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美景太魯閣(值得回味的台灣游之五)

作者: lyr37

導讀一般說山高水長是不錯的,台灣山的確高,但水卻不長。台灣的河都是從中央山脈向東西兩側流去,一般也就幾十裡,拐幾個彎最長不過百把裡,所以多半叫溪。大雨、台風、山洪爆發時,溝滿溪滿洶湧澎湃,甚至衝毀道路房舍,但是不下雨的時候許多溪流干涸見底,或只在溪道中央留有細細的水流。我們一路所見的溪大都屬後一種情況。太魯閣中的立霧溪也不例外。 我們是 ...

一般說山高水長是不錯的,台灣山的確高,但水卻不長。台灣的河都是從中央山脈向東西兩側流去,一般也就幾十裡,拐幾個彎最長不過百把裡,所以多半叫溪。大雨、台風、山洪爆發時,溝滿溪滿洶湧澎湃,甚至衝毀道路房舍,但是不下雨的時候許多溪流干涸見底,或只在溪道中央留有細細的水流。我們一路所見的溪大都屬後一種情況。太魯閣中的立霧溪也不例外。

我們是8號從台東一路北上,經花蓮到天祥轉中橫公路進立霧溪河谷的。沒有村莊沒有人家,只有山和水,兩岸青山,下邊流的可不是綠水,而是溶有石灰石成分的乳白色的水。雖然已經深秋季節,溪邊的草叢中偶爾還有紅色的野花在山風中搖曳,公路開鑿在山腰上,順著山勢曲折前進,如果前邊是懸崖峭壁,而對岸山勢稍緩,公路便會用橋梁跨過溪流前進,如果對岸也是峭壁,跨過溪流的公路就會一頭潛入山洞,消失得無影無蹤。當我們在無意中來到溪流對岸,驀然回首,突然發現在群山環抱的萬綠叢中竟然有一座紅色鋼架拱橋從洞中伸出,半露麗影,那種欣喜實難名狀。

山越來越深,嶺越來越高,坡越來越陡,峽谷也越來越窄。燕子口到了。道旁石刻介紹:“燕子口,兩岸斷崖壁立,仰望天空,如坐井中,崖腳清流蕩漾,岩石皆大理石紋理如繪。洞穴累累,春燕每至此結巢,晝間成群飛舞,為恬靜峽谷增添生氣,燕子口之稱由此而起。

燕子口隧道曲折連綿,主洞通車輛,副洞則供游人散策游覽,另辟小徑迂環洞外,亦連於公路,成為洞內有洞、道外有道奇景。”

步入隧道副洞,洞壁開有觀察口,清楚看見峽谷裡的流水,岸壁上大理石的精美條紋,石坡上大小洞穴不少。再往前去,洞壁打開一段,可以穿出去,貼著岩壁觀賞對岸岩壁上“飛燕迎賓”的書法,頭頂上的一線天和上下游雲霧繚繞的深秀山色。岩壁上釘進許多加固的鋼筋水泥方樁,岩柱上的警示牌寫著:“有落石危險,請快速通過。”出彎曲的山洞,前面還是山洞,臨溪的洞壁就像下垂的像鼻,這種洞看來既可護路又能護山,支撐山坡不垮塌。修這條路多不容易。

洞行安全,洞外好看。山斷路轉,又到一座橋頭,橋邊高台上立著紀念碑,紀念五十多年前在這裡鑿山開路不幸殉難的工長,碑座上是工長的半身銅像,四十左右,額有皺紋,壯健樸實。據說當年在這裡修路,前後犧牲者二百多人,平均每修一公裡犧牲一至二人,前僕後繼可以想見。我們對這種精神完全能夠理解能夠認同。中華文化哺育的中國人,不論在大陸還是在台灣都能艱苦奮鬥、都能不怕犧牲,都能創造人間奇跡。紀念碑下的橋也以犧牲的工長命名。走在橋上既極盡峽谷的壯觀,又領悟人文之偉績。

繼續前行,進九曲洞,洞套著洞,導游讓我們看洞外路上落石砸出的痕跡,路邊警示牌一個接一個: “步道沿線容易落石,游客務請小心行進”,“注意落石請靠岩壁行走”等等。每個游客發一頂安全帽。戴上安全帽,歷史和現實仿佛疊印一起,耳畔響起當年築路工地的鐵錘叮當,炮聲隆隆,巨石崩落,眼前是岩塵彌漫,築路者滿臉塗塵。這種想像可以幫助我們全面了解台灣,一個在今天台北和高雄鬧市裡已經難以看到的創業維艱的台灣。

山洞外視野開闊高遠,重重山影推出一座峻嶺橫在眼前,綠坡與岩壁參差錯落,三座黃色的寺廟建築觀音洞、太魯閣、長春祠點綴在山上山腰山下,公路像蛇一樣繼續在山縫裡游移,穿越一個個山洞直奔長春祠去,瀑布高懸天半,山泉在長春祠下分成兩股跌落溪流。至此我們終於明白,路上觀峽、峽中看路,太魯閣最美的是燕子洞到九曲洞一段,此言不虛。美在自然,美在人文。











精選遊記: 花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