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如畫,四季蘇杭之四夏日游園

作者: thechens

導讀號稱300年一回的日全食過後,上海的氣溫忽然就跌落到一個舒適的水平了。不再是火燎火燎地熱,而是微風徐徐,有點涼爽了。 這就讓我決定要趁這個機會趕去蘇州,去完成我蘇杭四季的任務。 去杭州就是繞著西湖轉,那麼去蘇州的重點無疑便是大大小小有盛名有微名的園林了。 蘇州評上世界遺產的園林共有9處:第一批是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第二批是滄浪亭 ...

號稱300年一回的日全食過後,上海的氣溫忽然就跌落到一個舒適的水平了。不再是火燎火燎地熱,而是微風徐徐,有點涼爽了。

這就讓我決定要趁這個機會趕去蘇州,去完成我蘇杭四季的任務。

去杭州就是繞著西湖轉,那麼去蘇州的重點無疑便是大大小小有盛名有微名的園林了。

蘇州評上世界遺產的園林共有9處:第一批是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第二批是滄浪亭、獅子林、耦園、藝圃和同裡的退思園。

我在今年年初的冬天去了滄浪亭和獅子林,這次的夏日決定游游耦園和網師園。接著秋天去留園和藝圃,而在某年的春天把江南最好的季節留給最出名的拙政園,和最小的環秀山莊。

在我出了蘇州大學,沿著十全街走向網師園的路上,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讓我推薦一下中國的世界遺產,我一定讓他最後才去蘇州的園林。雲岡石窟和平遙古城,雖說還有點外行熱鬧,內行門道的意思,但是它們的難度是一種知識性的缺乏,一旦你獲得了相關的知識,你就能夠明白眼前的東西究竟在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但是蘇州的園林不一樣,它關乎情感,它透出了居住在其中的園主的情調和哲學。他們用點點滴滴的時間堆出了一座假山,載下了一株楊柳,又搭出了一座座弄月,清風的亭子,為這些亭子寫上前前後後的對聯,取一個風雅的名字。

所以我覺得我還是很幸運的。蘇州離開上海不過咫尺之遙。我也就有這個閑散的功夫,能夠反反復復多去幾趟,每趟又只逛那麼幾個小小的園子,賴在裡面一會兒發個呆,一會兒看幾頁書。

我在念了大學之後,已經把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轉過了一遍。那次匆匆忙忙的游園後,給我印像最好的便是小巧的網師園。我記得我有很多次都不厭其煩地給別人形容網師園的好處,我說它的尺度能輕易被人把握住,一眼就看全了整個湖邊的細枝末節,圍著小小的湖面擺放了形形色色的亭台樓閣。











網師園裡面還有很多有趣的細節讓我很是興奮,有一種小孩子發現了一條密道的喜悅。在月來風到亭裡面懸了一面閃亮的鏡子,鏡子裡面反射出了對面的景色。更妙的是,就在鏡子的旁邊有一個差不多大小的門洞,透過門洞卻是網師園裡面的又一個小小的園林。這一會兒真,一會兒假的趣味讓我興致高昂。

但是我似乎料到了再訪網師園會是失望.網師園的“小”今天對我來說完全束縛住了它,那些小拱橋,佯裝停泊的漁船,還有鏡子裡面的反射都顯得那麼無力和嬌作。

在網師園的一邊,有一處頗為緊湊逼仄的地方,說是為了營造一種城市山林的感覺。房子的前後都堆上了假山,假山上還種上了各色各味的小樹,把這一區的光線壓暗了許多。我一邊走一邊默默對自己說,好,現在我的感情完全被壓制住了,這些寬度,高度和亮度的變化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當我穿過山洞回到網師園的湖邊,卻得不到豁然開朗的感覺。完全不像在頤和園中離開了婉蓉那處擠滿了人群的院子後,忽得撞見昆明湖那種朗朗的舒服。

為什麼呢?因為要完成這種對比,就要最大程度地拉開對比雙方的差異。網師園裡的小有其局限性,因為再小的地方還是要滿足人能用的要求。然後它的大又非真正的大,只有這幾寸方圓。於是那些明暗之間,局促和開朗之間,也就顯不出多大的不同了。







晚上去了小小的得月樓,點了清溜蝦仁,得月童雞兩個招牌菜,沒有太大的特色。而且第二天我還瀉了一整天,也不知是否有關,反正就更沒什麼太多的好感了。倒是葉受和的襪底酥讓我眼前一亮,這不就是當時大學超市裡讓我大愛的老公餅麼!





