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熱情的大馬——2012101~108吉隆坡&檳城行

作者: homyee

導讀比起今年說走就走的北京、桂林行,此次大馬游絕對稱得上“密謀已久”,並不需要多復雜繁瑣的安排,只是因為它一直在我的list中。四年前匆匆到訪幾乎沒能體會到半點馬來風土人情,還一度產生過這裡挺不咋地的感覺,當後來開始覺得自己似乎太武斷時,我就知道我肯定會重新去看看,不再是新加坡游的依附地了,這次就去一個國家——馬來西亞。 年初我把決定國慶長� ...

比起今年說走就走的北京、桂林行,此次大馬游絕對稱得上“密謀已久”,並不需要多復雜繁瑣的安排,只是因為它一直在我的list中。四年前匆匆到訪幾乎沒能體會到半點馬來風土人情,還一度產生過這裡挺不咋地的感覺,當後來開始覺得自己似乎太武斷時,我就知道我肯定會重新去看看,不再是新加坡游的依附地了,這次就去一個國家——馬來西亞。

年初我把決定國慶長假去大馬的計劃隨口一提,本沒希望貓和CUA會感興趣,結果一個眼睛放光一個雖然嘟噥著為啥不去泰國但還是被吸引過來,正好不必花時間找同伴,我們仨能一起去再合適不過了。從三月底趁著亞航季度促銷買下馬來國內航段開始,我的一手操辦也算拉開序幕,時間很充裕,但有些事能做就先做,於是booking上先訂房反正不要也能取消,讓她倆去做護照,看准時機搞定國際機票,至於簽證啊具體行程安排啊瑣碎小事那些就都等出發前一個月再說咯。當國內逐漸步入清冷的初秋,一切已就緒只待出發,飛往熱帶的大馬,在2012年再抓一回夏天的尾巴。



廈門——香港——吉隆坡

中秋節熱鬧的家庭聚會效應讓我躺到凌晨2點才睡過去,5點鬧鐘一響困意頓消,潛意識裡知道出發的第一天總是車馬勞頓折騰的日子,所以打起精神鬧騰去吧,總是要到了目的地我才會顯出各種疲態各種反應來。

這趟出游我們選擇到香港轉機的航線,也是我第一次嘗試轉機的模式。雖然看上去比直飛麻煩了點,但其實能借道順便在香港機場耍一耍還是不錯的,而且國泰寬敞的大飛機也大大舒適於廈航較為局促的機上空間,關鍵是價格還比廈門直航的便宜,當然還有賴於我的及時出擊,買完後看著價格噌噌上爬心裡就有種小市民的得意。至於相對消耗的時間也就是早起個幾小時先去香港而已,最終落地吉隆坡不差多久。

大清早的廈門機場出境的也就飛香港的這班,不像國內出發那邊的人群熙攘大排長龍,check in、出關、安檢都無需過多的等候,換好兩程的登機牌拉杆箱統統托運掉,接下來只要一身輕松地飛過一趟再一趟,大馬也就到了。



——齊刷刷的六張登機牌,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飛啊飛



——bye bye廈門,我愛這樣的逃離

九點到達香港,再過一次安檢轉機程序就輕松完成,接下來3小時是在機場的閑逛。每回到這裡我總會有種莫名的愉悅,看偌大空間裡人來人往形色匆匆而自己也是那一員穿梭於其中,一直以來就喜歡機場這個濃縮的小世界,而香港機場更讓我有這種感覺。

搭上接駁列車到達我們的閘口,一眼望見這大家伙,將帶我們飛往吉隆坡的波音747-400





——我管它叫“胖頭鵝”,像麼像麼?



——Gate65前打個卡

和貓商量著要去玩玩走道邊那個人形牌,CUA不跟著一起瞎鬧於是由她來拍,就有了這兩張“農夫與小孩”



其實我倆覺得在過道邊拍這種照還蠻丟臉的,一邊催促CUA快按快門一邊還要憋著,拍完看回放時終於是笑出眼淚來,自娛自樂嘛會讓旅途更加愉快。



——飛越南中國海



——網上預辦登機時依老習慣挑了機翼旁的位置,直到往窗外一瞄才發現下面啥都看不見,除了這一大片“機翅膀”

