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之土耳其

作者: cloudwingss

導讀目錄 第一篇:行程 2 第二篇:歷史與景點 4 一、戰爭是歷史的主旋律 4 二、古希腊、古羅馬、東羅馬(拜占廷)帝國時期 5 三、塞爾柱突厥國時期 7 四、奧斯曼人時期 8 五、清真寺與伊斯蘭教 10 六、自然景點 11 第三篇:現代社會“小窺” 14 一、經濟實力 14 二、我所遇見的土耳其人 14 三、社會狀況之中土比較 16 四、自然環境之中土對比 17 五、三城記 19 結語 22 第 ...

目錄

第一篇:行程 2

第二篇:歷史與景點 4

一、戰爭是歷史的主旋律 4

二、古希腊、古羅馬、東羅馬(拜占廷)帝國時期 5

三、塞爾柱突厥國時期 7

四、奧斯曼人時期 8

五、清真寺與伊斯蘭教 10

六、自然景點 11

第三篇:現代社會“小窺” 14

一、經濟實力 14

二、我所遇見的土耳其人 14

三、社會狀況之中土比較 16

四、自然環境之中土對比 17

五、三城記 19

結語 22

第一篇:行程

出發之前我翻看土耳其的介紹,對土耳其很多地方都有濃厚興趣,而且“走很遠的路,看不同的人的生活”,也是我私心裡對於理想旅游的一個憧憬。但是,理想與現實總是距離甚大,出於便利的考慮我們最後選擇了跟團出行。常規路線,加上語言不通,我走了很遠的路,卻只帶回一點點對土耳其的膚淺印像。:)

雖然仍很羨慕自助游行者的瀟灑、自助游游記的“深度”與精彩,但敝帚自珍,我還是努力整理了一點點的印像與感想,算作對自己的交待。(圖1)



9.29,我們土耳其境內6天的行程從伊斯坦布爾(Istanbul,圖中1處)開始,經開塞利(Kayseri il,圖中2處,主要景點卡帕多奇亞石窟),科尼亞(konya,圖中3處,主要景點蘇丹大旅館、梅夫拉拉Mevlana清真博物館)、代尼茲利(Denizli,圖中4處,主要景點赫拉波利斯遺址和棉花堡自然景觀)、伊茲密爾(Izmir,圖中5處,主要景點以弗所遺址),最後回到伊斯坦布爾(古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大巴行程是從2—3—4—5,從東到西,經過內陸山地,到達沿海平原,大概走了土耳其東西距離的一半。

除了景點以外,在熱心地陪的主動帶領下,我們還在晚上時間利用城市交通系統閑游了科尼亞、伊茲密爾兩座城市,這旅行社行程之外的安排,卻成為我此行的最大收獲。科尼亞、伊茲密爾、伊斯坦布爾,三座城市的游逛加上大巴上的“看野眼”,讓我稍稍領略了些現代土國的風采。

因為行程中懶於取景,又兼傻瓜機不給力,我們拍攝的相片效果不好。游記中除了網絡圖片外,大部分采用了團友小芳等的作品,不告而用,慚愧!

第二篇:歷史與景點

一、戰爭是歷史的主旋律

土耳其共和國所在的區域,由亞洲部分的小亞細亞半島(97[%])和歐洲部分的“魯梅利”地區(3[%])共同組成,地理位置基本處於“文明古洲”亞、歐、非三洲的中心點,地處要衝,文明悠久,這塊土地上的“歷史”復雜得很,而爭戰則是歷史中的主旋律:一是東西方之間的爭鬥,如公元前希腊聯邦與特洛伊王國之間(《荷馬史詩》中的木馬計經考證就發生在土境內地中海沿岸,特洛伊城舊址)、希腊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時期)與波斯帝國之間(史稱“希波戰爭”)、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之間的戰爭;部分東西方之間的戰爭帶有宗教戰爭的色彩,如公元後西羅馬帝國與塞爾柱突厥國之間(史稱“十字軍東征”)、東羅馬帝國與阿拉伯帝國之間(很長一段時間內,小亞細亞半島上的托羅斯山脈和其東部的亞美尼亞高原成為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教世界的分界線);東羅馬帝國與塞爾柱突厥國、奧斯曼帝國之間的爭鬥;二是沿海定居農耕民族政權與內陸游牧民族政權之間的爭鬥,如公元前沿海希腊移民城邦與赫梯帝國、亞述國家之間、公元後希腊城邦與塞爾柱突厥國之間的戰爭;三是西方政權之間爭鬥,如希腊、羅馬、東羅馬幾個國家之間的政權更替;拉丁帝國與東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四是東方政權之間爭鬥,如塞爾柱邦國與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之間、蒙古帝國西征軍與塞爾柱突厥國之間(1243年柯塞達格戰役)、突厥化的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與奧斯曼人之間的戰爭(1402年安卡拉戰役)……從公元前19世紀的赫梯帝國到公元1453年奧斯曼蘇丹攻占君士坦丁堡,之間3000余年,這片土地上戰火不斷,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雖然帝國以戰事強國,邊境戰火不斷,但該地區做為帝國核心區域,戰事略微消停些。

