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之家四日游-2

作者: rong1

導讀在這裡我把我彙總的信息與大家分享。有些信息已陳舊,僅作參考。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氣勢宏偉,巍峨壯觀。館內基本陳列由不同的主題展館組成,以中國軍事歷史為主線,展示了五千年來重要的軍事事件、人物、論著、科技及兵器發展等內容,同時也展示了現代中國國防建設與人民軍隊正規化建設的新成就,再現了中國軍事歷史的宏偉畫卷。博物館現已躋身世界十� ...

在這裡我把我彙總的信息與大家分享。有些信息已陳舊,僅作參考。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氣勢宏偉,巍峨壯觀。館內基本陳列由不同的主題展館組成,以中國軍事歷史為主線,展示了五千年來重要的軍事事件、人物、論著、科技及兵器發展等內容,同時也展示了現代中國國防建設與人民軍隊正規化建設的新成就,再現了中國軍事歷史的宏偉畫卷。博物館現已躋身世界十大軍事博物館的行列。

地址:海澱區復興路9號

交通:乘1、4、21、57、65、320、337、802、特1路;或地鐵1號線軍事博物館站下

門票 :門票免費。

周一閉館。

水立方

國家游泳中心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築物之一。奧運期間承擔了游泳、跳水、花樣游泳、水球等比賽,觀眾坐席17000個。賽後將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集游泳、健身、休閑於一體的活動中心。

“水立方”與國家體育場“鳥巢”分別位於中軸線兩側,一方一圓,遙相呼應,構成了“人文奧運”的獨特風景線。整個“水立方”分為4層,其中負一層是比賽工作區,一層和二層分別是游覽區和觀眾席,三層為場館預留經營場地。

“水立方”的建築結構來自於肥皂泡堆積的概念,因為要造出水分子的感覺,每個氣枕都是不規則的多面體,所以氣枕依托的鋼架構也要求是多維空間的12面體或者14面體,搭建這樣的鋼架構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是第一次。

構成“水立方”皮膚的是3000多個由ETFE膜制成的不規則的氣枕泡泡,在場館四周設有一圈高2米的護欄,並在護欄內開鑿了一道寬6米、深0.5米的護城河。由於氣枕是半透明的,鳥不會在上面停留,屋頂的氣枕框架邊緣還裝有極細的鋼絲線,防止鳥對氣枕造成破壞。在場館內部,觀眾也只能在170平方米的泡泡吧裡近距離接觸氣枕,其他區域都無法觸摸。

2009將舉辦夢幻水立方--大型聲光水景交響音樂會——《夢幻水立方》,這台音樂會集燈光、激光、水景、及世界名曲為一體,以超強的演出陣容、炫麗的舞美光效、震撼的視聽效果,成為奧運場館旅游活動的一個亮點。

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標志性場館之一,游泳和跳水等比賽都在這裡舉行。

交通

國家游泳中心位於北京北四環北辰西橋東,其南有北四環路,北有五環,西有八達嶺高速路。公交939、407、753、740、運通113、656路健翔橋東站,地鐵奧運支線在奧體中心站或奧林匹克公園站下。
天安門廣場

位於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五星紅旗在廣場上空高高飄揚;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廣場的中央;人民大會堂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廣場的東西兩側遙遙相對;毛主席紀念堂和正陽門城樓矗立在廣場的南部。

現在,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到這裡參觀、游覽,天安門廣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天安門廣場國旗的升降時間,是根據北京的日出日落時間確定的。大約是每天日出前八分鐘,即太陽照射北京的第一縷陽光已經發出,過八分鐘之後到達國旗杆處,恰好國旗護衛隊將五星紅旗升到旗杆頂部。具體時間可參照廣場上特設的公告牌。

飽經500余年風雨滄桑的天安門廣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它不僅見證了中國人民一次次要民主、爭自由,反抗外國侵略和反動統治的鬥爭,更是共和國舉行重大慶典、盛大集會和外事迎賓的神聖重地。天安門廣場導游圖

交通

公交1、2、5、7、9、10、17、20、22、44、48、53、54、59、110、120、309支、特1、特2、特3、特4、703、726、729、742、803、808、819、826、848、859、922路可以到達。地鐵1號線天安門東、天安門西,2號線前門站。