不知為啥我每次坐飛機一到飯點就遇上氣流,本來彎著腰吃胃不好消化人挺犯懵難受的,緊接而來一陣顛簸,隨後機身突然快速垂直下墜,雖然只是一下下但我徹底地被這失重感給震清醒了,就這樣一路直達目的地。



——標志性的大片油棕林,不免俗套地得來一句“馬來西亞,我又來了~”

一下機先找有銀聯標志的ATM,因為國內銀行換不了馬幣且機場換彙不劃算所以必須得取點在身上,身無分文是很沒安全感的,雖然其實我們已帶著美金、人民幣和少許港幣。



——黃色的MayBank據說銀行本身收取的手續費較低,實際操作下確實如此,顯示1RM而已。

我們用的是光大的出國+卡,很巧的是剛推出不久正在做活動,今年12月31日前境外銀聯ATM取現都不需手續費,貓一直說它就像是為這趟大馬行量身定做的,但其實8天下來也只用了這一次取了100RM,身上的400美金全換成馬幣已足夠使用,這卡說穿了是帶來備用以防什麼萬一的。

有了馬幣,自此身揣四個幣種,感覺還真奇妙。

跟著指示牌搭接駁列車往入境大廳,才發現吉隆坡機場的軌道列車不全是在地下走,中間那段直接行駛在廣闊的地面上,停機坪一覽無遺。

表面上看我們到達時尚早,估算了下到市區的乘車時間以及考慮人多的因素,出發前我還發了郵件告訴旅館可能會晚上7點才到,結果再保守的估計也抵不過國慶長假的效應,入境櫃台前密密麻麻的人且同胞們居多。不過需要抱怨的是機場入境處的效率,櫃台只開四五個然後又是交接又是關閉,足足耗去了一個多小時排隊等候的時間。

免去填寫繁瑣的入境卡,按壓個指紋過關大馬看起來還是挺輕松方便的,於是遞上護照後我等著入境官指示這個步驟。冷不丁她冒了一句話,濃重的口音讓我一頭霧水當下的反應居然是:“蛤?”重復了遍終於聽清問我要待幾天,乖乖回答後就讓我按指紋了。伸出兩手食指狠狠地壓下去,想說差不多可以敲章了吧,就在思緒亂飄的時候這位認真的入境官居然又冒了一句啥啥啥,好吧我只好再次“蛤?”問我是否一個人來,趕緊搖頭答曰三人,“哐當”入境章終於敲下,我總算是真正進入馬來國土了,多不容易。照理我都來第二趟了,回頭一問那兩個第一次來的,這…人家啥都沒問。



——這樣的小標簽代替了原來的出入境卡,離境時檢查官撕去那一小半就可以了,也免去出境卡丟失的麻煩。不過貓那張好像是整張貼上去的,後來倒也沒被撕走。

過了關趕緊奔去拿行李,可屏幕上怎麼也找不到我們的航班,只好求助工作人員,他看了看登機牌,思考下,然後伸手遙指遠方,where?熱情的印度小伙干脆帶我們去,越過幾條輸送帶眼前是一塊空蕩蕩的地面,除了三只等待認領的拉杆箱孤零零立著,一下子有種很凄涼的畫面感,我們大笑了起來,不過也有點無奈,入境耗去我們太多時間。

輾轉來到機場巴士站時,原本一大群同胞頓時都消失了的感覺,琢磨著是不是都打車進市區了。買好票上車直到7點准時出發,陸續上來的印度大叔馬來大叔們也把位置都坐滿了,車廂裡充滿聽不懂的語言以及混雜著咖喱味道被我認定為屬於東南亞的那種氣息,僅有的我們三個中國女生一下子顯得格格不入了。



——10RM到市區,三個人的話坐機場大巴還是比打車劃算的

從機場到市區的KL Sentral大約需要一小時,望著夜幕下車來車往的機場高速,心裡突然湧起某種成就感,雖然我還是會常常叫嚷著麻煩冗長的交通影響旅行的進度,恨不得咻地直接到達想去的地方,但經歷這樣勞累的折騰似乎也是段充滿樂趣的體驗,我越來越接受並喜歡上了這個過程,它是旅行的一部分,如果略去的話會少了很多精彩。

