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京都、奈良、大阪出行記(三)之東京掠影(上)

作者: Jemila1998

導讀對於一趟短短幾天的旅行來說,無論出行之前辛苦的功課,還是出行之後點點滴滴的整理,其實也是一種人為的將短期旅行拉長、放大的過程,也有著很多的樂趣---當然,這是對閑人而言。 前面的背景、總結已經整理完好久了,一直把它們當做正文前的開場白來看,其實也是想給自己一些壓力,好騰出時間把照片整理一下,順便留個旁白啥的,以資未來的某個下午當記性逐漸 ...

對於一趟短短幾天的旅行來說,無論出行之前辛苦的功課,還是出行之後點點滴滴的整理,其實也是一種人為的將短期旅行拉長、放大的過程,也有著很多的樂趣---當然,這是對閑人而言。

前面的背景、總結已經整理完好久了,一直把它們當做正文前的開場白來看,其實也是想給自己一些壓力,好騰出時間把照片整理一下,順便留個旁白啥的,以資未來的某個下午當記性逐漸衰老混沌時慢慢串接回憶。

10月1日下午大約1:30左右到達了東京羽田機場,找到JR PASS 換票點,頗費了些時間,覺得“旅游服務中心”怎麼說也得擺在大廳中央或者人潮洶湧才對,結果按這兩個觀點,並輔之以自認為語法標准的英語問了老半天,還是樓上樓下竄了好幾趟,才找到兌換點,竟然就窩在二樓一個角落裡類似兜售零食雜志的小麥部,而且還沒有人(忽然想到直至今天還沒有將JR回訪的信件郵寄了呢)。換票後終於乘坐了那個單軌列車,應該是無人駕駛吧,短短的路途雖有些景色,但比較吸引我的是電車拐彎時瞄見車窗外凌空橫臥的單軌,就像是坐在被放大和提速了得纜車上似的,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就行使在看似很細很窄的單軌上,還真是奇特。
日本的酒店一般是下午3:00以後才能辦理入住(check out 時間一般是早上10:00以前),由於當晚酒店定在品川,離羽田機場不遠,所以算上換乘時間,大約30分鐘就到酒店了,辦完入住手續,此次日本旅行就華麗麗的拉開了。

** 東京 御台場 **

只有半天時間,而且據說御台場的夜景不應錯過,還能看見具有標志性景觀的彩虹橋,所以放下行李乘坐酒店免費BUS直奔御台場,Bus會經過彩虹橋,也可能是由於早起勞累的緣故吧,感覺無論是江面還是橋體,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看點。

御台場位於東京東南部東京灣的人造陸地上,是東京最新的娛樂場所集中地。台場的名字的起因是1853年美國人貝利率船隊來到日本,當時的政府由於防衛上的緊急需要趕制的海上炮台設置在此。主要的觀光點有“御台場海浜公園”,站在公園中,可以眺望“彩虹大橋”的雄姿。此外,還有“面向女士的主題公園”──“帕萊特城”以及面向兒童的“HELLO KITTY”商鋪。

這張照片是站在青海站拍到的海域,大約是緊鄰海濱市區,所以也沒有藍天碧海的景致。



“HELLO KITTY”位於台場水色之城的一層,大概真的是童心早已消失殆盡了,看見那個被粉色包圍的空間也沒什麼感覺,連一向以粉色為摯愛的女兒對該店的興趣也遠遠低於對“APPLE”體驗店的留戀,所以,短暫的留影後走人。



傳說中的“帕萊特城”女士主題公園乍一見確實有種驚艷的感覺,恍若在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不小心走進了一個古老的中世紀的童話世界---這麼想的原因是因為她是縮小的歐洲街景,又由於燈光的原因看起來有種朦朧感。最奇特的是,頭頂的人造天空貌似隨著時間的推移還變換著顏色。比較好玩的是看見了仿造的由於影片《羅馬假日》而名聲大噪的“真言之口”,感覺和多年前在羅馬親眼所見的實景差別不大。由於對價格不菲的購物興致不高,所以,這裡的景致也僅限於在這個人造街道上閑逛。



台場海濱公園個人感覺是台場一行中可看的地方,由於是晚上,人不是很多,閑散安靜的趴在欄杆上吹吹風,看看遠處璀璨的彩虹橋和對面江邊矗立的高樓大廈,也是件比較愜意的享受,LG說這個江邊的夜景略遜於上海外灘和香港維多利亞港,我卻不以為然,回想一下那兩個江邊烏央烏央的人群和密集的長槍大炮,這裡的安靜卻另有一番景致。



這張照片就是矗立在台場海濱公園的縮小版的自由女神像,是「日本的法國年」期間,巴黎市將自由女神像借給日本,設置在台場展出。現在設置在台場的自由女神像,是原物歸還後,在回應一片惋惜聲中制作的復制品。



