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島鼓浪嶼-我的幸運地之三

作者: 蜜罐裡的豬

導讀出了旮旯往後走大概5分鐘就能到海邊。超級方便。 小路盡頭就是海。近的好像自家後院。 海面盡收眼底 今天天氣陰。海面也跟著看上去帶了那麼點憂傷的氣氛。 在天涯海角處垂釣也就差不多這感覺吧哈哈 然後從這裡開始就一直好運連連。 沿著海岸一直往南走會經過鼓浪石,有不少游客在這邊跟鼓浪石合影。 這時我的注意力停留在旁邊沙灘上躺著的一截樹樁上� ...

出了旮旯往後走大概5分鐘就能到海邊。超級方便。

小路盡頭就是海。近的好像自家後院。



海面盡收眼底



今天天氣陰。海面也跟著看上去帶了那麼點憂傷的氣氛。



在天涯海角處垂釣也就差不多這感覺吧哈哈



然後從這裡開始就一直好運連連。

沿著海岸一直往南走會經過鼓浪石,有不少游客在這邊跟鼓浪石合影。



這時我的注意力停留在旁邊沙灘上躺著的一截樹樁上。我腦海中浮現佐佐木小次郎拿著酒壺,背對大海坐在岸邊樹樁上,抬頭思索著什麼的身影,身後幾只大雁飛過。這個場景簡直是井上雄彥“最後的畫展”裡最後一個場景的實景再現,這一刻我甚至思考起井上來鼓浪嶼旅游的可能性哈哈。當然,這個只有去過“最後的畫展”的同志們才能知道的場景。在這旅游地,偶遇井上大師的傑作真是積人生之大幸。要說這是一塊寶地也不為過。



我收集下樹樁旁的沙子放進隨身攜帶的瓶子裡,並拿起相機記下了這歷史性的時刻。



拍照的時候一個環衛工人過來想把樹樁當垃圾拖走,被我天花亂墜的說走了。在回程的時候又碰到了。被我再三叮囑了一番。



沿著海一直走



接下來就是菽莊花園,那裡是我向往已久的鋼琴博物館所在地。



菽莊花園由四十四橋,十二洞天和鋼琴博物館三部分組成。剛進入菽園還有一個小型的博物館。放了一些明清近代的展品。不過真偽不一,看過就算。

十二洞天這裡倒是有一個非常別致的園中庭院。庭院的建築感覺花草修整都頗有和風。十二洞天錯綜復雜的分布著已十二生肖命名的十二個人造洞口,具有很高的玩賞性。基本是游客必游之地。找到了雞,背後是日光岩~~



一路向前,馬上就要到鋼琴博物館了。



正門。干淨漂亮



鋼琴博物館整體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展館、第二展館和鋼琴展示回廊。其中前兩個展館每小時會有專門館員負責講解。展示回廊可供游人拍照留戀。展出的鋼琴全部是華僑胡興義先生所有並捐展。鋼琴對於西方人不僅僅是樂器而是一種信仰,這也是他們何時何地都需要鋼琴的原因。我真心的感謝讓我們又機會見到這種信仰的胡興義先生。

第二個館負責解說的館員超級認真負責,不僅針對收藏鋼琴來講解,還給所有聽眾普及了鋼琴博物館的歷史和鋼琴相關知識,講解的風趣幽默,讓人獲益匪淺。正當我們聽著解說的時候,旁邊傳來一陣悠揚的琴聲,原來是上一屆廈門政協主席帶著聯合國的人過來參觀。我們有幸聽到了全館價值最高的1888年的斯坦威的琴聲,政協主席寶刀未老,邊彈邊唱,一曲下來,余音繞梁。剛剛還是被欄起來高不可攀的古董,現在發出了聲音,不僅讓人贊嘆一架鋼琴居然不靠任何擴音設備能到達這種效果,氣場強大而空靈。

接著我們又有幸聽到了館員用胡興義母親的遺物也同樣是他最喜歡的一架鋼琴——1937年的布魯斯納演奏了一首類似小橋流水的抒情曲。這台鋼琴的高頻共振比一般鋼琴多了一根弦,所以高頻共振更有力度。館員解說它比較適合演奏黃河大合唱這樣的曲目。鋼琴聲音非常洪亮,混響超好,果然跟一般鋼琴聲音有區別。

懷著全心滿足,我一邊回憶著剛剛琴聲一邊前往島上另一個音樂聖地——風琴博物館。



正門,非常古香古色



進門便看到巨大的管風琴矗立在整個風琴博物館的正中心。



從上往下看到的諾曼比爾內部繁復的構造。蒸汽朋克為什麼會讓人迷戀不已,一眼了然。



小型的管風琴



鍵琴



相比鋼琴博物館的完美維護,風琴博物館就顯得有點凌亂了。基本每台琴都沒有名字和出處,而且有不少已經破敗,而且有些琴只有琴管和零部件,這就是為什麼可以拍照的原因嗎。看來要等到維護完成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