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自由行之三(西線游)

作者: happyhong9999

導讀這應該是這次旅行的第三天。按照約定,我們早上九點鐘乘坐酒店旅游部的車出發去西線,開始緊張的一天。 西線旅游是必須要自己包車的,從一個景點去另外一個景點根本沒有車。現在是旺季,包車價格比較高,出租車420,酒店是一輛現代的越野車,500元/天。我覺得酒店的車性價比更高一些。因為西線路途較遠,有的路段路況不好,越野車相對要好一些,而且對司機而言� ...

這應該是這次旅行的第三天。按照約定,我們早上九點鐘乘坐酒店旅游部的車出發去西線,開始緊張的一天。

西線旅游是必須要自己包車的,從一個景點去另外一個景點根本沒有車。現在是旺季,包車價格比較高,出租車420,酒店是一輛現代的越野車,500元/天。我覺得酒店的車性價比更高一些。因為西線路途較遠,有的路段路況不好,越野車相對要好一些,而且對司機而言,他只負責開車,不去過多考慮成本,一路上都開著空調,很是舒服。(估計出租車司機應該是會省下空調的費用了)

西線的路線:仿宋古城(影視城)---西千佛洞---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漢長城---玉門關----河倉城---陽關

其中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最遠,離敦煌市區大約180公裡。去陽關和雅丹又是不同的方向,又是個80公裡左右,所以,這一天下來跑了不少路。仔細算算,似乎跑這麼遠的路,500塊,並不算貴吧。

最推薦景點: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倉城 陽關

影視城的門票40元/人。據說是1987年日本人在拍故事片《敦煌》時留下的,後來又拍過《封神演義》《新龍門客棧》等,每次拍攝後,都會有一些內容的增加,所以,我感覺這影視城比四五年前好像多了不少可以看的內容。除了很多小店鋪,酒館、當鋪、將軍府等等,在最後面還有一個跑馬場,當然,也有馬匹,也許因為游客太少,店家也懶得招呼。

西千佛洞更是個讓人感覺“特色而幽默”的景點。去的人實在太少了,當我們來到景點時,大門緊鎖,上面有一塊牌子,寫著“參觀請打電話******”,呵呵,很意外。當拿出手機打算聯系時,才發現,這個牌子上沒有寫區號,我這個外地手機應該是不能直接打的,怎麼辦?靈機一動,想起酒店在和我電話確認時的來電應該顯示有區號,搞定。可是這電話打了三次,同一個反應:兩聲後就自動掛斷。不會吧,要白跑一趟,這個景點可是我向司機爭取來的,按照路線規定,原本是沒這個點的。不能這麼輕易放棄,再試一次。這次竟然朦朦朧朧中可以聽到對方電話的鈴聲,說明就在附近,順著聲音尋去,哈,就在樓下的小樹林裡有個小房子。

終於買到了門票,20元/人,半票10元。誰知,買完票我被告知,暫時沒人開門,讓我到小樹林裡先去拍照。呵呵,倒挺會幫我安排的。十幾分鐘我終於費盡周折,開始了對洞窟的參觀。

西千佛洞主要是北魏和唐代的洞察,共17個,每次可參觀5-6個,洞窟內不讓拍照。

下一個景點就是雅丹地質公園,路途比較遠,距離這裡160公裡左右,我坐在車裡興致勃勃地觀望著窗外的大漠風情,不時拍幾張路過的照片,後來覺得一路上的景色基本一個樣子,新鮮感過後,就呆在車裡閉目養神了。

這裡也被稱作魔鬼城,是一種干燥地區特有的風蝕地貌。門票50元,觀光車20元/人。游客進去後會統一被安排坐觀光車瀏覽,到了幾個核心的景點都會停留下來,讓大家拍照。整體感覺還是很壯觀的。

說明一點,在去雅丹的路上,就要買去玉門關的票,而且玉門關、漢長城、河倉城三個景點是聯票,40元,半票20元。

接下來就是參觀玉門關、漢長城、河倉城。但是河倉城通常也是不包括在包車線路中的,我們是經過與司機、酒店旅游部接待人員、旅游部經理多方溝通後,才答應我們去這個景點的。其實不去怪可惜的,來到來到敦煌了,更何況門票也是聯票,是在一起的。但是,大家在包車前一定要爭取一下,否則就會與河倉城失之交臂。

玉門關:”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句很美,但是玉門關就是一個方形的土牆,呵呵。到那裡,你可以體會到的就是“天蒼蒼,野茫茫”。

漢長城:有個烽火台的遺址在附近,可以和漢長城遺址一起參觀。這裡你要是碰到游客算是運氣。而且沒有工作人員。就靠你自己根據僅存的殘跡去想像當年的輝煌了。

河倉城:我竟然在這裡碰到了另外一輛前來旅游的車。據說這裡是從漢代到魏晉的重要的糧食儲備倉庫,日前也只是殘垣斷壁,倒塌的牆壁依稀可見。

陽關:“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凄涼!這裡門票是50元,由於茫茫大漠,游客通常會選擇騎馬或毛驢板車去參觀。我們坐的是驢車,40元。這裡現在新修建了陳列館,而且有免費的講解,還不錯。另外,有個陽關督尉府,就如同現在發簽證的大使館。有興趣的話,你也可以去搞到一份當年的通關文碟,10元,仿制的喲。

回到酒店大概也到了快十點了,因為當地這個時間天才能完全黑下來,所以,也沒覺得太晚,還去了當地人去的小夜市,品嘗了烤羊排,至今還在懷念這美味。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