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海灘上的裸曬女

作者: rgmao

導讀題記一 天下海濱沙灘,自然風景大同小異;人文風景卻小同大異也。 題記二 裸曬美女,從男女應該平等的“人權”角度出發,裸胸露乳,理直氣壯,心安理得; 紹興大妞,從“人品”角度出發,裸曬美女,在其眼中,竟成了 不要臉的“下作坯”! -- 孰美孰醜? 欲看更多此行照片,請到我的博客踩踩 -- http://***/rgmao181898 / --------------------------------- 2010年11月18日,到悉尼� ...

題記一

天下海濱沙灘,自然風景大同小異;人文風景卻小同大異也。

題記二

裸曬美女,從男女應該平等的“人權”角度出發,裸胸露乳,理直氣壯,心安理得;
紹興大妞,從“人品”角度出發,裸曬美女,在其眼中,竟成了 不要臉的“下作坯”!

-- 孰美孰醜?

欲看更多此行照片,請到我的博客踩踩 -- http://***/rgmao181898 /

---------------------------------

2010年11月18日,到悉尼的首日。

先在昔日的皇家植物園遠眺悉尼歌劇院,再來到邦迪海灘(Bondi Beach)。

弧形的邦迪海灘,綿延約一公裡,金沙碧海,藍天白雲,夏日風情,氣像萬千。而此時的上海,正秋風蕭瑟,梧桐黃葉,隨風落地。

二三十步開外,細軟的金色沙灘上,一個金發女郎,倒臥在地,上身,赤裸。碩大雙乳,反壓著,仍清晰外露。



先是一驚,接著,一窘。能看嗎?該看嗎?感覺上總有點不習慣,不自然。

行不遠,又見兩位裸曬美女,仰臥沙灘,雙乳全露,挺,且柔軟著。-- 更是大窘!

雖然是堂堂正正地看,卻無“堂堂正正”的感覺。雖然未臉紅心跳,但心存疑慮:此看,屬於“窺視”否?

-- 畢竟人生第一回。



-- 果然如此!(文縐縐地,身邊的驢友突然說)

-- 聽話聽音,好像事先你知道這裡有……?

-- 裸曬美女,是悉尼的邦迪海灘的一景。出發之前,我在網上看到。

-- 哦,我的備課不及你仔細哩。

-- 上個月,兒子還從美國給我發了郵件,說多個城市舉行了游行。女權主義者舉著標語牌,上面寫道:“法律要公正,要讓女性裸胸!”“男女都有乳頭,為何女人怕瞅?”還一路高喊口號:“憲法要公正,不可限制女性!”



-- 我只知道,美國大學常有男女學生“裸奔”的事……。

-- 還有,瑞典婦女也有“裸胸游泳運動”,一家游泳館首次公開表示,將允許婦女們在游泳池內不戴乳罩游泳。

驢友一番話,霎時,調節了我的心態,增補了我的心氣。對裸曬美女,行注目禮,舉相機拍照時,心安理得了許多,不再“不好意思”。

光天化日之下,裸曬美女,這邊一個,那邊一雙,或仰臥,或倒臥,一個個坦胸露乳,落落大方,旁若無人。白皮膚,曬成了古銅色,黑皮膚,更是黑得油亮。

初夏的沙灘,陽光明亮,她們看上去,紋絲不動,認認真真。



也許,司空見慣了,很少有人從她們身邊走過。

三三兩兩,從她們身邊路過,據我觀察,大多是遠道而來的游客,其中,中國游客居多。邦迪海灘,是一個列入悉尼游程的內容。

我們從她們身邊“路過”,或近,或遠,或舉相機,或不舉相機,裸曬美女,或睜眼,或閉眼,她們皆不在乎,皆無反應。兩人並排躺著的,彼此沒有交談,沒有說笑。如此投入,好像進入瑜伽狀態。

-- 看就看唄,男人的前胸,和女人的前胸,不是大同小異嗎?有啥好看呢?-- 她們的安詳,似乎在說;

-- 男人能裸胸,女人就裸不得?這是什麼世道!這公平嗎?-- 她們的淡定,似乎在問。

來澳大利亞之後,邦迪是第三個海灘,大堡礁綠島的海灘,黃金海岸的衝浪天堂,都不及這裡美。

大堡礁的綠島海灘,柔風細浪,只宜游泳,而不能衝浪;黃金海岸的衝浪天堂,風急浪高,只宜衝浪,而不能游泳。



邦迪海灘有大海的野性,你可欣賞到衝浪者的矯健;也有大海的溫柔,你可觀賞嬉水者的瀟灑。

邦迪海灘,衝浪游泳兩相宜。

勇敢的衝浪者們,腳踏衝浪板,時而,迎浪衝上,隨浪翻轉,又輕落海面;時而,腳踏衝浪板,在浪頭滑行,如履平地。衝浪,需要勇敢,更需要技巧,有拼搏奮鬥的美感。以前只是在電視上觀看到的衝浪運動,今日一飽眼福!



-- 不要臉,下作坯。

-- 快點!向後轉。(接著又是一聲,且更響亮)

漫步沙灘,享受悠閑。突然,驚聞背後傳來了兩聲女聲“口令”。

轉身一看,是一對同胞,年輕夫婦。濃重的鄉音暗示:說話者是一位紹興大妞。她的先生,嘰裡咕嚕,講了幾句,鼻音濃重,一口京腔,掉頭就跟夫人走了。
北京的男子,在我的印像中,常自稱“爺兒們”,此刻,“爺”風全無,我心悲涼。

裸曬美女,在這位紹興大妞的眼中居然成了不要臉的“下作坯”,我心更悲!

