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有約——2012年聖周紀行(7)游客的身份

作者: pufx

導讀游客的身份 小小蘇瓦居住了全斐濟一半的人口,如果說那還是如Tuks,Tuks的哥哥和嫂嫂這樣斐濟自己的年輕一代所向往的城市生活,那麼南迪城則是為群島外的游客而存在的。機場、車站、碼頭就像一條條成熟的流水線,先是毫不費力地把你從斐濟人中篩出來,貼上“游客”的標簽,然後分揀、發送到不同的目的地——在那一個個南太平洋上的無人小島可以上演湯姆.漢克斯式 ...

游客的身份

小小蘇瓦居住了全斐濟一半的人口,如果說那還是如Tuks,Tuks的哥哥和嫂嫂這樣斐濟自己的年輕一代所向往的城市生活,那麼南迪城則是為群島外的游客而存在的。機場、車站、碼頭就像一條條成熟的流水線,先是毫不費力地把你從斐濟人中篩出來,貼上“游客”的標簽,然後分揀、發送到不同的目的地——在那一個個南太平洋上的無人小島可以上演湯姆.漢克斯式的“荒島求生”,但是如果有住有吃有喝有玩,天氣又好,那就是人間仙境了。斐濟旅游業的模式雖然簡單,但是規範得如同模具打造出來的一般——游客至上,明碼標價,你付錢我服務,身份涇渭分明,倒也公道,基本不必去煩心安全和欺詐的問題,這或許也是軍政府的功勞,當然有人要看斐濟村落的話,必是首先將你引薦到總統約瑟法.伊洛伊洛出生的維塞塞村去,連斐濟駐華使館的中文官網都特別點名的,只是還好沒把總統的標簽貼上去。村子的旅游進賬多了,自然也比其他的普通村落富足起來,茅草屋修繕一新特意留給游客看的,yacona的歡迎儀式更是隆重,Meke舞也是跳得起勁,結果是村民和游客皆大歡喜,這就是亙古不變的“特權經濟”的好處。畢競游客們去斐濟的直接目的並不是扶貧,十二萬分的真實反而會生出某些主觀的情緒和行動來。據說有一位荷蘭女士,偶然闖到一個村莊去,看到了真實的現狀,頓起惻隱之心,從此給自己加了一個義務,說服散客去專門拜訪那一個村子,好為村民帶去一點收入,但是每有客來,一定是帶到酋長家的,不知村民又能受益多少。我是少數自己打包的,自然也就脫離了這些流水線,但是時時刻刻被保護被關照也是顯而易見的。潛水的日程已然太滿,後來也只能匆匆隨Duka去了趟 他的村子看了看,茅草房並不多,反而是鐵皮頂的木板房更常見。拜訪了一下Duka的父母,兩個姐姐並不在家,貿然前往,身邊也只有些從香港帶過去的糖果,兩位老人雖然對我這個不速之客的到來感到意外卻也笑呵呵地說道,“下次來斐濟就住到家裡來吧”。“ok!”如果真有下次的話。。。就這樣既沒到家常yacona的時間,也沒有草裙舞,Duka的父親也不是酋長,倒是裹著“solo”,牙齒黑黑的,和很多斐濟男人一樣,Rob曾經很認真地跟我講,斐濟男人特別喜歡喝酒,不僅是yacona,還有Rum那樣的烈酒,喝到情緒亢奮,牙齒早脫 ,是真是假,終是沒好意思和斐濟朋友們取證。就是這麼一次平平常常地造訪,事實上,斐濟另一半的人口正是聚居在這些最普通的村落之中,過著男耕女織,上山下海的生活,而且斐濟人的村子永遠和游客住的酒店旅社保持著相當的距離,又隔著密密的叢林,如果沒有主觀意願的話,相互難得一見。至於那些游客進村必看的節目,還是我後來在南迪newtown的”Bamboo”被捧回到“游客的身份”時才得以體驗的。

南迪城本身地勢低窪,每每暴雨就成汪洋,游客一般既不需要,也不會想久留,只有更靠近機場的new town區還算風景如畫,那是南迪所謂的富人區,住著之前提到的英國遺老們,還有幾間砍掉了海灘邊的椰林建起的旅店,無敵海景真的是一覽無余,面西,正好沐浴絢爛如火的夕陽,然而驀然回首卻沒有了搖曳的樹影,透著原始生命氣息的茅草屋,不禁有些悵然。

“Bamboo”的住宿條件是一家典型青年旅社的標准,渡蜜月的就不要考慮了,但是我要說的是它的服務了得。每天有專職的斐濟男生在院子裡組織並陪打沙灘排球,吉他彈唱到深夜,每晚都有例行yacona儀式,還過家家式地從住客中選個女生做當日女王來像征性地主持儀式,然後是盡心盡力的火舞表演。。。這一切全部免費進行。更讓我驚訝的是連女生到街對面小商店買個冰淇凌都有人陪著去,雖然那條旅社前的小街從這邊蹓跶到那邊整個也不過一兩百米,安全得很。這樣的殷勤服務讓我頗感不適,心想這樣的陪侍不如給旅店添置幾張舒服一點的床吧,或者晚上12點之後留給我一個寧靜的夜晚安然入夢吧。

幸好南迪無需久留。。。









精選遊記: 南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