門票 :開放時間:5:00-22:00,22:00後廣場清場。

天安門城樓

位於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城樓上60根朱紅色通天圓柱,地面金磚鋪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濃郁的牆台,上有兩層重檐樓,有黃色琉璃瓦,東西九間,南北五間,像征皇權的“九五之尊”。

南北兩面均為菱花格扇門,36扇朱紅菱花門扉;天花、門拱、梁枋上雕繪著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貼金的“雙龍合璽”彩錦,團龍圖案的天花藻井,使整個大殿莊嚴雄偉,金碧輝煌。殿內由一個450公斤八角宮燈和16個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宮燈組成的眾星捧月圖案。

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現在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巨大的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

城樓往事:隨著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1421年),明北京城正式建成。其規模宏偉而壯麗,外城包著內城南面,內城裹著皇城,皇城又包著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承天門屬皇城中的重要建築,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當時只不過是一座黃瓦飛檐的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懸“承天之門”匾額。

明天順元年(1457年),承天門遭雷擊起火被毀,當時沒能立即恢復,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門的形制。此後,明代180年間雖有修建,但都未作較大變動。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占京城,承天門又毀於戰火。清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令大規模重建並更名承天門為“天安門”。後來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兩次大規模修繕,1970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順治時改建的形制。1970年重修後的天安門比原來的天安門高了83釐米,通高為34.7米。

小帖士:參觀時需提前把隨身包存在存包處,禁止帶包入內。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在這裡宣布成立。這裡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像征,是目睹封建王朝興衰更迭的歷史見證。雖飽經滄桑卻依舊朝氣蓬勃、莊重威嚴。

交通

乘北京地鐵1號線,1、4、5、8、10、20、22、37、52、728路公共汽車天安門東下車,乘北京地鐵2號線,9、17、22、44、48、59、66、67、69、71、120、673、690、692、729、808、826、901、特2、特4路等公共汽車前門下車。

門票 :15元,學生5元,70歲以上老年人5元,現役軍人免費。

開放時間:8:30-17:00。

故宮又名紫禁城,

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北1公裡、景山南門對面,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面積達7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故宮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河內是周長3公裡、高近10米的城牆,城牆四面都有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造型別致,玲瓏剔透。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大體可分為兩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其所有建築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對稱,秩序井然。

外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它寬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三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極盡皇家氣派。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俗稱為“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致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游玩之所。

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有綜合性展覽,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共達105萬多件,占中國文物總數的1/6,是中國文物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

漫游故宮

中軸線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非常雄偉,城樓上的正殿,面廓九間,深五間,正映“九五之尊”。正殿與四個角的方亭,宛如五座山峰,錯落有致,所以又叫“五鳳樓”。

太和門:走進午門,前面就是太和門前的廣場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座金水橋,站在金水橋上往左看,是通向武英殿的熙和門。這座武英殿,正是李自成匆忙登基的地方,也是攝政王多爾袞辦公之地。橋的右邊是通向文華殿的協和門,文華殿是清代早期太子的正殿,也是著名的經筵典禮舉行的場所。文華殿的後殿就是著名的文淵閣,它是明清兩代的宮中圖書館,是仿寧波的天一閣而建的。向正前方看就是太和門了,它與左邊的貞度門和右邊的昭德門構成了通向三大殿的門戶。

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紫禁城的外朝部分。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紫禁城乃至全國最高最大的宮殿,面廓11間,重檐廡殿頂,是朝廷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中和殿,是一座方亭建築,它是帝王在太和殿活動時的准備場所,也是帝王在祭祀,和演耕前檢查用具的場所。保和殿,是清代除夕為王公大臣設宴的地方,也是清代科舉考試最高一級的殿試舉行的場所。

乾清門:連接外朝和內廷的門戶,也就是分割前三殿和後三宮的大門,又叫御門。乾清門西側牆根下的一排朝房就是著名的軍機處。

交泰殿:後三宮的第二殿,建築形式與中和殿基本相似,但規模略小。明代是皇後的寢宮,清代是皇後生日時接受禮賀的地方。交泰殿寶座東側古代計時的銅壺滴漏和西側近代的大自鳴鐘是宮中乃至全城的時間基准,神武門和鐘鼓樓報時都以此為准。

坤寧宮:後三宮的第三宮,明代是皇後的寢宮,清代將東二間設為皇帝大婚時的洞房,西五間則改為祭祀薩滿教的神堂。清代的順治,康熙,同治,光緒,溥儀都曾使用過坤寧宮洞房。

