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隱隱水迢迢

作者: stuartpan

導讀線路:黃果樹-凱裡-西江-湘西鳳凰-長沙 1、 選擇貴州,是因為想去西江。每一次出游,都會圈定一個向往。 火車,通常是我們主要考慮的交通工具。但都只限於夕發朝至的十多個小時。而這一次,從北京西站到貴州安順,36小時的向黔奔馳,讓我們徹底體驗到了那種到達遠方的感覺。 清晨,衝過出站口,迫切地呼吸了一下新鮮空氣。天空很高,有一些漂浮的烏雲。但絕不是� ...

線路:黃果樹-凱裡-西江-湘西鳳凰-長沙

1、

選擇貴州,是因為想去西江。每一次出游,都會圈定一個向往。

火車,通常是我們主要考慮的交通工具。但都只限於夕發朝至的十多個小時。而這一次,從北京西站到貴州安順,36小時的向黔奔馳,讓我們徹底體驗到了那種到達遠方的感覺。

清晨,衝過出站口,迫切地呼吸了一下新鮮空氣。天空很高,有一些漂浮的烏雲。但絕不是霾。

安順到黃果樹,還需一個小時的車程。中巴車開出市區,便是滿眼的綠色。綠色之上,連綿的群山,遠近錯落。一層一層的黛色,仿佛水墨。路邊,時爾會冒出一張向日葵的笑臉,把空氣攪出一片燦爛。

汽車,一路飛揚。在景區售票窗口前,有人貼過來,建議包車。一天100元,與攻略基本吻合。猶豫片刻,我們便同意了。

2、

先去的陡坡塘景區,把背包放在車裡。放心,安全。司機師傅一臉的肯定。

進到入口,濃濃淡淡的綠植,一下子就擠滿了視覺空間。散養一地的孔雀,身姿優雅,在草坪上踱來踱去。掏出餅干,近身引誘。有那麼幾只,你掙我搶,姿態頓失。

彎曲的河邊棧道,把我們送到瀑布跟前。零落的游人,占據著觀景台的最佳位置,隨意擺弄著相機。

瀑布很寬,落差並不大。飛濺的水汽,蒸騰、霧化。成群結隊的野鴨,在瀑布下的河面上游弋。偶爾,會有幾只孔雀,撲騰著翅膀,劃過河面,飛到岸的另一邊。

青山,綠水,野鴨,孔雀。小小的開場白,雖不覺驚艷,卻足夠讓心歡暢。

3、

在天星橋景區門口,吃到了來貴州的第一頓早飯。簡易的棚子裡,灶台、鍋碗、食料,一應俱全。涼面和米粉,就著一盤蔥花炒蛋,也能吃得很香很過癮。

沒等消化一下,老驢就催促著趕緊進景區。因為,身後的旅行團,已經整裝待發了。

在天然的盆景中穿梭游走,一彎又一彎。跳過那些蜿蜒在石林盆景間的一串“生日橋”,找出自己的生日石,然後站在上面,故作深情地踩了兩腳。

置身於山水、石縫,過目於樹木、藤蔓。內心平和,來自於自然的氣息。

路邊,有當地人兜售一些瓜果,賺取一些生活的來源。雖然手裡兜著黃瓜,可我還是禁不住從一個長相漂亮清純的小女孩那裡又買了兩根兒。籃筐裡,綠油油的黃瓜上,點綴著一朵朵明亮的小黃花。讓人有去購買的衝動。

那種其貌不揚的當地產的小蘿蔔,也被我從一個老奶奶的竹筐裡獵取下來。圓鼓鼓的樣子,像是特大號的獨頭蒜。

過了高老莊,旅游團分道而去,被“騙”出了景區。省略掉精華游的走馬觀花,讓人同情又無奈。所以,最好的出游方式,就是自助。

耳根立馬清靜下來,隱隱能夠聽到一點兒水流的喘息。憑著感覺,走進了天星洞。正當皺眉於空間的低矮狹小之時,眼前豁然一片。諾大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在燈光的打射下,艷麗,剔透,詭異。大自然的傑作,高高在上。只可眼觀,不可褻玩。

每一個景區都會有自身的特點,天星橋也是這般。石林,盆景,溶洞,每一幕的變換,都會讓快樂保鮮。

走出溶洞,坐在亭子裡,拿出黃瓜。這爽脆的黃瓜,早已成為我們出行的必備物資。嚼在嘴裡脆生生,格外的甜。

身後轟然的水聲,牽引著我們的腳步。離開亭子,沿山間石板路而下。水流在河道的岩石中聚集、釋放力量,翻卷著向下湧去。

與銀鏈墜的相會,讓我歡喜不已。環繞立體聲的瀑布,層層圍攏如錐形。水簾在每個層面上均勻地鋪展。彙集於錐底的泡沫團團翻滾,吐出巨大的水汽。無數蜻蜓盤旋其上,玩著危險的游戲。

爬到高處的觀景台,可以俯看銀鏈墜瀑布的全貌。拿出剛才買來的小蘿蔔,撤去皮,露出白皙的肉。咬一口,爽脆甘鮮。

坐在石凳上,面朝山水,有那麼一點歸隱的感覺。這樣的生活,我們真的要窮其一生去追尋麼?



