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游記:暹粒.吳哥寺壁畫(二)

作者: moonyyang

導讀2011.2.7 星期一 第三幅(南邊東部):閻摩的審判/天堂與地獄(Judgement of Yama/Heavens and Hells)。這幅浮雕長66米,明顯比前一幅短,這是因為吳哥寺是朝西的寺廟,第二層、第三層長方形圍牆的南北軸不在它們的中心線上,而是偏東一些,所以軸線西邊比東邊長。 南邊東部浮雕長廊 畫面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各代表天堂、人間和地獄。在人間中:左邊:百姓對國王頂禮膜拜, ...

2011.2.7 星期一

第三幅(南邊東部):閻摩的審判/天堂與地獄(Judgement of Yama/Heavens and Hells)。這幅浮雕長66米,明顯比前一幅短,這是因為吳哥寺是朝西的寺廟,第二層、第三層長方形圍牆的南北軸不在它們的中心線上,而是偏東一些,所以軸線西邊比東邊長。

南邊東部浮雕長廊

畫面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各代表天堂、人間和地獄。在人間中:左邊:百姓對國王頂禮膜拜,右邊:坐在轎子裡的人被抬著進了天堂。在地獄裡:人人骨瘦如柴,還受著魔鬼的毆打。

人間:國王戴著王冠,官人坐在轎子裡,他們自信死後能升入天堂。地獄:魔鬼像拉狗一樣拽著在地獄受懲罰的人。在浮雕的20米處,閻摩的狗和其它凶猛(老虎、犀牛等)的野獸正在看守地獄之門,防止在地獄的人跑出來,家畜在一旁被拴鼻繩拴著。

在第三幅浮雕的中間往東18米處,有著18條胳膊的地獄審判官閻摩(Yama)一只手拿著寶劍,騎在他的坐騎水牛上,他的兩個助手站在3米開外毫無憐憫地把有罪之人扔進地獄裡。

閻摩根據死者生前所做之事來決定死後是被送進37層的天堂還是32層地獄。中國民間也有這種說法,叫“黑白無常”。有罪的人死後被“黑無常”送進陰間,好人死後被“白無常”送到天堂。黑無常一臉凶相,頭戴長帽,帽上有“正在捉你”四字,白無常笑顏常開,帽上有“你也來了”四字。

陰間慘不忍睹的畫面,有罪之人全身釘滿釘子,在第3層地獄魔鬼用長鉗使勁拉出罪人的舌頭;第6層裡罪人正在被烹煮;第9層裡的湖水在燃燒;第10層裡骨頭被打碎;第11層裡有的被鋸成兩段,有的被鳥撕碎扔進粘稠的湖裡;第23層裡魔鬼正在烘烤一個男人;第29層是冰冷的地方,小偷們正在瑟瑟發抖。

魔鬼正在把釘子釘進罪人的身體裡。看到地獄裡慘像,真是不寒而栗。還是得做個好人啊。

第四幅(東邊南部):攪動乳海(Churning of the Sea of Milk)。浮雕長49米。

92個阿修羅(Asura,魔)和88個神分別拉拽著蛇神那伽(naga)身軀的兩頭,以曼荼羅山(Mount Mandaranchal)為攪動中心,來回拉扯千年,直至海水被攪成奶,以期煉出長生不老藥。攪動過程使海裡無數生物死亡,連蛇王都經不住劇烈的疼痛吐出毒液。濕婆被要求喝下毒液以免危及萬物,因毒性太強使他脖子變成了藍黑色。

乳海在劇烈的波動中產生出很多浪花,浪花裡誕生了仙女Apsara。新出生的仙女在阿修羅和神的上方翩翩起舞,為他們鼓勁加油,讓越來越多的Apsara誕生出來,浪花中還誕生出了白像Airavata(因陀羅神的坐騎)和神馬(Ucchaissravas)。

浮雕中阿修羅這邊個個頭上戴著有頂冠的帽子,凶神惡煞的樣子。最頂頭是5個頭的蛇首,它由力大無窮的十首魔王羅波那(Ravana)拉著。

在浮雕中央,是拔河的中心曼荼羅山。四臂毗濕奴(Vishnu)兩手拉著蛇身的兩邊,另外兩手拿著金剛杵和鐵餅,鐵餅上有個小像。同時他也變成烏龜趴在山下(他的化身之一巨龜Kurma),以防曼荼羅山經不住壓力而沉到海底。天上飛著的因陀羅神(Indra)也幫著穩住曼荼羅山,仙女們在天上載歌載舞為他們鼓勁。

