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心情

作者: fangbing1234

導讀第一章 在前往嘉善的列車上( 2003年2月2日16:38~2月3日7:40 ) 年初二下午3點40分,在爺爺家啟程,女兒在爺爺、奶奶面前真情流露,做依依不舍之痛苦流涕狀,被媽媽大呼小叫一番,方才下樓打的直奔火車站而去. 來到火車站,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進入候車大廳,2551候車的旅客很多,排著多列長隊,其中有許多高舉各色小旗的旅行社帶團導游,這幾天正是春節假期出行旅游的高峰期. 檢票進站 ...

第一章 在前往嘉善的列車上( 2003年2月2日16:38~2月3日7:40 )

年初二下午3點40分,在爺爺家啟程,女兒在爺爺、奶奶面前真情流露,做依依不舍之痛苦流涕狀,被媽媽大呼小叫一番,方才下樓打的直奔火車站而去.

來到火車站,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進入候車大廳,2551候車的旅客很多,排著多列長隊,其中有許多高舉各色小旗的旅行社帶團導游,這幾天正是春節假期出行旅游的高峰期.

檢票進站後,登上了濟南開往杭州方向的2551次列車.我們買到了7車廂10#、13#硬臥中鋪.13#、14#下鋪是到杭州旅游的一家三口.小孩兒是比女兒小一歲的女孩兒.我們兩家六口人擠在了一個車廂單元內.起初,兩個小孩兒表現地比較拘謹、羞澀,但當各自拿出零食小吃並互換食物後,兩人已開始熟悉,從小聲交談演變成大叫大鬧,並由此一發不可收拾.從列車開動到駛入江蘇界,兩小人兒一直狂吃零食,大喝飲料,並美其名曰“吃東西大會”, 直到10點熄燈,身疲體乏,上床睡覺.在此期間,我們在車上吃了晚餐,共消滅自帶“康師傅”方便面兩包、熏腸一只兼盒飯一份,包括一盒米飯,一盒菜(含煎蛋一個、全澱粉紅色火腿兩片、素炒芹菜若干)15元/份.

臨睡前, 根據網上下載的電話號碼分別給西塘古鎮的西塘賓館和東坪客社的馮先生打電話,落實明天住宿事宜,西塘賓館是一家國有賓館,位於古鎮外面的新區內(宏福路308#,TEL:0573—4568024)電話打通了,有房間,150元/間天;馮先生的電話也通了可沒有接,只好掛斷明早再說.

列車上的暖氣設施出奇地好,廂內溫度在25攝氏度以上又密不透風,高溫加之強烈怪異的氣味,加之出行之始的興奮,加之此起彼伏的鼾聲,加之顛簸震蕩的列車,使人難以入睡.一陣兒清醒,一陣兒睡去,翻來覆去,迷迷糊糊兒……

清晨5點鐘, 昏昏沉沉中感到腳心被誰搔了幾下,原來精力旺盛的女兒已經穿好衣服,在車廂過道中跑來跑去了—— 只要她一醒,誰也別指望再睡安穩覺了.索性起床.

到車廂盡頭的盥洗室洗刷完畢,給東坪客社的馮先生通了電話,這次電話接通了,說明緣由後,馮先生說還有空房間,到西塘古鎮後,他來接我們.住宿問題解決了,總算一塊石頭落了地.在火車上買了一份早餐,饅頭、大米稀飯、小鹹菜、一片全澱粉紅色火腿,10元/份.2551車的飯特別難吃.

列車行至上海站,乘客下去了一大半,我們車廂裡,只剩下10人左右.

2551次列車停靠站點及時間一覽:

濟南發車時間:16:38

至泰安時間:17:30

至磁窯時間:18:06

至兗州時間:18:41

至鄒城時間:19:07

至滕州時間:19:39

至棗莊西站時間20:06

至徐州時間:21:00

至宿州時間:22:04

至蚌埠時間:23:30

至滁州時間:1:04

至南京時間:2:04

至常州時間:3:48

至無錫時間:4:30

至蘇州時間:5:07

至上海時間:6:09

至松江時間:7:04

至嘉 善時間:7:40

第二章 晝覽西塘

( 2003年2月3日 )

§嘉善通往西塘的路上

經過15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列車於7點40分准時停靠在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浙江省嘉善火車站.嘉善是隸屬於浙江嘉興市的一個小縣城,車站規模小且非常簡陋,上車的沒有幾個人,下車後環顧左右,只有我們三口兒,走了沒幾步,就出了車站.

在出站口停靠著3、4輛紅色TAXI,司機師父正懶洋洋地圍在一起扎堆兒閑聊,見到有客人出站,都不約而同地迎了上來,操著一口南方普通話夾雜著難懂的地方俚語,問我們到哪裡去,要不要打的.

從嘉善到西塘有12~ 14KM的路程,行程大約15~ 20分鐘,有兩種乘車方式:

NO ONE:TAXI :平常時間一般要價25元,如討價還價,20元即可成交;

NO TWO:BUS:出火車站前行至第一個十字路口左轉前行大約200M,路左側有汽車站,發往西塘的汽車每隔幾分鐘一班,票價4元/人.

