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四川之都江堰游記

作者: 鈾始至終

導讀陝西有鄭國渠,四川有都江堰,這兩者都是秦時建造,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前幾天,我隨父母去成都看望舅舅,隨後我們一起游覽了大名鼎鼎的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它建於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 ...

陝西有鄭國渠,四川有都江堰,這兩者都是秦時建造,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前幾天,我隨父母去成都看望舅舅,隨後我們一起游覽了大名鼎鼎的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城西,位於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它建於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夠如此美麗富饒,被人們譽為“天府”之國,從根本上說,是李冰創建都江堰的結果。所以《史記》說:“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因此,2000多年來,李冰父子鑿離堆,開堰建渠為天府之國帶來的福澤一直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廟從古至今香火鼎盛。

印像最深刻的是都江堰的安瀾橋,這是一座木板索橋。這橋橫跨岷江,由鐵索建成,中間有兩個支架。鐵索左右搖擺的很厲害,人行橋上自然站立不穩,身體和著橋體節律一同搖擺便沒有了踉踉蹌蹌的感覺。更有好事者故意左右搖擺索橋,驚起一聲聲膽小者的尖叫。我兩手緊抓著繩索,整個身子隨橋搖擺,鼓起勇氣站在橋當中,父親還給我拍了一張照片。拍完照壯膽前視,晃晃悠悠,不覺已到橋頭,驚險中帶著幾分樂趣!

站在橋邊看對岸的二王廟,此廟依崖所建,青衣綠苔,散發著一種濕潤的氣息。

隨後大家一起去看著名的魚嘴。李冰的絕妙創意就在魚嘴的修建上,將石塊裝進竹籠裡,一個一個扔進江中,竹籠彼此交錯,連成一起,形成魚嘴,便能分水,從此岷江一分為二,內江灌地,外江泄洪,十分奇妙省工,這麼智慧的創意來自秦人李冰,不由人不敬佩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

清代文人黃俞在《都江堰》一詩中寫道:

岷江遙從天際來,神功鑿破古離堆。

恩波浩渺連三楚,惠澤膏流潤九垓。

劈斧岩前飛瀑雨,伏龍潭底響輕雷。

築堤不敢辭勞苦,竹石經營取次裁。
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猶存,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至今仍沒有改變,還在發揮著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灌區範圍的擴大。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最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水利專家仔細觀看了整個工程的設計後,都對它的高度的科學水平驚嘆不止。比如飛沙堰的設計就是很好地運用了回旋流的理論。這個堰平時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時則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還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時很大的石塊也可以從堰上滾走。

此工程由創建時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作用,實數難得。

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分,稱為“離堆”。

余秋雨先生在《都江堰》散文中寫道:“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我們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天府之國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和濡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

我們走了兩趟索橋,然後下到河灘上去玩水。那天岷江水被大壩的閘門攔住了,因此河道裡的水很小。我和父親在水中尋找扁平的小石子,父親在教我打水漂,我手上沒勁,只能打出一兩個,而父親則可以打出三五個水漂兒,石子飛出去老遠。母親在沙地上鋪了塊手絹,坐在一旁看我們父女兩個玩兒。

過了不久,大喇叭裡突然廣播通知河道裡的游客趕快上岸,原來是要開閘放水了。如此通知了好多遍,我們連忙上到大壩上。不久,橋下的閘門緩緩打開,岷江水轟鳴而至,如同萬馬奔騰,氣勢恢宏。安瀾索橋下面,立刻由婉約的南方女子變成了粗狂的北方漢子。

我們扶著已經泛出綠苔的水泥欄杆向遠處眺望,江水映襯著兩岸蔥綠的樹木,蜿蜒著向前流去,繼續講述著這天府之國的美麗傳奇。

如果登山青城山,可以俯瞰整個都江堰,美景盡收眼底。但是那一天我們因為要趕往樂山,就沒有登青城山,留下了些許遺憾。


精選遊記: 都江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