到達中央車站,各種繁忙交錯人來人往都體現於此,這是吉隆坡多種交通的樞紐轉運中心,沒看清指示牌一不小心就會下到火車的站台。我們在二樓書店旁換彙,傳說中的彙率高似乎看起來還好,美金100、50以外的面額彙率還稍微低點,其實鬧市區裡隨意找個點換還更不錯,後來幾次換一次高過一次就可證實。說起用美金換馬幣比人民幣直接換還是有點優勢的,和ATM取現如果不需手續費的話費率相當,各種選擇看個人喜好,總歸都還是挺方便的。

最後一種交通工具——單軌列車(monorail),靠直覺及打聽詢問摸索對了方向,拖著拉杆箱哐當哐當地走施工臨時通道再過一大馬路,貓索性把隨身包的杆也抽了出來一手拖一個,距離不算遠但大家一路無言,都累壞了。

只有兩節車廂的單軌車人流量不大,在空中行駛遇到轉彎就有那麼點過山車的感覺,尤其第二跟第三站間的S形路線,她倆坐得蠻開心的,苦了我追著那個有360度轉輪的箱子到處跑。

時代廣場前的Imbi站下車找了好一會才到旅館,遠遠地望見Classic Inn的招牌就像黑夜裡見到明燈般的歡欣,二樓欄杆邊倚著的印度小伙應該是在等我們,我內心覺得就是了,勤快地下來幫忙提行李,算是個幽默開朗的男生,看我們仨住家庭四人間還遺憾地說再住一個那就更劃算了,哈哈。

一天進行到這裡理應洗洗整整好好休息了,但對於我們仨來說還沒呢,放下行李直奔不遠的阿羅街。四年前也住這附近,覺得好像都沒什麼太大的改變,憑記憶沿著大馬路走,略顯昏暗的街上一群機車黨肆無忌憚地飆過去,甚至還開上了人行道,了解過吉隆坡時有飛車搶包案我急忙把走在最外面的CUA往裡拽,驚出一身汗的三人快步走著,趕緊拐進熱鬧的街道才有安全感。



——阿羅街,越夜越精彩

衝著“黃亞華”來的,結果吃了個閉門羹,只好隨意挑一家填飽肚子先。





——青桔梅子水,來大馬必點,解渴又開胃



——炒河粉



——皮蛋粥

實在沒精力嘗試那些更誘人的小炒啊烤魚的,等上菜時我終於開始了這一天奔波後的各種反應,歷經的士、飛啊飛、機場巴士、單軌和步行,從清晨5點起床到晚上10點坐在這裡,我的身體滯後地仍處在乘坐交通工具般的上下漂浮狀態,這種感覺真的很難受,雖然我也會帶點自豪地覺得這算是趟“偉大的壯舉”。

**********************************************************************

吉隆坡一日行

旅行的第一晚即使再累我都有睡不著的壞習慣,不知昨晚又是躺到幾點,心想那少得可憐的睡眠時間還夠我恢復體力咩?不過當我伸手拉開窗簾泄進一床燦爛陽光的時候,人一下子精神了,看著那刺眼的光直樂,也正好驚醒CUA這個“見光死”。

下樓吃早餐,庭院裡幾乎都坐滿了,昨晚沒來得及好好看看這裡,裝飾古樸清新,花草盆栽還有木質桌椅,加上風扇吹出的陣陣涼風讓人覺得非常的舒適。







——印度餅、白咖啡、烤土司還有沒入鏡的西瓜,這樣的早餐很豐盛



——特別推薦烤土司,這應該就是南洋風味早點咖椰土司了吧

早餐吃飽飽准備出發,今天的計劃是吉隆坡市區走一圈,去各種標志性的地方留個到此一游的印記。



——走去單軌車站的街上一間間都是小旅館,躲在時代廣場後面遠離了大馬路的嘈雜



——繁忙的交通要道,每座城市都一樣



——小巧的單軌列車,白天乘客略多,但仍然一點也不擁擠



——坐兩站到這個看起來很長很不好讀的站,後來發現完全可以走過來,單軌看似快捷但未必比得過直線距離,我昨晚研究半天要坐到哪個站還真是多余。



——這種衛星圖片的指示牌夠直觀哈

考慮到交通以及時間安排,國家博物館就“忍痛”舍棄了,決定從老火車站走起。



——看,火車站就在對面,可怎麼過去著實讓我們傷腦筋

貌似看過別人的游記提到吉隆坡有些路段“錯綜復雜”,到這裡我是真正體會了,隔著一條河愣是找不到過街的人行通道,我們轉過來兜過去基本還在原地沒任何進展。這會已經夠煩惱了,頭頂還不停響起“啊~啊~”的聲音,在馬來,除了滿大街飛馳的機車發出陣陣轟鳴,那漫天的烏鴉凄涼的叫聲也是夠惱人,不過再後來我們就跟當地人一樣習以為常了。