司機師傅聽說我們去西塘,張嘴要30元,我們開價20元未果,聽這老兄講:過節期間到西塘打的一般要40~ 50元,30元已經夠便宜了,要麼30元,要麼打表……,看來價格實在是講不下了,我們一行三人徑直往汽車站方向走去,准備搭乘去西塘的中巴車.

拖著行李沒走幾步,從後面開來一輛出租車停在我們旁邊,司機搖下車窗給我們打招呼,要我們上車,車費20元.上車一看才知車上已經坐了一個人,是到嘉善縣裡辦事的,一車載兩客,又順路,何樂而不為哪!

TAXI在嘉善通往西塘的320國道一級公路上瘋跑了大約15分鐘,往右一轉,進入西塘鎮新區,在西塘第二人民醫院門口停下,付過20元車費後,馬上與馮先生電話聯系,並順著大路往東走去,沒有買進古鎮的通票(35元/人), 後來經驗證,不失為明知之舉.在此強烈推薦到西塘不要買通票.

§私家客棧東坪客社

在進古鎮的路上,我們見到馮老師,並跟著他來到我們下榻之地——東坪客社.東坪客社一進門是一個客廳兼店鋪,房間正中放著一個2米多長,1米多寬的大畫案,上鋪畫氈,擺放著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及近期的花鳥習作,顯示主人的職業身份.東西兩面牆上掛著一些卷軸和鑲框的水墨畫,主題多以表現水鄉景色為主.有自己畫的,有別人畫的,還有較為便宜的印刷品.林林總總.正對大門靠北牆放置八仙桌和太師椅,桌上供奉著 “坐財神”,牆正中是自已畫的大幅山水蒼松中堂,兩側掛一副對聯,篆書寫就,具體內容已記不住了.出大廳往北走,穿過小小過廊,東、北、西一字排開三個房間, 北間為正房,最大,西間稍小,都是作為客房使用的,東間最小,是主人住的房間,忙時也兼做客房,價格一般是60~80元/間天.房間門窗均為傳統古典式江南民居木花格式樣,房內清一色的明清古董家具,雕花開門羅漢床,均有彩電可看.

馮老師,東坪客社主人,名叫馮強,不到40歲的樣子,中等身材略瘦,是西塘古鎮範圍內小有名氣的畫家及“古鎮市井民俗鄉街裡弄專家”(這是我送他的稱謂).名片上記錄著他的一些頭銜,除“東坪客社主人”外,還是“書畫藝術家報特約記者”、“海內外書畫藝術聯誼會會員”、“平川書畫社副社長”、“濮陽龍鄉文化藝術研究會中級會員”.他所住的西塘鎮燒香港北37號原是西塘大家族“倪家”的老宅,後被他買下,開了 “東坪客社”,以書畫生意為主,兼做家庭旅舍.

(馮老師的TEL:0573—4564772(晚);手機:13017797138).

住下稍加整理後,我們就來到被網上炒得熱火朝天的“水陽樓”.

§水鄉民居“水陽樓”

“水陽樓”位於燒香港水面北側,東坪客社斜對門,出東坪客社,就見水陽樓女主人給我們打招呼,邀請我們到她家看一看 (當然要交3元 /人的參觀費).水陽樓是依水而建的兩層古宅,因水在樓之陽面,故曰“水陽樓”.

大門是牌坊式的門樓,門樓正面書“水陽樓”三個字,背面磚雕字和花卉圖案已在破四舊時被人敲掉了, 更顯露出歲月的滄桑無情.進大門步入底層大廳,正對面擺放著八仙桌和太師椅,後置雕花長條幾案.擺著一些瓶瓶罐罐,牆正中懸掛一幅中堂,左右置兩副對聯,其中一副“花鳥魚蟲天然趣,竹木陶瓷人工味”說明水陽樓主人的興趣愛好,中堂上面正中高懸“聚竹堂”隸書匾額.大廳左側牆上掛了幾幅“小貓嬉戲”的水墨畫,據女主人介紹是她女兒小時候畫的,名叫徐曄, 從小師從浙江某某著名畫家學畫,現正在北京某美術院校上大二, 言談話語中充滿了無限的自豪.再往後看,果然掛滿了她女兒各個時期的作品.像是在辦個人畫展,好不熱鬧.在大廳的右手邊擺放一古式大床,上置幾案擺著圍棋棋盤,是供主人、客人對弈、聊天的物件,據主人介紹再早卻是躺著吸食鴉片的場所.廳內還擺放著一個展示櫃,裡面放置水陽樓男主人——徐老師的竹雕作品,作為古鎮三把刀之一,其竹雕作品水平實在是一般般.巡窄窄的木樓梯拾級而上,是書房、主人臥房和女兒的閨房.也是清一色的明清式樣家具.古色古香,水陽樓中無不透露出江南名鎮的書香氣和水鄉的清靈秀氣.

