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峰游平遙

作者: cm1914118

導讀錯峰游平遙 策劃了一個月的5.1小長假平遙游,結果卻是火車定不到,客棧訂不到,無可奈何將行程改到了接下來5.3號的周末。沒想到,錯峰游不但享受到了價格的優惠,還有古城靜謐的美。 北京-太原已經開通高鐵,到太原不到3小時的路程,山西已納入北京周末游範圍。周五下午請了半天假,高鐵直達太原,換綠皮車(現在是紅皮了)直奔平遙。這裡出了點小狀況,紅皮車� ...

錯峰游平遙

策劃了一個月的5.1小長假平遙游,結果卻是火車定不到,客棧訂不到,無可奈何將行程改到了接下來5.3號的周末。沒想到,錯峰游不但享受到了價格的優惠,還有古城靜謐的美。

北京-太原已經開通高鐵,到太原不到3小時的路程,山西已納入北京周末游範圍。周五下午請了半天假,高鐵直達太原,換綠皮車(現在是紅皮了)直奔平遙。這裡出了點小狀況,紅皮車沒買到座,給老人孩子安排了臥鋪,我們站了一個半小時到的平遙。過道上或坐或臥,混合著汗味煙味,乘務員吆喝著火腿腸方便面推著小車艱難的前行……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想起小時候,爸爸帶我去頤和園的情景。

古城內的客棧都是以“豪華土炕”作為噱頭招徠顧客的。我們住在名為“程家老院二部”的客棧,雖然距繁華的西大街咫尺之遙卻又因為位於小巷內而享受到那份難得的安靜。價格260多元,比五一期間要便宜不少呢。古香古色的小院點綴著金魚缸、垂花門,房間內則是典型的北方大炕裝飾著小炕桌、八仙椅、長條案。






小長假後的周末古城裡客流還是很多的。青石板鋪就的窄窄的街道上,專門載游客的電瓶三輪車尖銳的叫著從你身後呼嘯而過。兩旁高聳的是青色的高牆,典型的山西民居,房脊靠後、後牆高聳、前牆則矮小很多。這有個說法,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一邊維護這隊伍的秩序,指揮一家老小一字排開,緊貼牆根以躲避飛快的三輪,一邊對著古老的院落、剝落的圍牆、古鏽的大門一通狂拍。老人們指點著小街窄巷回憶著曾經過往的青春。貝貝上竄下跳的纏著爺爺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



平遙的古城牆保存非常完整,甕城、角樓、垛口一應俱全。城內經過歷史變遷,地基抬高不少,城門已經低於街道2米多深。



游客要從北(或南)門登城,東(或西)門下城。站在城牆上,古城風景盡收眼底。城內院落錯落有致,一水的青磚黛瓦;遠處的幾座城門、市樓若隱若現;街道上游人如織,商戶門前掛滿了紅燈籠。透過垛口,城外的民居顯得散亂,顯然古城內是經過很好的規劃的。




借這個機會給貝貝講了講古代的城牆與戰爭。明顯覺得中國古代攻城戰術變化過少,對城門就是衝車,對城牆就是雲梯,要不就是城下崛地道。反觀歐洲,豪華的攻城塔,威力巨大的投石車,輔助衝車與雲梯,效率明顯高過中國很多。更不要提小說中描寫的可笑的會戰情景,關羽飛馬一刀斬敵將首級會戰結束,李元霸飛馬鐵錘將敵將砸於馬下會戰結束,岳飛飛馬槍挑敵將會戰結束……看看《角鬥士》《天國王朝》,玩玩《羅馬》《中世紀》等全面戰爭系列游戲,你才知道古代戰爭應該這樣打。感謝那高原大漠的阻擋,保存了我們文化的獨特吧。

下了城牆,參觀了清虛觀,來到南大街上的雲錦成吃午飯。網上查雲錦成以經濟實惠著稱,進門才明白過來,這就是位於平遙王府井上的北京飯店呀,價格怎能便宜。各種栲栳栳、各式刀削面、貓耳朵再加一盤過油肉,300多。



這裡要說一句,平遙南大街與北大街並不相接,而是錯開了百十米。據風水學說是因為一南一北分屬水、火,因水火不相容的原因,南、北大街不能直連。北京為什麼不是這樣?順著南大街往南拐過一個彎來到縣衙。內裡面積很大,稅收、教育、公安、法院、市政、規劃等等等等,所有的古代管理機構雲集於此,所有的權力彙集在縣太爺一人身上。縣太爺事務纏身壓力巨大,上面缺乏監管,又沒有新聞媒體監督,稍微的魚肉一下鄉民也是可以理解的。