當我們四處徘徊時,一輛載著十幾個印度工人的卡車在路邊停下來等紅燈,那群人看到我們就開始不停地吹哨子,極其無聊,懶得搭理也沒那個必要,不過我還是邪邪地跟貓說如果回吹過去會不會就跟個女流氓樣,開玩笑,其實我還不會吹口哨咧哈哈。

終於遠遠地望見輕軌站,一座天橋直接連到火車站,看起來還真是繞,如果一開始走唐人街再過去也許會是最好的選擇。



——河岸邊有趣的塗鴉



——總算是過了河,遠處瞅見兩外國人居然走上了車行道,一臉迷茫,看來也被這裡的交通規劃搞糊塗了



——廢棄的鐵軌上停著一火車頭,色彩鮮艷如同玩具



——火車站內部,其實這個建築是很壯觀的,伊斯蘭風格的塔樓橫跨在鐵軌之上,如果走到底從對面俯拍過來就能感覺出它的特色,不過我們沒想法再折騰過去了,後來選個旁邊的通道就出來了。

車站內遇到一群同胞在研究指示牌上的地圖,聽到我們說話就轉過頭來“認親”,頓時異國見老鄉的親切感就出來了,於是兩撥人就著地圖討論起來,巧的是他們和我們的路線一樣但方向正好相反,於是我教你接下來怎麼走你教我怎麼過到對面去,出國在外大家互幫互助不就一下解決了嘛。



——火車站的局部外觀



——對面另一建築貌似現在是列車博物館之類

從火車站出來斜對面就是國家清真寺了,因為它對外開放的時間有限所以想進去參觀的話還是先看准時間段為好,網上查的大概是9~12:30am,2~3:30pm,5~6:30pm這幾段。





——藍色的呈折疊狀的屋頂跟我們認知的圓頂清真寺不同,很特別也很引人注目



——各地的時間,不過我看不懂是哪些個地方,難道會是不同的伊斯蘭教聖地?

其實除了進去一探究竟外,我們主要還想體驗下穿長袍的感覺,個個立馬成了穆斯林,互相幫對方理下擺套頭巾時總避免不了嘻嘻哈哈,實在是太不嚴肅了,真是罪過埃



——貓說這三人分明就是阿聯酋富婆、穆斯林少女和修女,呃,好像描述得蠻准,不用明指似乎還挺好對號入座的。

清真寺廊道四面通透,偶爾吹進的風稍稍緩解了大中午長袍在身的悶熱感,光亮的地面反射立柱的倒影,如果不是有那麼多游客的話這裡還真的有一種肅穆的感覺。





——發現一位沉思者,面容平靜目光前視,周遭的喧嘩更顯得他的與眾不同



——祈禱大廳無法入內,只能在門口張望下



——華麗的燈飾彩繪玻璃,寬敞的大廳裡有信徒低下頭虔誠地禱告

我們走了這樣一圈就出來了,熱帶正午的太陽毒辣辣地照在身上,脫去不透氣的長袍還是短褲T恤人字拖來得自在。

中央坊(Central Market)、唐人街離清真寺不遠所以就是下一個目的地,仍然存在過街的問題,好在這回有了經驗摸索到地下通道加上問路,然後大廈底樓兜轉一下再過個河貌似已經接近了,一轉頭居然瞅見獨立廣場,這個目的地還麼找到反而先看到下個目標,吉隆坡市區確實不大,可以的話用走的會比乘車來得有趣。

然後更有趣的就是明明站在中央坊藍色的外牆邊還問著路人“Where is the Central Market?”



