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10-6.17北京、天津、山西8日工作及旅行游記(下)

作者: 心也可清

導讀 D 7 6.16 五台山—懸空寺—大同 世界文化遺產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共有寺廟300余座,是唯一的青黃廟並處的佛教聖地——“青廟黃廟共一山,和尚喇嘛同頌經”。 昨天晚飯的時候導游過來攛掇,介紹五台山最靈驗的廟宇是五爺廟,最靈的燒香時間是凌晨,自己篤信佛教,所以沒有猶豫就表示願意去燒頭香。於是乎凌晨4點就起了床� ...









D 7 6.16 五台山—懸空寺—大同

世界文化遺產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共有寺廟300余座,是唯一的青黃廟並處的佛教聖地——“青廟黃廟共一山,和尚喇嘛同頌經”。

昨天晚飯的時候導游過來攛掇,介紹五台山最靈驗的廟宇是五爺廟,最靈的燒香時間是凌晨,自己篤信佛教,所以沒有猶豫就表示願意去燒頭香。於是乎凌晨4點就起了床,坐上大巴前往五爺廟燒頭香。剛到停車場,就已經聽到鼎沸的人聲,導游直接把我們帶到了廟外的香燭店,進去後一看,價格明顯很高,但是其他地方也沒有賣香燭的,於是乖乖掏錢買了一對香燭,跟隨人流挪進了五爺廟,好不容易點完了香燭投入香爐之後,想排隊跪拜一下五爺,無奈人實在太多,跪拜處竟然關閉了~

雖然有點悻悻然,但是還是一身輕松的回到了賓館,重新洗漱吃完早飯,跟隨團隊開始了今天的行程。

第一站是黃教領袖寺廟,也是康熙乾隆行宮所在地和魯智深醉打山門之處——菩薩頂。

菩薩頂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懷鎮的靈鷲峰上,是五台山十座黃廟(喇嘛廟)中的首廟。由於它的建築雄偉、金碧輝煌,遠看好似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因此又被叫做喇嘛宮。

菩薩頂是滿族語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菩薩頂歷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實際上成了皇室的寺廟,地位極其尊貴。據記載,菩薩頂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初名大文殊院。到了唐朝,據說文殊菩薩曾在這裡顯聖,露出了真容,便將寺名改為真容院。北宋時重修,並鑄銅質文殊像一萬尊,供奉在寺內。南宋時改建,並將此寺易名為大文殊寺。明朝永樂初年,始有菩薩頂的稱謂。萬歷九年(公元1581年),又對該寺進行了重修。到了清代,由於皇帝崇信喇嘛教,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遂將菩薩頂由青廟(和尚廟)改為黃廟(喇嘛廟),並從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清康熙年間,又敕令重修菩薩頂,並向該寺授“番漢提督印”。從此,按照清王朝的規定,菩薩頂的主要殿宇鋪上了表示尊貴的黃色琉璃瓦,山門前的牌樓也修成了四柱七樓的形式。這在五台山是絕無僅有的,在全國範圍內也不多見。自此以後,菩薩頂成了清朝皇室的廟宇。康熙皇帝先後到菩薩項朝拜了五次,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薩頂山門外水牌樓上的“靈峰勝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聖境”,是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菩薩頂東禪院內兩座高三米、寬一米的四楞碑上,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刻寫的碑文,則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菩薩頂的建築布局很有特色,且主要殿宇外觀似皇宮,而內部布置卻又具有濃烈的喇嘛教韻味。

因為菩薩頂在靈鷲峰上,從峰下仰望,菩薩頂前一百零八級陡峭的石階,如懸掛在空中的天梯,上面是梵宮佛國,瓊樓玉宇。爬完石階,平台之上立著一座四柱三門的木牌樓。牌樓兩旁豎著兩根高高的旗杆。牌樓之後是山門。山門兩邊廂房的紅牆上,分別開著圓形窗戶。有人說這種布局恰似龍頭:牌樓的正門是龍口,旗杆是龍角,廂房壁上的圓窗是龍眼,而那長長的一百零八級石階,則是龍吐出的舌頭。