不完全統計,土耳其共和國全部或部分的國土上曾經的統治政權至少包括:赫梯帝國、波斯帝國(大流士時期)、亞述國家、希腊馬其頓王國、塞琉古王國、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拉丁帝國、塞爾柱邦國、奧斯曼帝國。舊主這麼多、戰爭這麼多,真是讓我嘆為觀止。而如此復雜的歷史造就了土耳其風格各異的文化景點,我們在6天的行程裡就如蜻蜓點水般穿梭於各個歷史時期,淺嘗輒止,掛一漏萬。

二、古希腊、古羅馬、東羅馬(拜占廷)帝國時期

我區分不出古希腊、古羅馬文化的區別,好像都是大劇院、神廟。行程中相關景點有兩處,一是代尼茲利附近的赫拉波利斯遺址(Hierapolis),二是伊茲密爾附近的以弗所遺址(Ephesus)。(圖2)



赫拉波利斯遺址,這裡曾是公元前愛琴海沿岸希腊人建立的王國貝爾加瑪王國(Bergama)的都城、羅馬帝國小亞細亞行省省會、羅馬人的溫泉浴中心,修建時間是公元前190年,17世紀受到地震破壞,目前保留較為完好的建築只有大劇院,可容納1.5萬人。

赫拉波利斯是貝爾加瑪的掌管神——希腊神話中的醫藥之神的名字,赫拉波利斯城在古代是一個偉大的醫藥中心。(圖3)



以弗所遺址。這裡毗鄰愛琴海港口,曾經是古代王國的都城和羅馬帝國小亞細亞行省的省會,由於戰火與地震的原因,城市建築屢毀屢建,現有“廢墟”建築的建築年份在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2世紀末之間不一。前6張圖片分別為修建於公元114——115年的庫雷特勒爾石板大街(Kuretler)、建於公元2世紀的哈德良神廟、建於公元200年的傑爾蘇斯圖書館(Celses)(它的修復是世界上古建築成功復原的範例之一)、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公元2世紀末完工的可容納2.5萬名觀眾大劇院。第7張圖片兩個帥哥所在的位置是古代的“公共廁所”,第8張圖片是古代城市裡富人區房屋的內裝修。第9張圖片雖然不起眼,但卻是一所妓院的遺址(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而且地址就在神廟與圖書館附近。

三、塞爾柱突厥國時期

行程中經過的城市科尼亞在公元前3000年曾是赫梯人的定居點之一,在1071——1308年間是塞爾柱突厥國的首都,主要景點如阿拉艾丁(Alaeddin)清真寺(1220年)、塞爾柱宮殿遺址、卡拉泰(Karatay)經學院改建的博物館(1251年)、木雕與石雕博物館(Museum of Wood & Stone Carving)等等,但是相關的景點可能比較不起眼,旅行社沒有安排,連網上的自助游游記也少見提起。(圖4)



左圖是位於科尼亞市中心的塞爾柱宮殿遺址,僅剩下10米的斷壁,上頭的拱頂是現代加蓋的。右圖是科尼亞街頭的垃圾箱,網上圖片。雙頭鷹是塞爾柱王國的徽志,兩個頭表示其是東方與西方之王(胸懷不小啊)。

四、奧斯曼人時期

塞爾柱羅姆(Rum)素丹國敗於蒙古後,於14世紀初分裂為10個塞爾柱小公國,小公國之一的領袖名叫奧斯曼(1288年繼位),在他的領導下,國家由小變大,由弱變強。

(一)蘇丹的驛站(圖5)



