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冬游記之澤爾馬特/戈內加特(Zermatt&Gornergrat)

作者: 長腳小豬

導讀---難道我真的就只會背著包在雪地上傻走嗎?絕對不可以。 如果說去因特拉肯都是為了少女峰,那麼去澤爾馬特也必是為了馬特宏峰。馬特宏峰因其山勢雄拔,不僅作為瑞士的像征廣為人知,還成了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那個環著星星的山峰圖案的原型。 澤爾馬特海拔1620米,位於馬特宏峰和周圍群峰圍合下的第一處面積廣闊適宜人居的山谷平台,也是該谷中規模最大的市鎮。 ...

---難道我真的就只會背著包在雪地上傻走嗎?絕對不可以。

如果說去因特拉肯都是為了少女峰,那麼去澤爾馬特也必是為了馬特宏峰。馬特宏峰因其山勢雄拔,不僅作為瑞士的像征廣為人知,還成了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那個環著星星的山峰圖案的原型。

澤爾馬特海拔1620米,位於馬特宏峰和周圍群峰圍合下的第一處面積廣闊適宜人居的山谷平台,也是該谷中規模最大的市鎮。沿山谷逐級向下,還有Tasch(1450米),Randa(1439米)等多個村鎮。

為了保護雪山環境,澤爾馬特還是少有的全境禁止燃油車輛進入的市鎮。沿鎮中主道緩緩向上,除了兩邊陳設豐富的店鋪吸引眼球之外,偶爾從前方的向陽處馳來兩匹渾身披著金光的高頭大馬,後面是一位著燕尾服的馭者高高端坐在黑漆兩輪馬車的車頂,那景像讓我恍惚間感覺置身童話。

與因特拉肯的寧靜截然不同,澤爾馬特顯得頗為熱鬧。無論是剛從絕嶺雄峰滑降而來,還是滿身裝備正待征服雪原,人人都是興奮非常,大聲談笑。路邊的酒吧也時時高朋滿座,杯盤脆響。

約摸20分鐘左右就能到達小鎮最高處的登山纜車站。當時已近下午,在研讀了火車站提供的信息詳盡的旅游地圖之後,我和LP決定第二天再上馬特宏,而把半天的時間留給雪地活動更加豐富的戈內加特(Gornergrat)沿線。畢竟,如果在瑞士呆了整整一周,卻只會天天背包在雪地上傻走,而把看別人滑雪作為樂趣似乎太說不過去了。

很快我們就找到了適宜零歲雪地經驗的“兒童”娛樂的項目—雪橇(Tobbogan),所有我們咨詢的瑞士人都反復強調,零風險零技巧純娛樂。後來的事實證明,那都是針對天生有雪地基因的瑞士人而言的。

上戈內加特坐的還是齒軌火車,我們提前買好了無限次暢玩的半日票,准備大顯身手一番。到了2815米的Rotenboden下車,雪橇路線將是從這裡蜿蜒2公裡,下到2582米的Riffelberg。路上巧遇一位中國導游,他告訴我們,早上在同一路線上他剛剛摔得四仰八叉的。感謝這位老兄還傳授了一些控制雪橇的tips,雖然大多經無情的事實檢驗屬於偽科學。

我和LP決定同乘一個雪橇,那其實就是一塊長約一米闊約一尺前窄後寬的塑料板,下面安著兩根木質覆鐵皮的滑軌,前面掛一根類似韁繩的東西。旅程的第一段是坡度中等的大直道,算是給我們熱熱身。然後突然就是一組急彎,左側是一米多高的雪牆,右側是四五米深的雪溝。實誠的瑞士人終於成功地騙了我們一次。在一處近似發卡彎的地方,我和LP第一次被從座墊上甩了出來,滾在雪道上。哪兒跌倒哪兒爬起來,二次出發不久,又在一處急彎的擋坡上人仰馬翻。緊張地滑到賽段末尾,依稀都看見小黃旗了,卻再次在衝下一道六七米高的急坡時失去控制,並且是連人帶雪橇飛出賽道,重重地撞在防護網上。方要起身,卻聽見後面驚叫連連,那位再試身手的導游仁兄挾風帶雪地把剛直起腰的我們撞翻在地。三跤下來,脖頸裡,鞋子裡,褲腿裡盡是冰雪,狼狽至極。拖著雪橇走向出口,又看見幾個瑞士年輕人一路歡叫著嫻熟地衝坡而下,穩穩停住。傷自尊,太傷自尊了。

坐火車上山的功夫,我和LP仔細探討了每個技術動作的細節,並且約定了減速、剎車、左右轉、下急坡等重要變化的協同口令,重整旗鼓,再次出發。要說中國人民還是勤勞勇敢的,我們果然在實踐中很快找到了竅門:減速主要靠腳的摩擦力,而身體大幅後仰有助於腳跟呈大角度在雪地點剎;不要太信賴韁繩,轉彎時要依靠身體的側傾帶出弧線;最後就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和直覺反應,寧撞雪牆不衝護網。作為技術革新後的首次嘗試,一路上滑得謹小慎微,居然就有驚無險下到了坡底。這使得我們信心倍增,又一口氣連滑三次,並且不斷做出最快圈速。待第五次下到坡底,我相信自己已經有底氣跟剛才的幾位毛頭小子叫板了。

再次回到Rotenboden時太陽堪堪躲到一處巨石背後,不遠處馬特宏峰那勾勒金邊的剪影幾乎觸手可及,回想著剛才自己和LP在雪道上的精彩表現,啊呀,我差點想說自己的紅色衝鋒衣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更鮮艷奪目啦。


精選遊記: 蘇黎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