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峨眉(冬季峨眉山游記)

作者: 行著行者

導讀連綿不斷的雨下了一周,讓天氣陰陰涼涼的。臨近中秋的北京城倒像極了巴蜀大地的冬季----潮濕陰冷。不禁讓我想起那碎片般記憶的峨眉山之旅,猶如鵝毛雪片般紛紛飄落而來...... 往峨眉 遠近聞名的峨眉山是眾多游客心中的向往,再由於中國的長假特色,注定春節期間來峨眉山游玩必須面對游人眾多的頭痛問題。這也造就了峨眉山節日期間一切皆貴、一切皆難的現實。 由� ...

連綿不斷的雨下了一周,讓天氣陰陰涼涼的。臨近中秋的北京城倒像極了巴蜀大地的冬季----潮濕陰冷。不禁讓我想起那碎片般記憶的峨眉山之旅,猶如鵝毛雪片般紛紛飄落而來......

往峨眉

遠近聞名的峨眉山是眾多游客心中的向往,再由於中國的長假特色,注定春節期間來峨眉山游玩必須面對游人眾多的頭痛問題。這也造就了峨眉山節日期間一切皆貴、一切皆難的現實。

由於早就聽說旺季人滿為患的消息,因此我們沒有在春節假期頭幾天前往峨眉山,而是過了初四才前往。(回來後我們還在不禁感嘆我們的抉擇是多麼的正確。)

到峨眉山很方便,旅游長途車一整天都絡繹不絕。感覺時間充足,我們並沒有計劃太早出發,當來到車站時發現站內已經人潮洶湧了。服務

人員平靜的說:不用擔心,今天人已經少多了。上了車,迷迷糊糊地前進,偶爾聽到車內人討論,據說昨天峨眉山金頂上有幾千人下不來。不禁唏噓,不知道現場會是怎麼一個景像。

四川的冬季多雨,雖沒有北方那麼寒冷,卻也是到處冰冰涼的。車開的不算快,到達峨眉旅客集散中心時已經接近中午了。雨一直下,細細的宛如北京的春雨。

住峨眉

風聞峨眉山上金頂住宿春節期間早已經上千元一夜了,且陰雨不斷的天氣也無法觀看日出,決定放棄特權。又有山間寺院可以留宿,我確實也想聽晨鐘暮鼓,不過,由於畏懼朝聖的善男信女太多,也放棄了考慮。選擇山下,似乎是唯一法則了。(網上有一些寺廟住宿的電話,可惜都打不通或無人接聽,也許是僧人們也煩了人多?後來登山後才發現,到初五、初六以及往後的日子裡,寺院內已經有了許多可以出租的房間了,價格都會在門口公示,價格不貴。不過,大多條件一般。)(另外還有一點,對於北方來的游客,房間內是否安裝了空調是否重要,一般的北方人在冬季的四川沒有空調加熱的房間裡是受不了的,那種冷絕非言語表述的清楚。)聽取了別人的意見和分析形勢後,最終考慮住在山下,而且下午的時光還可以將山下的景致轉一轉。

下車的地方往前就是景區外圍,說是外圍其實只是停車場和一些附屬設施,還沒有發現收門票的地方。路邊有些停放的車輛,一看就知道是臨時停放要拉客人的,迎面而來的基本上是招攬生意的人。應該都是附近農家院的推銷者。熱情但不怎麼還價,都極力說自己住處離進出口很近,條件不錯。不過,仔細想想,似乎應該是錯過了人最多的日子,經營者也來拉客了?

通過溝通了解,選定了一家,據說在山腳下主要通路旁,去任何地方都方便。也降了些價格,不算太貴。後來,才知道這不多的降價裡還有些奧妙。不過,感覺比較好的是:我們沒有遭到一些景點出現的被圍攻勸降現像。當然,應該說他們也是為了掙錢,但那樣讓人很不舒服。峨眉山游沒有這種感覺,從始至終讓人感覺四川人都很平和。也許這和巴蜀大地的人文有關。

坐在大吉普裡面很快就到達了我們入住的地方。公路向上二三百米的地方,一幢白色四層小樓。獨門獨院,儼然一幅城市招待所的規模,樓層裡是四個套間一層,每層的中庭是一個公共區域,布置了電視音響等。房間內很是干淨、四白落地,家具齊全。只是衛生間寒酸了些,所說的洗浴熱水就是一個小電熱水器(不過,南方的小旅館似乎都是這個樣子的)。總體來說,干淨整潔,舒適度適中。感嘆當地人旅游發展的同時放眼望去。就在他的前方不遠就是一個更為講究的住所。同樣四層小樓,門口有個燈火輝煌的大廳,裝修高檔,竟是星際酒店的氣派了。