4、

為趕時間,用餅干和飲料簡單對付了一下午飯。來到大瀑布景區,游人一下子爆增。被一個小男孩糾纏著,花10元,買兩件雨衣。

隨人流一路跟進,按照1、3、5、6、2、4觀景台的順序游覽。很遠就看到了大瀑布,人們擁來擠去,為著某個獨享的空間而閃躲。慕名而來的人“朝聖者”,像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長蛇,匍匐在山腰。

站在大瀑布跟前的時候,我似乎感受不到來自內心的任何波動,只是機械地按動相機,生怕疏忽掉某處細節。對於她的仰望,完全出於那種名聲在外的記憶深度。而她給予我們的回報,就是可以進行360度全方位的貼身觀賞。

人流排著隊,鑽進水簾洞。像下小雨一樣,身上難免會被淋濕。透過洞口,把身體往外傾斜,才能深度體會到瀑布的咆哮之勢。萬千水珠,在頭頂上跳躍狂歡。密密遮天,讓人睜不開雙眼。

雖被洗禮,但臉上的笑容依舊燦爛。高落差的水勢,在身旁傾盆而下。如此磅礡的奔瀉,不知道流轉了多少年?

一圈走下來,真是有些累了。滿滿的水聲,很長時間之後,才在耳邊散去。



5、

用一天的時間暴走完黃果樹的三個景區,回到安順才是下午4點。本想到火車站,換更早一班開往凱裡的車。只是這計劃太完美的話,是不容易實現的。

小小的售票廳,人山人海。無奈放棄,我們只得熬到晚上9點那趟火車,K472次。

在德克士,吃飯小睡,挨到8點多重回火車站。涼風四起,吹來一陣夏雨。緊密的雨點,瞬間就噴濕了地面。涼氣太重,我們被迫退守到進站大廳。

播音員不停地廣播著到達列車的晚點狀況。可惡的是,K472次也未幸免。後來發現,絕大多數車次都在晚點!

由於我們購的是站票,事先在超市裡買了一把小凳子。沒想到,在漫長的候車時間裡,它為我們排除了許多疲勞。這十塊錢,花得太值啦!

候車大廳很髒亂,到處擠滿了人。很多身子,都已東倒西歪。還有好些抱小孩的,一、兩歲以下的那種。又是哭,又是拉。遇到這樣沒盼頭的晚點,大人、小孩都很辛苦。根本談不上講究容貌和衣著,托著大包小包,隨地坐,或躺。我們是為了旅行,而她們呢?

從來都沒有這麼近身觀察過。這次的輾轉行走,注定會讓我看到一些真實的生活細節。懷抱嬰兒,淹沒在如此環境不堪的地方,這在我們是不能接受的。

已過午夜,滯留的人們,陸續進站。一湧而入,歸位到各自的前程。我們背著包,拎著板凳,向列車狂奔而去。

6、

早上5點,天還很黑。我們打車到洗馬河汽車站,等待黎明。坐在候車廳,不一會兒,就迎來了這天的第一縷“曙光”,大廳內的照明燈。

打算去西江之前,先逛逛南花苗寨。反正時間有的是。一詢問,才得知去往南花的最早一班車,8點多才售票。

一陣苦熬,天已大亮。去南花,四十分鐘的路程。中巴車上,幾乎都是往來的當地人。苗族婦女都會把頭發盤在腦上。發簪,是一朵很粉的插花兒。
黔東南,一直是我很想行走的地方。作為闖入者的我,混雜其中,很覺得自己是一名有模有樣兒的驢子了。

下車後,便能看見一座大橋。順橋,沿山上公路走過去,不用10分鐘,就能進到南花苗寨。

古舊的寨子依山而建,上下起伏。爬到半山腰,瞧見石階下有一戶老兩口,正在後院說著談著,手裡的工具夾著一只老鼠。不知要做什麼,老鼠發出吱吱的聲音。呆望了好一陣子,我才走開。

每個寨子的後牆附近,基本上會堆放一些樹枝、柴火。山雞隨處見。很多都是那種灰黑色的,小而精瘦的體型,跑起來賊快。我的大腦條件反射,開始呈現出一盤盤的清燉土雞。

一處房子旁邊,圍著一個豬圈,裡面傳出悶悶的鼻音。看到什麼,我們都覺得特有意思,相機始終舉在手上。有燒水的老奶奶,有挑擔的老爺爺,還有從某處人家屋頂上飄不盡的白煙。

