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赫氏古堡游記

作者: 扇貝貝

導讀赫氏古堡建在加州中部沿海的山丘中,如果用“靠山者仁,靠海者智”的說法,赫氏家族可以說占盡智仁。不過若是把它拖到歐洲,赫氏古堡可能只能叫赫氏堡——1863年起建的成本,在各種城堡多如野狗的歐洲,完全稱不上一個“古”字。但是這個赫氏古堡的“古”,卻不但是城堡的古。它包含的“古”,是美國人一種拿金錢買歷史的類似於暴發戶的霸氣。 2011年12月27號跟� ...

赫氏古堡建在加州中部沿海的山丘中,如果用“靠山者仁,靠海者智”的說法,赫氏家族可以說占盡智仁。不過若是把它拖到歐洲,赫氏古堡可能只能叫赫氏堡——1863年起建的成本,在各種城堡多如野狗的歐洲,完全稱不上一個“古”字。但是這個赫氏古堡的“古”,卻不但是城堡的古。它包含的“古”,是美國人一種拿金錢買歷史的類似於暴發戶的霸氣。



2011年12月27號跟螺絲同學抵達古堡,正好趕上11年最後一場night show。城堡裡有各種演員穿上以前的服裝,盡量表現出城堡在三十年代的樣子。赫氏古堡建在山上,從山下乘坐巴士上山約莫十五分鐘。當年赫氏家族第一代喬治·赫斯特買下了方圓近四五萬英畝的土地,而他的繼承人又不斷購買,最終買下了以現在城堡為中心的方圓有二十多萬畝的土地——然後開了個牧場。所以從山下的赫氏私人土地的邊界跑到山頂的城堡可是要些時間的。在大巴上,喇叭一路放著老美國的音樂。就是常在《湯姆傑瑞》裡面聽到的老式爵士樂,那些似乎從唱片中放出的,還有些沙啞的爵士樂,標志著美國那個工業繁榮卻與戰火紛飛的歐洲大陸隔絕的黃金時代,也可能是屬於美國人的“正統”歷史的一段時間吧。慢慢在爵士樂中飄忽了一刻鐘,車終於開上了山頂。似乎因為是聖誕之後,游玩的人並不多。接待我們的導游叫安迪,是個胖胖的老頭子,他自稱從年輕時候就為赫氏家族服務,對城堡的一草一木知根知底,如果有問題盡管問他。他領我們到第一個地方,城堡的泳池。

泳池是羅馬式的,如果看過一些古羅馬的電影,那麼那白色的立柱和裸露的少女雕像可以立刻讓你判斷出來。美國人,特別是那些早先的歐洲移民,一直把羅馬時代當做自己的正統文化的爹。連希特勒搞的帝國都說是神聖羅馬帝國第三帝國,可以想像他們對於那個發源意大利的驕奢淫逸的歷史的膜拜了。美國人也繼承了這個傳統。在他們心中,一個羅馬莊園,應該跟我們心中西晉的金谷園一個感覺。


這裡的室外游泳池及其寬敞,有兩個網球場那麼大。池底閃亮亮的,鋪著鍍金的小碎磚,以表示主人不忘本的精神——第一代是開金礦的。池邊環繞著立柱,立柱下有供人休息的藤椅。在三十年代城堡全盛的時候,這裡接待過當時很多美國甚至一些歐洲的名流。電影明星自然不在話下,連愛迪生,丘吉爾和肯尼迪總統的老爹約瑟夫也到訪過這裡。



二三十年代的美國還相對保守,在東部,男子若不著上裝游泳的話,便會招來警察。而在加州,比較裸露的泳裝早已出現。“我們加州人永遠走在美國的前面。”,安迪似乎有些自豪地說。這麼大的泳池,水卻非常干淨,大約是天天打掃的緣故,只有幾片落葉在出水口飄蕩。

