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訪夫子廟

作者: (蘋果)

導讀在我的記憶裡,南京的夫子廟早就失修了,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夫子廟僅是一片歷史遺跡,空落一個好聽的名字。如今來到南京,故地重游,見夫子廟重修了,秦淮河也恢復了往日的景色,深深感受道,一個古樸厚實的文化景像已不再是夢中的想像了。夫子廟始建於宋景佑元年(1034年),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廟宇,流傳至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了。回味一下,夫子廟所代表的,� ...

在我的記憶裡,南京的夫子廟早就失修了,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夫子廟僅是一片歷史遺跡,空落一個好聽的名字。如今來到南京,故地重游,見夫子廟重修了,秦淮河也恢復了往日的景色,深深感受道,一個古樸厚實的文化景像已不再是夢中的想像了。夫子廟始建於宋景佑元年(1034年),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廟宇,流傳至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了。回味一下,夫子廟所代表的,並不僅僅是崇尚夫子的一座廟宇,而是一種社會文化,也是古老南京城的底蘊。在北京、南京,在香港、台北,甚至在東京,凡是政治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都建有夫子廟。這些廟宇崇尚的,就是用古老中華的儒家思想實施社會管理,如今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像。

看了夫子廟和烏衣巷,又沿貢院西街看過建築風格和商業的繁華,覺得很有江南風味。黃昏時分,想著白天看過的夫子廟和秦淮河的繁榮,有些意猶未盡。當夜幕降臨以後,又獨自走上街頭,去那霓虹閃爍的斑斕裡,想感受一下秦淮文化的夜景。

如今的夫子廟,已經成為江南文化的一個形像代表。尤其到了晚上,霓虹飛揚,燈光璀璨,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傳統商業的氛圍更加濃烈。在那江南獨特風格的街巷裡,各種文化娛樂,如酒樓、茶社,以及各種叫賣的手工藝、傳統產品,和遍及街巷的小吃名吃,構成了夫子廟的獨特景色。沿河而去的街上,眼下被五顏六色的燈光裝點著,各種小商品琳琅滿目,人流熙攘,具有獨特的情調。

沿秦淮河向東走,不遠便是江南貢院,庭院深深的,幾分莊重掩飾在其中。貢院是過去考狀元的地方,是封建社會實施科舉制度的重要場所。雖說這所500年歷史的考場已經成為一道古色古香的建築群,但是還能感受到當年赴考的緊張氣氛和那中狀元的喜慶歡樂。

向前走著,忽然兜裡的電話響了,原來朋友不知道我在南京,還想晚間約我一起吃飯。我笑著告訴他,眼下現在正在南京的夫子廟哪,不能去了。朋友聽過不免有些失望,但隨即囑咐說:夫子廟很好玩,我去過,你多看看吧。

或許他那吃飯的暗示起了作用,立刻感到沿街的小攤有陣陣香味撲來,腸胃也立刻空蕩了許多。側臉一看,原來在那一排長長的商亭貨架後面,有許多的店鋪,門口擺著一溜小食攤子。有的在蒸,有的在炸,還有烤的,成了一道晚唱的景色。我知道,南京的小吃有名氣,立意新奇,做工精細,很值得品嘗。

尋思找個地方坐下,吃點東西再看。剛走幾步,只見路北面閃出一個古色古香的樓閣。那樓有三層,20來米高,飛檐青壁,高高的門臉。在寬敞的大門上方,留有一幅橫匾,在古銅色的木匾上寫著“六鳳居”三個黑色大字,字用隸書寫的,灑脫又有神氣。進門來,迎門左右柱子上寫有一幅對聯,上聯是“六鳳笑攬南北味”,下聯是“金陵喜迎天下客”,柱子中間有個橫匾,上寫著“秦淮風味食街”。

進來走一遍看過了,方知道這是聚集了江南各種風味食品的飯店,也是一座老店。牆上有一處關於“六鳳居”的介紹,說六鳳居始建於1917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在這裡,那上百種具有江南風味的食品,便是這裡的特色吧。這裡供奉過清朝的科舉才子,伺候過民國的文物官員,也招待過如今的商賈平民。不過,為了保持原有的經營特色,樓上還是開了宴會雅間,而樓下便是大眾化的簡易的小吃。在這裡吃點東西,哪怕是很隨意地吃一點,也是對秦淮文化的直接接觸吧。

這“六鳳居”裡,既彙聚了江南的名吃,也有自己的獨到的食品。沿著一趟擺開的台面,你可以發現供你選擇的余地非常大。豆腐澇,蔥油餅,西安涼粉,牛肉煲,金陵什錦煲,大腸煲,鴨血湯,醬田螺,炸羊肉串,炸魚,各種包子,粥,各種涼菜,讓你不知道應該選吃什麼好。

吃,也是一種心情,何況是獨自一人在他鄉呢。找一處對街的小桌前坐下,取幾樣並不熟悉的菜肴,要一瓶啤酒,邊吃邊喝,細嚼一種風情。到了這裡,並不需要什麼山珍海味,只需要一份江南人家常用的小菜,在溫濕的風裡,在街外輝映的燈光裡,休閑雅致地品味一種濃濃的情。

(2001年4月8日)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