台場的最後一站自然是解決晚飯的地方,在商場服務員的指引下,居然在台場岸邊的大型購物中心地下一層找到了一個餐飲聚集地,這一點和北京商場的設置倒是一樣,放眼一看,就餐的大約都是商場職員或逛商場的本地人,每個餐飲店好像就一個人,收錢、做飯、服務全包了,幾乎都是男性,一如既往的說著日語,好在每個每份食品都有亮麗的樣品和標價,所以,點餐不是問題。



** 東京 日暮裡 **

10月2日早晨,離開品川京急酒店後,我們拖著行李箱到達東京第二晚的住宿地—勝太郎酒店,前面在酒店描述中有比較詳細的介紹,是一家日式酒店,位於東京都北部偏東的位置。酒店本身除了日式民居這一特色外,沒什麼特別的景觀,倒是酒店所在地周邊的街景,卻是此次東京旅途中非常意外的一道風景。當時,第一眼看見這條安靜、整潔的街道,就喜歡上了,一口氣也是拍了不少照片,有清晨,也有夜晚,只是鏡頭下的街道遠遠沒有眼裡看到的以及心裡感受到的那麼美好,也可能是不懂攝影,不會用相機撲捉感受,因此,自己的照片也失了生氣,比較空洞。

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日暮裡



這張是晚上拍的,才夜裡9:00不到,各家小店鋪就關門了。東京的夜晚來的很早,下午5:00多天就基本黑了,8:00左右除了一些24小時營業的小超市外,基本就關門了,可能只能在東京銀座和新宿一帶才能看見燈火輝煌的夜色吧。



** 東京 上野公園 **

由於日暮裡位於東京東北部,所以就先從東北部的景點開始東京而二天的行程,在上野公園和雷門淺草寺之間猶豫了好久,還是放棄了淺草寺,一是因為此次旅行的重點在京都,計劃停留3天,所以要說寺廟景致,京都要勝出很多,此外,也看很多游記上說淺草寺游人很多,所以就選擇了上野公園。

上野公園是東京最大的公園,面積有52.5萬平方米。這裡原來是德川幕府的家廟和一些諸侯的私邸,1873年改為公園。它也是東京最著名的賞櫻勝地,每年櫻花季節,都要在此舉此舉辦隆重的“櫻花祭”。

因為10月不是賞櫻季節,所以上野公園也應該比較清靜,所以剛走出JR 車站,一大群偕老帶幼的人流嚇了我一跳,後來走到公園門口時,才發現那群人流全擁進了旁邊的動物園。公園裡的人果然不多,進入上野東照宮裡面,沒有什麼游人,滿眼破敗古舊樓台,天空有點陰沉,偶爾飄些雨絲,忽然就有種靜謐陰森的感覺,竟然不敢隨意拍照,後來想想,大約還是不太適應突然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跌到這樣一個過意安靜的環境中吧,又夾雜一些對此地寺廟文化的茫然無知,才導致了那種無形的小小懼意吧,其實,後來慢慢的發現,很多寺廟、神社都是這種樣子。

這張就是東照宮。



這張照片是祈福,之所以拍下了是因為辨認了半天,覺得應該是為在為核武器中喪生的人祈福,是祈願和平吧。



下面這張是上野公園裡的一個小神社,日本的神社是崇奉與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築中最古老的類型。



公園裡的寺院,很小。照片顏色試著處理了一下,怎麼樣,看起來是不是有點陳舊、古老的氣息?



公園一角,茶社,看不見人影,聽不見聲音,感覺不到一點兒商業氣氛,很難想像這是鬧市區公園裡的一個茶社,倒像是遠離城市人煙稀少的客棧。



這張是公園裡遇到的街頭藝人表演,嘰裡咕嚕其實不知道說什麼,駐足觀看的人也不多,但僅有的觀眾並沒有吝嗇掌聲。



這是從公園邊上拍到的街景。



之前一直看到的資料是上野公園是東京最大的公園,有“史跡和文化財物的寶庫”之稱的上野公園裡,有寬永寺、德川家靈廟、東昭宮、清水堂、西鄉隆盛銅像等古跡,園內還有很多博物館,有東京國立博物館、國立科學博物館、國立西洋美術館、都立美術館等等。所以,心想有這麼多看點的地方該有多大啊,結果,這個公園小到超出我們的想像,走了沒多久,就到了公園的另一個出口,一轉身下個電梯,竟然就已經到公園外的街道了。盤算一下,除去上野動物園(因為沒進去,所以沒有發言權)可能就和家門口那些免費公園大小差不多, 更不要說我們的頤和園和奧林匹克公園了,所以也真是見識了日本的袖珍了。當然,公園裡除了人少,幾個清靜的寺廟、神社外,個人覺得沒什麼景色,也許,櫻花爛漫的四月,另有一番景致吧。


精選遊記: 東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