菩薩頂現在占地面積九千一百六十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一百余間,且均為清朝康熙年間的建築。全寺建築大體上可以分為前院、中院、後院三個部分。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等。兩旁,對稱地排列著鐘樓、鼓樓、禪院等。主殿居中,高大雄偉;配殿位居兩側,左右對稱。全寺建築的布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壯觀恢宏,加之紅柱紅牆,金色琉璃瓦,更顯得金碧輝煌,富貴豪華。其形態,其氣魄,一點也不遜於皇家宮室,真是一派佛國仙境的景像。菩薩頂各主要大殿的布置和雕塑,具有濃烈的喇嘛教色彩。面闊七間的大雄寶殿內,後部供著毗盧佛、阿彌陀怫和藥師佛,前面則供著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像。文殊殿內的文殊像,與一般佛教寺廟(青廟)內的文殊菩薩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經典規定制作的;頭取旁觀勢,腰取扭動勢,發取散披式,同時身掛瓔珞,顯得特別活潑、生動。兩側牆壁上,還掛著唐卡。另外,大雄寶殿、文殊殿的柱頭上,還掛著喇嘛教寺廟建築裝飾中所獨有的桃形小匾,上寫梵文咒語。

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殿還有滴水大殿之稱。過去,文殊殿有一塊檐瓦,無論春夏秋,也無論陰晴雨,總是往下滴水。時間長了,文殊殿前的一處階石上面成了蜂窩狀。什麼原因呢?有人說,這是文殊菩薩靈驗,廣施雨露的緣故。實際上,這是建築上的一種巧妙設計。過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儲水層,儲水層下又有防漏設施。每當雨天,雨水透過琉璃瓦孔而存於儲水層內。在陰天或晴天時,儲水層中的水便慢慢地從檐瓦滴下。以後,由於文殊殿在翻修施工時,不知保護殿頂存水的奧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實在可惜。

菩薩頂內還存有許多文物。這些文物中,有幾件比較稀奇,而且還有趣聞。

菩薩頂後院正房內存有四口大銅鍋。這些鍋是過去菩薩頂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四月、六月、十月和腊月舉辦佛事活動時煮粥用的。其中最小的一口鍋,直徑即近二米。據說,有一個冬天,小和尚去刷洗銅鍋爬不出來,最後還是搭上木梯才把他拽出來的。菩薩頂山門外的兩座石獅中有一頭沒有舌頭。這是少有的石雕作品。據說,在清朝康熙年間重修菩薩頂時,早上的粥總是不夠吃,伙頭僧發現,鍋內的粥被石獅偷吃了,於是便在粥鍋內放上一把利刀,待石獅偷粥吃時,刀把舌頭割下來了。這樣,這頭石獅就沒有了舌頭。在菩薩項前院的西配殿裡,還有一尊泥塑文殊菩薩像,也是饒有風趣的佛教文物。過去,這尊文殊菩薩像的右肩上還帶著一支箭,據說還是乾隆皇帝射的。如今肩上的箭沒有了,但乾隆皇帝給它的封號“帶箭文殊”依然流傳至今。

第二站是五台山眾多寺廟中最大、最古的一座寺廟——顯通寺,據記載,顯通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略晚於白馬寺數年,所以有人把它列為中國的第二座古寺。這座寺廟,初名大孚靈鷲寺。北魏時有所擴建,因前院有花園,又稱花園寺。唐太宗時重建,易名為大華嚴寺。明太祖朱元璋時重修,賜額“大顯通寺”,明成祖朱棣賜名為“大吉祥顯通寺”,明神宗朱翊鈞再賜額為“大護國聖光永明寺”,簡稱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為大顯通寺,直到今天。

顯通寺是五台山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位於青廟之首。全寺占地面積四萬三千七百平方米,現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間,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殿堂、廂房布局嚴整,中軸線分明,配殿左右對稱。布列於中軸線上的主要殿宇七座,從南到北,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

在五台山寺廟群中顯通寺之所以特別引人注目,除了它歷史悠久、香火旺盛外,寺內珍藏著許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其中的康熙御碑,千缽文殊銅像,銅殿等都是絕世精品。