§“燒香港”之水鄉美景

告別水陽樓主人一家,我們順著燒香港北岸小道向東前行,至“五福橋”,後來從馮老師處得知,原來五福橋是鎮上五位年齡最長的五位老者在臨終前傾盡一生積蓄建造的一座梯形石橋.

過五福橋沿燒香港南岸西行,猛然抬頭望去,確被眼前美景驚呆了. 清晨的燒香港正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青青的水霧在水面上氤氳升騰著,絲絲柳枝輕輕地垂落水面,除了鄰家阿婆在河邊用竹笤涮洗馬桶發出的刷.刷聲,靜的沒有任何聲響,在清晨和煦溫暖的陽光沐浴下,青瓦映襯著高大古老的白牆,歷經歲月的衝刷,雖已斑駁陳陋,但在水中倒影的微微漣漪中,確盡顯江南水鄉的靈秀.

見此美景,急忙取出長炮短槍,黑白、彩色加數碼,頻頻按動快門,耳邊不停地響著“哢嚓” 聲,深恐美景在鏡頭前悄悄溜走……就這樣,一路看、一路走、一路拍、一路體會這絕佳的心情,不知不覺來到燒香港的西頭.在整個旅途中,我認為最值得一看的就是燒香港清晨—— 簡直美得一塌糊塗.

§初游“煙雨長廊”

離開燒香港上橋右拐到西塘東街,前行幾十米向西走就到了安境橋,安境橋正對西街,兩側店鋪一家聯一家,買的都是西塘的土特產品——蘇繡、木雕、古董、特色食品小吃,特別是熏青豆、一口粽、阿牛粉蒸肉、八珍糕是西塘最有名的特色小吃.網上廣為流傳的“又一村”酒樓就在這條街上,中午飯就是在這家吃的,後面做詳細介紹.

過安境橋北行幾步,上永寧橋,向西遠眺,煙雨長廊盡收眼底,煙雨長廊全長不到2000米,是西塘古鎮最富盛名的地方,由於水鄉多雨,鎮中百姓生活出行多有不便,為避雨遮陽,古鎮人在房前街道上建起長廊,使商賈貿易、行人過往無雨淋日曬之憂,廊棚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椅,供人休息,欣賞沿河景色.廊棚多為木架青瓦頂,寬度在2~2.5米左右.兼具實用觀賞之特色.

走到煙雨長廊已到上午10點多了,只見路上紅、黃、蘭、綠的三角旗飛舞飄揚;大喇叭、小喇叭呼天喊地;導游小伙兒、導游大姐滿嘴飛沫;老爺爺、老奶奶互相攙扶又步履匆忙,小鎮到處彌漫著“鳥語花香”—— 西塘簡直成了上海人地度假村,偶有熟人碰面,親切握手、熱情寒暄、互致近況,很有些“他鄉遇故知”的味道.

我們一家在人群中,前突後擁,殺出一條“汗路”,向環秀橋方向行進,最終只行至一半,實在無心戀戰,匆匆拍了照片便依原路到“又一村”酒樓吃午飯.

§在“又一村酒樓”的感受

到又一村大約11點20分左右,由於時間尚早,酒樓內客人很少,我們在一層找了一個臨近水面的位子坐下,憑窗遠眺,煙雨長廊盡收眼底.“又一村”酒樓位於西塘西街60號,薛宅東側,店主叫金貴琪,號稱可容納180人用餐,是網上鼎鼎大名的飯店,名氣不亞於

北京的“全聚德”、天津的“狗不理”.我們點了一個“老鴨餛飩煲”、一個“椒鹽南瓜”、一個“筍片燉肉”,要了一瓶“嘉善雕王(250ml)”.老鴨餛飩煲受到妻子女兒的一致好評;椒鹽南瓜味道也不錯,顏色淡黃,外焦裡嫩,只是口味淡了些,我們向老板娘又要了些椒鹽,才吃出些味道;筍片燉肉怎麼吃怎麼像濟南的扒肘子,沒什麼特色.嘉善雕王的味道實在糟糕之極,熱水燙了一下,喝起來味道像是乏了的大碗茶.根據後來喝黃酒的經驗,不是未熱透,就是酒中有假.“又一村”的服務質量非常差,上完菜後,就不見人影,(好像在忙著包餛飩),點了一碗米飯, 說剛剛上鍋,苦等半小時,出去催,才知服務員忘記了,屋內寒氣逼人,飯後還覺手腳冰涼,禁不住大呼上當.這一餐共花費66元.如此服務,真不知為何如此出名.

§重游“煙雨長廊”

飯後,回到東坪客社,打算美美地睡上一覺,但進屋後,感覺非常清涼,此時在北方,人們正享受暖氣、煤爐的溫暖,南方非但室內沒有取暖設施,而且都門窗大開.室外陽光明媚,室內陰冷異常.這次充分體會到南方人的耐寒能力.我們一家三口就這樣擠在雕花大開門木床上,享受著古色古香的大床,也享受著那份寒冷.