後來通過游玩結識了一些當地人,我們才又知道。其實,峨眉山山上山下有許多可以住的地方。山下景點的周圍都會有各種規模的住宿的地方,有農民自家的院落、也有像我們住的這種規模較大的和大型的賓館及度假村。而景區內除了前面說的山頂酒店和寺廟外,還有一些景區內擁有度假村賓館酒店,還有就是農家了,而那些農家大多是山間的轎夫,除了抬你進山還可以把你帶到他們的家中住宿。我們就決定下次來峨眉一定要住在真正的老鄉家,過一回峨眉山山民的生活。(悄悄告訴你,通過他們還可以得到很多的實惠呢。嘻嘻,具體是什麼?自己去感受吧。)

計劃峨眉

出來接待我們的是這家的男主人。不溫不火,不冷不熱,就像家裡來了常來的親戚。交了押金,給了收據,老板又遞上了名片說道:這附近有什麼事情就找我吧,沒問題的。然後,轉身拉著帶我們過來的人,塞給了他們一些錢。那人樂了說:放心,也許還會有的。這時,我明白了,原來拉客人的是專業人士。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了。

老板送來熱水瓶,其實一層四戶的中庭裡有熱水機,冷熱水正常。老板又不冷不熱地說了說下午如何計劃更好(對比北方農家院主任來說是不夠熱情),還免費贈送了一張老舊的地圖,好在峨眉山不會有太大變化。話題一轉,說道明天上山,可以由當地旅行社全程安排,絕對正宗、絕對合適、絕對正規......話語中態度很是溫和,讓人感覺不會強買強賣。考慮到我們對此地基本不了解,只是看過些宣傳,還是老老實實跟團吧。我們決定簽訂旅行社的一日游行程。

做出決定後很快就來了一個小伙子,雷厲風行,簡單介紹後,拿出一份合同,十分的正規,完全的格式文本,只有幾個填空的地方。簽字、給錢,就算合同訂立了。小伙子雷厲風行的又走了。老板一直陪著旁邊,小伙子走後,在窗前探望的他平淡的說:那些人也會和你們一起山上。原來是又有人入住了。

綜合的看,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對於初次前來峨眉,而且時間又比較緊張的游客,跟旅行社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一兩天的游玩時間其實根本玩不完峨眉山景區的。不熟悉景點路途和規模的外來人是無法估計時間點的,自己游玩只能是走了冤枉路又沒有看到景致。但是,對於時間充裕,不追求時間與效率的游客,那就應該盡量選擇自己游玩,悠閑自在玩他幾天,不急不慢在山中采風,那應該是最美的。可惜,估計沒幾個人能夠那樣。再去峨眉的時候,我一定不會再選擇跟旅行社,因為大體對那裡有了些認知,並且要計劃一個長長的假期,慢慢的體味。

旅行社會安排一個固定了路線,主要景點基本會走到,但為了趕時間會舍棄許多景致或者不去仔細介紹的。一天下來,帶著你使勁的跑,勉強趕得上合同裡規定的行程。應該說是效率最高的峨眉山游玩的方法了。但是,簽訂合同後的行程中,發生的事情卻有許多竟想不到。

山下

中午在農家吃了飯,清清淡淡的。也許是因為知道我們是北方人吧,沒有放太多辣椒,只是每個菜裡都有一些。沒有什麼肉,如果要也就來個腊肉,四川人瘦和吃肉少有關系,肉少和天氣有關系。老板不善談吐,老板娘倒還健談,不過主要是圍繞她在北京工作的兒子,言語中透著親切和自豪。確實也讓我們感觸不少。

飯後聽從安排,步行前往各個山下的景點,據說都不遠。

走上不遠處的公路,不一會我們就回到了下長途車的路口,果真不遠。但是,各個景區都還需要走上一段,當然也可以做電瓶車。時間富裕,我們不打算奢侈。

山下有報國寺、雷音寺、伏虎寺和第一山亭等景點。走走看看,也還算有些景致。不過,對於北京來客,只是看看寺廟到沒有太多感覺,畢竟大寺高廟見的多了,沒太多新鮮感。這是路上停了小雨,走在平整的馬路上,緩緩的沿坡路而上,去看一個寺廟,讓人感覺又點像去八大處游玩。