二十世紀初,電燈還是個稀罕玩意。但是城堡的主人,第二代赫氏家族繼承人威廉卻擁有著加州人這種“走在美國前面”的精神。這個城堡在那個時代就布滿電燈電話,可以說是“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雖然這樣造出的“古堡”,沒准會讓那些歐洲的過期貴族嗤之以鼻,但是絲毫不妨礙美國人這種我就愛這麼展示你拿我怎樣的勁頭。那個時代,穩定光源的鎢絲燈算是貴重品,威廉一揮手,城堡到處都裝上。電話更是稀罕物,威廉又一揮手,城堡多了一百多部電話。這個城堡甚至有自己的電梯!這可是歐洲那些古堡所沒有的。有錢人的霸氣,似乎在哪個時代都一樣。



從泳池向上走,一路都有這些半希腊半羅馬的雕像。放在當年,這種極端古典和現代的集合,應該讓人大跌眼鏡。但是安迪告訴我們,這些雕像大多是真品,是威廉從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專門買來的。威廉是在一戰前買這些雕像和拱門的,那時歐洲民族矛盾尖銳,經濟凋敝,美國也正處於大蕭條中。所以威廉能以極其便宜的價格(當然還是一筆天文數字)買來這些古董,又以極其便宜的價格雇佣國內的勞工修建城堡,順便解決了加州接近四千個工作崗位問題。就因為這個,威廉還接到了羅斯福總統的感謝。真是名聲金錢享樂三不誤!正好,威廉用這些從歐洲,北非,西亞購買的各種古董,填充了這個“古”堡。它們大多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產物,也有少數有近千年的歷史。也托赫氏的福,這些西班牙,意大利的地中海文化瑰寶得以在美國保存,沒有毀在歐洲後來持續的戰火中。比如這個雕像,三女神,就是十八世紀末的意大利雕像。在花園中,還有來自埃及的雕像,來自古羅馬的拱門,來自西班牙和意大利教堂的石像,門柱,屋檐…一個用混凝土搭建起來的仿西班牙教堂式的城堡,竟然擺滿了地中海沿岸各個文化的珍品雕像,連城堡最外面一層,也用了不同風格的,貨真價實從歐洲買來的裝飾建了起來。這種各種時代,各種風格雜糅在一起的城堡,真是表現了那個時代的美國人——沒有歷史,但是能買來歷史——的感覺。



城堡內更是極盡奢華,能想像你手中捧著拉丁文古籍的孤本,坐在四百多年歷史的意大利椅子上,頭頂上是從西班牙教堂拆來的屋頂,四周架子上擺滿了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希腊花瓶的感覺嗎?赫氏第二代告訴你,有錢,這麼做沒問題。他的客人,就在這些珍貴的古董桌子上打牌,或者翹著二郎腿把煙灰抖在顏色都已經暗淡的古銅器裡面,或者踩在百年歷史的珍貴波斯手工毯上欣賞壁畫,然後威廉再似乎毫不在意地說明這些東西的來歷,之後欣賞客人的表情,真是一種惡趣味。當然也有不買賬的主,比如查理·卓別林,他藏在一個古希腊的棺中,等威廉走過時候突然跳出來嚇他。又或是另一位當時的明星,在聽過威廉的介紹之後,當晚悄悄溜進赫氏的地下倉庫——裡面儲存著大量的毛皮衣服,赫氏用這些貴重的衣服來表現自己的大方,只要看到客人說冷,就取出大衣送客人一件——偷偷順出幾十件皮衣,然後給花園裡那些雕像一一披上。正好當晚下了雪,赫氏一大早出門,看到這般情景,自然心中詫異,而那個演員卻說,他是為雕像好,怕把名貴的雕像凍壞了。“威廉先生可是一點都不欣賞這個笑話。”安迪說。

城堡中的各種藏品價格不菲是個事實,不過其風格的不統一也是真實的。很難想像大廳裡面,波斯掛毯的對面就是聖誕樹,希腊的雕像下面是棋牌桌,意大利的木桌上面放著時尚雜志和巧克力…我難以用美學的目光評判這樣的組合究竟是一種包容的美還是暴發戶的俗氣,不過它們顯示主人家產的目的的確達到了。畢竟不是誰都有能力說蓋一個城堡就蓋一個城堡的。