中央坊是一個室內的集市,一間間小商鋪裡大多販賣工藝品、紀念品之類,樓上也有賣衣服布料的店鋪,主要面對的還是游客所以價格不便宜,看看無妨購買就沒啥性價比了。而我們的主要目標其實是二樓的Precious Old China,主打娘惹菜,來大馬怎能不體驗一下這特別的菜系。不過進店一瞧座無虛席,忙碌的老板建議我們過個40分鐘再來,好吧餓著肚子先,就周圍逛逛咯。



——被太陽曬得口渴難耐的我們一看到這個就圍了過去



——sea oil

water?cat tears

water?老板見我們疑惑,把牌子上的名字一一對應不同的桶指給我們看,重復了兩遍,自己都覺得好笑了。



——看出來了吧,喝下去其實就是椰子、仙草還有一杯味道很似曾相識但說不上來的東西



——隔壁的水果攤上有些沒見過的種類,和老板溝通半天最後還是雲裡霧裡,索性買一點飯後嘗試一下



——中央坊外有位來自中東的手工藝人,在別的游記裡也看到過,有著精湛的瓶中沙畫手藝,每瓶都是精美的藝術品,但價格不菲。



四處走走看看,就這樣我們順帶把附近的唐人街也逛掉了。

過街前遇到國內來的一家子,很激動地迎上來又是帶著那種溝通無障礙的暢快,原來他們剛從馬六甲過來事先沒定吉隆坡的住宿,大太陽下拉著行李箱沒頭緒地在附近找著,想到我們住的那條街旅館不少就建議他們過去看看,不知後來搞定了沒有,在這種算是旺季的時期相對地我們不敢這樣隨性,雖然吉隆坡住宿問題應該還蠻好解決的。



——茨廠街(Jalan Petaling),就是唐人街

街兩旁各式攤販上的東西已是混雜了中國、印度和馬來風,不過賣得最多的還是那6RM一件的“I KL”系列T,似乎來中國城都要買上這麼一件“游客專用”,其實我們早已把這個也當成計劃的一部分了,哈哈~

問了一家,均碼顯大且布料太薄,第二家質量不錯但死也不降價,那種假裝不買走人的伎倆沒行得通於是就真的得走人了,終於第三家不僅有分大小碼且布料OK,價格嘛,當然是市場價6RM。

唐人街吃的不少,其中不乏很有名的例如金蓮記,但我們的肚子是為娘惹菜留的,暫時只考慮小吃就行。



——義欽豆花,慕名而來,口感是挺好不過對我們來說不算有特色,畢竟它是從咱們國家走出去的,嘿嘿





——名字很長,功效很多,來買的老顧客不少

就這樣我們嘴巴沒閑著地逛了40分鐘後回到Precious Old

China,看菜單開點,這的菜單是簡易的打印出來的樣式,沒有圖片參考只是在菜名下用英文具體描述,如果不明白實際菜式可以問下華人老板,溝通起來也比較清楚。





——咖喱魷魚,本來要點招牌咖喱魚頭的結果賣光了,不過魷魚也非常好吃,很鮮脆,這碗充滿香料味的咖喱是下飯的好東西,害我和貓很想大喊一句:“老板,飯來一桶~”



——藍色的椰漿飯,色香味俱全



——娘惹雞,份量比看上去的大,湯汁也是混合了能挑動味蕾的各種味道



——甜點椰漿榴蓮冰激淋,說是冰激凌其實裡面實打實的全是榴蓮

這一桌色彩鮮艷的菜光看就覺得誘人,每上一道,貓就跑去吧台那拔掉她正在充電的手機來拍照,連老板都笑說她真忙。當然除了視覺享受,這一頓吃下來我們都覺得非常非常滿足。

吃飽喝足補幾張店內照,裝飾走的是中國風,除了紅木桌椅還有一些看上去蠻古董級的擺設。



——那一整面中藥櫃放在這樣的店裡更顯懷舊



——門口的陳列



離開Central Market,我們從側門拐上大路繼續往獨立廣場方向走,路過這一幢不知啥建築,雖然有些斑駁但白牆黃木窗的色彩搭配還是蠻顯眼的。



——仔細一瞧,三個吉隆坡警察站在角落,在巡邏咩?