御花園:過坤寧宮,出坤寧門就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內共有殿閣、亭台20多座,古樹160多棵,假山水池各2處。欽安殿為御花園的中心建築,是明代嘉靖皇帝為祭祀道教神靈而建的。堆秀山是院內最高建築,山上有御景亭,是九九重陽節皇帝登高的地方。園東西兩邊有千秋亭和萬壽亭。御花園的北端為順貞門,這裡就是嘉慶皇帝遇刺的地方,出順貞門就到了神武門,紫禁城的中軸線就到頭了。

東路

東六宮:包括鐘翠宮,承乾宮,景仁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其中東太後慈安就住在鐘翠宮。另外,延禧宮也非常有名,因為紫禁城中唯一的一座西洋建築就在延禧宮內,那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水晶宮。只可惜延禧宮現在還沒有對外開放。

寧壽宮:整個宮殿群分為前朝和後寢兩部分,布局嚴謹,裝飾豪華。其中寧壽宮花園更是遠近聞名。目前正在維修,暫時沒有開放。寧壽宮花園中最著名的當屬流杯亭。每年三月三,皇帝與幾位大臣圍坐在亭內,將酒杯放在水上,隨水而行,行到某人面前停止不動,該人就要飲盡杯中之酒,並賦詩一首。暢音閣是宮中最大的戲台,位於寧壽宮的後寢部分,分三層,最下層210平方米。梅蘭芳和譚鑫培等都在這裡演過戲。

珍妃井:位於外東路的最北端,是參觀故宮的最後一站。

西路

西六宮:包括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鹹福宮,長春宮,太極殿。東西六宮每宮都是廣深各50米的方格,采取一正兩廂,兩進院落的格局。西六宮中的長春宮,以紅樓夢壁畫而聞名。儲秀宮至今保持著慈禧太後50壽辰時的原貌,當時慈禧太後不顧國家危難,大肆浪費,將儲秀門拆除,與翊坤宮連成一體,成為了四進的大院落,院中裝飾奢華令人瞋目。

養心殿:工字形建築,分為前朝和後寢,中間以穿堂相連。前殿三間,中間一間為皇帝召見大臣處理政務的地方,東間就是“垂簾聽政”的場所。西間有雍正皇帝手書“勤政親賢”匾,是皇帝召見軍機大臣的地方。養心殿的西暖閣有著名的三希堂,由三幅字帖而聞名海內。他們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三帖中《快雪時晴帖》在台北,另兩帖,現藏於故宮。

慈寧宮:養心殿、西六宮、西五所組成了內西路,在這路建築的西邊還有一路建築,稱為外西路,皇太後所居住的慈寧宮就位於此地。但這一路建築是不對外開放的。

漱芳齋:御花園兩側為東五所和西五所,是皇宮內的幼兒園,乾隆皇帝就在西五所的二所居住過,因此這裡成為了潛邸,於是乾隆登基後將這裡改建為重華宮。重華宮東路就是著名的漱芳齋,漱芳齋內有一座戲台,是僅次於暢音閣大戲台的一所戲台。每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都在這裡開茶話會,招待文武大臣。漱芳齋不對外開放。

進口檢票處有電子講解器租賃10元/次,上面還有個小地圖,使用方便,或請參見故宮導游圖。

故宮規模宏偉,布局嚴整,建築精美,富麗華貴,收藏有許多的稀世文物,是我國古代建築、文化、藝術的精華。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乘1、2、4、5、10、20、22、52、54、57、120、802、特1路中山公園或天安門站下;

乘地鐵1號線天安門東或天安門西站下;

乘9、17、44、48、53、59、66、110、307、803、808、819、922、特4、特7路前門站下;

乘101、103、103快、109、812、814路故宮站下。

門票旺季(4月1日到10月31日)60元/人,淡季(11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40元/人,學生憑證20元/人。珍寶館和鐘表館門票各10元/人。

售票時間:4月1日至10月31日8:30-16: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8:30-15:30;

開放時間:4月1日至10月31日8:30-17: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8:30-16:30;