說到第一山亭,不得不說一下注意安全的問題。第一山亭本就是一個亭子,中間掛了一口大鐘,人們排隊敲打大鐘發出祈福的聲音。亭子不錯,鐘聲也好聽,周圍人造景觀也匹配。只是,敲鐘後的平台有個不起眼的台階,不注意的人會以為是平地,很容易踩空。尤其這時敲鐘的人們還停留在撞擊銅鐘時發出的音響中。我們的一位同伴就在此處崴了腳。估計也還會有人失誤的。出來玩,上山、走台階大家可一定要注意呀。

上面說的沒感覺,只是所謂大城市人的毛病。作為風景名勝的開端景色大家還是一定要看的。不看廟宇內的陳設,就只看廟所處之境,路所經之景,就會讓你知道其中的不同了。旅游嗎,就是要找尋平日裡所未見過的。

上山

迷迷糊糊地走到大路上,不知道集合的地方距離有多遠。伸手打個車是城市人最簡單的代步方法,也省的迷路。可是,上車沒走三分鐘車就停了,司機左手一指,客氣的說:“到了。”啊,這麼近,果真如店主說的走走就到了。

悻悻地下來車,天色還早,四周漆黑一片,夜幕中一座龐大的建築矗立在公路旁。這就是進山的必經之處---售票處和入口?雖然早,但門前已經人頭攢動,人山人海了。看來對於早早登山的人,多早都不叫早。

人群主要集中在售票大廳門前,聽說一會就可以買票了,人群更加的密集。可是售票大廳了黑漆漆的一點動靜都沒有。

雨絲又降,看來這一夜都在淅淅瀝瀝的下。臨晨潮濕的空氣讓人更感到寒冷。

售票廳的燈亮了,人群擠向了大門,仿佛要做出壓縮餅干......售票大廳的門開了,人們搶東西般衝了進去,伴隨著喊聲、罵聲、抱怨聲、玻璃破碎聲......

集中的人群分散到了各個窗口,倒也不再顯人太多。購票也很順利。對於跟旅行社安排的散客,門票是要自己購買的,而且要購買乘車的票。

隨著人群進入了檢票口,又隨著人流走過了票閘後的玻璃門。玻璃門後就是上車的站台,因為人多顯得格外狹窄。到處都是等車的人,到處都是在問導游在哪裡?車在哪裡?大部分這個時間上山的人都是旅行社安排的,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導游是誰、是否包車還是要在停車場和其他人一起搶上車。每個人都在焦慮、無所適從。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許多人走了,更多的人還留在擁擠的站台上。有人瞪著眼無助地觀望,有人不停移動著尋找自己的導游,有人不斷地撥打著尋人電話......站台上人越來越多,有的孩子和體弱者有些支持不住了,有人席地而坐,有人蹲下,有人依靠著別人。由於都是過早醒來、睡眠不足,又站立過久,顯得疲憊不堪,看場景,各色人等仿佛是災難片中的難民。

很不幸,我們就是其中的一員。不知道導游什麼樣,打電話說馬上就來。左等不來,右等不來,足足半個小時也沒個人影,更別說專車了。問問周圍的人,也大多如此。

有人開始謾罵,有人開始懷疑,也陸續有人在導游的引導下上了車。等待,那份焦躁、那份無奈、那份茫然、那份疲憊......

時間過得很慢,人群從擠壓到更擠壓,再到松散。大部分人在漫長等待和抱怨後上了車。還有我們在等待。

不知道打了多少的電話,所有人得到的答復都是一樣的:馬上。始終不見導游,周圍的人氣氛越來越不好。忽熱,聽到玻璃門外高音的吵鬧聲。循聲望去,門外的出入口處保安正在聚集。仔細分辨,應該是團隊進口導游為了爭先爭吵起來。老天,都是人多惹的禍。

看著兩群不依不饒的人,雖然希望他們馬上消失,但也希望他們中就有我們的導游。

煎熬中度過了近一個小時(也許更久)。有一個穿著紅色帽衫的女士出現,這就是導游了。果真是隨著吵鬧的人群進來的。哎,對此番光景只有一個評價:亂!

大雪

還算好,是旅行社事先確定了上山的車。大家魚貫而上,進入車中才感覺到自己原來已經涼透了。

車平穩地啟動了。導游簡單地說了幾句就沒有了聲。這和其他地方的情況一樣,沒有人再去介意司機和導游。大家或是聊天或是昏昏欲睡。

小雨似乎下的急了些,車一直向坡上開,所以比較慢。而且,前後都是旅游的車,偶爾還有幾輛私家車風馳般超過去。大體看來,天南海北的車牌都有,發現最遠的是新疆和海南來的車,都是大越野,好拉風。不論大車小車都抖擻精神使足了勁往上爬。