獨立廣場(Merdeka Square)區域集中了蘇丹阿都沙末大廈、皇家雪蘭莪俱樂部和吉隆坡城市藝廊,站在廣場的草坪還能看到全世界最高的旗杆上馬來西亞國旗隨風飄揚。



——蘇丹阿都沙末大廈,也是吉隆坡的地標之一,面對獨立廣場的大草坪平行橫跨一整條街,清真風格從每一個建築細節都能窺見。



——城市藝廊的指示牌,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代表了大馬最主要的三個族群



——算是吉隆坡的新地標吧,也是我們目的性很強的一個點,嘿嘿

不過在與I KL合照前,我們仨決定穿上T恤一起拍,想著即使只是把衣服套進腦袋但在大街上還是不雅觀,於是溜到室內大廳去換,很尷尬的是場館工作人員還過來很好心地告訴我們裡面有洗手間,而我們在角落邊大喇喇直接套上的卻是仿制場館內原裝的山寨版。



——小小的人,I love

KL~





——歡迎光臨吉隆坡城市藝廊

藝廊裡一部分區域是對城市歷史、規劃和著名建築的介紹,還一部分區域就是紀念品手工藝品的展示,比較特別的是展示廳隔出一大片玻璃牆可以透過這裡看到手工藝人在制作東西。



——城市建築模型,這個是嘉美克清真寺



——二樓展廳的全景模型



——我就愛彩繪玻璃

出了藝廊穿過廣場的大草坪,我們選了個涼亭休息順便解決掉買來的水果,這一天走下來雖然看似在不大的區域裡繞但也算去過好幾個點,況且還沒結束,補充水分再繼續上路。





——CIMB銀行的吉祥物八爪魚,很可愛



——草地上三三兩兩都是拍照的游客,也只有國慶這種重大節日這裡才會聚滿人群吧



——我們管它叫蛇皮果,剝皮時蠻咯手的,裡面果實就像干掉的菠蘿蜜,越嚼越覺得干,不是很好吃



——相對地這個好吃多了,剝開後是一瓣瓣的果肉,酸酸甜甜水分足

接下來要去小印度,想到那濃濃的印度風大家都還蠻期待的。繞過嘉美克清真寺再過個馬路就到了地圖上指示的區域,只是怎麼感覺好像不是想像中的樣子,雖然一溜的攤販賣的東西也是眼花繚亂,但雜得像是國內那種批發市場,沒看到一心要找的手繪刺青,也沒聞到濃濃的印度香料,而一眼望去來這裡逛的基本都是包著頭巾的馬來女子。咦,印度人呢?我甚至懷疑這其實是馬來集市了,也許可能我們走錯了吧,又或者新加坡的小印度讓我印像深刻,那色彩斑斕的房子和亂七八糟混雜的味道實在是太迷人了。帶著點失望我們轉了一圈後決定離開,好在檳城也有小印度還可以再去逛逛。



——路過一商店,從上到下一溜櫥窗裡的服裝模特真壯觀

嘉美克清真寺地鐵站(Masjid Jamek)是三條軌道線的交彙點,所以這裡人流量大,剛進到站廳對於接下來該走哪個口會有點不知所措,因為吉隆坡的輕軌是各走各的,就是說換乘的話也要出站了重新買票再進去,這倒不太方便,於是導致換乘大廳裡一群人過通道乘電梯交錯穿行的熱鬧場面。查了下有到雙子塔的那條線,在自動購票機上買完票後我們很謹慎地找對閘口再進去,這回地鐵車廂裡就是人擠人了,典型的下班高峰期。

KLCC站下車從通道走進雙子塔下的商場,這一天我們就算是從走景點進入到逛商店的狀態。整個購物中心很熱鬧,恍然會覺得這是在香港,伴隨夜幕降臨從雙子塔一直到住處的整塊區域都保持著同樣的繁華,這是城市裡最中心的購物地帶,跟白天不同,我開始感覺吉隆坡的都市感慢慢顯現出來了。

看到vinccii專賣店,我們的購物欲一下被挑起了,什麼7號回來再買東西的計劃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去。這是馬來西亞自有的一個鞋子品牌,以便宜舒適出名,看店裡人滿為患還有抱著一盒盒鞋來回跑的店員就可知它多受歡迎。在這裡我們待了一個多小時,可悲的是我看中的都沒有能穿的號,而那兩女人瘋了一樣地買了好幾雙,耿耿於懷的我只好一再強調這些要背去檳城再背回來咧,可人家說機不可失嘛,嘖嘖…