赫氏在古堡尚未完工的時候,就已經急不可耐地邀請他的朋友來了。整個城堡有近百個客房,各個都有鍍金的屋頂,牆壁上的名畫,精致的小雕像,現代的衛浴設備,古香古色的床,和去廚房極其方便的路。床很小,而且是絲綢的床單,真擔心晚上一個翻身會掉下去。不過想知道自己會不會睡著睡著掉下去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赫氏的後人已經把城堡捐給了加州政府,在這樣的房間睡上一夜,在八十年代可要支付兩萬八千美金!現在嘛,任你是豪華親貴,沒有政府邀請,也難得在這裡住上一夜。



這個房間是在主城堡裡面的,接通城堡的花園中還藏著三座小房間,名字似乎是法文,大概就是叫觀山閣,觀海閣,觀日閣的樣子。因為加州是西海岸,看不到太陽從海中升起的樣子,不過日沉入海的景觀也是讓人激動的。威廉就面朝太平洋修了個觀海閣。觀海閣的對面就是觀日閣,從山頂上看著太陽從美國西部的原野間升起。他們中間就是觀山閣,能看到西部起伏的群山,在冬天一場雪後,推開觀山閣的窗戶,迎面的藍白的山巒似乎能讓人不能呼吸,感覺那山那雪都要擠進窗戶裡來著。而這幾個精致的小屋裡,娛樂衛浴一應俱全,房頂和窗格照樣堵上金子——沒辦法,誰讓威廉他爹是開金礦的呢。

挺奇怪的是,威廉夫婦的房間是分開的,不論是在這三個小閣中,或是在主城堡中,他倆的臥室都是分開的,莫非這是那時候人的習俗?似乎這個威廉和她夫人還有另一個女人有很長一段恩恩怨怨的糾葛,其中各種故事趣聞,卻不是安迪所能盡說的了。這個是赫氏夫人房間的台燈燈柱,是玉石的,頗有亞洲風格。赫氏夫人是演員,長得非常精致可愛,而威廉投身影視產業新聞產業,他夫人自然也獲益匪淺。



威廉在城堡二層建了客人的圖書館,他的在三層的辦公室也放著很多藏書。據安迪說,威廉先生可以熟練地聽說讀寫七門語言,其中包括拉丁文。值得一提的是,威廉是哈佛大學的學生,不過被退學了。他在哈佛似乎非常自命不凡,曾經把一頭驢子帶到院子辦公室,然後又把他的寶貝寵物放到學生泳池去游泳——他的寵物是一只美洲鱷魚——在闖了各種禍之後,他的參議員老爹也罩不住他了。威廉就回到了加州,在威廉多年之後事業有成之時,他寫了一封信給哈佛,提到當年沒有完成學業的遺憾,順帶附上一張支票並說明自己仍然愛著母校。支票上的數字我們並不知道,知道的是哈佛大學立刻給威廉頒發了一個榮譽學位。



這樣,威廉也算是哈佛畢業了。不過威廉在哈佛的時間沒有白費,他在哈佛沒有定專業,但是四處學習感興趣的課程。當他被退學回家的時候,他發現腦海中印像最深的是選修過的兩門新聞學。他就跟他的父親,當時的參議員,喬治·赫斯特說自己想在新聞業謀一份職。喬治起先非常反對,用安迪的話說“喬治先生認為新聞業不過是比妓女好那麼一丁點的職業而已。”不過威廉自持聰明過人,跟他爹約定就先做兩年新聞,讓他爹看看自己能闖出什麼名堂。兩年之後,他爹的從政宣傳已經需要威廉支持了。之後威廉發展出了赫氏的新聞業,在全盛時期曾占據美國一半的新聞市場,之後威廉又投資影視業,甚至迪士尼也受過赫氏家族的資助,似乎白雪公主就是赫氏出的資。這個第三層的小辦公室,就是威廉每天處理近百份報紙的地方。一旦有什麼新聞,別的報社派一個記者,威廉就派十個記者去,要求寫出十份完全不一樣的報道出來。別的報社譏諷威廉的做法,而威廉毫不在意,說這叫“集體報道”。不過從威廉開了這個先河之後,現代的新聞媒體一有大事,也是派一群記者去了。威廉的赫氏新聞集團遍布整個美國和歐洲,有信件表明希特勒和墨索裡尼也給威廉提供過新聞。