停止入館時間:4月1日至10月31日16:1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15:40

=============

景山地處北京城中軸線最高點、故宮北側,是一座環境優美的皇家園林,紅牆環繞,占地23公頃。園內松柏蔥郁,古樹參天,登高遠眺,可俯瞰全城。
景山公園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始建於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將拆除舊皇城的渣土和挖新紫禁城筒子河的泥土,堆積在元朝建築迎春閣的舊址上,形成一座土山,取名“萬歲山”。景山由此也就成為明大內皇宮北面的御園。明崇禎十七年間(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克內城,崇禎出玄武門登景山,自縊在山東側一株槐樹上,稱之為“崇禎自縊處”。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萬歲山”改名為“景山”。

景山中峰高44.6米,是舊北京內城的中心,也是當時最高的地方。中峰上的亭子叫“萬春亭”,是三重檐的黃琉璃瓦方亭。在這時廳以眺望全城。兩側是兩座雙檐八角碧瓦亭,東側叫“周賞”,西側叫“富覽”。東、西兩側是兩重檐圓形藍瓦亭,分別叫“觀妙”、“緝芳”。5座亭子構成一組秀麗的圖案。山後的壽皇殿、觀德殿等,原是皇帝祭祖的地方。現在是北京市少年宮。

在景山的東山坡下,原先有一棵歪脖老槐樹。那是1644年春,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進北京時,明朝最末一個皇帝崇禎上吊自縊的地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景山西街44號,公交5路景山西街下車,58、111路景山東街下車,819路景山下車,101、103、103快、109、814路故宮下車。

門票

門票2元,學生1元。

開放時間:6:30-21:00。
天壇

位於北京城南端,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谷豐收的地方。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天壇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600米,總面積為273萬平方米。天壇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壇,圍牆分內外兩層,呈回字形。北圍牆為弧圓形,南圍牆與東西牆成直角相交,為方形。這種南方北圓,通稱“天地牆”,像征古代“天圓地方”之說。外壇牆東、南、北三面均沒有門,只有西邊修兩座大門——圜丘壇門和祈谷壇門(也稱天壇門)。而內壇牆四周則有東、南、西、北四座天門。內壇建有祭壇和齋宮,並有一道東西橫牆,南為圜丘壇,北為祈谷壇。

天壇中的祈年殿是一座宏偉而又極具民族風格的獨特建築,鎏金寶頂三層出檐的圓形攢尖式屋頂,覆蓋著像徵“天”的藍色琉璃瓦,層層向上收縮。檐下的木結構用和璽彩繪,坐落在漢白玉石基座上,遠遠望去,色彩對比強烈而和諧,上下形狀統一而富於變化。

三音石:皇穹宇殿門外是一條由大長方石鋪成的甬路,站在甬道第三塊石板上,敝開殿門,並將全殿窗戶緊閉,使殿門到殿內正中神龕之間沒有任何障礙物,然後面對殿門說話,就可以聽到非常洪亮的三聲回聲,而且站在殿外任何地方都可以聽到。由於這聲音是在供奉“皇天上帝”的建築裡發出來的,而且回聲很大,因而就有“人間偶語,天聞若雷”之說。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圍牆。牆高3.72米,厚0.9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牆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牆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牆的弧度十分規則,牆面極其光滑整齊,對聲波的折射是十分規則的。只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後,貼牆而立,一個人靠牆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牆壁連續折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也稱為祈谷壇,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按原樣重建。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築,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米。祈年殿的殿座是圓形的祈谷壇,三層6米高,氣勢巍峨。壇周有矮牆一重,東南角設燔柴爐、瘞坎、燎爐和具服台。壇北有皇干殿,面闊五間,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後來牌位移至太廟。壇邊還有祈年門、神庫、神廚、宰牲亭、走牲路和長廊等附屬建築。長廊南面的廣場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間放置的鎮石。

北京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築群,其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結構,瑰麗的建築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致,最美麗的古建築群。天壇導游圖

交通

地址:北京市崇文區天壇路。坐5號地鐵線到天壇東門站下車或乘公交6、15、17、20、35、36、39、106、120、122、803、814、54路公共汽車,106、116路電車均可到達。

門票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景區聯票35元,單買公園大門票15元;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景區聯票30元,單買門票10元/人。

公園大門開放時間:6:00-22:00,20:00停止售票。

園內景點開放時間:3月1日至6月30日,8:00-17:30,16:00停止售聯票;7月1日至10月31日,8:00-18:00,16:30停止售聯票;11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8:00-17:00,15:30停止售聯票。