——雙子塔沒上去但夜景總要拍一下,很多人在塔對面水池邊的台階上擺造型,好幾個拿相機的恨不得貼到地上去,眾生百態都為了這金屬感十足的地標建築。

在雙子塔下我們大致找到回時代廣場的方向,不過為了確認下還是抓了個華人男生問路,那男生穿著襯衫斯斯文文帶黑框的感覺就好像品冠,不會講華語好在英語沒有那種濃重的口音。得知我們要去time

square直說so far,建議打車,之前了解過不很遠啊於是不死心地繼續問大概要走多久,只見他思考了一下回答half an hour,我和貓對視一笑,雖然不是北京上海這種大城市來的,但半小時路程對我們這種暴走族來說小意思了。

走回去的路上我們有一段拐進了條岔路,不過後來還是回歸“正途”,上了一座天橋後指示就非常明了了,這天橋跟中環一樣連接各個寫字樓,透過玻璃可以俯看街景還免去在大馬路找方向的麻煩,一路就能走到武吉免登購物區。橋上來來往往白領不少,瞅了幾眼我更感嘆“不愧是大馬,‘品冠’好多啊哈哈~”。



——Pavilion KL前變幻的噴泉

拐進“十號胡同”美食廣場,終於可以解決我們的晚飯了。



——金蓮記,慕名前來



——招牌福建面



——因形似而得名的老鼠粉

別看這兩盤炒得黑乎乎的沒啥賣相,口味卻是一級棒,尤其用豬油爆就特別香,無怪乎是蔡瀾的推薦。

昨天沒吃到黃亞華,所以今晚的夜宵就是它了,三個人興衝衝地往下一目標阿羅街走,一點都沒多想其實剛剛才吃過晚飯。而更“過分”的是,還沒到黃亞華我們就被一個個榴蓮攤給吸引了。



瞟個眼神:“吃一個?”

“好呀~”一拍即合。

既然要吃就吃最好的品種“貓山王”,讓老板挑個差不多3人吃的,稱完還沒等我們決定便利索地大刀揮下,劈開了,其實這時再說不要也是可以的,但算下來100人民幣出頭還是能接受,就買下了咯。



都說馬來的榴蓮是落地就吃所以不出口,雖然季節不太對但嘗試下還是必要的,味道嘛當然很OK。只是太罪惡了大晚上吃這玩意我真怕會上火,趕緊跑去買一杯羅漢果冬瓜水,後來我們還叫了隔壁攤的山竹,為了中和又吃了一堆。買單時總價多少交給其中一攤的老板就行了,在馬來,這種食攤之間的合作模式很常態化,不過我一度懷疑山竹攤和榴蓮攤是故意互為鄰居的,哈哈~



——終於,黃亞華,我們來了~





沒點烤魚沒點太大份的東西,我們只要了招牌雞翅和沙爹,坐在這家占據好幾個店面的攤子邊,看當地人喝酒聊天然後熏著燒烤的油煙味,嘿嘿,仲夏夜大排檔的感覺無處不在。



——叫椰子還是為了降火,肉厚汁水足,算是這趟大馬行我吃過最飽滿的一個了,摳了半天最後還是沒能吃完,椰肉實在是太多了。

大晚上短短時間內我們往肚裡塞下了一大堆東西後,砸吧著嘴捧著肚子心滿意足地回到旅舍。為了明天飛檳城,行李要打包,誰的拉杆箱拿去托要商量下,還有需要把大堂那個秤搬上來稱下有麼超過購買的額度等等等等,今晚就繼續折騰到半夜咯,很快我們又可以開始下一段更為期待的旅程。

**********************************************************************

檳城

檳城,一個我心心念已久的所在,忘了以前是在哪看到這個名字和些些介紹,然後就莫名地喜歡上它,也許我骨子裡真的有懷舊情結,所以特別偏好這種充滿老時代風情的地方。於是待在檳城的日子占據了旅程的大部分,漫步南洋騎樓街道間,品嘗各種傳統美食,徹底迷失在交錯舊時光裡真的是件很享受的事情。



3號早上,退完房和老板道別後我們拉著行李又開始新一輪車馬勞頓,不過這回已經熟門熟路了,沿著來時路線往相反方向走絕不再迷茫,只是那經過大翻盤重整的行李箱們重量不均,時不時要互相輪換著提。

