多,價格倒近似,再加了5元,就很豐盛了,我再加了3元錢,和父親共享了三盆紅通通的素菜,盆子雖然小,卻堆得很高,還以為很辣,結果只是顏色嚇人,只是微辣罷了。據導游說,蘭州拉面要漲價,引起了蘭州全市的議論,今年每碗從3.5元漲至4元,市政府就有壓力了,其實又過了幾個月,又漲了0.5元,吃的人還是不見少,只是有意見,看來一方面是蘭州人真喜歡吃,二來也是主食,三來恐怕也是蘭州人的收入不夠高吧,當然只是猜測,總之蘭州的牛肉拉面很不錯。

做蘭州拉面的,和上海的一樣,都是男白帽,女圍巾的穆斯林,有著經商的傳統,據查資料,甘肅從敦煌-玉門-酒泉-張掖-武威-蘭州,文物多為佛教,現在影響大的基本上是伊斯蘭教,公元10世紀前後,從絲綢之路,也就是新疆天山-甘肅全境,一路向東,把佛教的影響消除了,所以,去甘肅旅游,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穆斯林,參觀的文物卻大多與佛教有關。

出了蘭州市,沿國道213行進,這條路從蘭州起點,至雲南磨憨,途經甘南,若爾蓋,松潘,汶川,都江堰,成都,昭通,昆明,玉溪,普洱,終點磨憨,是我國通往老撾的唯一國家級口岸,因為5•12地震,松潘至汶川段未修復,走了東線經綿陽到成都。

回到我們的行程, 從蘭州出發,途經永靖,東鄉,臨夏。東鄉是全國唯一的東鄉族自治縣。東鄉出名,一是唯一的東鄉族自治縣,二是毒品,出了不少毒販,對於這麼一個有些偏遠的地方出毒販,有些吃驚,也許213國道直通雲南吧!

一路走來,黃土高原漸漸變成了草甸,有了一些人氣,看到了更多的穆斯林小白帽和成群的甘加羊,接近臨夏時,出現了針葉林,出現了河流,出現了城市——臨夏市。

臨夏市是臨夏回族自治州的首府,有“小麥加”之稱,旁邊有黃河一級支流“大夏河”流過,所以稱“臨夏”,清真寺的數量尚未查到權威數據,據說城裡的比較大,南關清真寺,西關清真寺等,還有每個村莊都有一個清真寺,這樣的話,真是不可勝數了,據導游介紹說,國內的穆斯林如果沒有錢去沙特的麥加,就應該到小麥加——臨夏來一次,這是信仰的力量。

臨夏值得再去的理由 ,除了濃郁的伊斯蘭文化,還有就是手抓羊肉,大米飯,沒有任何膻味的手抓羊肉,我放棄了同桌們都在用的筷子,手抓了一回,同桌嫌切的太大,我估計已經改良過了,變小了,大米飯軟、糯、香,比上海的還好,今天才知道,原來祁連山北的甘肅省,河西走廊是魚米之鄉,也產大米,祁連山帶了冰川雪水,是伸進荒漠的濕地,大量的融水滋潤了甚至沙漠中的敦煌,以至於在沙漠中出現了月牙泉,因為沙漠下來的地下水位極高,幾米下就都有水冒出來。為了臨夏的羊肉,大米飯,坐飛機去一次也值了。估計牛肉拉面是肯定更加棒的了。遺憾的是,我們只是經過,幸好住了一夜,還參觀了一個清真寺,吃了如此難忘的晚餐,這個不是旅游城市的小城,讓我感覺非常好,遠比九寨溝、黃龍的餐飲好得多。

宿臨夏賓館。旁邊就是一條大夏河,看來已經是臨夏最好的賓館之一,設施新,看似沒有星級,絕對有三星的感受,床上用品溫暖柔和,衛生間潔淨,設施齊全,比九寨溝的四星級酒店差距不大,只是規模略小。

臨夏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是在同一家飯店品嘗的,服務員(小姑娘)很靦腆,很年輕,動不動就臉紅,真是非常可愛。可能接待上海游客比較多,菜式大多為上海人習慣的品種,清淡,偶爾有個別微辣菜,蔬菜多且新鮮,非常滿意,早餐特意為上海游客加了稀飯,本地人據說是不吃的。(補:每桌兩大盤手抓羊肉還吃得意猶未盡,可見美味的程度了)