越向上雨越急,空氣似乎也越冷。由於上山的基本是大旅游車,山路顯得有些窄了。還時而又車下山,擦肩而過,不禁讓我感嘆有如此趕早的人。

車繼續向上行駛,轉了幾個急彎後停了下來。抬頭望去,車前停了一溜的車。天比剛上車時顯得更黑了,只有一長串車燈發著幽幽的黃光,昏暗的燈光從我們眼前一直排上山坡看不到的地方。車燈下照的人影晃動。從前往後一些人圍在每輛車的轱轆忙活著。

大聲問了問司機怎麼了。司機慢條斯理地回答說:下雪了,要在每輛車上加裝防滑鏈。

下雪?轉頭望望窗外,只有細細的雨絲,這是四川冬季常見的雨呀,沒有半點下雪的跡像。更甚的是要加防滑鏈?北京再大的雪也沒有用過防滑鏈呀。這雪在哪裡?這雪有多大?

車前停了一輛私家越野車,似乎在躊躇。司機下車打探消息後鑽回了車內,三分鐘後,私家車開始做掉頭的動作。估計是評估了事態,放棄自駕上山的企圖了。那車後又跟來了幾輛掉頭回來的車。看來,沒有豐富經驗的人是不敢開車上山了,之前看到的下山車也是返回的,山上情況一定不一般。這更加劇了我們一定要探明個究竟的心。

我們的車裝好了防滑鏈後繼續向上開。除了防滑鏈增加的噪音外,沒有其他變化,魚依舊下,車窗上更加的霧氣蒙蒙。

車拐了幾個彎,過了一個相對較陡峭的山嶺,不經意間看了看車窗。被手指擦去霧氣的透明處落下了一個小結晶。白色的、細小的,瞬間就消失了。果真下雪了,只能看見車燈照耀處飛舞的小雪花,路還是濕漉漉的,仍像在下雨。

車子不停地向上,雪花也不停地加大。天色也似乎亮的快了起來,仿佛只幾分鐘,眼前的景物不用再憑借車燈就已經看到清楚。茂密的樹林,蒼綠中顯出了一層淡淡的白色,宛如白紗披在樹的枝蔓上。

可是,這一景致並沒看多久。天空中飄落的已經是繽紛的雪片,綠色漸漸隱去,白色迅速地擴大了它的身影,平坦的地方已經全身白色,而且有了些許的厚重感。

再往上,路已經成為白色,在雪路上防滑鏈產生了決定性作用。天空中散落的不再是雪片,而是碩大的鵝毛,漫天飛舞,充滿了整個視野。綠已經淹沒在白色的世界,細小的灌木已經被皚皚白雪壓的彎下了身子,嘩啦嘩啦地劃過如牛爬行的車,有些竟像是要刺進車裡,帶著震落的學,使足了勁貼在車窗劃過乘車人的臉龐。

上山的車之間拉大了距離,我們前後沒有了一輛同行的車。在飄落的雪中,在白茫茫的大三裡,我們顯得渺小而孤獨。

雪似乎總是在加大,司機開啟著雨刮器瘋狂的掃著前擋風上的雪,天已近白了,路已經白了,樹已經白了,山崗上的一切都白了,每一個植物都覆蓋著厚厚的雪,再高大的樹也低下了枝椏。

這雪白的天地仿佛是第一次看到,就是在嚴寒的北方也沒有體會過如此的大雪。更有那峨眉山獨特的山野風光,配了這美麗的雪,讓我贊嘆不已。

金頂佛光

碎片,雪之碎片,光影之碎片,記憶也成了碎片。

從山下瀝瀝小雨到山上的鵝毛大雪,從城市的煩躁到山間的靜寂,再到人聲嘈雜,仿佛走了無數個季節、無數個地點。

車停下了,那是一片停車的地方,山間有一條小路沿山勢伸展開去。據說那是去金頂索道的去路。那路很滑,早已被游人們踩踏的晶亮。上行的人們都購買了鐵掌或草鞋,那可是雪中登山的必備。

雪依舊下,路旁樹上的積雪皚皚時常落下,倒也給游人們許多樂趣和拍照的機會。想來照片中估計都是尷尬的形像和紛飛的雪吧。路極滑,許多地方根本就無法行走了,台階上人們一個跟著一個地俯身緊緊拉住路旁的欄杆,身形搖曳,步履維艱。時常有人摔倒,笑呵呵的爬起來,為了上金頂不怕。

纜車站前是一座廟宇,外觀雄偉但早已模糊在白色之中,用力去看大殿上的匾額,只有雪花的飄動,根本看不清。沒有心情和時間去看那建築,纜車站前已經排了長長的隊伍。站入隊中才知道:站內走廊和大廳還有更長的隊伍。照樣是排隊等待,卻沒有了抱怨,一步步的前行,雖然很慢,但秩序井然。

不知多久後上來纜車,纜車很大,上了許多的人。纜車依山勢徐徐向上,中途有人驚呼:快看,出太陽了!果然,有一縷陽光懶懶的灑進了車廂內。真是老天有眼嗎?蓄意讓我們看到雪後的金頂佛光?