苗寨下面,流過一條淺淺的河。河邊,立著一個飯館。打算在那裡吃飯,但不巧有一家凱裡市的公司正在燒烤進行時。

走回橋頭,等回程的車。地點,就是來時下車的地方。招手便停。

臨近中午回到凱裡客運站,居然沒買到十二點半那趟開往西江的車?!十分懊惱,在中巴車上先後吃了兩次冰棍兒,又灌了幾次冷飲,緩解著難耐的無聊。

14:30,載滿著乘客的汽車,終於呼嘯著開進了大山深處。



7、

山中的涼風很衝,吹在皮膚上,爽快透頂。窗外,群山、梯田、荷花、苗寨,連綿的美色,讓我們躁動不安。在大山裡七繞八繞40多分鐘,當汽車繞過一個山頂之時,西江千戶苗寨正與我們遙山恰對。

汽車停在售票大門前,上來一個工作人員,解釋著注意事項。大家下車買票後,又都上車。汽車帶著游客繼續往裡開,直到一個風雨橋邊的停車場。

門票60元,是一張精美的明信片。印有苗寨的全景圖。每一張輕薄的通行證,都在向外界敞開著這漫山錯落、壯觀無比的苗族村寨。

過風雨橋,按指路牌就能沿步行街走到廣場。可我們要壓住興奮,去山上找苗王家,安頓好住宿等事宜。

爬山,的確有些小累。石階路彎曲著通向山間不同位置的人家。第一次涉足,感覺像是迷宮。就在吁吁氣喘的時候,抬頭看到了一處標示牌。鼓藏頭家。順箭頭,再繼續上行。

主人家在山頂的院子裡迎接了我們,帶至二層的一個房間。全木制結構,簡潔,干淨。配有淋浴和電視。一晚60元,很不錯。

舒舒服服洗個熱水澡,換好干淨衣服,馬上出門。站在走廊,對面是後山。山的後面,就是那個傳說中的開覺苗寨。

轉到房前的院子,有兩個老婆婆坐在一處門檻前干活聊天。一只大狗晃著尾巴,四處溜達。

二樓的觀景台上,可以一飽眼福於西江的苗嶺風情。借著漸暗的天色,整個村寨灰灰茫茫。

屋內的牆上掛著幾副苗王與游人的合影。那個面帶憨容,笑眯眯的中年男子,一看就是苗王唐老師,親切友善。我在網上見過。

晚飯,我們准備在苗王家解決。一人20元,四菜一湯,外帶一壺米酒。

一天快要過去,觀景台上已沒有游人到此。把小木桌,小板凳擺好位置。和我們一起吃飯的,還有一家母女三代。老奶奶77歲,身體仍舊結實,耐奔波。我們嘖嘖稱贊。

炒菜分了兩份。滿滿一桌,非常豐盛。炒雞蛋,肉炒熏干,清炒時蔬,肉炒筍,冬瓜湯。兩天以來,我都沒吃到這麼像樣的飯菜了。

貴州米酒,沒有雲南米酒那麼順滑。有點烈,20、30度的都有。西江的第一頓晚飯很美味。坐在觀景台裡,依山賞景,飯菜配小酒。神仙的日子。

見到唐老師,一如照片上一樣,笑呵呵的。和我們寒暄幾句。合影留念。

幽藍的暮色下,家家戶戶的房檐上亮起了燈。閃爍的燈光,像是萬千螢火蟲,跳動在山間,畫出了一副西江千戶苗寨的浪漫夜晚。

不願過早回房休息,走下山,到廣場邊,坐在回廊,吹起了晚風。我們各自歇著,看身邊行過的游人。兩、三身影。

當決定返回住處時,行至半山的我們,驚喜地撞見了一片綻放的煙花,來自於廣場上空。煙花,團團簇簇,與燈火閃亮交織。而這一天,是我們的傳統節日, 七夕。



8、

碧天如水夜雲輕。一覺醒來,已是上午九點多了。這一天的出行,是我策劃已久的精華游。感謝CTRIP裡的前輩呢。拿著攻略,再問過一遍方位,就向苗王家的後山開進。終點是翻山到那個古樸的苗寨,開覺。

剛要開拔,一頭黃牛,哼哧哼哧地向我靠近。躲閃,讓道,走人。

一路暢游在鄉間的水泥小道上。山雞大搖大擺地在我前方不遠處閑溜達。上坡,行不多時,遇一個小型的岔路口。有一圓形石砌的大蓄水池。歇腳,擦汗。再沿蓄水池左側的水泥小路,上爬。