圓明園

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澱,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占地350公頃(5200余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有園林風景百余處,建築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圓明園繼承了中國3000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築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吸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築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築融為一體,在整體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當豐富的皇家博物館。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所有聖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家具,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全國四大皇家藏書樓之一。園中各處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薈要》等珍貴圖書文物。

不幸的是,這一世界名園於1860年10月慘遭英法聯軍野蠻的劫掠焚毀,以後又經歷了無數次毀滅和劫掠,一代名園最終淪為一片廢墟。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圓明園猶如中國近代史的一部史冊,具有撼人心魄的價值。

火燒圓明園:清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後,於10月6日占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後,向城內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余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為借口,將焚毀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

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澱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這一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給中國文化帶來了一場巨大的浩劫。

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現在的遺址猶如國近代史的史冊,具有撼人心魄的價值。

交通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西路28號,到達圓明園綺春園宮門乘車線路有320、628、697、801、特6路、319、331、432、438、498、664、690、696、826路等;到達圓明園長春園東門乘車線路有664、特4路、982、365、432、656、681、717、743、814、963路等。

園內交通:電瓶車從綠油門值房至線法橋,單程5元;可免費租用輪椅,押金500元。

大門門票10元,月票15元。售票處設在綺春園宮門和長春園東門;西洋樓遺址景區(含大水法、展覽館、迷宮),門票15元;圓明園盛時全景模型展門票15元;圓明園展覽館免費參觀講解。

語音導游機使用費,中文20元、外文40元,押金100元。

開放時間:5-8月7:00-19:00;4月、9月、10月7:00-18:30;1-3月、11-12月7:00-17:30。

北大: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勝利後,北京大學於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

北大校內的著名景點還有很多,包括有蔡元培銅像、塞萬提斯像、施德樓(樓前的麒麟、丹墀均為圓明園遺物)、勺園(明朝著名書畫家米萬鐘於明萬歷年間所建)、博雅塔、校友門、未名湖等。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交通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頤和園路5號,公交307、320、737、801等均可到達。

頤和園坐落於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總面積約290公頃,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全園分3個區域: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以玉瀾堂、樂壽堂為主體的帝後生活區;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的風景旅游區。全園以西山群峰為背景,加之建築群與園內山湖形勢融為一體,使景色變幻無窮。1998年12月2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萬壽山前山的建築群是全園的精華之處,山下昆明湖畔,有全長728米的長廊,將勤政區、生活區、游覽區連為一體。長廊以精美的繪畫著稱,有546幅西湖勝景和8000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鳥。1992年頤和園長廊以“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整個頤和園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築的精華,容納了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堪稱園林建築博物館。頤和園導游圖

漫游頤和園

東宮門-頤和園正門,門為三明兩暗的廡殿式建築,中間正門供帝、後出入,稱為“御路”,兩邊門洞供王公大臣出入,太監、兵卒從南門北兩側邊門出入。匾額“頤和園”三字為光緒皇帝御題。

仁壽殿-宮廷區的主要建築之一,原名勤政殿,光緒年間改為今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它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聽政的大殿,也是中國近代史上變法維新運動的策劃地之一。

德和園-園內有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戲樓,它高21米,分上中下三層。下層天花板中心有天井與上層戲台串通,中層戲台設有絞車,可巧設機關布景,上天入地,變化無窮。

樂壽堂-在頤和園東北面對昆明湖,是慈禧避暑游玩之地。庭中植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

長廊-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畫廊,是中國廊建築中最大、最長、最負盛名的長廊。

排雲殿-慈禧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殿前有排雲門,二宮門,兩邊分列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配殿,是頤和園內最為壯觀的建築群。

佛香閣-建於萬壽山前山陡坡高21米的巨石台基上。它南對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佛殿,以它為中心的各建築群嚴整而對稱地向兩翼展開,彼此呼應,蔚為壯觀。

石舫-在頤和園萬壽山西麓岸邊,是園中著名的水上建築。船體長三十六米,用巨大的石塊堆徹而成,兩層艙樓系木結構,但都油飾成大理石紋樣,頂部用磚雕裝飾,精巧華麗,為慈禧夏日游玩觀賞昆明湖小憩之處。

南湖島-昆明湖的東南部,與萬壽山遙相對應,島上建有龍王廟,鑒遠堂,月波樓等,假山上的涵虛堂,為島中的主體建築,三層望檐閣,是觀看昆明湖水軍操練的地方。

十七孔橋-園內最大的石橋,長150米,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狀如長虹臥波。其造型兼有北京盧溝橋,蘇州寶帶橋的特點,橋上石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小共544個。