蘇州好像一共有5家散落在各處的青年旅舍,上次住的那家叫浮生四季,這次的這家叫小雅。



選小雅是因為它在大新橋巷,而大新橋巷走到護城河的邊上就是耦園。

據說耦園的特色是三面環水,別具一格。我在第一天的時候已經忍不住跑到耦園跟前,透過一個寫著“耦園”的門洞,往裡瞄了幾眼。往裡看能望見一條頗有意思的小路,路的一邊是水,另一邊是高高的白牆,牆上有幾個黑磚的門頭,耦園就藏在這白牆後面。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7點半准時踏進耦園的門,結果耦園的工作人員剛來上班,一個中年阿姨把我從耦園的這頭領到那一頭買票,途中我就走過了昨天瞥見的那條小路。

這第一眼充滿了各中驚喜。耦園全然不同以往見到的蘇州園林,它牆高,窗少,內向,甚至在園子的四角上還布有高聳的角樓。雖然與紅牆金瓦的皇城有顏色上的差異,然而耦園這第一眼的感覺,還是能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北京庭院深深的紫禁城。

同樣臨著一條河,耦園與滄浪亭選擇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姿態。滄浪亭沿著城市的河道將自己完全敞開,用兩條夾在牆壁兩側的廊子將內外銜接到了一起,給人未進園先得園的意境。而耦園則用高牆將自己與城市完全隔開。







一早的耦園出了奇的安靜,只有幾個人在沙沙地掃著地上的樹葉。野老問說夏天的園林比起春秋來有些什麼特色呢?當然池子裡面種上了荷花,樹上爬滿了知了。而最最重要的是,那些刷上了油漆的木柱子,木梁,在夏日陽光的炙烤下,會散出來一股淡淡的味道。這種味道就是專屬於夏天的味道。

我在耦園裡面一直希望能放松下來,完全忘記平日的那種流線,隨著感覺走,隨性地穿過一間間房間,一扇扇門洞。但是我忽然就會發現自己開始細數起剛才的流線來。

耦園東西長南北短,因此沿著東西方向耦園分成了東園與西園,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男主人和女主人各有一處自己的園子。

我最後專程走到從外面看著像是角樓的房子裡面,發現竟是園主信奉道教用來冥想的地方。道教出世入世的哲學和耦園這封閉內向的生活態度之間似乎有一些非常有趣的關聯。

8點半的時候人漸漸多了起來,我找了個僻靜的角落,看了一會兒《卡拉馬佐夫兄弟》,眯了一會兒,又磨磨蹭蹭了一陣子才離開。

網師園裡為了創造芥子納須彌之感微縮了一座小巧的拱橋,而耦園中水系之間的連接依然選用了簡單的平板,我想像它如果變成一座正常大小的拱橋,那麼整個園林將被堵的嚴嚴實實,局促而狹小了。







在拙政園的旁邊有一棟重量級的現代建築,蘇州博物館。蘇博是貝老的封刀之作,也確實是誠意之作,從其整體尺度感的把握,到各處的細部設計,像是風口,噴淋,全都經過了認真細致的推敲。這體現出貝老絕對的功力,作為建築師的把控能力。





然而這種成熟卻導致了激情的喪失。這和電影完全相同,好比馬丁西克塞斯的《Aviator》完全比不上《Taxi Driver》那種原始粗糙的激情。

我甚至體會不到在王澍中國美院像山校區中的那股靈感。盡管我覺得他越到後頭設計的建築越有黔驢技窮之感,但是在最靠近校門的幾棟教學樓中,有一個高大的門洞,走到那個門洞下還是會被建築師創造出的意境所打動。

貝老在蘇博新館中依然離不開他專有的幾何感,這加重了整組建築的生硬感。這種生硬在庭院中抽像化的假山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還有湖中的小亭子也是太過笨重,穿插的小橋又不夠自然,沒有蘇州園林的輕巧。





其實貝老已經用顏色與整個蘇州取得了呼應,何不完全擯棄造型上的模仿,像是巨大的花窗,而用簡單、疏朗的片牆,用最現代的語言,用各種不規則的高差來表達蘇州園林的那種自由呢?

最後更新下我在蘇杭挑選美食時遵循的方法。





杭州的美食之於我就是樓外樓,好比杭州之於我就是西湖。所以我也像探尋西湖那樣,探尋樓外樓的四季,比如春天的西湖醋魚,夏天的龍井蝦仁。

蘇州少了一個好比樓外樓這樣一錘定音的館子,無論松鶴樓還是得月樓都不夠分量。但是在蘇州,卻零零散散遍布著老字號,所以每次去蘇州,我就搭配一兩件小吃熟食,變變花樣。

另外就是,蘇州居然舉辦過一次名為“姑蘇10碗面”的活動,所以我的目標就鎖定它了。

這次的夏日游園決定去吃同德興的楓鎮大肉面,沒想到誤打誤撞遇上了,這碗楓鎮大肉面只有6-9月的夏日才有供應。吃後發現全面超越上海德興面館的招牌面燜肉面,一舉躍為我最愛的面點之一。



姑蘇10碗面的版本有很多,而且評的時候也是嚴格評給某一家分店的。時隔才沒多久,許多分店已經不見蹤跡,於是要吃齊這10碗面也就略微困難了。比如下面的這家陸長興。

陸長興的兩家分店,分別以香菇面和熏魚面列入榜內。但是兩家分店似乎都已經閉門謝客了。

我就找了兩家靠當時分店近的鋪面,各嘗了一碗香菇面和熏魚面。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