時常會有當地人背著籮筐,挑著物資,往返大山之中。他們是被純淨的自然環境所孕育的,身體素質必然是頂呱呱。

大約半個小時,爬到山頂,頓感“一覽眾山小”。雲層,高低濃淡,在遠山上繾綣、繚繞。飄拂的霧氣,彌漫在山的盡頭。層層梯田間,已經能夠看到遠處的開覺苗寨了。

下山的路,是真正的羊腸小道。很少再能碰到當地人,偶爾遇見,他們就會主動打招呼。即便聽不懂,彼此都會友好微笑。

深入苗寨腹地,我們堅定自己已經遠離了世俗。這樣的石頭小路,只能靠雙腳去行走。為避免到開覺後,找不到像樣的公廁,我倆四下偵察一番,見沒人,趕緊在草叢裡解決了一下個人問題。後來,覺得這是明智的。其實出汗多,可以大半天不用方便。

“開覺人民歡迎您”。一條橫幅擺動在一個簡陋的苗寨大門上。離開西江2個小時以後,我們風塵僕僕地站在了它的下面。

事實上,開覺無法跟西江比拼。零散的寨子散落在山間。只是古樸,安靜。但我們享受的是整個行走的過程,以及在過程中見到的美麗風光。味道,自在每個人心中。

寨子裡,有一些房子正在翻新。沿著土路走個回來,只找到一家路邊能夠接待游客的人家。已翻新的木制裝修,有那麼一點客棧的感覺。老板娘熱情地把我們招呼到二樓,商量殺只雞來下飯。

可問題也隨之而來。各家的雞都是散養的,老板娘和她的一個兒子要去抓來才行。我讓老驢也去幫忙。三個人,哄趕圍追,上山坡,下草地。怎麼著?居然抓不到!看著滿地跑的土雞,我那不甘的念頭久久都未能平息。

結果,並不一味強求。全當樂子,大家說說笑笑。之後,老板娘便為我們准備一些簡單的有機飯菜去了。

坐在美人靠上,翻看著《凱裡美食》,背靠田園,耳邊響起的是熟練地切菜聲。那種“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農家生活,不就是現在這樣麼?

肚子咕咕叫。飯菜一上桌,我就狠狠地塞了兩大口。一盤土豆絲,一盤炒青菜,再加兩盤蛋炒飯。我和老驢圍坐在一個小桌旁,面朝青山,邊吃邊和老板娘聊天。從旅游開發,到木材生意,再到山頂風光。聊到最後,希望彼此照張合影。記下郵寄地址,才知道這家姓潘。原來還是我的本家。

和這家人揮手道別,走到小寨的土路邊,等候開覺來往西江的小巴。在冷飲攤買了兩瓶水,人家還遞過兩把小板凳讓我們坐。暗道:真純樸!

這時,才注意到一個沙堆旁有人在賣土雞。20,30元不等。糾結中,我差點花錢買下一只活雞。想吃只物美價廉的,就那麼難?

等了好久,才見一小巴車顛簸著開近跟前。車上下來的全是當地人。似乎都很熟悉,彼此說著什麼。

車上的人陸續下來,只見有人從車頂上卸下四個橢圓形的小竹兜子。一瞧,四只小乳豬!



9、

汽車在山谷中穿行半個小時,回到西江。這次進大門,正趕上迎賓酒。道路一側是身著苗服的婦女,另一側是吹蘆笙的男子。門口一老人,端著一杯小酒兒,做迎接狀。我們湊上前去,一口干下。辣辣的感覺,滑進了食道。

走進步行街,一路都是客棧、飯館,和賣銀飾的小店。也有很多當地人擺著地攤兒,兜售瓜果特產。古街上,聚集著很多嘈雜,但不會讓人抵觸。深處大山的懷抱,隨意仰望,都是藍天白雲之下的青山、古寨。

老驢戴上墨鏡,背著三腳架。儼然一副007行走在黔東南的裝酷打扮。正在逗樂的時候,撞見了路邊的有家客棧和苗疆小廚土菜館。飯館雖小但很敞亮,擺有幾張桌椅,三、五游人坐在裡面用餐。

土菜館前面的不遠處,立有一牌坊,上面掛著米酒廠的指示牌。好奇地拐進去。嘈雜背後的面貌,立刻還原了本地人的生活狀態。

從一個破舊的木門口探頭望進去,黑洞洞的。昏暗的房屋內,堆放著一些大瓷壇子。牆上寫有人參酒、酸梅酒、葡萄酒,和糯米酒。

問過店主,最後還是選定了糯米酒。身旁閃進一個也要來打酒的男子,打趣的說道:“還不來幾斤?”我們笑著搖搖頭。有感於貴州米酒的口味,就打了半斤,讓店主倒進礦泉水瓶裡。才4元!美巔巔兒的裝包,准備當作晚餐的下飯酒。