銅牛-位於昆明湖的東堤,臥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態生動,形似真牛著稱。據傳是為鎮壓水患而起。牛背上還鑄有八十字的篆體,銘文《金牛銘》。

昆明湖西堤-堤上有界湖橋,避風橋,玉帶橋,鏡橋,練橋,柳橋,合稱西堤六橋,其中的玉帶橋最為著名。

諧趣園-在頤和園萬壽山東麓,是著名的“園中之園”。為慈禧觀荷垂釣之所。園中央為荷花池,環池有涵遠堂,矚新樓,知春堂,澄爽齋等十三座樓台堂榭,並用百間迂回曲折的游廊相溝通。室外廊邊花木扶疏,竹影參差,山泉急湍,富有江南園林情趣。

蘇州街-蘇州街又稱《買賣街》,在頤和園後湖中部兩岸臨水列肆。清乾隆時仿江南水鄉構築,帝後常泛舟游遨,店伙均為太監充任。現已成為頤和園娛樂購物的好去處。

從頤和園各門區入園優化分時游園路線

一、東宮門入園:

1、東宮門-仁壽殿-德和園-文昌院-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長廊-排雲殿-佛香閣-石舫-耕織圖景區-如意門 (3小時);

2、東宮門-仁壽殿-德和園-文昌院-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長廊-排雲殿-佛香閣-石舫-乘船至南湖島-十七孔橋-銅牛-新建宮門 (2.5小時);

3、東宮門-仁壽殿-德和園-文昌院-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長廊-排雲殿-佛香閣-蘇州街-北宮門 (2小時);

4、東宮門-仁壽殿-德和園-文昌院-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長廊-排雲殿-佛香閣-蘇州街-澹寧堂-諧趣園-東宮門 (2.5小時)。

二、北宮門入園:

1、北宮門-蘇州-四大部洲-佛香閣-排雲殿-長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島-十七孔橋-銅牛-昆明湖東堤-文昌院-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德和園-仁壽殿-東宮門 (3小時);

2、北宮門-蘇州街-澹寧堂-諧趣園-仁壽殿-德和園-玉瀾堂、宜芸館-文昌院-樂壽堂-長廊-排雲殿-佛香閣-石舫-耕織圖景區-如意門 (2.5小時);

3、北宮門-蘇州街-石舫-長廊-排雲殿-佛香閣-樂壽堂-德和園-文昌院-仁壽殿-東宮門 (2小時)。

三、新建宮門入園:

1、新建宮門-昆明湖東堤-文昌院-仁壽殿-德和園-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長廊-排雲殿-佛香閣-蘇州街-北宮門 (2.5小時);

2、新建宮門-南湖島-十七孔橋-銅牛-乘船至石舫-耕織圖景區-蘇州街-佛香閣-排雲殿-長廊-樂壽堂-德和園-玉瀾堂、宜芸館-文昌院-仁壽殿-東宮門 (3小時)。

頤和園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築的精華,容納了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堪稱園林建築博物館。頤和園導游圖

交通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新建宮門路19號,乘209、330、331、332、346、394、712、718、726、732、696、683、801、808、817、826路在頤和園站下(即東宮門);乘303、330、331、346、375、384、393、634、716、718、696、683、801、808、817、834、特5路在頤和園北宮門站下;乘374、437、704、992、481、952在頤和園新建宮門站下。

游覽頤和園可租用游船,小船根據類型的不同,需要支付200-400元不等的押金,每小時的費用在30-80元之間。乘坐大船環湖游覽費用為8元,大型游船可包船。

頤和園電瓶車游覽共分為五站,分別是八方亭-秀漪橋-景明樓南口-暢觀堂-玉帶橋,單人乘坐每站3元,全程12元。

門票

公園大門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30元,聯票60元。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20元,聯票50元。園內景點票價:德和園5元、文昌院10元、佛香閣和排雲殿10元、蘇州街和澹寧堂10元。月票30元,憑北京市居民身份證購買,月票只限進大門,不含園內景點。

