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像(一):和平與戰爭

作者: lilyaliband

導讀越南是個美麗的國家,從北到南風景如畫; 越南又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度,名勝古跡星羅棋布。 08年我們曾二次深度游,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和中國有著某種淵源,但更西化和開放。有意思的是,常能在所到之處的某個角落,瞥見戰爭的遺跡。 農歷年初的河內,陰冷未全退去,雲層遮著陽光。雖然是春寒料峭,百姓們卻盛裝趕往位於市中心的,Hoan Kiem湖心島上的Wga Son廟,祈禱來� ...

越南是個美麗的國家,從北到南風景如畫; 越南又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度,名勝古跡星羅棋布。 08年我們曾二次深度游,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和中國有著某種淵源,但更西化和開放。有意思的是,常能在所到之處的某個角落,瞥見戰爭的遺跡。
農歷年初的河內,陰冷未全退去,雲層遮著陽光。雖然是春寒料峭,百姓們卻盛裝趕往位於市中心的,Hoan Kiem湖心島上的Wga Son廟,祈禱來年健康平安。遠遠望去,湖岸邊綠樹成蔭;湖上面Hue橋鮮紅奪目,人來人往;湖心島上香火繚繞;風景這邊獨好!
父母們帶著上學的孩子,到離市中心不遠的Temple of Literature,祈求學業順利。這座有著千年歷史,曾經的越南第一學府,現在已是廟宇,殿堂裡豎立著近百塊石碑,上面刻滿歷屆畢業生姓名。祭拜的人們要摸過石碑,再去燒香,據說這很靈的。
初到河內,必定要去洋房區和老區走一走。這裡有大片保持完好的法式洋房,還有國家大劇院,索菲特大酒店等著名的法蘭西建築,站在國家大劇院對面的十字路口,恍如置身於巴黎的某個街頭。。。。。。
再到老區,鏡頭像是轉到了上海的城隍廟,幾十條窄窄的街道縱橫交錯,兩邊的越式民居內,開著賣玩具,服裝,書籍,食品等各式店鋪;這裡每天游人如織,從世界各地莫名而來的老外們走走,看看,停停,驚嘆於別具一格的建築,品嘗特色小吃,享受當地人鬧哄哄又隨意的生活方式。
河內市的街頭巷尾,常能看到巨幅宣傳畫:工農兵頭像,鐮刀斧頭,保衛越南,趕走帝國主義,胡志明主席和我們在一起等等。胡志明紀念館莊嚴肅穆地矗立在廣場上,離它不遠就是是列寧的銅像。這一切似曾相識,更像是提醒游客們:這個國家曾經遭受過蹂躪和侵略,它的獨立與和平,是無數人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
越南政府將許多戰爭紀念地開辟成旅游景點,並配備了專業團隊管理。建於1896年的Hoa Lo監獄就是其中之一,它還有個名字叫:Hanoi Hilton。乍一聽,像是五星級酒店,但走入厚重的黑鐵門,看到保留著的審訊室,大囚室,小囚室,以及各式刑具,便知道它曾經是人間地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裡關過越共黨員,也關過美軍戰俘。上屆美國總統候選人John McCain曾被關押在此5年,至今還保留著他使用過的杯子,穿過的囚服。2000年他曾和兒子一起故地重游,雖然已無法了解他當時的感想,但我寧願相信,如果他當選美國總統,美軍或許會更早撤離伊拉克,阿富汗;也會更加謹慎地對待朝鮮半島的衝突,和中日釣魚島爭紛。戰爭的手段只能帶來傷害,而不會解決爭議,John McCain 對此有著切身的體會。
河內軍事博物館也很有意思,入口左側有座六邊形旗塔,塔身殘垣破舊,塔頂高高地飄揚著越南國旗;廣場上放了三架直升機和幾輛坦克,其中一架機頭朝下,機身被打得千倉百孔,殘缺的機尾翹向天空,無謂地掙扎,這些都是當年被越共游擊隊繳獲的美式武器。緊靠機頭有張巨大的黑白照片,一位面容姣美的年輕越共女戰士,背著槍,拖著一塊飛機殘片,臉上充滿了鄙夷。越南人民是自豪的,面對侵略者,他們不為強暴,奮起抵抗,最終將敵人趕出了國土!理解了這組展覽的同時,我暗暗在想:不知照片背後有著怎樣的人生故事,這位美麗的女兵在戰後生活得幸福嗎?