纜車出來仍不見金頂所在,經人指引才發現前行的樹尖上隱現出了佛祖的頭像,原來金頂還要繼續往上走。

上金頂前有一段台階路,導游說上那個台階不要回頭,我們也自然沒有回頭的心情,迫不及待的登上了上去。

金頂上寒風凜冽,雪花紛飛,風吹的人透了心的冷。沒有了剛才的陽光,雲似乎更加厚重了。

金頂上一片氣像萬千,巨大的釋迦摩尼佛坐像矗立在金頂中心,周圍環繞著銀殿和金殿都氣勢磅礡。記憶中進了各個殿宇參觀好像是為了躲避風寒,只有站在中心廣場上仰望那金殿上的純金匾額時,又看到了隱隱約約的太陽時感到神怡。

站到金殿的平台上,據說好天氣可以看到峨眉全景,但大雪漫漫我們是無富觀賞了。但轉身向佛祖看去,夾帶著雪片的雲掠著金頂而過,時而濃重、時而輕薄,矗立在金頂中心的三面釋迦摩尼佛正對著我們,他的笑容時隱時現。有時,眼前白茫茫一片,哪裡有什麼佛?有時,又依稀輪廓,似有非無;有時又清晰可見,笑容慈祥......仿佛在雲霧中昭示著人間的喜怨。這也許就是我們心中的佛吧。那份感受終身難忘。

......

下山

尋路而下,人仍舊很多,雪竟然下到了極致。人們紛紛打開金頂上關掉的雨具,小心翼翼地走了,幾十米外已經看不到人。好在我們鑽進了纜車站,這次發現這裡比上來時人多了許多,空間也小,人味十足。排隊、等候......伴隨著孩子的哭聲、大人的嘆息聲、飢餓的腸鳴聲,人們慢慢的挪到。

許久、數小時,終於下來纜車,走後原來上山的路。路間竟然真的遇到了猴子,那些猴子每一個都很胖,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一起胖胖的猴子。猴子們一點不怕人,不過沒有電視裡那麼明目張膽的搶東西,總是偷偷的靠近,等待人們發現並給了食物後就離開,到不遠處吃起來。大雪地裡它們也吃的玩的開心。路旁則是看著它們的人群,比它們開心。

再下山就要離開金頂景區了,不舍得離開,瘋狂的照相,希望留住這雪景、留住這記憶。

山間行走

離開了金頂,我們又乘車去了下一個景區,下車時已經是過了中午飯點,大家早已經飢腸轆轆了。這裡,已經是另一番景像了,小雨停了多時,空氣清涼清涼的。等待後面掉隊的游客時,我們才仔細了解了這裡,這裡是旅行社安排的必經之地,之後的路就要靠兩條腿了,景點完全在山巒之間。

飯後踏上旅程,道路很平整,都是整齊的石板路,一個景點連在一個景點,如果不是上午的奔波也許走來會很輕松。一路下來,路走了不少,景也看到不少,但累的少了情緒。導游安排的不緊不慢,也不仔細介紹景觀,後來從當地人那裡才知道漏掉了許多好的景致。到最後,為了適應某些個性的游客,團隊散掉了。這也是常事,好在到了這裡路線已經很是簡單,一直往下走,就是景點,之後出門。

自由行動後,就少了牽絆。慢走快走,還來一段滑竿,倒是更美。由於和轎夫們聊得不錯,我們就一程連著一程的坐。轎夫們也樂得如此,大幅優惠後還熱情的介紹景點,還說了許多的典故,這可是意外收獲。站在一處湖光山色的橋上不禁想再住下,和轎夫的家人們一起體會峨眉的美景。

山上的主要行程和景點

車行雷洞坪,步行接引殿,索道後步行街至金頂,返回車至萬年寺停車場,索道至萬年寺,徒步洗像池、仙峰寺、洪椿坪、清音閣、生態猴區、雷音寺。

峨眉之行,感受頗多,感慨頗多,遺憾也頗多。由於行程緊,峨眉的許多美景沒有看,也沒有仔細體味。峨眉山人也十分的樸實,出山前,也和當地老鄉商定好,下次來峨眉就去他們那裡,做一回真正的峨眉人。


精選遊記: 峨眉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