蘇丹的驛站建於13世紀,此時奧斯曼國尚處微時,驛站風格簡樸,與奧斯曼帝國中後期的建築風格迥異。

驛站分成兩大部分,開放式的庭院主要用於夏天,有頂的室內則是冬天防寒的庇護所。庭院中心建有清真寺,庭院四周一圈室內建築,分為餐廳、澡堂、更衣室,以及牲口區等功能區,外有回廊環繞。據說,蘇丹當時生活起居常與普通軍民混居於一處,難以辨別。又據說,奧斯曼人熱愛馬匹,寧願自己在露天睡覺,也希望馬匹能在棚裡歇息,因此,驛站中的牲口區與人的居住區一樣都是大理石建築。

蘇丹的驛站能夠滿足我對於奧斯曼人“游牧民族突厥之子”身份的意淫與想像,因此,雖然這只是一個因行路之便而順道自費參觀的小景點(其位於開塞利城與科尼亞城中間的位置上),卻成為我行程中最喜歡的景點之一。

(二)皇宮

土耳其托普卡帕故宮(the Topkapı Palace)位於伊斯坦布爾歐洲部分、金角灣南岸一個叫“皇宮鼻”的山頂上。“皇宮鼻”像一小半島伸入海中,東南方為馬爾馬拉海,東北方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入馬爾馬拉海處,西北角為金角灣,地理位置如此近海的皇宮世上少見。

1453年,奧斯曼帝國從東羅馬帝國手中占領伊斯坦布爾之後,在拜占廷衛城的基礎上,穆罕默德二世蘇丹(征服者蘇丹)開始建築這座宮殿,1478 年前後建成,在後來幾個世紀裡,尤其在蘇萊曼蘇丹期間,一些新建築群陸續增加。19世紀中期後,阿蔔杜拉蘇丹因厭倦而搬離了400年的老皇宮,一共有25位蘇丹曾在老皇宮生活。

由於飛機晚點、午餐冗長、交通擁堵等等因素,我們本就緊張的伊斯坦布爾行程成了名符其實的“趕景點”,尤其是在老皇宮,只走了一半的宮殿景點就關門了,據說最值得看的後宮壓根沒安排,再加上講解不給力,我在老皇宮的游覽的感受是“一頭霧水、緊緊張張”。(圖6)



網上找了張老皇宮全景圖貼上。右圖為老皇宮邊一處建築。

網絡上一篇圖文並茂的老皇宮游記供參考:http://www.17u.com/bbs/showb6t98722p1.html

五、清真寺與伊斯蘭教
中國的旅游到處進廟,土耳其的旅游就是四處逛清真寺。好在,各處的清真寺建築形態有一定的變化,否則,真要煩膩。(圖7)



索菲亞博物館(Ayasofya Muzesi),這是我最感興趣的地方之一。它的歷史很復雜,始建於公元325年,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亞的神廟,後變成教堂,毀壞後重建於公元532年,奧斯曼帝國時期改為清真寺,現在是博物館,據說它是世界上唯一有這種經歷的建築。

索菲亞博物館的建築特點是巨型的圓頂,而且在室內沒有用柱子來支撐,據說伊斯蘭教清真寺的設計思路就源自於此。清真寺時期,原基督教的馬賽克壁畫為灰漿掩蓋,博物館時期,壁畫經清理後,與伊斯蘭教“萬物非主,唯有真主”聖訓共同呈現在世人面前。(圖8)



科尼亞的清真寺,現在是宗教領袖梅夫拉那博物館,尖塔的淺藍為著名的“土耳其藍”。(圖9)



左圖為藍色清真寺,因其室內大量使用了藍色玻璃而聞名;右圖也在藍色清真寺附近,具體叫什麼不曉得。

六、自然景點

土耳其行程中文化景點占大部分,自然景點還有兩處:棉花堡和卡帕多奇亞石窟區,兩處也都評上世遺。

棉花堡與赫拉波利斯遺址相連,自古為著名的溫泉浴中心,但現在的水量不算太多。棉花堡游玩時間很緊湊(也因為我們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相鄰的赫拉波利斯遺址),緊緊張張地也沒有好好享受風景。回來看團友美照才驚訝:這麼漂亮,在哪裡拍的,我們都沒看到呀!:)(圖10)



