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游記——看世界僅存的偉大“生態工程”

作者: 鈾始至終

導讀前兩天,我們一行人游覽了著名的都江堰。在導游引導下,進入景區大門,通過游客中心,過伏龍觀,跨飛沙堰上的一座橋,都江堰水利工程就逐漸展現在眼前。 都江堰創建於公元前256年,由秦蜀郡太守李冰率領當地人民修建。該水利工程造福千載,沿用至今,是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這無疑是個奇跡。 通過這的江河為岷� ...

前兩天,我們一行人游覽了著名的都江堰。在導游引導下,進入景區大門,通過游客中心,過伏龍觀,跨飛沙堰上的一座橋,都江堰水利工程就逐漸展現在眼前。

都江堰創建於公元前256年,由秦蜀郡太守李冰率領當地人民修建。該水利工程造福千載,沿用至今,是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這無疑是個奇跡。

通過這的江河為岷江,是長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條支流,岷江流經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國多雨地區,而且到成都平原時落差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落差就達273m,因此在古代,每當岷江洪水泛濫時,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

為治理水患,李冰父子帶領人民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分洪減災,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當時,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之後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為了使岷江水能夠順利東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並充分發揮寶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後,又決定在岷江中修築分水堰,將江水分為兩支:一支順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寶瓶口。由於分水堰前端的形狀好像一條魚的頭部,所以被稱為“魚嘴”。

魚嘴的建成將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為二:西邊稱為外江,它沿岷江河順流而下;東邊稱為內江,它流入寶瓶口。由於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這樣枯水季節水位較低,則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生產生活用水;而當洪水來臨,由於水位較高,於是大部分江水從江面較寬的外江排走,這種自動分配內外江水量的設計就是所謂的“四六分水”。

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防止灌溉區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穩定的情況,李冰又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著寶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

當年,戰國時期,各雄爭霸,攪得天昏地暗。而在這裡,在李冰的組織帶領下,人們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八年的努力,建成了這個造福人民的都江堰。歷史,除了記載人類相互掠奪傾軋外,還以這可考的實物記載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創舉。

都江堰歷經兩千多年依然能夠發揮重要作用,還在於對它進行了有效的管理。漢靈帝時設置“都水椽”和“都水長”負責維護堰首工程;蜀漢時,諸葛亮設堰官,並“征丁千二百人主護”(《水經注·江水》)。此後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縣令為主管。到宋朝時,制定了施行至今的歲修制度。

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的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橫跨內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觀。原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為1974年重建,下移100多米,將竹索改為鋼索,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在上行走,晃晃悠悠,看著下面湍急的河水還有點提心吊膽。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都江堰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

這的確是一個值得一游的好地方,不僅能領略了這美麗的自然風光,還能感受先人的勤勞與智慧。祖國處處景色秀麗,中國人民聰明能干,不乏能工巧匠。

由於時間所限,未能盡興游覽這附近的山林,過安瀾索橋看二王廟正在維修沒能上山拍攝下這雄偉工程的全景,有些遺憾。


精選遊記: 都江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