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老教堂_____用一百年等你

作者: 渴望遠方

導讀這不是哈爾濱旅游最好的季節,我知道,但我還是執著地來了。在雨雪交加的晚秋,我撐著傘,獨自一人徜徉在哈爾濱的大街小巷,去尋訪散落在城市各處的異國教堂,也尋覓著這座城市的百年繁華。在它們身上,我看到了昔日的光芒,也看到了今天的寂寞。雨混合著雪落在身上,冰涼冰涼,心上也同樣憂傷而冰涼。我踏著滿腳泥濘,心裡反復回味著只有納蘭的那句詩:“繁� ...

這不是哈爾濱旅游最好的季節,我知道,但我還是執著地來了。在雨雪交加的晚秋,我撐著傘,獨自一人徜徉在哈爾濱的大街小巷,去尋訪散落在城市各處的異國教堂,也尋覓著這座城市的百年繁華。在它們身上,我看到了昔日的光芒,也看到了今天的寂寞。雨混合著雪落在身上,冰涼冰涼,心上也同樣憂傷而冰涼。我踏著滿腳泥濘,心裡反復回味著只有納蘭的那句詩:“繁華如夢總無憑,人間何處問多情?”

哈爾濱市有各種宗教的教堂,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等等,我去了七個,包含了不同建築風格和不同的宗教流派,這些老教堂像一首首凝固的詩,意趣幽遠、境界雋永。每一個都有它們自己的故事吧,我只能拍下來它們的外形,卻拍不出繁華落盡往事隨風……

一、聖索菲亞大教堂———拜占庭式建築

聖索菲亞教堂位於哈爾濱道裡區透籠街95號 。始建於1907年,於1932年竣工。是遠東地區最大的磚木結構的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築的典型代表,有著俄羅斯式的穹頂,羅馬風格的拱券高窗,以及多種建築藝術風格的有機組合。特別是1997年的修整,使索菲亞教堂成為哈爾濱建築藝術風景中一個亮點。每當黃昏來臨,夕陽輝映在高聳的穹頂上,鴿群如雲,樂音如水,漫步在索菲亞廣場上,頗有心曠神怡之感。聖·索菲亞教堂現為哈爾濱建築藝術博物館。









二、聖母無染原罪教堂-----巴洛克建築風格

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又稱作聖母無染原罪教堂。它座落在哈爾濱市南崗區的果戈裡大街(原來這條街曾稱教堂街)與士課街交界處,教堂建的很漂亮,磚木結構,平面呈十字形對稱布局,獨特的洋蔥頭尖頂、透空的塔樓、外表是土紅色的磚牆,鐘樓、塔樓和天主堂上方各有一枚神秘的十字架,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俄。它原來是東正教教堂,現為哈爾濱市天主教教堂。





三、聖母守護教堂——巴洛克建築風格

東正教聖母守護教堂又名聖母帡幪教堂,它最有特點的圓圓的拱頂向世人昭示著這是一座典型拜占庭式建築。始建於1922年。原為木結構大教堂。1930年重建為現在磚石結構的教堂。至今這裡還存有1899年在莫斯科澆鑄的重達2600公斤大鐘。它是羅馬式的建築,也是希腊東正教教堂的基本樣式。由俄國著名建築師吉達諾夫設計。當時因為這個教堂由在哈爾濱的烏克蘭信徒管理,故名烏克蘭教堂。1984年政府重新修繕開放。 位於哈爾濱南崗區東大直街268號。

旅游書上介紹說現在俄國僑民越來越少,信仰東正教的人不多,這個教堂現在冷清的很,整天大門緊閉,來的人已經很少了。我堅持找到了它,現在這裡正在修地鐵,只能從後面一條小路繞過去,整個教堂全被周圍的建築包圍了,門上的漆已經剝落了,一副沒落的凄涼景像。



四、南崗基督教堂——哥特式建築

尼埃拉依教堂(基督教堂),是一座帶有北歐風格的哥特式磚木結構的教堂。1914年由德國人倡議、中東鐵路局和民間捐助建成。建築師弗奧羅布設計。當時僅供德國僑民和各國領事館的教徒使用。教堂規模小巧合理。解放後,辟為基督教堂,沿用至今。位於哈爾濱南崗區東大直街252號。線條輕快的尖拱券、反羅馬式厚重陰暗的半圓型拱門、造型挺秀的小尖塔都體現了很強的哥特式建築的風格。