不知是天氣寒冷,還是初到西塘的興奮,沒有一絲睡意,索性起床到外面再轉一下.這次沒到燒香港,從東坪客社出門右拐,一路走過水陽樓、聖堂、聖堂茶樓、木雕館到雙橋至煙雨長廊,這時的煙雨長廊游人比上午還多,廊棚內,石橋上,茶館裡,飯館中擠滿了人,幾次往裡擠,幾次被人群擠回來,沒辦法,只好折回客舍,靜待游客散去.

§ “送子來鳳橋”的由來

再次外出,已是下午4點鐘了,游人已陸續開始返城,煙雨長廊慢慢恢復了往日的寧靜,沿長廊前行,經過古鎮最窄的裡弄—— 一線天,來到了“送子來鳳橋”,後來聽馮先生講了橋名的由來.送子來鳳橋建於清朝,建橋時,工匠們請蔔師算了一卦,占蔔先生微合雙目掐指一算,說到在×年×月×日,可以築橋的最後幾塊石板,這時會有一只鳳凰由北方

飛來,並在橋的上空飛舞盤旋,給人們帶來吉祥.到了那一天,石匠們依占蔔者言,開始鋪設石橋的最後幾塊青石板.當鋪設最後四塊石板時,果然從北面遠方飛來一直青鳥,石匠們大呼鳳凰來了,放下手中的活兒,靜待鳳凰來臨,可飛到近前一看,卻是羽毛黑黑的酷似烏鴉的鳥兒.石匠大失所望.當鋪至最後一塊石板時,忽見北方上空一個黑影向橋飛來,且越飛越近,越來越大,空中騰起七色祥雲,大鳥飛近,在橋上鳴叫盤旋,果然是一只鳳凰,原來前面飛來的是鳳凰之子.“送子來鳳”名稱由此而生.清朝時所建的橋現已不復存在了,代之的是近年新修的一座雙行廊橋,中間以白牆相隔,牆上開有扇面、寶瓶等各式各樣的園林小窗.奉行男走左、女走右之道.

§ “響堂”晚餐之印像

過送子來鳳橋前行一段路,就來到環秀橋,在兩橋之間沿河有一些家庭作坊和餐館,響堂和醉芙蓉就在這裡.

在網上早就聽說響堂的大名,遂決定在這裡吃晚餐.響堂房間不大,進門屋內放置4張餐桌(不知裡間還有沒有餐位).剛進門,響堂主人便熱情地把我們讓到裡面靠西牆的餐位上,隨即送上一碟家裡自制的熏青豆.響堂主人名叫沈月明,大約有四十冒頭,瘦瘦的,典型南方人的樣子.說話溫和謙遜、做事一團和氣.給我們的感覺很好.入座後,我們要了一份土雞湯(半只土雞)、一份素炒青菜、一份醬燒茄子,一份魚蒸蛋,叫了一瓶嘉善黃酒(250ml),吸取了中午的教訓,請老板把酒燒開,並放了一些姜末,不知是酒好,還是做法的變化,黃酒的味道綿軟可口,沁人心脾,喝起來像即墨老酒的味道.主人心很細,給我斟滿一杯酒後,把剩余的放回灶上溫著.這時,菜也陸續端上來,味道、口感比午餐好多了,特別是醬燒茄子,浙江茄子與北方不同,個兒細長、瘦小,茄皮青紫,茄肉細嫩,加之老板娘的手藝,好吃極了.此後,我們吃飯每每必點此菜.酒足飯飽,與沈先生閑聊了一會兒,客人漸漸多起來,我們一家就此作別,臨走時,沈先生見女兒喜歡吃熏青豆,追到門口送上兩小包讓

女兒帶回去吃,東西不多,情意綿綿.這一餐我們花了60元.

離開響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沿河兩岸亮起串串紅燈籠,古鎮水鄉在夜色籠罩下,更平添了幾分嫵媚.急忙取出相機,固定三角架,裝上快門線,取景調焦,掀動快門,留下幾張水鄉夜色.便一路向東坪客社方向走去.

第三章 夜游西塘

( 2003年2月3日晚 )

§東坪客社夜談

回到東坪客社已經是晚上7點多鐘,一進大廳,見馮老師和中午入住的一對杭州夫婦坐在桌邊喝茶聊天.聽馮老師講,晚上要帶我們到古鎮穿弄堂.又忠告我們由於天黑路窄,小孩子會害怕,最好不要帶孩子去.

回到住處,放下背包,加入到他們之中.

就這樣,在大年初三的晚上,在古鎮水鄉的老宅中,在昏黃的孤燈下,幾個素不相識的過客圍坐在木桌前,品著主人奉上的一杯清茶,捻幾粒青豆放入口中,慢慢地嚼著,唇齒間浸淫著淡淡的清香,細細地傾聽芙蓉鳥清脆的歌聲.從一天中古鎮的所見所聞,聊到各自生活城市中的古老歷史、人文景觀,聽馮老師講古鎮鄉間的風土人情,傳授如何讓八哥開口說話的秘訣…… 逃離城市中的浮華喧囂,品味水鄉的清靈細膩,難得一份放松的心情,回想起來,是那麼輕松、愜意,—— 人生幸福不過如此.