第二天, 雨中的甘南、若爾蓋大草原,草原之旅。

行程中有兩個大草原,特別能吸引我的眼球,被網友稱為中國第二大美麗的草原——甘南大草原。

我知道,這一路會翻越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看到了4000米以上海拔的碑,感覺一路上慢慢上升。走出賓館,就是涼嗖嗖的感覺,明顯比蘭州低了好多。海拔已經2000米了。但我不知道,其實這條路就在青海省的最東邊了,阿尼瑪卿山的東麓,這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山,是藏傳佛教中聖潔的神山,最高海拔6282米,雖然不到8000米,卻因為其龐大的體量,從來沒有被人類征服過。沒有看到雪山和冰川,甘南大草原畢竟離它還是有一點距離,然而,6月的甘南雨水充沛,卻和大山對季風的遮擋,從而形成降雨,春季形成冰雪融化,甘南的美,缺了阿尼瑪卿山,是不可想像的。

甘南和若爾蓋大草原,綿延起伏,一路都在頂風冒雨,車內外的溫差挺大,就和雲南的天氣一樣,一下雨,天就涼。但是,一路的同事們還是面臨黑壓壓的、成千上萬的犛牛、羊群而歡呼鵲躍,去內蒙古,我看到的是奶牛,外國種,在香格裡拉,我只是稀稀拉拉的看到了幾頭黑犛牛,然而在這裡,我卻明白了什麼是不可勝數。青海、四川、甘肅交界的兩大草原,據說產出了全世界80%以上的犛牛。

在碧綠的青草下,可以看到黑土,帶著蓬松的感覺,顏色和犛牛的一樣深。3000米以上海拔,兩大草原基本上屬於高原草甸,夏季的溫度也就是5-14度間,下雨就更加涼爽了。我們幾乎把秋裝全部穿上了身,人人都穿了毛衣。

路旁時不時閃過一排排的空置房,帶著藏族的特色,導游介紹說是政府出資的牧民定居點,卻沒有多少人住,這和大城市的商品房熱潮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同行的人大多不能理解。後來,我閱讀了一些資料,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生活,被固定反而不利環保,有些牧民說,以前的牛羊比現在還多,怎麼就不會影響牧場呢?因為不斷的移動,而不是圈養,才是真正可持續發展的畜牧方式,所以這些房子被放棄,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這一天,就在驚嘆聲中度過,可惜雨太大,如果雨過天晴,能看到草原的落日,這一在真的就太完美了……

中午,到達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郎木寺鎮,海拔3300米,會有點輕微的高原反應,這裡也是甘肅和四川的交界處,兩省以白龍江為界。所以經常有人分不清是四川的郎木寺鎮還是甘肅的郎木寺鎮。從自然地貌而言,是高原草甸向針葉林過渡的地帶,宗教上是以藏傳佛教為主,以郎木寺得鎮名,屬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寺院。

在雨中,我們穿越了瑪尼堆,遠觀了天葬台,還有喇嘛們在裡面學習,只敢遠觀。導游去付錢,郎木寺竟然沒有收門票的,要我們主動的報出人數,看來這裡也真是很厚道的……

在維基百科中,郎木寺是這樣注釋的:

郎木寺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下屬的一個鎮。郎木寺鎮位於青藏高原若爾蓋濕地邊緣,甘肅與四川交界的地方,被譽為“東方小瑞士”。該鎮曾入圍“2005年中國魅力名鎮20強”。郎木寺鎮得名於郎木寺,該寺始建於1748年。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一位美國傳教士來到朗木寺,被朗木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深深吸引,於是學藏語,穿藏袍,過起了地道的藏民生活。他完全把自己融進了這片神奇神聖的土地,跟當地的藏民相處融洽,當地人也不知不覺接受了他。這個遙遠的異鄉成了他的家鄉,他在朗木寺一住就是十年。十年之後,他回到美國,出版了《西藏生活》一書,真實記錄青藏高原東緣自然風光,用切身體會講述藏區風情風俗。朗木寺的名字從此被世界所認識,以致在國外的一些地圖上,沒有標注甘肅蘭州,也沒有標注四川成都,卻有朗木寺的標識。