比如,在掛著“大顯通寺”匾額的山門外兩側,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龍形和虎形,分別寫著“龍”、“虎”兩個大字。寺廟中用龍虎把守大門,甚為奇特。而這兩座石碑又是唐代的遺物,彌足珍貴。

在大文殊殿前有兩座碑亭,亭內的石碑也比較特殊,一座是無字碑,一座是有字碑,有字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筆。

藏經樓內,收藏的各種文物那就更多了。在這裡,有北魏時期銅鑄的旃檀佛像、有北宋開寶年間刊刻的雷峰塔藏經、有明代人繪制在菩提樹葉上的十八羅漢像、有楊五郎使用過的兵器——八十一斤重的鐵棍……

千缽文殊銅像,供奉在千缽文殊殿內。這尊銅像,造型奇特,上疊五個頭像;胸前有手六只,其中的兩只捧著一個金缽,缽內坐著釋迦牟尼佛,背後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個金缽,每個缽內都有一尊釋迦牟尼佛。所以,這尊銅像又被叫做千臂千缽千釋迦文殊像。這尊像金光燦爛,鑄於明代,全國少有。

銅殿和銅塔,也是全國罕見的文物。銅殿高八點三米,寬四點七米,深四點五米,是明朝萬歷年間用銅十萬斤鑄成的。殿內四壁鑄滿了佛像,號稱萬佛;銅殿隔扇的外壁,鑄有各種圖案和花卉鳥獸,如玉兔拜月、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非常精致。銅殿前原有銅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現僅留下兩座,八面十三層,玲瓏秀麗,引人注目。

無量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四壁全用青磚砌就,殿頂用方木砌就。殿內無大梁、無立柱,殿外無廊檐,因此人們又叫它無梁殿。殿內壁上有走廊一圈,有梯道可上。在走廊的任何一個部位均可看清全殿面貌。這是五台山各寺廟中的一座特殊建築,在全國也不多見。此殿又叫七處九會殿。因為釋迦牟尼成佛之後講解《華嚴經》,在七個地方講了九次才講完。為紀念佛祖的這項佛事活動,殿前正面每層都辟有七個閣洞。殿內正中供奉著盧舍那佛,背後供著彌勒佛。

下一站是位於顯通寺南側的塔院寺,塔院寺也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禪處之一。這裡原來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後獨成一寺,因院內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 聳入雲天的大白塔,是寺內的主要標志。

塔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俗稱大白塔。塔身撥地而起凌空高聳,在五台山群寺簇擁之下頗為壯觀,人們把它做為五台山的標志。相傳塔內藏有文殊菩薩顯聖時遺留的金發,所以又稱文殊發塔。傳說很早以前,塔院寺每年春三月,都要設一個“無遮大會齋”,就是不分僧人和百姓,不分窮人和富人,也不分男女老少,凡來者都分給一樣的飲食。

有一年設無遮大會齋,齋飯的鐘聲響過,人們向塔院寺湧來,有一個叫化子模樣的女人,懷裡抱著一個孩子,身邊拖著一個孩子,身後跟著一條狗,也隨著人群湧入寺內。她擠上前,對分飯食的庫頭和尚說:“我有急事,請先分給我吃吧!”庫頭和尚給了她三份飯食,連兩個孩子的也有了。這個貧女又說:“狗有生命,也該給一份。”和尚又勉強給了一份。殊料貧女又說:“我腹內有子,尚須分食。”庫頭和尚發怒道:“肚裡的孩子還沒出生,就要分食,你真是貪得無厭!”貧女進而分辯道:“眾生平等,肚裡的孩子也是有生命的。”隨後,從袖子裡取出一把剪子來,剪下一把頭發,放在案桌上,用偈語唱道:“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是吾越三界,卻被阿師嫌。”說罷,就躍身騰空,變成文殊菩薩,引著的狗變成了神獅,兩個孩子變成了天童。見此情景庫頭和尚慚愧不已。後來,在文殊菩薩顯聖處建了座塔,把菩薩留下的頭發放在裡面供養起來。《清涼山志》記載:“在大塔東側,昔文殊化為貧女,遺發藏此,萬歷間,圓廣道人重修,見發若金,隨人視之不一。”