在底層大廳的後面,是占據小半個樓層的廚房。外面的餐廳能容納二十多人同時進餐,而廚房則容得下三十多個廚師拼命忙活。安迪指著櫃子裡各種奇形怪狀的銀質餐具叫我們猜他們是干什麼。我可是一個都沒有猜對。有的是挖牛骨頭裡的髓的,有的是吃貝殼的…反正復雜程度不亞於上海人吃螃蟹。感情美國人要復雜起來,也是蠻頭疼的事情。



威廉似乎非常喜歡沒事溜到廚房找吃的,也非常縱容他的客人來,不過只有一個規矩,吃的東西不能離開廚房。廚房一面放著冰箱,不過在威廉的時代可沒有冰箱,取而代之的是裝著冰塊的櫃子,冰要從專門的冰場雇人運來,夏天的冰的開銷,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威廉本人不愛酒,但是廚房卻有各種好酒供客人品嘗。在美國禁酒令大行期間,客人們都知道,來威廉這裡,能嘗到真正帶勁的雞尾酒。正對著廚房,就是雞尾酒廳,廳裡面還有娛樂室,可以打桌球。因為二三十年代,一般是男人們在娛樂室打桌球談生意,女人們聚在一起說話,所以兩個地方挨得很近,不過還是隔了一層牆。威廉似乎不管這一套,還是很熱心地邀請女士們一起打桌球,似乎跟當時風俗不符,不過又是一次“走在美國前面”了。



轉出娛樂室,便是威廉自己的電影院。因為他也控制著影視業,所以每次有新電影,他總要在自己的小影廳先播放,然後邀請演員導演或者各界名人一起看。在看電影的時候,威廉也會邀請城堡裡的女僕,廚房裡的廚師和打雜的一起看。“你可以想像你幾分鐘前還在刷碗,而現在卻坐在湯姆克魯斯邊上看他演的新片子的感覺。”安迪說。

走出古堡,順著小路來到古堡的背面,發現背面還是一層混凝土。在威廉去世時候,古堡還未曾完全修完,而赫氏的後人沒有心情繼續這個項目,終於在威廉去世後七年,將古堡捐出。不過安迪說,現在的赫氏家族在美國各地擁有十幾處這樣的地方,他們不過是捐了這一處罷了。離城堡背面不遠處,是網球場和員工游泳池。員工游泳池是室內的,池底也是鑲金的,池上還有跳台,整個的布置也是仿羅馬式的。看著這樣的泳池,心裡奔騰著怒吼著就是“奢侈啊!”幾個字。從泳池出來,向山下望去,那一條白線,是赫氏家族修的飛機場跑道,一堆黑點,是赫氏養的牛,一片老屋子,是赫氏原來的動物園,裡面曾經有北極熊…不過在赫氏將城堡捐出時候,一並捐給加州動物園了。想一想這個家族的這種手筆,而這麼大的地方這個家族有十幾處,而威廉才是當時美國第十富裕的人,不由得迎風飆淚。人間的享受,真是上不封頂啊!!!