距離晚飯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決定去往觀景台方向的公路上找找風景。西江是中國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由十多個自然村落連成。來這裡已經1天了,還沒有完整的看一下它的全貌。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範。站在公路上看高低遠近的苗寨,相當震撼。歷經風雨後的古銅色吊腳樓,偎依在大山的懷抱之中,安然熟睡。煙絡人家,仿佛畫中的世界。老驢不遺余力地爬到路旁的山坡上。風景總在登高處。下來的時候,又是一身的風塵。

公路上有一些疾馳的車輛,我們小心謹慎地在一旁支起三腳架,調整角度。

當相機的紅燈閃動時,便把微笑永久地留在了身後的那片風景裡。

這一天,我們像兩只野貓似的,從日上三杆,游蕩到日落西山。進食晚飯的時間將至,隨便挑了一家風雨橋邊上的餐館,老碾坊。一進屋,就問土雞吃。一鍋二斤六兩的清燉土雞,外加豆腐、時蔬、米飯。一共120元。自知被小宰一刀,可屁股一沉,還是坐下了。

土雞湯在電磁爐上熱鬧地翻滾起來。蒸汽上湧,一臉的汗水和濕氣。多少年都不曾想起吃上這樣一碗湯泡飯了。就著米酒,邊吃邊飲,滿口串香。酒酣耳熱之時,已是大汗淋漓。全身仿佛都浸在了雞湯之中。

日影西落,燈影憧憧。一層光暈裝扮出了窗外那座風雨橋的容貌。廊檐飛翹,光影柔美。那溫婉的身姿像是一位深鎖大山裡的女子,向著遠方幽思而坐。

10、

本想趁著臨近天黑,趕到公路上的觀景台。但那盤土雞吃起來實在太費功夫。

天空下起了細密的雨,我們坐在電瓶車上,行經公路之時,眼看著天際邊的一抹幽藍迅速被無盡的漆黑所淹沒了。

車一停穩,便小跑著登上觀景台。幽邃的天幕,已把群山籠罩。遙對苗寨全景,仿佛身處世外。夜色下的西江,宛若星河。



11、

歡樂能有幾多時?早上沒吃早飯,囫圇啃上幾口水果,就下山了。

廣場的後面,有一片人工修剪的樹林。草地上,兩只瘦長的雞挺著脖子,正在酣戰。我們樂津津地小看了一會兒。

在西江的這最後半天,還有一項任務要完成。就是穿著特色服裝哢嚓幾張,留作紀念。對於我們來說,著苗服照相,畢竟是稀缺一景兒。

沿草地邊一排,都是租苗服的。5元一件,隨便照。我挑了件紅色的。頭頂銀光裝飾,腰圍銀色腰帶。如此煥然的衣著,走起路來,還真有些不好意思。

老驢選了件白色男裝。一頂紅色帽子,往頭上一帶,的確另有一番“風情”。“阿牛哥,阿牛哥……”一輛電瓶車上,傳來聲聲嬉笑。

餓著肚子,好一陣忙活。身著盛裝的我們,站著,坐著,一通擺弄。

這邊也有一個風雨橋,秀麗玲瓏,依山傍水,幽幽靜臥。橋頭,一個個小吃攤上,發出刺刺的煎炸聲。不買,隨便瞧瞧。眼福,也是一種享受。

幽居在這座深山裡兩天,有一些地形從陌生到熟悉。廣場,風雨橋,苗王家,怎麼走都不會丟了方向。尤其是那條通向苗王家的盤山石階,上上下下好幾回。可這一次再爬上去之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來過了。

回到住處,痛快地衝了個澡。把所有的衣服用品又都物歸包內。來到院子,仿佛兩日前來時的感覺。那只大白狗依舊搖著尾巴,把日子閑晃。

跟唐老師通電話退房,做此行的告別。下到廣場上,正有一場歌舞表演。圍了很多人。這樣的實景演出,總比電視上看到的更吸引人。

一直心念那個苗疆小廚,又回到步行街。雖是中午,依舊三、五游人落座。

這是一個家庭式的小飯館。一家三口,忙忙碌碌,經營著自己的生活。十來歲的小女孩偶爾接待一下來客。大大的眼睛,十分漂亮。

每個桌椅間的距離不大,但不會感到擁擠。小桌旁的我倆,可以閑話一些旅途的心情。

才食清燉土雞湯,又啖腊肉米豆腐。即便旅途中的每頓飯都會吃到飽食滿滿,但也禁不住這身體的日夜消耗。清蒸腊肉一上桌,就勾住了我們的食欲。大片大片的純肉,最適合下飯。嚼起來,肉質緊而不柴。