剎那間,光天化日之下,東西方文化和傳統,在邦迪海灘上,作了一次碰撞,輕輕的,卻又是重重的!

裸曬美女,從男女應該平等的“人權”角度出發,裸胸露乳,理直氣壯,心安理得;

紹興大妞,從“人品”角度出發,裸曬美女,在其眼中,竟成了看不得的“下作坯”!

“人權”和“人品”,一字之差,視角有天壤之別,結論自然有紅黑之異!

我和驢友,兩個老叟,未攜家眷,“督導”不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此刻,要走就走,想停就停,想看就看,想拍就拍。



陽光強烈,直射沙灘,金沙細軟,沙灘如床。

她們躺在那兒,盡情享受陽光、沙灘、自由、平等、獨處、安靜、解放、瀟灑、遐思、松弛、秀乳、美麗……。

邦迪海灘,向世人展示碧海、藍天、金沙、白浪、力量、柔美、激情、悠閑、運動、人性、人權、文明、平等 ……。

走遠了,紹興大妞,還有她的北京籍先生。

-- 如果在中國,海濱的沙灘上,出現了裸曬美女,將會發生什麼?(驢友突然發問)

-- 這個問題很有趣。

-- 我想,什麼反應,跟人的素質有關。如果是剛才那位,馬上拖了丈夫拋開,也許會回頭罵上兩句;

-- 潑辣的女人,也許會衝過去,勒令露胸者戴上胸罩,等等。

-- 會不會出現圍觀呢?

-- 說不准,萬一出現,那就會亂成一鍋粥,可能會有人打110報警了,警車在5分鐘內呼嘯而至,開到海灘。

…………。

在邦迪海灘,拍攝裸曬美女的照片,大可不必窘迫,甚至緊張,放開你的手腳,舉起相機,想拍就拍,亦可心安理得地拍攝。因為,裸曬美女們認為,她們在享受平等,享受男人享受的權利 – 裸胸露乳,很平常,很自然。

裸曬美女們 -- 邦迪海灘的一道別致的風景。

裸曬美女們,不僅讓你感到一種人體的美,精神的美。看多了,你甚至會感到真正醜陋,真正猥瑣的,不是她們。



上世紀80年代,供職於浙江臨海小城。一位年輕同事去澳大利亞進修一年。歸來之後,誇誇其談。當眾大談在悉尼海灘見到的美女,皆一絲不掛。小城的人,見識少,甚至第一次聽到澳大利亞。該同事,一遍一遍繪聲繪色,聞者,無不唏噓。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沙灘上,觸目皆是比基尼女郎。行走海灘,擊水碧波,風情萬種。她們中間,沒有一位是袒胸露乳的,遑論一絲不掛。袒胸露乳者,也局限於倒臥在沙灘的曬日光浴者。一旦起身,裸曬美女馬上穿上遮擋雙乳的小“上裝”。

想一想,如真的像我舊時同事所描繪的,全裸的美女,布滿沙灘,泡滿海濱,邦迪海灘,不成了野人的世界?-- 那將是多麼“可怕”的景像啊!

去年6月,旅美友人給我發來一組“裸奔”的照片【可在本博搜索,輸入“裸奔”二字即可】。幾十名全裸男女,或站立起跑線,或奔跑,或抵終點,男男女女,一大群,全裸。

望著這些照片,真想大呼一聲:趕快遮羞,趕快遮醜!

2009年6月8日(刊登裸奔照片之次日),我博寫道:

今日上午,與我的老師(已近八十高齡)通話,他說他也看過我博客上的“裸奔”之照。於是,老師和我就裸奔照片交流了彼此的觀後感,且頗多共識。

皆說,人體最美,尤其是與別的低等動物相比。非也。“維納斯”、“思想者”和“擲鐵餅者”的雕像縱然美極,但是,那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尤其是他們的私部或被隱去,或經加工。

裸奔的男男女女,當其私部徹底暴露之時,美嗎?醜,甚至叫人惡心!

漢語有“遮羞布”之說。“羞”者,“醜”之委婉語也。從審美角度而言,“遮羞布”是必需的。

離開海邊,走過沙灘,登上台階,來到街市,一排商店,飄出一股濃郁的咖啡香味。

-- 我們在這裡看到了裸曬美女,其實,還看到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性。(驢友若有所思,對我說)

-- 天下沙灘,承載者不同的現實風景,不同的歷史沿革啊。(我附和)



1788年 1月26日,11艘大帆船停泊在澳大利亞悉尼的海灣,地點就在今天悉尼歌劇院附近。身著紅色制服的英國兵列成一排,那11艘帆船(號稱第一艦隊)的總指揮官菲利普(Phillip)親手升起了英國的米字旗,宣布新南威爾士殖民地從此建立……。

他們帶來了槍炮,帶來了殺戮,帶來了災難。在100多年的時間裡,75萬土著人,到1933年銳減至7萬。

與此同時,他們帶來了許多,帶來了文明,帶來了咖啡、帶來了邦迪海灘上的裸曬美女……。

【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夜初稿】


精選遊記: 悉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