胡志明市也有不少與戰爭相關的旅游景點,備受歡迎的有War Remnants Museum (戰爭證物博物館), 它坐落在曾經的南越政府行宮裡。通過大量的實物,圖片,報道,文章,從真實的歷史,哀歌,戰爭罪的遺毒,孩子們的視野,美式武器等六個方面,展示了那場戰爭及前因後果。博物館是三加一(地下層)的建築,外帶大花園廣場,保留了當時的會議室,軍事地圖,電話,打字機,還有坦克,飛機,大炮等。記得有一張黑白照片,是1975年的某一天,坦克衝破行宮大門,攻入廣場時,敵對雙方搏擊的慘景;時空交錯,我們今天所站的位置,陽光明媚,寧靜祥和,而三十多年前,同一地方曾經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是怎樣的對比!它讓包括越南人民在內的各國參觀者,在震驚之余,更要反省的不是銘記仇恨,而是如何珍惜和平,避免戰爭。這個博物館真是意義非凡!
Cu Chi Tunnels (古芝秘道)離市中心1個多小時的路程,是在一片樹林裡挖地而建的,總長250多公裡。越戰期間6,000 多越共戰士在此生活,工作,抗擊侵略者。參觀入口處,反復放映著游擊隊如何運用秘道與敵人作戰的短片;進入樹林,我們像被帶入40年前的歲月,一路上,有不少按真人比例做成的游擊隊員模型:有的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學習或休息;有的二人一組站崗放哨;有的削竹片做武器。他們一律著迷彩服,帶藍白格圍巾和綠軍帽。樹林中保留著游擊隊埋在地下的竹武器,侵略者們一踏到機關,竹尖就會翻出來刺到他們的腳,脖子或身體;一間茅草屋裡有個入口,我們和其他幾名游客一起下到秘道,通常,秘道有三層,最底層離地面有10米,每層都非常低矮,只能匍伏而行,多數游客們在第一層匍伏5分鐘後,便覺呼吸困難,回到了地面。外籍游客對秘道特別感興趣,體力好的可以下到最低層。但不知,他們是否因此更理解越南,這個外表柔弱嬌小的民族,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頑強地抗爭,生生不息,實在令人肅然起敬。
我們的導游是個50開外,瘦小的越南南方人,曾參加南越政府軍,與北越游擊隊作戰二年。1975年南北統一後,他被判入獄,幾年後獲釋,但找不到工作,生活也沒有著落。越南對外開放後,世界各地的游客越來越多,因他能說流利的英語和法語,被聘為導游,這些年收入增長,生活穩定,令他非常滿足和感恩。
在法國占領時期,胡志明市被叫做西貢,並以“東方之珠”的美名享譽世界。如今,它又是越南開放最早,發展最快的城市。沿著西貢河邊漫步,Majestic Hotel, Riverside Hotel, Grand Hotel等漂亮的法式建築像畫卷般展現;轉向Dong Khoi街,再走幾百米,著名的西貢劇院矗立眼前,它的右側是Caravelle Hotel,越戰時期英國記者Graham Greene曾被派駐西貢,並住在此,他根據親身經歷撰寫的小說《沉默的美國人》真實感人,還被拍成同名電影,裡面許多場景都在這個街區拍攝。
繼續向北走,便能看到聖母教堂,郵政局,市政局等地標性建築。其中郵政局建於19世紀末,由法國建築師設計。走入大廳,大理石地面光潔明淨,從圖案上看得出是一個世紀前的產品;大堂依然氣派明亮,圓形拱頂仍舊是富麗堂皇,充滿古典氣息。
聖母教堂建於1877年,完全用紅色的磚建成,又稱紅教堂,風格與意大利弗洛倫薩的聖母教堂如出一轍,外觀壯麗,雕飾精美。除了天主教,基督教堂,越南還有許多佛教寺廟,百姓們豐衣足食的同時,也充分地享受著信仰自由。
越南政府是務實的,也是開放的,在這裡可以買到英文,中文,泰文,柬埔寨文等各種刊物;書店裡世界各地的書報雜志琳琅滿目;許多關於越戰的書籍客觀地分析了當年,南越與北越的矛盾和紛爭,讓侵略者有機可趁,也使那場戰爭變得更為慘烈。
幾十年的血雨腥風,讓越南共產黨在統一全國後,清醒地意識到:國富民強才是捍衛主權和平的根本,要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同時,享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在他們的領導下,越南人民團結一致,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讓這個國家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精選遊記: 河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