就在這時,入住的第三家客人在老板娘的陪同下進了屋,這也是三口之家,廣東佛山人,由烏鎮來西塘,夫妻兩人帶著一個女孩兒,年齡與女兒相仿.入住後,他們先去吃晚飯,我們只好等他們吃好後一同去夜穿西塘了.

§夜宿船上的買賣人

晚上大約8點半,我們一行四人(杭州夫婦、廣東男主人和我)在馮老師的帶領下出發了.

西塘的老街在夜幕降臨後只有主干道有微弱的燈光,小巷裡弄都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見拇指,有時只能憑感覺前行,由於眼前沒有任何參照物,以致身體會短暫地失去平衡,

很像喝醉酒的感覺.

從東坪客社出發右拐,我們徑直向北走去,穿過很長一段窄窄的裡弄,來到古鎮北端

的裡仁港,在這段河道中,停泊著大大小小的烏篷船,船很破舊,兩側艙口被圍擋起來,在縫隙中依稀透出昏黃的燈光,船頭不時傳來犬吠聲.馮老師說這些船裡大多住著周邊農村來古鎮做小生意的買賣人.這些人白天在景區內叫賣兜售小旅游品,夜晚就棲息在船上.生活非常辛苦.

§梅宅、李宅的興衰

過戊寅橋我們來到河的北岸,繼續向東走,左拐穿進第一條小弄—— 梅宅弄堂,梅家原是古鎮的一個大戶人家,宅院占地很大,但由於後來梅姓家族成員大多都到海外做生意、定居,宅院疏於管理,慢慢荒廢了,常年的風吹雨打使很多宅子的屋頂都坍塌下來,有的整座房子塌落成一堆泥土.在黑暗中更顯得荒涼敗落,據馮先生講,梅氏後人也曾回到西塘尋根問祖,當看到如此景像時,也只好掉頭離開,再也沒有回來.

從梅宅弄堂原路返回,西行走進被馮先生稱之為“聊齋”的第二條小弄,這也是過去的一家大宅院,由於長期無人居住,屋頂坍塌掉了,雕刻精細的大木窗完整地立在半截磚牆上,周圍荒草有半人高,夜風吹來,沙沙作響,同聊齋故事中鄉郊野外狐仙鬼怪住的地方確有幾分相似.令人毛骨悚然,我們急忙退出來,來到第三條小弄—— 李家小弄.

李宅是唐朝秦王李世民後人居住的地方,院子很大,現在還有人居住,在弄堂口,西塘鎮政府立了一塊石牌,其中一人好像刻的是“上海原人大副主任李××故居”的字樣.名字已經記不清了,排場夠大的吧.

出了李宅,又穿了幾條小弄,向西走到獅子橋和萬安橋,一路上馮先生講述了他剛剛上班時,夜晚在橋頭遭遇頭發、眉毛、胡須皆白的“白無常”的經過,光怪陸離,很有些迷信色彩.我們一行五人沿河北行,路過古鎮原來的棺材鋪,現在改為黃酒陳列館.繼而踏

上臥龍橋.

§臥龍橋的故事

臥龍橋是清朝所建,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是江南比較典型的單孔圓拱石橋,在橋

上,馮先生向我們講述了建橋前後的一段感人的故事:在清朝,此處原來沒有石橋,只是由兩塊木板搭成的再簡易不過的木板橋.一天,鎮裡的一位竹匠在橋邊看到一身懷六甲的婦人過橋時,因身體不便且橋窄路滑,不小心跌落橋下,河水無情的奪去了母子兩人的生命.竹匠由此發誓在有生之年為小鎮建一座石橋.為了盡快籌到修橋資金,他便來到橋北面一處寺廟中落發為僧,當起了和尚,每天走街串巷,化緣籌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斷地把籌到的錢交予鎮上的石匠用來建橋.但在他臨終時,仍未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於是他托人在他圓寂以後將一個包裹交給修橋的石匠,石匠打開包裹一看,不是錢,而是一雙破舊露底的舊鞋.竹匠為修橋籌資化緣,已不知穿壞了多少雙鞋子.兩位石匠被竹匠的善心和恆心所打動,遂決定獻出所有的石料完成竹匠未完成的遺願.兩位石匠各以自己年齡數字在橋兩側砌築了橋的台階數,年長的石匠做好後,年輕的石匠砌築的台階不夠,於是向南拐了一個彎,將兒子的年齡數字加上,台階數剛好相同.,據馮老師講如果在飛機上鳥瞰此橋,猶如一條青龍橫臥於西塘市河上,由此取名“臥龍橋”.但古人用什麼方式在高空俯瞰而取此名就不得而知了.這座橋雖已經歷幾百年歷史,但保存完好,只有兩處有些損壞,一處是日本侵華戰爭時,炸彈留下的創痕;一處是橋欄杆根部長出了一棵小樹,硬硬地把橋欄杆漲開一條豁口.