根據自己的喜好,我又點了米豆腐和熗炒圓白菜。事先說好米豆腐裡不要撒辣椒。拌著折耳根,入口清香涼滑。

總喜歡把飯菜滿滿地塞進嘴裡,讓米香肉香在口內亂竄。一種很實在的幸福感。生活,就是這麼簡單而美好。



12、

來了,又去。隱居式的恬淡生活,似乎是不存在的。

坐在停車場邊的風雨橋,覷起雙眼,看悠悠白雲,看青青稻田。微風攜著陽光的溫度,吹過全身。

就這麼走了?不再作一番最後的傾訴?我們眼神一對,立刻打起精神,背上背包,快跑進了舒廣的畫卷之中。

重重梯田,從遠處的山體上綿延而下。油油綠色,仿佛沒有邊際。我們不怕流汗,不怕太陽曬,像是兩只小鳥在田間歡動。

腳下的泥土,綿軟濕潤,粘附著涼鞋的表面。不用去在意什麼。就讓一串串足印,留在這一片“遠方”吧。

13、

凱裡的最後一頓飯,不想草草了事。我喜歡吃魚,自然不能錯過鼎鼎有名的貴州酸湯魚。

剛剛晚上六點,快活林裡的食客寥寥幾桌。我們兩個人就占了一個圓桌。一份二斤的江團魚,好大一鍋。濃郁的紅湯,鮮亮著肥美的魚肉。入口酸香,更容易刺激胃口。

一雙筷子獨來獨往,下鍋的頻率很是快。老驢不太愛吃,沒人跟我搶。吃不過癮,要了一碗苗家炒飯,又是好大一碗。米飯拌著腊肉丁,夠香夠勁道。足夠三人下箸的量,兩人吃起來,肚子畢竟有限。拼到最後,有點小膩。

食客陸續多起來,坐滿了廳堂。一鍋一鍋的酸湯魚,霸占在每一個飯桌中央。隨著熱氣騰起,酸香味道此消彼長,於空氣中,繚繞不絕。

14、

從凱裡到吉首,我們又選擇了夜行火車。不願意把白天的大好時光浪費在路上。這次,沒怎麼晚點。只是各自的臥鋪分散在兩個車廂。

火車只有2、3分鐘的等候時間。我背著負擔,拼命地跑到腿軟。那一列車廂偏離候車門口太遠了。

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床位安頓好,可就是怎麼都無法入睡。車窗大敞,灌進來的涼風,都帶著讓人很不舒服的一股股潮濕。

四、五個小時,就這樣昏沉而過。又一次體味到了奔波的辛苦,可我們仍舊會樂此不疲?

午夜過後,兩個身影彙合了。站前廣場空蕩蕩的,零星有一些等客的黑車。

向廣場一側悶頭走去,那有一家鐵路酒店。開鐘點房,這還是頭一回。80塊錢,買到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人在旅途的夜晚,連睡覺都會讓我有漂泊之感。

15、

這一站的目的地,准確地說,不是吉首,而是鳳凰。湘西鳳凰。想來這裡的人,有誰沒讀過沈從文的邊城呢。吊角樓畔,沱江邊上。每個人心中都會懷揣著期待。

吉首汽車站去往鳳凰的空調大巴,流水發車。青山重疊,又入密林處。翠色無邊,爽人眼目。路上,經過一個小集市,小堵了一會兒,到達鳳凰新城時,花費近一個半小時。天氣越來越悶熱,勁頭被削減掉大半。

去古城的游人很多,讓我有些亂了方向。背著行囊,忍受著大地的蒸烤。要去虹橋,出租車司機全不理會。沒辦法,只得邊走邊攔。

還好,打上一輛車,2元,把我們帶到虹橋附近。無心閑逛街道兩旁的小商小販,匆匆穿過橋洞,轉到沱江邊上。

狹長憋氣的石板小路,擠滿了人。靠江的一邊,全是招攬生意的飯館和客棧。悶熱難耐之時,我們終於找到了事先預定好的一家住店,沱江源客棧。

為見鳳凰一面,實在不易。倒在床上,小睡至中午。一覺起來,四肢酸痛無力。我居然發燒了!

老驢見狀,只得變身為獨行俠,掩門而去。我獨自躺在床上,看落地窗外游船載著游客,搖來擺去。劃槳的船夫,頭戴鬥笠,坐於船尾。為助興,時常會嘹亮出一、兩段清越的山歌。

情緒逐漸好轉。能夠無所事事的靜臥在江邊的小舍裡,也不失為一種閑適。

陽光打在江面,泛起一層油亮的綠。承載了歲月人事的沱江水,早已不復大山深處的安逸與寧靜。我們的足跡是否也助推了這一切的絕跡呢?