當大巴在泥濘中穿行狹窄仿若江南古鎮的小路時,兩邊已經在修起藏族風格的樓宇,新正在代替舊,作為交通中轉站之一,郎木寺也有了商品經濟的氣息,但願不要過快失了淳樸和簡單,不要失了對傳統宗教的虔誠。全球化,可以把人變得眼界開闊,易於溝通,但也可能讓人變得圓滑和難以琢磨,變得待價而沽……

在小雨中,我們穿越了九寨溝北部的九道拐,每道拐幾乎都是180度,進入了九寨溝地區,高原草甸逐步被針葉林替代,海拔下降了1000多米。氣溫略有了上升,只是臨近黃昏,也暖和不到哪裡去了。

傍晚的時候,一天的大巴行程終於結束了,入住四星級九寨溝星宇大酒店,相當於東部的三星級酒店的硬件水平。晚上參加了藏民家訪,純商業化的運作,大量團隊的進入,使整個活動變得通俗活潑,烤全羊、青稞酒、酥油茶、犛牛肉,140元的價格和雲南香格裡拉的類似,只是再也不會參加了,仿佛是中學時代的聯歡會,羊好硬,還烤焦了,酒是千杯不醉……

第三天, 九寨溝: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雖然這樣的稱呼不僅是九寨溝獨享)。

(官方網站:http://www.jiuzhai.com/Default.aspx)

九寨歸來不看水。是的,九寨的水,其色彩之豐富,之濃郁,世所罕見,雖然不能喝,但至少能看,太多的礦物質,成就了這天地之中的水之精靈,無需太多語言,只需親臨體會。

無論是藏羌風情,動物王國,地質公園,最終都化在了水中,水是九寨的靈魂……

有太多的影視劇取景於此,《西游記》(1986,央視)、《自古英雄出少年》(1983,青鳥電影制片有限公司、峨嵋電影制片廠)、《熊貓歷險記》(1983,峨眉電影制版廠),都是我小時候最愛看的電影電視,所以這裡的美景並不陌生,仿佛就在夢中相遇,然而,真的到了九寨溝,依然驚異於它的美,雖然天公不作美,灰蒙蒙的,甚至還有一些雨點,然而,我鏡頭中的九寨,瀑布、溪流,溪流中傲立的叢林,水中的多彩枯木,木屋乃至遠處的雪山一角,還是那樣令心醉。

聽說九寨的四季各有其動人之處,秋是多彩之麗,冬是冰凝之瑩,春是,夏是碧綠之深。

如果沒來過,一切都是令人心動的,你可以沿著木棧道,慢慢品味,一天恐怕是一不夠的,我們只是跳著看,也是從早晨8點多入溝,一直到下午近5點出溝,看來下次一定要兩次進溝,挑一個不同的季節來,領略不同的味道。

從具體的線路看,Y型的旅游線路,以右手為主,左手可以忽略不計,長海和五花海,並沒有特色,只是浪費時間。從原始森林一路下來,

看看九寨的榮譽吧:1987年,被列為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2年,成為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0年,在全國40佳風景名勝區評比中,名列新自然景區榜首。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1997年,又被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同時獲得這兩項殊榮的景區。國家5A級景區(66家之一,四川另兩家是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樂山市峨眉山景區,北京只有故宮博物院、天壇公園、頤和園、八達嶺長城入選。)。這些桂冠,只要有一項,就足以吸引吸引的目光,何況是千萬寵幸於一身了,九寨,你是我夢中的情人……

吃完九寨簡單的晚飯(雖然在四星酒店吃),大巴送我們去看楊麗萍的《藏謎》,很專業的劇場,我們坐在中間最好的座位,編得很好,跳得也不錯,不光是熱鬧,還有對宗教、風格、觀念的闡述,150元的價格,還是物有所值。

第四天, 黃龍(半天)