這個教堂看起來特別像積木裡的小房子。也是我遇到的唯一一個正在做禮拜的教堂。走了一下午又冷又乏,我這個共產黨員也准備去聽一場布教。在門口用了半包濕紙巾才擦淨鞋底,進入教堂大門看到教堂的頂上的吊燈非常明亮,映照著教堂四壁顯得非常潔淨,教堂內正面設了一個帶有十字架的講台。講台上的人每講一句話,底下的人就一起頌一句“阿門”。我被人指點才知道進教堂要脫掉帽子,我人雲亦雲的跟著大家一起“阿門”,在溫暖的室內,聽著一句句教義,聽著美妙的歌聲,我這不信教的人也感到一種心靈上的愉悅和安寧。等台上的人講完了,大家都散了,我還舍不得走。直到人家過來和我說:“姊妹,您到副堂去練歌吧,我們這裡要打掃衛生了。”我也是“姊妹”啊,出來看到活動的宣傳才知道下個周末是感恩節了,是基督教的一個大節日呢,很多教友們在商量怎麼慶祝,我這個異類還是走吧。



五、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哥特式建築

南崗區東大直街211號,原波蘭天主堂,2004年重建,塔尖高51.6米。這是一座宏偉的典型的歐洲中世紀哥特式的天主教堂,它雙尖頂結構,尖頂上的兩個十字架,直插雲霄。

又是一座廢棄的教堂,它位於聖母守護教堂和基督教堂對面,我想到二樓從窗戶上拍對面兩個教堂的全景,可是好話說盡,守門的一對老夫婦也不讓我上去,唉,信教的人咋能這麼不友好呢?

因距離很有限, 拍攝後教堂的兩個尖頂給人的感覺是向內傾斜,這種照片需PS軟件修整才恢復其原來的樣子。我不會弄,就拍成啥樣是啥樣吧。



六、韃靼清真寺——伊斯蘭建築

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通江街108號的韃靼清真寺就是哈市最早的伊斯蘭教堂之一。該寺始建於1901年,後經重建,於1937年落成,其風格既受拜占庭影響,又繼承了阿拉伯傳統文化風采,構成新穎獨特的建築形式。其建築面積300平方米,通高30米。該建築在藝術處理上有兩個特點,一是入口處門廳項部建有一個細而高的近似於圓錐體的光塔,這種光塔造型奇特,源於阿拉伯。二是正殿之上建有一個不帶鼓座的、有拜占庭遺風的中央大穹頂,形成整座建築的構圖中心。穹頂和光塔一前一後,塔身峭拔挺立,穹頂雍容奪目,充滿蓬勃的生命力。2001年哈爾濱市政府將該寺交給伊斯蘭教協會,並按原貌進行修葺,恢復了韃靼清真寺的昔日風采,成為哈市屈指可數的阿拉伯建築景觀之一。





七、猶太總教堂—— 什麼建築風格?不知道……



這是我在哈爾濱兩天住的青年旅舍,是一座百年老建築。我當時看到它的宣傳語一下子就決定了住在那裡,它是那麼說的:“今昔繁華的中心街區,華美莊嚴的西方建築,逾越百年的古老教堂,高窗拱券,燈影昏黃,一杯咖啡,一本書……哈爾濱卡茲國際青年旅舍,用一百年等待你的一個夜晚。” 我對這個青年旅館的印像太好太好了,這個我會在下一篇中詳細介紹。

猶太教接觸的更少,他們房頂上和窗子都是星形的圖案,窗子從外面看是穹頂的,可我住在二樓,窗子都是低低的小小的,五星形狀,透光不是很好。

八、極樂寺——佛教,中國古典建築

開始我沒想把佛教也放到這篇裡來,後來想想,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說了,干脆把佛教的建築也放在一起好了。佛教一般都稱作“寺”或者“廟”,而不稱作“教堂”。都是莊重的典型中國古典建築,僅就建築藝術的美而言,與西方的不遑多讓,只是我們平時見多了,只道是尋常。

哈爾濱的極樂寺在全國遠遠排不上號,我也是隨便看看。是重新翻修過的,嶄新的紅漆晃眼,卻失去了古色古香的味道。它的名字倒是起得好,“極樂”,哪裡才是極樂世界呢?

寺邊上有佛寶塔,每層的塔角卻懸著銅鈴鐺,在風中泠泠作響,那聲音倒是非常清脆悅耳,我聽了半天才走。周傑倫不是這樣唱的嗎:“屋檐如懸崖 風鈴如滄海 我等燕歸來 時間被安排 演一場意外 你悄然走開 ……”





精選遊記: 哈爾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