就用今天的心態去讀故事中的歲月吧。那些昨日風情,依然飄蕩在湘西的青山綠水間。

16、

一眠昏睡日西斜。醒來時,河面上的光影正在消失。老驢已經現身屋內了,順便還捎回來一頂印有“湘西風情”的大鬥笠。我頓時來了精神,很想出門逛逛,雖然身體依舊不適。

客棧前的這條小路,總是熙嚷不斷。各種聲音,雜然並陳。靠近虹橋邊的一個飯館,看起來還不錯,臨江,視野好。

木桌、木椅、木窗,仿佛一切都在話說當年。斜陽下的虹橋,像是一副剪影。光的影,水的波,在橋下微動漣漪。幾只游船穿過橋洞,清閑往來。游人散去後的古城,無處不畫意。

米飯炒菜,向來都是我的首選。要了西紅柿炒雞蛋和清炒蔬菜,家常菜的味道,清淡入胃。一大瓷盆的米飯,話不多時,就被我倆干掉了一半。

風吹涼風至。回想這一天,什麼事情都沒有做。被悠閑的狀態,讓我在這裡好好地享受到了一日之生活。

晚上,仍沒有氣力。憋在房間,聽屋外傳來那種亂七八糟的音響之聲。鳳凰的每一個夜晚,是否都會如此擾人心扉?



17、

古城的寧靜,只在朝夕間。清晨7點,沱江兩岸還沒有蘇醒。天氣,有些微微的涼。我們帶上鬥笠,翻過房間外的護攔,沿岸邊向下游走去。

根據老驢前一日的考察,一些風景已被圈定。這為我們的錯峰游,爭取到寶貴的時間。到達跳岩時,不見游客見朝陽。

太陽,從遠處的山峰上跳出,照到水面,驅散開一些霧氣。彎曲而列的一塊塊石樁,把舒緩的河面分割成許多小小的急流。歡鬧而又密集的聲音,幾乎掩蓋掉我們的交談。跳到一彎處,極目於山光水色。腳踩跳岩,仿佛心隨流水。

游人湧入前的時光,總不會被攪擾。上到岸邊,閑步於四周。一只狗,一位老伯,一段破敗的小巷,百姓人家的荏苒歲月,悠然可見。

隨意走進江邊的一個小飯館,吃了頓特色早飯。臨江而坐,似乎一閉眼,又要美美地睡上一覺。

早飯一定要吃得飽。我倆突然感覺到很餓,要了兩大碗牛肉湯粉,兩個茶雞蛋,一碗白粥。牛肉粉,很好吃,鹹淡適中,暖胃暖心。

沒吃兩口,老驢靈光一閃。依指示,我端坐在桌前,頭帶鬥笠,微低,雙臂支開。面前,湯粉,筷子筒,三腳架,依次攤開。如此完美的一張“行走在江湖”的POSE,擺得相當的有範兒。

自娛自樂,乃至精神倍增,連吃飯都酣暢起來。



18、

沒有光顧任何收費景點的湘西之行,就這麼讓我給晃蕩過去了。退房之後,也無心留戀太多。近40度的高溫,已把熱情蒸發殆盡。

回程的汽車上,旁邊坐著幾個少男少女,吃著聊著。嘴裡發出嘎嘣嘎嘣的聲音,側目一瞥,原來其中一人,手裡捧著一袋姜糖。區區幾分鐘,就會倍受傳染。一到吉首,我便一頭扎進超市。從貨架上取下幾包的那一刻,恨不得開袋即食。

走上街頭,我也嘎嘣嘎嘣了起來。融化了的姜糖,緩流而下,填補著內心的空隙。似火的驕陽,也擋不住我含飴而樂。

19、

在火車上沉睡了一夜,掙開眼時,已快到長沙,就要進站了。趕忙將大腦開動,抖擻一下精神。畢竟,這一天,對於我來說,是十分有意義的。

隨人群向著出站口,每走一步,掩埋於內心許久許久的情感,就會被逐漸釋放。從來都不曾踏足過這一方土地,沒有離開,卻有歸來。面對站前散開的“背影”,我徒然地找尋著最親的那一個。

在廣場對面的麥當勞裡匆匆吃過早飯,計劃趕在天熱之前,游走湘江。而橘子洲公園,就位於湘江大橋之下。

我們一開始並沒有坐電瓶車,沿著江邊步行道,自行而去。晨風拂過身體,吹動起柳絲。四周空曠無人,只碰到一、兩個清潔工人,彎腰打掃,美化著公園的綠色。

用雙腳丈量了一站地,才深感於公園的廣度。當即決定,在中途買票上車,直奔橘子洲頭。

一座高大的毛主席半身雕像直面湘江,昂然而浩氣凜凜。雙眼炯然,極目楚天。景仰於他那悵寥廓的霸氣,我們又來了創作熱情。立正、敬禮,一副嚴肅而又趣味十足的合影,就在偉人跟前誕生了。