從山上下來,我順道去了解了一下這個城堡和赫氏家族的歷史。赫氏家族第一代喬治很小的時候在礦產幫工。他人雖小,但是記性好,非常聰明,周圍的礦工都認為他的才能不應該浪費在小礦洞裡,於是各個把自己的知識教給喬治,於是喬治在青年時期,就對礦物和地質學有了很深的了解,以至於後來來西部開礦時候,當地的印第安人都稱他為“能聽懂石頭語言的人”。在喬治長大之後,恰逢美國西進後的淘金熱,喬治便把自己僅有的鋪蓋打了個包,只身來到西部。最初幾年非常苦,因為沒有本錢,及時能判斷出礦脈,也無法開采,而且一直沒找到富礦。但是年少事情的開礦生涯讓人明白要等,要耐心。在熬了幾年,攢了一些錢之後,他偶然聽人說到聖塔巴巴拉附近有一個鉛礦,不過開發價值不大。他很快地去勘測了一番,又不動聲色地回來,買下了那個鉛礦的土地。事實證明他所學的知識沒有辜負他,那裡的礦脈下面不是鉛,而是銀的富礦。靠著這個銀礦,喬治的財富迅速崛起,很順利地回頭去開采自己以前發現的礦脈,後來又淘到了金礦,於是財富一發不可收拾。他認為最初找到的銀礦是自己的好運起點,於是買下了銀礦周圍的土地,也就是現在的城堡所在地。既然有了財富之後,喬治娶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中學教師,並且有了獨子威廉。在威廉小的時候,喬治就常帶他來這塊包含了好運的土地,並稱這裡是有夢想的地方。當然喬治也沒有閑著,靠著開礦積累來的財富,他聰明地投身政治,並且很快進入眾議員,然後是參議員,雖然沒有能成功競選加州州長,但是他的財富替他保留了很長時間的參議員席位。而這時候的威廉,總會漫步在這塊被他爸爸稱為充滿夢想和好運的土地上,看著山海交接,思考什麼是自己夢想。在威廉十歲的時候,他隨著父母來到歐洲旅行,這一旅行就是一年多。年少時候的記憶在威廉心中揮之不去。他所看到的,是十九世紀末的歐洲,一個沒有被工業污染,沒有被戰火焦灼的平和,自然,人文之地。長大以後的威廉,在被問及為何要修築一個城堡時候,總是說起自己十歲去歐洲旅游的見聞。他在看到各種宏偉的城堡,欣賞各種精美的藝術,聆聽各種優雅的音樂時候,就下定決定自己要擁有這宏偉,精美和優雅。而他的母親不斷地跟他說著歐洲的歷史,讓他明白看到的土陶罐原來有這那麼久的歷史和那麼高的價值,看到的石像擁有那麼細膩的雕琢和耐心的打磨,讓他知道聽不懂的語言裡包含了多少偉大的作品。看來早年的教育是極其重要的,雖然最後成就了一個大雜燴式的城堡,但要是沒有早年的見聞和後來的研究,威廉也不會對這些文藝復興期間的古董產生什麼興趣,更不用說搬回家裡來了。威廉的美國夢,與他父親的夢重疊在同一塊土地上,開出了不同的花朵。威廉將他的城堡描述給很多建築家聽,但是對方看了那塊群山中的土地之後,都不約而同地說在這裡不可能修建城堡。但是威廉卻無法按下自己的夢想,終於,他找到一位在三十年代非常稀有的女建築師,說明了自己的意願。那個女建築師,朱莉亞•摩根,拿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如何用混凝土加固,如何建設骨架抵抗加州頻繁的地方,如何運來大塊的石灰石當做城堡的石料…就這樣,一個出錢一個出知識,在這個威廉父親譽為夢想之地的地方修出了一座城堡,一座統一了西班牙,意大利等環地中海文化圈的建築風格的城堡。現今,赫氏家族仍然存在於美國,應該是隱形富豪的感覺。因為,似乎沒有幾個家庭,有自己的衛星在天上飛…

赫氏的歷程,很像那個年代崛起的美國巨富。第一代靠在野地裡學到的知識,靠勤奮,努力和耐心尋找機會而富裕,並且跟美國一直到現在的情況一樣,優而仕,無論是訟,商,工,科,體…只要積累到一定資本,就投身美國政壇,集結人脈,將自己的家庭與這個國家的上流世界掛鉤。而第二代,靠著自身的見識和聰明,以及上一輩積累的財富和人脈,牢牢地把握住一個產業,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夢想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有時候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達成。不過每一代有自己的責任,卻也有自己的夢想。雖然開礦這條路難以再復制,不過一些精神和啟示是留在了腦海中了。

希望我也能給自己家的游泳池底鋪上金磚。

(歡迎發郵件3635931@***交流切磋。如需轉載或刊登,請與本人聯系。)



























精選遊記: California City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