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F義工日志_織金走訪日志-美國心澍

作者: OCEF上海

導讀貴州織金縣, 2011年五月 1。學校篇 “老師你別走了,今天住在我家嘛”。在明華小學和OCEF其他義工一起監察,上過健康課後,幾個小姑娘抓著我的手不放,汪汪的大眼睛簡直讓人油生了負罪感。誠實地告訴她們,我們這次的行程太短,沒法子多呆在一個學校,等將來有機會了還會再來的。“那你們什麼時候再回來啊?你就留下來吧。你教我們英語,我們教這個叔叔(指我先 ...

貴州織金縣, 2011年五月

1。學校篇

“老師你別走了,今天住在我家嘛”。在明華小學和OCEF其他義工一起監察,上過健康課後,幾個小姑娘抓著我的手不放,汪汪的大眼睛簡直讓人油生了負罪感。誠實地告訴她們,我們這次的行程太短,沒法子多呆在一個學校,等將來有機會了還會再來的。“那你們什麼時候再回來啊?你就留下來吧。你教我們英語,我們教這個叔叔(指我先生J)中文”。聽上去是很棒的交易,差一點點就要答應下來。

明華小學建在需要步行而到的半山腰處,居高臨下,四周是濃郁的綠色梯田和稀稀拉拉的居民房,乍看有些孤寂感,學生們的蓬勃朝氣卻蔓延在每一個角落裡,讓人不時為年青的憧憬而感動。我們去的校址原來是新建的,才一歲半。學校共有300多人,分布在7個班級裡,從幼兒班上到6年級, 有8位老師帶著。前校長肖老師半學校已10年又余,一年半前因為鎮上的煤礦公司采礦迫使原來的公立小學搬遷,大膽用私人貸款建立了這所新校舍(至今仍在還債),以免附近山上的孩子們綴學。學校還在成長階段,球場只是泥地。籃球拍上去沒有彈性,同學們卻仍很認真的練著投籃。現任的校長碰巧同姓肖,也是個為教育事業奮不顧身的熱心腸。她每天都親自下廚給老師們做飯,情同一家人。我們去了,不免又大燒一頓。其中一盤自家腌得鮮肉入口即化,讓人難忘。這樣100%充滿真情的飯是別處都吃不到的。

上健康課時,學生們剛開始時難免羞澀。舉手回答的少,點名後倒大多也能說出個頭緒來。他們對小組比賽特別感興趣,爭先恐後地要來奪冠,一股的認真勁兒。一下課,反倒不害怕地圍上來問這問那的,還要了我的手機號。兩個特別外向的孩子,把我們一伙人拉到教學樓後面的平地上表演了可愛的現代舞。六一的時候她們可要做學校藝術節的主角呢!

來做義工很開心,也相對簡單,做完短期的工作離開很不舍。怎樣把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長期深入地去做可持續性強的教育項目,那是難上加難。但是我相信,答案是有的。缺錢?官寨鄉接待我們的村醫趙德琴老師12歲時因為家裡沒錢,自己去游說村裡的老人,借了5塊錢,又偷偷替人縫衣服還債才一路走到到今天的成就。缺時間嗎?肖老師花10年工夫默默耕耘一所小學,跟著搬了兩次校舍,為背債建校忍過多少連丈夫在內的不理解和責備,至今不離不棄。與家事衝突嗎?現任的肖校長因為在暴雨中為新建的學校監工,天黑回家時才發現自己的兒子在漆黑的家中停了電,斷了糧,哭得好不傷心。她的心也痛了。第二天,照樣地去了學校,只為別人家的孩子有書讀。