今天是半天購物,半天黃龍。

一路上,我們經過岷江源,一條小溪,遠望岷山的主峰——雪寶頂,可以看到隱隱的雪峰,懸在遠處。伴隨了我們一天。

(小插曲:岷江源有所謂藏族人推銷,一只鹿茸只要50元,還帶紅紅的血在截面上,結果回上海發現是假的,第一,鹿茸角的截面是有血,但深紅近黑,不是鮮紅的,第二,一克鹿茸至少要2-5元,一只完整的角得多少克?這也太賤賣了。)

終於要購物了,原以為這一路上大概沒幾個購物點,今天趁黃龍只需半天游程,所以一下子湧進了3個購物點,犛牛肉(品嘗不限量,可以吃飽),藥材,工藝品店。犛牛肉的口味好,不像雲南的干巴,內蒙古的干牛肉那麼難以下肚,那些帶干字的牛肉,無論是黃牛還是犛肉,都是讓我嚼得頭昏腦脹手抽筋的主。但是,這價格,也是與上海接軌的,常規價格在158左右,也有便宜的,也有貴的,口味也都不錯,有嚼頭但不老,什麼原味,咖喱,五香,香辣,麻辣,有整塊的牛肉干,有現燒的牛肉,也有肉松,我和爸一人一袋肉松,一算錢,也要70多塊了,就這麼一小袋,一個是98元/斤,一個是128元/斤。其實也就半斤左右吧。我關照了老爸,他還真乖……同車的就控制不住了,購物狂的本性就出來了,一個人可以買幾千塊的牛肉,幾千塊的藥材,還有什麼牛角梳,玉器……

友情提示:牛肉可以買一點,嘗個新鮮,藥材還是慎重,尤其是蟲草,藏紅花等,和雲南的藥材店相似,除非你可以確認品質和價格,那就下手吧……其他的工藝品,那就是各人喜好了……

黃龍:人間瑤池(官方網站:http://www.huanglong.com/)

資料:

據四川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市場營銷處處長敏曉兵介紹,黃龍風景區位於四川省北部,風景區面積700平方公裡,由黃龍本部和牟尼溝兩部份組成。黃龍風景區是一個景觀奇特、資源豐富、生態原始、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科學和美學價值的風景名勝區,被譽為人間瑤池。由彩池、灘流、雪山、峽谷、森林、瀑布“六絕”著稱於世,同時也是4A級旅游區,成為國內同時具有三項國際桂冠的風景名勝區。(注:在黃龍溝,沒看到瀑布,其他都有)

黃龍溝是一條由南向北,逐漸隆起的鈣華山脊,地勢極像一條昂揚騰越的巨龍,歇息在雪峰冰川晶瑩的懷抱。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美,結構造型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之經典。

去黃龍溝的道路,並不容易。我們先坐大巴經過松潘縣川主寺鎮,上一條艱難的、鋪滿了黑煤和白石灰的道路,翻越4000米的雪山梁(那時候沒雪),到達景區門口,然後再乘索道而上,走2.8公裡的棧道,才能到達第一個景點。

在景區門口,撲面而來的是剎車皮的臭味,而不是尾氣,蜀道難,就在於這彎彎曲曲且海拔極高的山路。5•12地震才2年,許多地方還是松動的,加固施工還在繼續,推土機等大型機械,時不時出現在路的另一邊,阻擋了大巴的前進道路,加之海拔高。據說2010年後,安徽援建的這條川主寺鎮至黃龍溝的道路就要通了到時候1小時就可以通了,如果拉直打隧道,應該能更快罷,總之吃了飯,到黃龍溝景區門口,目前至少還要2小時。

終於有人高原反應了,去黃龍最好准備好預防高原反應的藥物,包括氧氣和心髒病的藥。我們一行有2人,都是4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

欣賞黃龍,不只是高原反應,還要有充分的體力,3800左右的海拔,一路往下走,沒有九寨溝的大巴接送,沒有回頭路,只能一路向前,直至出口上車。

黃龍的鈣化池,與九寨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相似之處,水都是五彩的,裡面也都有樹木,在溪流中成一獨特的景,成分相近吧;不同的地方,九寨的水,裡面還有倒伏的木頭,上面全是鈣化的物質,黃龍相對較少,另外黃龍的鈣化物下面是煤,所以黃、白、黑相間,與九寨溝又不同,一個一個的鈣化池,宛若瑤池。當大片大片的鈣化物沿著山坡連在一起,沒有邊界,就成了一條巨龍,這就是黃龍……