曾經在歷史、地理課上,心不在焉學習過的湖湘文化,如今的我對此卻有了極大的認知轉變。作為半個湘人的後代,我總會在老驢面前,引以為豪地歷數那些“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驕傲。

水闊江天兩不分。如紗的輕煙,浮動在江面上,漫過別岸,飄向林立的樓宇。站在橘子洲頭,望眼湘江北去,但見一片煙水茫茫。



20、

走在橘子洲公園的時候,就能看見連巒疊峰的岳麓山。像是一道天然的空氣淨化器,橫臥在城市的西面。

從湘江大橋上走過去,大概需要一刻鐘。就在勝利在望之時,我們沒有頂住驕陽的拷打,還是屈服於了機動車的便捷。可是,剛拐過一彎,開不過2、3分鐘,出租車便停在了東大門。

向山上爬去,看清路標後,才知誤入“歧途”。而不是攻略上一再注明的南大門!我倆頓感堵心。雖說岳麓山不高,但很綿長。要想到達山頂的觀光長廊,只得每人掏20元,借助電瓶車的動力。

40元錢的支出,本是預算外的。但隨著車行山路,涼風吹拂,身心開始舒爽起來。從東門過去,還真是不近呢。那些身體力行的體驗者,爬到終點,無一不是氣力殆盡。這歪打正著的“誤入”,讓我們得以輕松自在休閑游。

登巒而遠望,湘江盡收眼底。若要胸懷更寬廣,還需更上一層樓。

山上濃密的樹林,隔絕了火爐似的溫度。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氣,都帶著涼涼的沁潤感。往南門方向下行,山體間遍布著戰亂年代革命先驅者的墓碑。黃興、蔡鍔、焦達峰,以及一些我不太熟知的湖湘將士。那些被血染的硝煙,永遠都在班駁著華夏大地。同一片天空下的不同世界裡,我們應該加倍珍惜現在。

兩個人的身影,隱沒於樹林。這樣的行走,像是某個假日裡的公園散步。

山間多石階,一層一層,還有些陡。越來越慶幸自己沒有從南大門這邊往上爬。快到山底的愛晚亭時,遇見幾個人詢問我們上行的情形。看到其中有一位老人跟隨,我表示了否定,建議他們從東門進入。

入山,又出山。溫度的差異,明顯至極。熱浪襲來,無處躲藏。我們順著山下的一條街道,邊走邊挑飯館。

一個不起眼的門臉,其上的牌匾寫著“楊裕興”。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一家老店。挺高興,想點一份攻略裡推薦的甜品,當歸蛋。可惜,沒有!得,那就吃別的吧。一份牛肉面和一盤蛋炒飯,了事。

21、

坐在出租車上,聽司機師傅說,省博物館那邊的游人很多,尤其趕上周末的話,很可能會排長隊。我們只有這下午半天的寶貴時間,想一想,還是舍棄了,掉頭前往湖南一師。

來到一師,情致所致。自從看過《恰同學少年》之後,便被那種書生意氣之中流露出的湖湘文化徹底地熏陶了一把。

學校遠離鬧市,很少有游客問津。染了歲月之色的教學樓,像是耋髦之年的老者,沉穩而內斂。大廳裡,左側的一面牆上,掛著徐特立的題詞,“實事求是,不要自以為是”。右面,則是毛澤東的筆跡,“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

樓內,異常安靜。連說話,我們都會壓低了聲音。一間一間教室走過去,看過一些歷史的文字和圖片。心情,總在今昔之間搖擺。

連接教室的走廊,如同一座回憶的橋。順指示箭頭,一路走到了毛澤東當年所在的八班寢室。昏暗的長方形室內,各有五張床位分列於靠牆兩側。簡陋艱苦,無礙於高遠的革命志向。蔡和森、蕭子升、陶斯詠、向警予,我更願意記下的,是這些年輕的背影。選擇了革命道路,卻只能成為了革命道路上的鋪墊者。

圍著幾個教學樓,繞過一圈。從內到外,看了一個遍。站在房梁底下,一切都是那麼空蕩蕩的。

千年學府,百年師範。陽光下的一師, 倍顯學者意氣。

22、

像是漂無住所的行走了一個星期,在即將靠岸的時候,徹底擱淺了。晚飯,是要去吃火宮殿的。但由於我小病初愈,精神尚委頓,實在沒胃口。

長沙這座楚漢之城,既產文化,又產美食。一天不到的時間裡,很難把各種味道灌入記憶。就連一口食之味美的臭豆腐,都沒能吃到。這種遺漏,絕對不是我們的風格。

一段故事似乎已完結,卻又連接著下一部的開始。終於要回家了,可令我們沒想到的是,回程的車票,只買到了硬坐……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