右邊拉拽蛇身的神,他們頭戴圓椎形帽子,杏眼圓睜。最盡頭是神猴哈努曼(Hanuman),它和濕婆(Shiva)都站在神這頭,幫著神一起拉。

第五幅(東邊北部):毗濕奴大勝阿修羅(Vishnu’s Victory over the asuras)。這幅浮雕長52米,是1546年-1564年後完成的,雕工粗糙、單調。

阿修羅的指揮官駕著戰車向著毗濕奴進攻

阿修羅從兩邊向中間殺向毗濕奴。浮雕中央的毗濕奴站在金鵬鳥伽魯達(Garuda)肩上應戰。

第六幅(北邊東部):黑天大勝千手魔王巴那(Krishna’s Victory over the asura Bana)。這幅浮雕長66米,做工也很粗糙。

北邊東部浮雕長廊,圍欄可能被猴子弄倒了。在回廊的東北角,能看到不少猴子,一點都不怕游人。我扔在地上幾塊糖,一只猴子跑過來拾起一塊,先撕了撕,沒撕開,就用牙咬開了糖紙,嚼吧嚼吧給咽了,吃完還用乞求的眼神看著我,似乎在問:還有嗎?再給一塊。

黑天(Krishina,毗濕奴的化身之一)騎著金鵬鳥伽魯達(Garuda),伸開8支手臂與千手魔王巴那(Bana)交戰。面對熊熊燃燒的火牆,伽魯達被騎著犀牛的火神阿耆尼(Agni)拋了起來,黑天又重新騎上坐騎出現在戰場。

巴那駕著由長相怪模怪樣的獅子拉著的戰車與黑天交戰,黑天站在大鳥上張弓射箭。

最終,黑天把巴那的千只手斬斷得只剩下兩只,戰勝了魔王。隨後,黑天帶著魔王巴那到岡仁波齊峰(Mount Kailash)濕婆的住處為他求情,乞求毀滅之神寬恕他,留他一條性命,濕婆的兒子迦內什(Ganesha)與山中的眾多修士也為巴那祈禱求情。

第七幅(北邊西部)神魔大戰(Battle between gods and asuras)。這幅浮雕長94米。印度教裡的諸神大都出現在這幅浮雕中。

從開始27米處,站在夜叉(Yaksha,以鬼為食的半神)肩上的財神俱毗羅(Kubera)。

33米處,站在犀牛拉著的戰車上的火神阿耆尼(Agni)。

37米處,騎著孔雀的戰神塞鍵陀(Skanda)。

44米處,騎著大像的諸神之主因陀羅(Indra)。

54米處,站在金鵬鳥伽魯達身上的保護之神毗濕奴(Vishnu)。

63米處,站在水牛拉著的戰車上的地獄審判官閻摩(Yama)。

67米處,站在由兩頭公牛南迪拉著的戰車上的毀滅之神濕婆(Shiva)。

71米處,騎著公鵝的創造之神梵天(Brahma)。

76米處,駕著七匹馬拉著的戰車的太陽神蘇利耶(Surya)。

86米處,騎著五頭那伽的水神伐樓拿(Varuna)。

站在金鵬鳥伽魯達身上的毗濕奴

西北角樓閣四周有12幅浮雕,其中9幅取材於《羅摩衍那》。

第八幅(西邊北部):愣迦戰役(Battle of Lanka)。浮雕長51米。這是一場對於羅摩(Rama)奪回妻子悉多(Sita)來說至關重要的戰役。整個浮雕調工精美,肉搏戰的地方描繪得更是栩栩如生。主要人物都集中在從北邊21米處開始的浮雕中部。

毗濕奴化身之一的羅摩站在神猴哈努曼的肩上,左手揮舞著他的弓,右手拿著箭,與十首魔王羅波那展開惡戰。神猴旁邊是羅摩的兄弟羅什曼那(Lakshmana)和來幫助他們的魔王羅波那的弟弟維比沙那(Vibhisana)。重新得到王位的猴王Sugriva也率領猴軍和阿修羅展開激戰。

至此,看完了一圈浮雕,大部分是一知半解。4點半左右離開吳哥寺中心建築群。

攻略:

1.如果時間緊,可以從正門(西邊)進來,沿著畫廊逆時針走,一直到寺的東邊中門,即西邊南部一幅、南邊西部一幅、南邊東部一幅和東邊南部一幅,共四幅。再有時間可看第八幅,即西邊北部這幅。

2.南邊西部浮雕中國王出現兩次,頭上有15頂傘蓋的就是國王。

更多內容和照片請訪問博客:

http://***/s/articlelist_1266845234_0_1.html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