缺少教育學學歷嗎?中山小學的鄢老師曾為上不起大學忍痛放棄了夢想中的生化學位,卻在五十多次重復試驗中改良了當地農作物種子的質量,大大增加了產量。左鄰右舍都來問他討取經驗,他便義不容辭地分享了他的“科學研究成果”,只為大家的日子都能過得更好。他所開辦的中山小學(2006-),從自家的一間擠得滿滿的客廳,到現在的367人的小學校舍,一路來花了多少心血。雖然私立學校無政府補貼,資金周轉非常緊張,老師們的月工資才500-600,他的無私,進取的精神卻不斷感染著大家。家長們看著自己的孩子想聽課卻缺教室的情況,集資捐助了9萬多的校舍費。盡管現在3人一張課桌仍是擁擠,學生們在聽課時踊躍發言,求知欲旺盛,無不反映了鄢老師的教學有方。課堂外,自學成才,在農業種植上頗有成就的鄢校長帶領學生一起栽培竹蓀,土豆,養雞和牛。不但有教育意義,也為學校添了收入。只是巧妙利用了當地的一種野草,他成功地提高了土地的產量,讓當地的農家都受了益。

“老師,六月份來吧!六一節看我們的表演,很好看的喲!你留個電話吧,我打給你。”到現在,腦海裡還會響起這樣嘰嘰喳喳的童聲。六一沒法去了,鼻子也酸酸的。

我心裡自己答應著,你們看吧,我會回來的。不是今年六月,但我再來時會帶著新的想法和更多的經驗。我想看你們的表演,去你們家做客。我也想讓所有像你們一樣的孩子都擁有自己的“人生舞台”,都有演出精彩節目的機會。這個,不只是夢想,它是實踐的目標!

2. 出訪篇

“在這裡,召集村民是我的拿手好戲。”剛到織金縣官寨鄉二天,趙德琴老師便告訴我,村民對她寄有極高的信任。經過一個下午跟在她後面幫村裡的娃娃種疫苗,我用自己的雙眼確認了她的話,也開始明白這信任是怎麼來的了。

在鄉裡,醫患關系是沒經過高科技淡化,醫療保險商業化,和醫療制度機械化的,保留了行醫者最完整理想的職業道德,和病人無保留地傾訴的交流方法。這在大多發達國家,或者中國的大城市裡,都是幾乎不可至信的。這樣單純美好的醫患關系,或許是我在美國的醫學界同行都夢寐以求的。

我們搭著一輛沾滿泥濘的老式摩托車,頂著冷風,一顛一顛地上了坡,宛若幾年前電影”摩托日記“裡的一幕,只是我們的速度更像老牛過河。從一戶人家到另一戶可以是兩分鐘,也可以是十多分鐘,道路卻一定是蜿蜒泥濘的。走的時候,鞋邊很快就沾滿了混著貴州特產--雨水的泥土,牲口的糞便,野草和各種有機,無機的垃圾。下坡的時候,簡直像在滑雪,疏忽不得。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公共衛生防疫措施之一。投資少,收益大。雖然免不了把小孩兒惹哭一陣,他們的健康成長,和整個村裡人對流行病的免疫力,都得到了莫大的保障。就像趙醫生說的,不讓人生病總比治那生了病的人容易的多。所以,她每月都要出行好幾次,一絲不苟地爭取著給每個孩子按時接種。只有這樣,即使那些病了的,父母外出無人帶來診所的孩子們,也沒有落下。村民們對趙醫生的辛苦工作的感激之情也是顯而易見的。到了每一家,主人免不了要把最好的凳子讓給我們,聊幾句家常。桌子上若有瓜子,黃豆,定要往我們的手裡塞一大把。有時還一個勁兒地請我們留下吃飯,又得推辭半天才走得了。這些,跟國外醫院裡冰冷,無菌的門診室裡客氣而疏遠的氣氛實在是有天壤之別。

一路上,也看到了許多公共衛生的隱患:家禽(很可能帶著各自的寄生蟲)在叢林和臥室間穿梭自如;孩子們在地上玩弄著垃圾和廢品(當然隨後也有摸摸臉蛋的習慣,卻省略了洗手);注射後的玻璃瓶,塑料管只隨便扔了;醫生的手在各種器具和孩子之間過渡,卻沒有消毒;廁所是泥地裡挖的坑--其中糞便堆積,臭氣衝天,更讓人擔心有液體下沉污染地下水源。。。

顯然,需要改進的還有許許多多。而孩子們那無法估量,未被開發的潛力,就是未來最好的原始資源。教育,應該會是利潤極高的投資。

佘心澍,紐約起草



















精選遊記: 織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