旺季開放時間:6:30-18:00(大門),8:30-17:00(內部景點)。

淡季開放時間:7:30-17:00(大門),9:00-16:00(內部景點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地形極為險要。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燕國就要扼控此口,時稱“居庸塞”。漢朝時,居庸關城已頗具規模。南北朝時,關城建築又與長城連在一起。此後歷唐、遼、金、元數朝,居庸峽谷都有關城之設。

現存關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規劃創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後又屢經繕治。城垣東達翠屏山脊,西駛金櫃山巔,周長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樓、敵樓等配套設施齊備。關城內外還有衙署、廟宇、儒學等各種相關建築設施。

清末以後,居庸關關城建築逐漸荒廢,但雄偉的關城及眾多的歷史遺跡,卻為人們了解中國古代軍事文化敞開了一個窗口。1992年昌平縣十三陵特區辦事處為保護文物,對關城建築進行了全面修復,再現了昔日的雄姿。

關城附近自然景觀十分壯美,早在金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5年)“居庸疊翠”之名即已列入“燕山八景”。1982年,居庸關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價值,劃入十三陵風景名勝保護區,成為其中重要的景點。

交通

城鐵13號線龍澤站下車換乘昌平區城鄉班車20路直達景區,也可以在龍澤換乘58路車到乃干屯村站換乘去居庸關長城的20路車。德勝門乘坐919路(延慶方向)居庸關站下車即可,或在德勝門坐345快沙河下(1元),換昌68路(4元),沙河--居庸關,終點站下。

自駕車:走八達嶺高速公路居庸關15出口即可。

門票

旺季成人45元/人,學生25元/人;淡季成人40元/人,學生22.5元/人
慕田峪長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據文獻考證,慕田峪長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而成,是萬裡長城的精華所在。

慕田峪長城的構築有著獨特的風格,這裡敵樓密集,關隘險要,城兩側均有垛口。東南面有三座敵樓並矗一台的正關台,為長城之罕見,西北面有建在海拔1000多米,名曰“牛犄角邊”和建在刀削一般的山峰上、稱為“箭扣”及“鷹飛倒仰”的長城,其勢險峻崢嶸,整段長城依山就勢,起伏連綿,如巨龍飛騰。

慕田峪長城旅游區群山環抱,風景秀麗。春季,群芳爭妍,山花爛漫;夏季,滿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紅葉漫山,果實累累;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在中外享有“萬裡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

“箭扣”及“鷹飛倒仰”:長城由山腰直伸山頂,在山頂立一敵樓後,又突然下降,翻身向下返回山腰,又驟然升起,直到海拔940多米的地方,繞了一個大彎,其形狀酷似牛犄角,蒼勁雄渾,人們把它稱之為“牛犄角邊”。長城從“牛犄角邊”繼續往前延伸,經過一個名叫“箭扣”的地方,這裡是已達海拔1044米的山峰,兩側陡峭如削。在修築長城時,必須從山頭的外側斷崖絕壁上通過,又不能把這個制高點留在外面,使用磚石、木材顯然都不行。於是聰明的能工巧匠們,用了兩根大鐵梁擔在斷崖之上,上面再壘砌磚石,這種方法在整個長城修建史上極為罕見。

在慕田峪長城東側,長城本來是順山勢伸向東北。可是到一敵樓處突然分出約1000多米的地段,另辟蹊徑擺向東南方向,山勢盡處,突然終止,在盡頭處修了一個甚是堅固雄偉的敵樓。這段千余米的長城被人們稱之為“禿尾巴邊”。這樣長城在此處就形成了三道長城彙於一樓,“三面極目觀巨龍”的景觀。在慕田峪長城“牛犄角邊”的兩側,有一段長城被稱為稱為“箭扣”及“鷹飛倒仰”。牆體全部建在岩石裸露的懸崖峭壁上,長城的坡度大都在50度左右,其中有一節接近90度,幾近垂直,台階僅有幾尺寬,非勇敢者不敢涉足。

慕田峪長城是明朝萬裡長城的精華所在,素有“東連渤海仙源台,西映居庸紫翠迭”之稱。

長城山莊坐落在長城腳下,其建築風格為仿古式建築群,庭院古樸典雅,空氣清新,景色宜人。

交通

可在東直門乘坐936路(部分車次直接到達慕田峪),也可乘坐916路到迎賓路或懷柔汽車站,換乘916外環到於家園,然後換乘916支線(於家園-洞台)到達慕田峪長城;乘坐飛機的游客,由首都機場向北,經京密路到達懷柔城區迎賓北環島向西,至旅游區。