§江南的聊齋故事

下臥龍橋順河西岸廊棚南行,馮老師又講述了一些有關古鎮狐仙迷人致死的恐怖傳說,並帶我們到“事發現場”逐一參觀體會,在講述中,不時用手電筒照向因狐仙出沒而荒廢的古宅,透過殘缺不全的花格木窗,依稀可見樓上紅色雕花大窗和精美的雕花梳妝台,這是被迷惑致死的女主人的閨房.奇怪的是蒲松齡先生筆下《聊齋志異》多是女性

狐仙鬼怪施展狐媚之術,一路迷惑多為男性窮書生的故事,而馮強先生口述的“南方聊齋外傳”多是男性狐仙施展男性魅力迷惑深閨女子的段子,到也填補了蒲老先生《聊齋》的一項空白.但在這漆黑寒冷的冬夜,身臨其境,睹物生情,總覺得有一雙陰森森、射出綠光的眼睛在盯著我們.不禁不寒而栗、毛骨悚然……快逃……!伴著馮老師與眾不同的講解詞,我們迅速逃離了狐仙們的“作案現場”.

§夜游煙雨長廊

繼續南行,我們來到煙雨長廊東頭的永寧橋,向西拐,沿著河北岸在煙雨長廊的廊棚下閑庭漫步,河兩岸的古宅上亮起了串串紅燈籠,將古鎮照得愈加明亮,剛才緊張的心情也隨之放松下來.

深夜的煙雨長廊兩側店鋪都已早早的上板歇業了,四周一片靜寂,偶有一對情侶偎依在廊棚下臨河的長椅上說著悄悄話;串串紅燈在水中映射出條條紅色倒影,微風吹過,河水蕩起層層漣漪,那倒影隨之化成粒粒紅珠散落在水面上;潮濕的石板路在月光的映射下泛起淡淡的青光.空氣中洋溢著潮潮的濕氣沁人心脾;站在河邊,微閉雙目,做一次深呼吸,輕舒被行囊壓痛了的臂膀,心情也隨之化作一羽輕鴻飛騰升華了.

噢……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水鄉古鎮的夜!

§ “護國隨糧王廟”

沿廊棚西行,過環秀橋,路過桐村雅居,轉彎來到“護國隨糧王廟”,此廟俗稱“七老爺廟”.建於明朝末年,是古鎮村民為紀念一位押糧官而建造的.時值古鎮連年災荒,顆粒無收,百姓苦不堪言,有位姓金的朝廷押糧官押解軍糧路過此處,見此情景,動了惻隱之心,並私自決定將所有所押軍糧分發給當地百姓以渡過災荒之年.百姓得救了,但押糧官卻依律斬首.後來,朝廷查清此時,加封其為“護國隨糧王”,古鎮百姓遂建此廟,因押糧官在家排行第七,又稱七老爺廟,讓後人參拜祭祀.

§南部裡弄的印像

過七老爺廟往前走幾步,便到了煙雨長廊的盡頭,折返過環秀橋,來到西街的石皮弄,

聽馮老師講,石皮弄在古鎮上是再普通不過的小弄了,沒有什麼特色.只是在古鎮旅游開發之初,弄裡一家買賣人聯合旅游部門對小弄進行了開發炒作,變成了一處旅游景點而名騷一時,我們站在弄堂口,向裡看了看,就隨馮老師離開了.

左拐右拐、摸索前行,我們先後穿了蘇家弄、葉家弄、計家弄和一些已記不清名字的弄堂.在黑暗中前行,感受著千年古鎮帶給我們的一份沉澱、一份滄桑,像品味一壇陳年美酒,感洌純厚又回味無窮.這時我的ZIPPO打火機和SAMSUNGSGH – T108彩屏手機都派上了用場,其發出的光亮不亞於手電筒.

在小巷中,我們串行了大約有半小時之久,時而望見明朝大青磚砌築足有4層樓高的馬頭牆,時而看到腳下為放置頂門杠而開鑿的石臼;並見到各式各樣雕有“喜”、“壽”等字樣的花格木窗.走出來卻發現以置身古鎮最南側與新鎮交接處的郵電路.路南路北兩片天地,新區建起座座高樓,建築風格上巧妙地融合了江南民居的建築特色,樓山牆及單元分割線上,立起馬頭牆等建築符號,色調也延續了古鎮青瓦白牆的風格,古鎮新區得到和諧的統一,但大型廣告牌、霓虹燈又章顯小鎮的現代氣息.我們仿佛乘坐了時空快車,在歷史與現實中來回穿梭.

過郵電路來到一處古宅,聽馮老師介紹是大奸臣嚴嵩被革職發配到江浙一帶時,門下弟子為他修建的養老宅院.但嚴嵩最終沒有來住過.原來的宅院占地很大,但後來被拆掉了一大片,建成了現在的西塘衛生院,毫無特色的火柴盒式樓房,大煞風景.