我們在時停時續的小雨中穿梭,一開始的氣喘,隨著下山的路,慢慢變得平緩,當我們的大巴下山時,已是6點多了,久違的太陽突然鑽出來,卻似上海的4點多一樣,遠沒到夕陽西下的時候,金色的光芒從山的另一邊映射過來,隨著大巴的轉向,一瞬間衝進我們的雙眸,壓迫著我們的視網膜和神經,仿佛我們已經失明了……陽光浴的感覺,撲面而來……

終於從黃龍溝下來,進入了川主寺鎮,這個鎮,並不小,只是發展的時候還有限,我們住在所謂當地最好的賓館——富貴林大酒店(是不是導游的噱頭就不知道了,回來查了一下,川主寺也有好賓館),賓館設施是90年代的上海小賓館標准,地毯是我家1998年用過的,衛生間是我家1994曾經用過的銅質地磚,還不敢洗澡,水太冷……

蓋了兩床被子,(下面還有電熱毯,我沒用),還沒感覺熱,這海拔高,氣溫低,一點不虛。只能說,床品還行,比較暖和沒異味,其他就算了。

用餐,一是量太少,僅能蓋盆底,二是添菜爆貴,和搶錢無異。

第五天 黃龍——九寨溝縣——平武——綿陽——成都

一路大巴,沒有景點,今天坐車坐了飽。

原本從黃龍直接往南經平武走,但道路不通,沒法走,我們還得向北走九寨溝,再經過九寨溝縣(今年9月被泥石泥圍困了),原本138公裡的路,變成了239公裡的路,要翻越杜鵑山,多了至少2小時的車程。

中午在平武縣吃飯。一路上經過了藏族,羌族、白馬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平武已經屬於綿陽市,但其實離綿陽很多路。平武縣城至九寨溝途中的白馬族聚居地,古稱“白馬路”。 白馬寨即為白馬族居住的一個寨子,白馬族人喜好衣著白色,並帽沿別一白色羽毛,故得其名。據考,白馬族,可能是古代氐族的後代,是一個在“民族學”上,有爭議的民族,暫歸於藏族,沒有列入中國56個少數民族之中,但據說白馬族人不信佛教,不承認自己是藏族。白馬族據考證是古代白馬番人或氐人的後裔,集中分布在四川和甘肅兩省交界的摩天嶺山脈的南北兩側,全國共1萬人,九環線上的平武縣境內大約4千人。解放後被歸為藏族,但是他們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民族群體,不與外界通婚。他們講自己的語言,穿自己民族的服飾,並自豪地沿襲他們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習俗和語言,自認為不屬藏族。他們不追從喇嘛教,以傳統的農牧業生產為主。副業包括養蜂、打獵、采藥和伐木。

有人到白馬寨旅游區研究過,他們的縱目特征,與三星堆的縱目人形像接近,還使用“曹蓋”(三目神面目)來祭祀……

途經報恩寺,據說是非常出名的,可惜時間關系,只是路過,在外面看了看,氣勢非常宏偉。

在平武的午飯,飯店很大,人很少,廁所衛生條件與餐廳規模不相符合,口味不錯,很解饞……

除了白馬人,一路上更多看到的是大型的羊頭裝飾放在牆上,原來這是羌族人的圖騰。地震過後恢復重建的非常不錯,到處都是嶄新的。

在傍晚時分,終於到了成都,天府之國,其實高速公路進了綿陽市,就感覺到了江南的氣息,難怪這個曾被稱為“西川”的地方,受到諸葛亮的高度重視,進而占為已有。海拔低了,地平了,水多了,有了水稻,地勢開闊,仿佛就是在江浙一帶,小山也遠遠地退到了地平線,仿佛離我們很遠。