自駕車:1、京順路至懷柔方向;2、京承高速,懷柔出口往慕田峪方向。

門票

門票成人40元,學生(憑學生證)20元,現役軍人(憑軍人證)20元。在長城山莊吃、住可享受景區門票七折優惠。

慕田峪的纜車有兩條線路:

1、長城第一纜車——全程723米,單程45元/人,雙程65元/人;兒童單程25元/人,雙程35元/人。

2、施必得滑道——上行為纜車,全長550米;下行為滑道,全長1580米,有貼地飛翔和驅車飛奔之感。票價55元。

我們在東直門樞紐站裡坐916,11元,到懷柔北大街下,對面車站停著很多拉客的小車,開價40/2人,被還到30/2人。17KM,20分鐘到長城售票處。買了票走進去就是纜車站。纜車車程很短,但上下車速度很慢,適合老年人。下車後進城牆往左轉,爬1個小時左右到底,再往下就不讓走了。右段沒爬,好像也封了。回來還是坐包車,回到懷柔青春北路口,再坐916回去。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裡長城的精華,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明長城之一。這裡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歷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鹹陽。肖太後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等等,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回憶。

城牆: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在坡度較大的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的磚是特制的,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

敵樓: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台,也有上、下兩層的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台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

墩台又稱烽火台。八達嶺長城外的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階,以繩梯上下;每台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御網。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御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台,即為城台。

戰台: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一。內可儲兵器、彈藥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這種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台、敵台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御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

“不到長城非好漢”,登上八達嶺長城,可以看到腳下的長城依山就勢,蜿蜒起伏,如一條不見首尾的巨龍在綿綿山嶺上翻滾爬動,氣勢磅礡,雄偉壯觀,令人嘆止。

交通

八達嶺位於北京西北方向的延慶縣境內,距離市區約80公裡。從市區到八達嶺有高速公路。乘旅游專線車一小時可以到達。旅游專線車每天早晨在市區的前門樓東側、天安門廣場歷史博物館門前、崇文門路口東南角等地發車,車票價:往返36元/人。

登八達嶺長城的最便宜的乘車方式:乘地鐵等車輛到德勝門下車,乘919路公交汽車直達八達嶺長城腳下,普通車每人7元,空調車每人12元,5分鐘發一輛車,比旅游車要便宜許多。

到八達嶺的城際列車現已開通,從北京北站出發,一等票價17元,二等票價14元,首班車6:08分發車,到達八達嶺時間是7:07。火車票到售票窗口買。下火車後不用走很遠。八達嶺高速經常會堵車。

門票

門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45元,淡季(11月1日-3月31日)40元。學生憑有效證件半價。乘八達嶺纜車往返60元。

開放時間:夏季6:30-19:00;冬季7:00-18:00。

提供電子導游服務,中文10元/次,英語、日語、韓語、法語各為40元/次。
煙袋斜街是一條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商業步行街。它東起地安門外大街,為東北西南走向,出西南口拐彎就可看到著名燕京八小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全長232米。別看街面不大,但它在老北京人心裡的聲望可不小,其街名也頗有說頭。據清乾隆年間《日下舊聞考》一書記載,在斜街的東口路北曾有一家煙袋鋪,門前豎著的木雕大煙袋當幌子,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飯碗一般,金黃色的煙袋鍋上還系著條紅綢穗,遠遠就能看到,十分的醒目。此街也由此得名流傳至今。

除此之外,煙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煙袋。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杆兒,東頭入口像煙袋嘴兒,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像煙袋鍋兒。正是基於這兩方面的原因,以“煙袋”命名斜街,真可謂名副其實了。

如今修整後的這條街,兩側建築樸素典雅,明清傳統風格奪人眼目,前店後居的形式呈現出深厚的市井風情和濃郁的老北京特色。這斜街仿佛是一條時空隧道,走進其中你看到衣著時尚鮮亮的游人,呈著不同的膚色,用著各樣的語言,尋覓著各式帶有深刻時代印痕的玩物抑或飾品,忽然有了一種讓你不知道身處何處世在何時的感覺。煙袋斜街上還有很多四合院和三合院,不但是北京一條古老的商業街,同時也是古老的文化街。

位於什剎海前海東北的煙袋斜街,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

交通

地鐵二號線鼓樓大街下,或公交107、124等可到。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