在五台山的最後一站是五爺廟,五爺廟又叫萬佛閣,塔院寺山門東側這座院落便是萬佛閣。一般寺廟都有牌樓,山門等寺前建築,萬佛閣並沒有。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萬佛閣是塔院寺的屬廟,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寺廟,所以也就不會有獨自的山門和牌樓了。

萬佛閣雖然不大,占地僅2000平方米,殿樓堂舍也只有20多間,但因為內有五爺廟而名播遠近香客盈門。

萬佛閣創建於明代,現在建築多為清代重修後的遺存。主建築有三,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龍王殿,三是古戲台。

坐東朝西這座兩層三檐歇山頂建築名為文殊殿,四角翹出,明柱圍廊,玲瓏剔透,很像一件內部鏤空的工藝品,在五台山眾多佛殿中別具一格。殿內下層供三位菩薩,分別是:騎綠毛獅子的文殊菩薩,騎大白像的普賢菩薩,騎神獸的觀音菩薩。不論是三大菩薩,還是座下之騎,塑造得均極為精細生動。

大殿內左、右、後面三壁的滿面木制小格中,盡是約10釐米大小的泥塑貼金佛像,連橫梁上都是小佛,樓上二層殿內三壁同樣布滿金佛,上下兩層合計共有佛像萬尊,所以此殿、此廟便名叫萬佛閣。

二層殿內正中所供是地藏王菩薩,左右兩邊分別是道明和尚和其父親。一般情況長者應在上首,而這裡位居左側上首的卻是兒子道明。傳說地藏王菩薩欲在九華山開創道場,而當地一位員外起初不願讓出寶地,但員外的兒子卻敢違抗父命把地界奉獻出來,並出家跟了地藏王菩薩,取法號道明,成為虔誠的佛門弟子,因為這段故事,所以其父親就只能站在地藏王菩薩的下首了。立於地藏王菩薩左右外側的5對塑像,統稱為“十殿閻王。”

坐北向南這座建築是大名鼎鼎的五龍王殿,人們通稱五爺廟。五爺廟創建於清代,民國年間重修時,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龍王的,而五台山為什麼要修龍王殿呢?這要從文殊菩薩向東海龍王巧借歇龍石的神話說起。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區並不是清涼勝境,而是酷熱難熬,當地百姓深受其苦,專門為人排憂解難的大智文殊菩薩便從東海龍王那裡巧妙地借來一塊清涼石,從此五台山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為避暑勝地。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之物,當他們發現歇涼寶石被文殊菩薩帶到五台山後,便尾隨而來大鬧五台山,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討回清涼石。但文殊菩薩畢竟法力無邊,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龍王,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台頂。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專管五台山的耕雲播雨。人們感激他為五台山地區造福,為五龍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五龍王居於殿內正中,左側為大龍王、二龍王、龍母,右側為雨司、三龍王、四龍王。據說,五龍王以前是黑臉,而現在我們所見卻是金臉,這是因為佛教傳言,說五龍王爺的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發脾氣動怒,將他的臉由黑色變為金色,就使五爺的脾氣變溫和了。

與五爺廟相對的是古戲台,是專為五龍王唱戲而建。據傳說,五龍王特別愛看戲,所以每年六月大會,都要大開殿門,讓五爺居高觀賞,以取悅於五爺,使他及時賜雨,保證歲歲給百姓喜降豐年。和凌晨超旺的香火相比,中午時分的五爺廟裡除了古戲台上有戲班子在依依呀呀的唱戲,顯得環境比較熱鬧之外,游人比較稀少。

這樣緊趕慢趕一圈下來,蜻蜓點水的把五台山幾座主要的著名廟宇終於都參觀了一遍,午餐在妙吉祥素齋館用餐。

一小時之後,大巴往大同方向出發,當天要趕260公裡路到大同,按照正常行駛的話,時間至少4個小時。

下午3點半左右,車抵北岳最奇絕的景觀,恆山十八景之首的空中樓閣建築——懸空寺。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65公裡,懸掛在大同市北岳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始建初期,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因歷年河床淤積,現僅剩58米。

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以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

公元735年,詩仙李白游覽後,在岩壁上寫下了“壯觀”個大字,但仍覺得不夠體現自己激動的心情,便在“壯”上多加了一點。明崇禎六年,徐霞客游歷到此,稱之為“天下巨觀”。