成都入住的酒店比較新,算是三星,品質不錯,具體店名已經忘記了。

晚上吃得非常棒,成都餐飲業發達,價格不貴,口味很棒,地點已經忘了。

晚飯後,逛了逛著名的錦裡,卻發現這和上海的城隍廟相似,裡面全是小店和酒吧,到處都有,看不看也無所謂了。

第六天,成都-都江堰-映秀-綿陽-上海

一早起來,就出城,到都江堰,首先參觀的是都江堰,這一偉大的水利工程,已經名滿天下,其歷史就不再介紹了,都江堰的偉大,在於它和現代的大壩技術完全不同,以僵硬的攔截控制相比,因勢利導的分流,更符合中國古代的水利思想,也與黃老學說有暗合之處。

一路進去,主干道兩旁是曾經維護過都江堰的歷代官員雕塑,再深入的景色,什麼二王廟,被地震破壞,至今未能修復。

從風景本身來說,既無宏偉,也無壯麗,純粹是一個人文景觀。雖然寶瓶口的水流湍急,也無法和三峽大壩下的水相提並論,那簡直就是巨蟒出山,令人畏懼,寶瓶口小巧得多了。

參觀完都江堰,就在寶瓶口水流經過的河岸邊用了團餐,簡單尚可口。

下午,去5•12地震的震中映秀鎮參觀,一路上經過了幾個隧道,都是高速路,僅用了20分鐘就到了映秀鎮。

震撼,除了這個詞,我想不出用其他的詞來描繪。

看到映秀中學尚保持著廢墟的樣子,東倒西歪的樓房,似乎已經適應了新的結構,曾經的傷痛,化成了雕塑般的扭曲。

映秀小學已經在重建,已經有了一些生長中的矮牆,但那根唯一的旗杆上,依然飄揚著國旗,還有空氣中依稀可辨的恐懼……

百花大橋,原來就是通向九寨溝的公路上的一座橋,現在還依然保留著斷裂的姿態,在那裡向世人展示著,只是上面只有灰塵,沒有人跡了……

登上合葬台,上面據說層疊了5層屍體,中間隔石灰,已經在建的紀念大廳,也許明年清明就會迎來祭祀的親人們……

震中有一塊飛來大石,旁邊就是岷江,大家在旁邊合了一個合影,獻上黃花一枝……

震源點是一個不是景點的景點,牛家溝這幾個字,看來也都是村民自己寫的,據說溝裡的幾十戶人家全部葬在裡面,因為地震,噴發出的石頭如同大炮轟鳴,四處亂彈,幸存的村民回憶,仿佛就是兩座大山像在合在一起,又分開,這樣往復運動,半山腰的山溝被噴發而出的石塊填掉了一截。我們坐著村民自家的面包車,一路顛簸而上,在堰塞湖邊觀察當時的噴發點,聽著他們艱難生存的過程……幾天幾夜沒有人能到震源點救援,因為趕不進來,各家尋找所有能拿到的食物,點火取食,湊在一起,房子不敢住,就是隨便在外面蹲著,還得隨時被余震嚇醒……有子女的家庭,往往都有損失,不是死就是傷,活下來的,彌足珍貴,家長大多有趕下山幫著挖孩子、找孩子的經歷,這段記憶,看來是永遠無法抹去了。

我們跟著司機到了震源新村,這裡建的真不錯,而且大多是木結構的,這對抗震看來是比較有效的,即使再有地震,也不容易傷人,聽說過幾天,中央有領導要來視察災後重建,胡錦濤總書記已經來過了,看來這裡也是要成名了,有震源石在收集起來當作紀念品出售,也當是幫助災民重建吧!

一路上,大家有點沉悶,一路上的歡笑在此時已經不適宜了,也沒有人會有心情開玩笑了。

三個多小時後,到達了綿陽,離飛機起飛尚早,也就不急著趕路,綿陽的飯菜真不錯,加了幾個菜,吃得非常好,口味也適合上海人的,看來也是非常經驗的了。團餐在臨夏、成都、綿陽最好些,其他地方馬馬虎虎,最差的是川主寺……

春秋的飛機,晚點了近2個小時,綿陽的一號登機口卻找不到,後來發現,因為只有一個登機口,所以沒有標號,設施也很差,不光是小,只能達到上海的火車站的基本標准,嘈雜,缺少服務設施,送走了我們,大概也沒有飛機了,到達上海是凌晨3點左右,6日游成了7日了,這倒也是一大收獲,從上海飛蘭州是最早的7:15,回來是半夜過後,真劃算。


精選遊記: 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