§陸墳銀杏古木

離開嚴嵩,過橋到陸墳,這裡先前是很大的一片私家墳地,馮老師說他小時候經常同玩友來這裡捉蛐蛐,但現在都已不復存在了,代之的是座座廠房.穿過一道月亮門,在陸墳的邊上矗立著兩株銀杏古木,據說已有500多年歷史了.馮老師講述了關於古樹保護的一段經歷:在古鎮改造之初,當地規劃者由於文物保護的觀念非常淡薄,硬硬地在兩株古

木之間規劃了一條柏油大道,施工者在開挖路基時才發現相距六、七十米的兩株古木的根是連在一起的,且根須非常茂盛,蜿蜒交錯近百米.為便於施工,他們沿路基將範圍內的根須連同“連理枝”一並砍斷伐掉,路雖然修好了,但兩株銀杏卻像被人強行拆散的一對情侶,失去了往日的繁茂和靈性.枝葉慢慢地枯萎直地樹干也低垂下來.古鎮百姓看著見證古鎮幾百年歷史的銀杏奄奄一息的樣子,終於憤怒了,將情況反映到縣裡、市裡、省裡並引起有關領導的重視,派園林專家給古木會診,並采取了一系列的挽救措施.最終古木復活了,但原先遮天避日,郁郁蔥蔥的枝葉被大片大片地剪掉了,再也看不到枝葉繁茂的景像了.在挽首嘆息的之際,全國又有多少參天古木和歷史遺跡正遭受或即將面臨這樣的厄運呢!歷史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基礎設施建設要不斷地完善,但如何處理好新與舊的關系,如何把握好、利用好先人留給我們的這份遺產,不正值得我們每一人深刻反思嗎?!

繼續前行,又穿了幾個弄堂,回到東坪客社已經是深夜11點多了,在馮先生的講述中,我們總共花掉近3小時時間,行程近10公裡,走遍了整個西塘古鎮的名街名弄.

進了房間,妻子女兒已經熟睡了,坐下來才感覺到腰酸腿痛,渾身無力.草草洗刷一番,便蒙頭大睡.

第四章 西塘的清晨

( 2003年2月4日晨 )

§鏡頭前的水鄉清晨

早晨一覺醒來,已經快7點了,匆匆穿好衣服,顧不得洗刷,背上大包設備,趕在太陽升起之前,出了大門.

今天天氣有些陰沉,太陽在薄薄的雲層中時隱時現,輕車熟路趕到燒香港,選擇一處景致絕佳的地方,支好三角架,裝上Canon 30,換上了,原來挺為此行“吐血”購置的EF70 – 200 f/4L“小白”專業頭,旋上偏光鏡,插入快門線,取景對焦.——一通忙活後,找台階坐下,燃起一只煙,吐幾個煙圈,靜待一天中最美麗一刻的到來.

忽然,清晨的陽光透過雲層散射下來,給古鎮罩上一件金黃的外衣,在一片靜寂中平添了幾分溫暖祥和的氣息,光與影交織輝映出一幅濃墨淡彩的水墨畫.很有些“人在畫中游”的感覺.這時,扛著“長槍短炮”的“色(攝)狼”們也都紛紛出動了,或三五成群作圍捕狀,或單打獨鬥呈獨狼樣.個個目光貪婪,大有不掃盡西塘美色誓不罷休的氣勢.

水面上,由遠而近漂來一葉小舟,撐船人不時用長竹杆撈拾著水面上的漂浮物,清潔著從古至今水鄉人賴以生存的縱橫交錯的河流.在水鄉,上游涮洗馬桶,下游洗菜春米的景像已經看不到了,一方面古鎮人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管道,吃上了更為清潔的水;最重要的是由於旅游的過度開發及周圍新建的大小旅店、餐館,水質已經受到嚴重的污染.出西塘的時候,曾看到在河道進古鎮的入水口處,建起一道過濾圍壩,擋住水面上漂滿了的生活垃圾.——水質污染已經從大城市波及到水鄉古鎮.這種現像如不及時整治,終有一天,人們會嘗到自已親手釀成的苦果.

§早餐吃什麼

太陽逐漸升高了,大約9點鐘左右,我背著攝影包回到客棧,梳洗完畢,一家三口去吃早餐.過安境橋左轉,有一個餛飩攤,餛飩挑子一邊挑的是爐灶,一邊挑著裝調料、碗具的木櫃,中間打著招牌“陸氏馳名真鮮得來餛飩”.挑子邊放著由兩個長條馬凳拼起來的餐桌,攤主是一位60多歲的老者,從包到煮都是他一人在做.另一個人打下手,端端餛飩,擦擦桌子, 餛飩一碗2元,好像是10個左右,只覺得皮薄薄的,湯料中好像有榨菜末、辣椒粉,味道很鮮,但直到吃最後一個也沒品出是什麼餡兒,如同老豬偷吃人參果的樣子.

在安境橋和永寧橋之間路西“阿明粉蒸肉”的北邊,有一個買豆腐花的攤位,攤位正中,放著一鐵鍋,下有煤爐,攤主將嫩嫩的豆花從旁邊的桶裡舀到鍋裡加熱,然後放各種調料,印像中有9種之多,據女兒說非常好吃,一會兒就吃了兩碗.