懸空寺的總體布局以寺院、禪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關帝廟、鼓樓、鐘樓、伽藍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千手觀間殿、釋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純陽宮、棧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遠望懸空寺,像一幅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登臨懸空寺,攀懸梯,跨飛棧,穿石窟,鑽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幾經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視一線青天,俯首而視,峽水長流,叮咚成曲,如置身於九天宮闕,猶如騰雲皈夢。

當晚入住四星的大同晨光國際酒店。

D 8 6.17 大同—雲岡石窟—上海

今天的行程是我最期待的雲岡石窟,雲岡石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裡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裡,氣勢恢弘,內容豐富。

大同市區的路還不錯,但是郊區的路坑坑窪窪比較嚴重,晃晃悠悠大概45分鐘之後,順利抵達了雲岡石窟。

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像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細膩,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

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礡,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復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像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秀骨清像”的源頭。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雲岡石窟形像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會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開鑿石窟五所,現編號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

一千五百年來,雲岡石窟由於受到風化、水蝕和地震的影響,毀損較為嚴重,解放前也遭到人為破壞,據不完全統計,被盜往海外的佛頭、佛像竟達一千四百多個,斧鑿遺痕,至今猶在。在參觀完整個石窟之後,個人覺得其中的雲岡五華洞和曇曜五窟是整個雲岡石窟的精華,建議在參觀時放慢腳步,事先做好功課,千萬不要錯過。

雲岡五華洞位於雲岡石窟中部的第 9—13窟。這五窟因請代施泥彩繪而得名。

第 9、10窟為一組前後室結構的雙窟,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遼代曾在此興建崇福寺。兩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鑿成八角列柱,東西壁上部雕出三間訪木構建築的佛龕,余壁滿雕佛像、飛天。後室窟門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釋迦佛。第10窟主像是彌勒。後室門拱內外兩面有精雕圖案花紋,結構嚴謹,富於變化。

第11—13窟是一組,具有前後窟的第12窟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開龕造像,除南面上龕為彌勒外,均為釋迦立像。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 483)造像題記,是研究雲岡開鑿史的重要資料。窟東北有太和二十年( 496)銘龕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東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屋形佛龕,前列兩柱,洞開三門,窟頂雕有伎樂天,手持排簫、琵琶、橫笛、束腰鼓等樂器,是研究音樂史的重要資料。第13窟本尊是交腳彌勒菩薩,高約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產生了力學作用,又兼具裝飾效果。南壁上層的七佛立像和東壁下層的供養天人,皆為窟中精品。東壁佛龕形制各異。五華洞雕飾綺麗,豐富多彩,是研究北魏歷史、藝術、音樂、舞蹈、書法和建築的珍貴資料,為雲岡石窟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曇曜五窟現編號第16—20窟,是由曇曜和尚主持開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雲岡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據《魏書•釋老志》載:“和平初,……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這五窟規模宏大,氣魄雄偉。形制上共同特點是外壁滿雕千佛,大體上都摹擬橢圓形的草廬形式,無後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過去、未來、現在),主佛形體高大,占窟內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釋迦立像高13.5米,面相清秀,英俊瀟灑。

第17窟正中為菩薩裝的交腳彌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

第18窟本尊為身披千佛袈裟的釋迦立像,高15.5米,氣勢磅礡;東壁上層的眾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嫻熟。

第19窟本尊為釋迦坐像,高16.8米,為雲岡第二大造像。

第20窟為露天造像,正中為釋迦坐像,高13.75米,為雲岡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圓,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兩肩齊挺,造型雄偉,氣勢渾厚。

整個石窟參觀時間需要2個多小時,自由行的優點在此時就充分得以顯現,而旅行團就不得不滿懷遺憾的離開了,中午在大同市區隨便吃了午飯,然後就地召開了糾風大會,女豬腳憋了幾天的怨憤得到了充分的發泄,聲色俱厲的控訴了公司某些方面的不足(當然都是別人的原因啦)……懶得搭理!

在尚未消化完午餐之後,又匆匆用了晚餐,18:30左右達到大同倍加造機場,搭乘MU5248順利返回上海。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