縣衙每天定時有升堂表演,值得一看。只是滿口山西方言,理解起來稍有一些困難。



奶奶腿腳不好,要了一輛三輪車,6個人10塊錢回客棧休息。

夜晚的平遙像極了麗江,大概管理者也是這麼著意打造的,大概所有的古城、古鎮的開發方向都是這樣的,鱗次櫛比的店鋪中間或幾家酒吧,招牌上西餐土菜混搭。德居源,到到網上受到老外熱捧的客棧,我們在這裡吃晚餐。四合院中露天擺放著八仙桌,幾桌老外正安靜的喝著酒聊著天。又像麗江了。和煦的晚風吹拂下,喝著呂梁的沙棘汁,吃著圪扦扦、栲栳栳,聽姥姥、奶奶嘮50年前老北京的樣貌和那時人與人間簡單的關系,麗江一樣的氛圍品著不一樣的平遙味道。



第二天特意早起去吃平遙的豆腐腦。平遙豆腐腦和北京有些不同,鹵裡有粉條。可能是因為口味的差異並不覺得味道特別出眾。

包了輛小面去王家大院,240元,比攻略上的價格略便宜。

王家大院規模宏大,氣勢磅礡,堪比一座小型城市。甚至院牆上都有馬道、垛口,分明就是城牆。這是一個榮國府般的大家族,每個子孫有一個自己的小院。院內磚雕、木雕、石雕無不絢麗精致,處處精雕細刻。



參觀過老大、老二家令人瞠目的富麗堂皇的宅院,經過一座小橋,來到王家的主院—紅門堡。高大的城牆內,“王”字樣的道路把整個大院分隔成層層疊疊的院落,就像是用圖章在宣紙上小心翼翼規規整整復制的一個又一個老大家的院子。從瞠目結舌到審美疲勞僅隔著一座橋。方才覺得小學課本裡的《蘇州園林》,那種不拘一格的不對稱美,才更令人回味。 不管是徽商還是晉商都以建設規模宏大雕梁畫柱的宅院作為結束,也許是文化使然,也許是重農輕商的封建政府沒有給民間資本以投資的出口,總之歷史的記錄僅僅留在了這或白牆或青磚的大宅門中。今天,溫州商人依舊在走相同的路,炒樓買地,呼吁一下政府給民間資本更多出路。



據說,王家的大院遠勝喬家,而且網上評價喬家組織混亂。所以,沒有選擇游覽喬家大院,午飯後我們來到雙林寺,欣賞了精美的彩塑。



“要吃小吃就得吃正宗的,”客棧老板操著濃重的山西口音加入了我們關於晚飯的討論“飯店就不是吃小吃的地方。”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在老板的指點下,我們來到古城西門內的一個專賣碗禿則(一直不知道這個“則”的發音到底是輕是重)的小吃攤。這個小攤實在是太小了,以至於根本沒有一個名字便於我向大家推薦。碗禿則是一種類似灌腸或涼粉的東西,可炒可拌,是古城最特色的小吃。小攤上來來往往的都是帶著濃重醋味口音的本地人。涼拌5元,炒的10元一碗,味道相當好,除了有點鹹。

周日的晚上大部分游人已經散去了,只剩下些老外在街上倘佯。夜色中,閃爍的霓虹燈勾勒出的古城的輪廓,南大街上的打更人讓人恍惚回到了那個峨冠博帶的年代。



城牆上晨跑的計劃沒能完成,150元的古城通票只能上一次城樓,遺憾的是我已經在第一天就登上過北門了。

迎著晨光在小巷中轉轉也是不錯的選擇。在這個周一的早晨,游人大多離去,古城回到了它自有的節奏中。靜謐替代了喧囂,上班族替代了背包客,後座上坐著小學生的自行車替代了擠滿游客呼嘯而過的三輪車,這才是平遙人的平遙。







早餐後,游覽位於西大街南大街上的日升昌、蔚泰厚、蔚盛長等票號,若干鏢局、城隍廟、文廟等等古城代表性的景點。平遙其實很小,這些景點更小,而且很集中,完全不需要做那個三輪車。從大街的這頭走到那頭就逛完了。







午餐(終於吃了著名的平遙牛肉)後,天空飄起了小雨。就要坐火車離開了,我夢境中那條被小雨洗刷得一塵不染的青石板路,不遠處煙雨掩映的城樓和空氣中散發的泥土芳香都等不到了。古城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像並不是商販、景點雲集的南大街,而是那普通工作日的早晨在不知名的略顯破敗的小巷中行色匆匆趕著上班的普通人,那才是平遙古城千百年不變的真實生活。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