卡帕多奇亞石窟區好像也是雙世遺,此地為火山岩構造,風吹雨蝕作用下,地貌多樣。而紀元之初,早期基督教徒為逃避迫害遷徒到此處,開鑿山洞作為住所。聚居規模增大後,還有配套的洞窟教堂、食堂、餐廳等公共設施。附近據說還有深入地下18——20層的“地下城”,我們沒有去。(圖11)



在此處還發生件有意思的小事,那天導游安排我們十五分鐘在一處免費石窟處拍照。正在閑逛時,我忽然聽見很深沉的音樂響起,如泣如訴,很有滄桑感,當時我還以為是配合基督教遺址放的音樂,後來才知道,那是清真寺宣禮塔的喚禮聲。外行看熱鬧,清真的喚禮聲“混搭”基督教遺址,竟然也讓我“神聖”了一小把。

第三篇:現代社會“小窺”

走到異域,除了“掃景點”以外,對社會、對人,我也抱有很濃厚的好奇心。

一、經濟實力

土國領土78萬平方公裡,相當於6個福建省面積,2000年人口普查的數字是6600萬,現在據說是7000余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2010年10399美元,世界排名58位,是排名第95位中國4382 美元的2.37倍,國內生產總值0.73萬億,排名第17位(中國5.75萬億,世界第2位)。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指標,土耳其的經濟實力在發展中國家均屬第一陣營,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體之一,在G20峰會上與中國同是重要“新興工業化國家”。

二、我所遇見的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是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力推的“新民族”概念,土耳其人雖然都說土耳其語,但由於歷史的原因,相貌上差異很大,偏白的像歐洲人,偏黃的像亞洲人。或許由於混血和高蛋白質飲食習慣的原因,土耳其人中帥哥美女的比例很高,尤其是男子,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相當地養眼。

短短六天的行程中,我遇上好些開朗、健談的土耳其人,雖然語言不通,還是能體會到他們的開放與善意(當然,這與我在旅途中總是面帶笑容、釋放善意也有關系)。在中部山城科尼亞,漢堡店吃飯服務員小妹看我走遠,飛奔出來要和我合影;在小賣部買水果,櫃員主動送我們榛子當禮物,還讓小林留E-mail,而顧客熱情當翻譯之外,還向我們介紹他的家庭和工作;公共小火車上,一位裹頭巾的老大媽不接受我們的讓座,而接受同胞的讓座,這種“內外有別”讓車廂裡的好幾個人一起微笑起來;在伊茲密爾的海濱,大學生主動和我們攀談;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另一艘游船上的女大學生向我們歡呼揮手,大喊“I love China”,而同船的大學老師和我聊天,看我說不出來,就寬容地微笑起來,改為打手勢。還有在一處公共廁所,因為我朝看廁所的老頭微笑了下,在我出門前,他也微笑著往我手上滴了些類似免洗的洗手液(小林就沒有耶!)……這些點點滴滴的善意,是我在旅途中最大的收獲。

我們的地陪之一是中國維族人移民到土國的,住在伊斯坦布爾,是個國際金融在讀研究生。聽他介紹,伊斯坦布爾人很喜歡聚會,下班後常常不回家吃飯,而是在海邊聚會。而土耳其海邊、山區的酒吧裡,都聚著好些喝啤酒看足球比賽的男男女女。推測一下,這是個愛熱鬧的民族吧?

科尼亞街頭藝人與伊斯坦布爾老皇宮門衛。(圖14)



最後一張是我很喜歡的照片之一。各民族的人雖然服飾、文化不同,可仍有很多感情屬於全人類共通。

三、社會狀況之中土比較

與中國相似,土國地區間差異很大,西部沿海地區以外向型經濟為主,較發達,西化程度較高,典型的超級大城市伊斯坦布爾集中了全國五分之一的人口和四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市民著裝時尚,較為熱情、開放;中部地區人口密度與城市規模較小,以農業為主,戴頭巾、穿傳統長袍服飾的婦女明顯比沿海多,城市氛圍更加傳統與保守。

從交通發展程度上看,土國似乎不如中國。我們的大巴行駛路段大體都只有雙向四車道,路況約為國內國道的水平。過站的兩個國內機場(開塞利機場與伊茲密爾機場)規模也很小,只相當於武夷山機場的規模,可伊茲密爾是土國第三大城市,人口250萬人,機場規模與城市規模的這種“不相稱”讓我很有些驚訝。而且土國城際交通雖然看上去 “不發達”,可道路上車速只在四五十公裡之間,車也不多。很奇怪土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為什麼不需要人與貨物在城際間的大量運輸?