§戀戀不舍離西塘

早飯後,在回東坪客社的路邊店鋪裡買了一本明信片和兩枚西塘古鎮的原地紀念封,這套明信片中一張可用來制作極限片,

由於本人是極限愛好者,因此每逢有外出旅游、出差的機會,必先查找當地名勝古跡及相關郵票發行的資料,備好相關郵票,到當地尋找與郵票主題一致的明信片,貼票,到當地相關郵局蓋戳,制成一枚票、片、戳統一的極限片.因此在來西塘的頭一天,提前准備好了國家郵政局2001年4月7日發行的編號2001— 5《水鄉古鎮》特種郵票. 一套六枚中第六枚是“嘉善西塘”.

回到東坪客社,一進門就聞到了濃烈的香火味,馮先生正在拜佛進香,一問才知大年初四是迎請財神的日子,保佑一年中 “財源滾滾進門來”.不再打擾他了,我們進客房收拾好行裝.與馮先生道別並問清楚西塘郵電局和汽車站位置後,離開了東坪客社.

出古鎮來到新區,沿宏福路向南走,向西拐走大約15分鐘來到西塘郵政局,郵政局面積不大,但很潔淨,拿出做好的極限片,讓郵政人員蓋好日戳收好,日戳如實記載了這次西塘之行的日期“2003.02.04.11浙江嘉善.西塘(支)”,原地紀念封郵票面值2.80元掛號實寄.

出郵局來到長途汽車站,稱其為長途站,其實最多是一個汽車停靠點,除路邊電線杆上懸掛著用毛筆手寫的 “嘉興”兩字及發車時刻表外,沒有任何跡像表明由此乘車.一輛小型長途客車停在路邊,車很破舊,車裡設施簡陋且很髒,很久沒坐這種車了.上車買票,票價7元/人,售票員連車票都不給.順便記下了西塘至嘉興的發車時間:

6:007:007:308:008:409:2010:□□11:00

11:4012:2013:0013:3014:2015:0015:2016:00

乘車的人不少,一會就坐滿了,伴著轟轟隆隆的破車引擎聲,我們離開了水鄉古鎮

——西塘.

西塘旅游小貼士:

游:進古鎮正門需買游覽通票:30元/人.游覽景點大多是人造景觀,如木雕館、鈕扣館、瓦當館、黃酒館等,東拼西湊了一些東東,不看也不會覺得遺憾,況且到烏鎮必須買票進入(管理很嚴),景點大同小異.因此,建議走其它入口進古鎮,看一看燒香港、煙雨長廊的 “小橋、流水、人家”;穿一穿水鄉狹窄悠長的小弄,聽一聽古鎮悠久的歷史和民間傳說;品一品小鎮的特色小吃;體會一下悠閑自得的心情……我看已經足夠了.

住:在西塘,如果對住宿的要求比較高,可以住新區的國營賓館,費用相對高一些;如果想親身體驗一下古鎮人的日常生活、風土人情,可以住設在古鎮內的私家客棧,但設施比較簡陋,用公共衛生間,空調、熱水澡更甭想.但費用相對低一些.以下是抄錄的一些住宿旅館、客棧的資料:

西塘假日酒店TEL: 0573— 4567388

西塘賓館TEL: 0573— 4568024宏福路308號140元左右/天

西塘旅館TEL:0573— 4564422俞園大酒店TEL:0573— 4564267

東坪客社(古宅)TEL:13017797138(馮強)燒香港北37號60~80元/天

慎德堂(古宅)TEL:0573— 4565896鎮下西街79號60元左右/天

靜怡軒(古宅)TEL:0573— 456526480元左右/天

江宅大院(古宅)TEL:0573— 4562672煙雨長廊桐村雅居內60~120元/天

吃:在西塘,餐館很多,大多集中在煙雨長廊附近,如又一村、明清食代、錢塘人家、

響堂、醉芙蓉等林林總總,且菜的口味都差不多.西塘的小吃一定要嘗一嘗,熏青豆有甜的、有鹹的、有微辣的,吃在口中越嚼越香;一口粽不是很好吃,很硬(可能是沒吃到正宗的);荷葉粉蒸肉沒有償,不知什麼味道;欠實糕很像雲片糕,臨走時買了一些帶回來分給家人;嘉善黃酒的酒廠就在西塘,味道也不錯,放姜末煮開再喝味道更佳,特別是冬天,有驅寒之奇效;再就是諸如餛飩、豆花之類的東東,不算特色,但味道都不錯.

行:在西塘古鎮景區占地範圍很小, 景點緊湊,一天時間能逛個三遍四遍的,古鎮內看不到汽車,摩托車都很少,人們多步行或以自行車代步.人力三輪車很多且便宜;在煙雨長廊,有烏篷船供游人乘坐,觀賞兩岸美景.這次由於天氣冷,也沒有坐船游覽,算是一大憾事.

攝:在西塘,清晨和傍晚的景致最佳,安安靜靜,游人極少,燒香港一步一景,非常緊湊, 如能趕上細雨菲菲、煙雨濛濛的時候,水鄉古鎮的意境就更加濃厚了,;煙雨長廊的夜景也不錯,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