物價水平上看,我覺得土國物價與國內相比一點兒也不貴。超市的通心粉一包3塊錢(折算為人民幣價,本段同),蘋果兩個加一串葡萄6塊錢,一束花10幾元,在伊茲密爾海邊酒吧兩個人吃頓晚飯(兩個套餐加牛肉串加一瓶啤酒)100多,旅游景點的門票貴的不到60,一杯旅游景點的現榨純果汁15到30元之間,一件皮衣1200。考慮到土中兩國的人均收入差距,土國老百姓的物價壓力應該比咱小?

四、自然環境之中土對比

從環境保護看,土國比中國好得太多太多。土國全境天很藍,空氣清新,能見度很好。回國後第二天,小林開車時一直覺得看不清楚,還懷疑自己的車窗沒擦干淨,其實不過是因為在土國呆了幾天,眼睛不習慣國內雜質過多的空氣了。(圖15)



早晨時分卡帕多奇亞地區的藍天,不確定照片有沒有被P過,但印像中天確是很藍、很近。(圖16)



從這張圖來源於網上的《2001-2006年間全球空氣污染形勢圖(低於2.5微米的懸浮顆粒分布狀況)》上看,土耳其的空氣質量在全球屬中游,與西歐差不多,比最差的中國好太多。

土國中部山地原為牧場(突厥人初到小亞細亞半島後就在中部山地放牧),因缺少水源,或是受到環境破壞,目前該地區部分地方呈荒漠、半荒漠狀態。但視線所及,由於人口承載壓力不大以及進行了治理,該片地區的荒漠化趨勢似可控制:此地近水源的地方才有種植,沒水源的地方就成片地覆蓋著荒草,雖然拋荒,但有草覆蓋,避免了水土流失;偶見小塊沙地,大都植有固沙植物;路邊的小山上小樹一般高,很明顯實施了人工造林。(圖17)



土國沿海港口城市伊斯坦布爾和伊茲密爾人口分別為1065萬和250萬人,為土國第一和第三大城市。城市雖大,但城市沿岸的海水水質很好,海鳥在空中飛翔,市民在海岸邊垂釣,人與自然在某種程度上和諧共處。(圖18)



距以弗所遺址不遠的南愛琴海海岸,大巴經過時司機看我們激動,停下車讓我們拍幾張照片。在我看來,此處海景比巴釐島不差。

五、三城記

所經的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科尼亞三座城市,各有特色,我都很喜歡。

伊斯坦布爾人口多,城市大,交通干線上擁堵得厲害,我比較贊賞它新舊城分開的規劃措施,舊城中共有四處被劃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分別為考古區、蘇萊曼尼耶區、澤雷克區、城牆區。我估摸著第1、2、4個區均在艾哈邁德區,位置約略在下圖 “伊斯坦堡省”幾個字所處位置。(圖19)



網上找了張艾哈邁德區的圖片。(圖20)



伊斯坦布爾城景。左圖為歐亞大橋,圖下側為歐洲區,雖不確定是否屬於世遺範圍,但明顯受到限高規劃的保護:在一片平房之中,清真寺的宣禮塔仍然突兀高聳;圖上側為亞洲區,海岸近處也是低矮的建築,遠處才見現代的高樓大廈。

在伊斯坦布爾,無論是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乘船賞景、還是在艾哈邁德區游覽,我們抬頭遠望,所見的天空仍呈“籠罩四野”之勢,天際線很幸運地未被現代的高層建築所“破壞”。(圖21)

(圖21至圖23因超過系統限制,不再貼圖)

與超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相比,土國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感覺安逸得多,似乎更適合生活。城市被群山環抱,沿U型海灣而建。當晚我們乘坐出租車沿著海岸線往返,遠處一排排的建築依山而建,萬家燈光閃爍,其溫馨迷人程度非都市“夜景工程”可比。(圖22)

傍晚夜幕將垂未垂之際,伊茲密爾的海邊靜謐、安逸。

第三座城市是科尼亞,山城樸素整潔,很多女性仍戴頭巾穿著傳統服飾。(圖23)

結語

深夜行文至此,頗有筋疲力盡之感。數日少眠少休,埋頭抄書剪圖,雖過於執拗,失之繁瑣,亦終完此稿,如釋重負。:)

2011-11-27凌晨完稿於榕


精選遊記: 伊斯坦布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