到了中央車站坐上sky bus時比預計時間還早了許多,車票我在買機票時就一起訂了,上車時給司機看下打印的行程單就行,結果他只瞟了眼連日期都不檢查,倒是7號回來那班看得蠻仔細的。一小時光景到達LCCT,雖然這個廉航機場確實如描述的像國內長途汽車站,內部裝潢簡易以及各種各樣拿行李的人來來往往,但總體感覺還是有序不亂的。跟著指示在不同的櫃台閘口辦理好手續,進安檢前有個工作人員用手掂量那些看似會超重的隨身行李,因為貓的箱子其實超了不少我們的心還稍緊了下,不過既然用手嘛就代表不精確,畢竟只要不過於誇張最後都能輕松pass。



LCCT的特別體驗莫過於跟著大部隊在候機廳與停機坪間步行穿梭,雖然最後不至於會上錯機,但跟錯隊伍還是極有可能的。

這班機的冷氣不像我意料中的足,沒看到傳說中演唱會一樣的煙霧,不過大多數旅客還都是外套在身有備而來。機上中東女子不少,雖然全身包在黑袍裡唯一露出的眼睛卻都非常迷人,就前座一直看著窗外的那位我都偷偷瞄了好幾眼,美麗又神秘。

飛機向著馬來半島北部飛行,感覺出發沒多久就開始有准備下降的趨勢,吉隆坡距離檳城不遠,這樣子的航行比市區到機場花的時間還少。短短的航程看著下面碧綠海水中若隱若現的島嶼還是蠻舒服的,除了起飛爬升那會突然的一陣下墜,嚷嚷著怎麼又是這樣,因為我確實恨死了這種失重的感覺。



終於踏上這座迷人的島嶼,坐在機場外的公交站台悠哉地晃著雙腳,看更藍的天,迎著更清新涼快的風,很自然地就想放慢步調開始用一種更閑適的心態來感受檳城。



看站牌提示似乎每輛車都經光大,可等到車來還是花去了我們好長一會。一上去便問:“Komtar?”(光大?)還故意念出了馬來口音,司機點頭確認,2.7RM/人,這時我居然犯了個低級錯誤告訴貓總共要付7.1RM,而她也就這麼投了進去,直到過了很久很久貓才突然反應說我們少給了一塊馬幣,當時也快到站了最終還是沒走到車前去補那一塊錢,內疚了一下。

雖然檳城的公交不報站也不是每站必停,但對於坐到光大下車我還是蠻篤定的,畢竟它是檳城的地標,我覺得只消睜大眼認准那幢高大的圓柱形建築近在眼前大致就可以了。車上基本都是到那下的中國游客,人家也只是知道“光大”這個名而已,他們問了個華人阿伯,阿伯張著那沒剩幾顆牙的嘴呵呵笑用閩南口音的華語說快到了他會提醒。只是後來我跟貓都奇怪了,那位問路的中國男生怎麼後來就跟老伯用英文磕磕絆絆地溝通起來,人家剛不是講華語了咩?我倆小聲咕噥著,前排的華人大媽聽到後偷笑了下,吼~這車廂可真是有點意思。

到了光大呼啦啦下了一大群人,他們很多還要繼續轉車去住處的,而我們的旅社就在汕頭街走過去就行,所以住在地標附近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不管做啥都十足便利。旅社的郵件裡說找到7-11後沿對面的小路走就行,只是我們在四處沒看到便利店的情況下翻出了簡易地圖,然後理解錯誤地繞了很沒有必要的一大段,又是拖著行李在車來車往的大馬路邊一陣茫然,當最後找到時才發現旅社邊的小路確實直通光大,而下車那會如果選擇繼續往前就能發現那該死的躲在角落邊的7-11。

旅社在檳城有名的汕頭街上,當初選擇這裡好像單純是因為有大房且價格不貴,後來再一看地段便樂呵呵定下了,吃夜市多方便啊這點很重要。旅社不同於背包客聚集的客棧,屬於老派作風,從外觀、裝潢、擺設還有一溜上了年紀的工作人員就可感覺出,不過在世遺小城這樣才應景嘛,咱們既然要懷舊就得來個徹底。







——狹窄的樓梯上來就是豁然開朗的天井格局,公共區域不小,擺滿了桌椅且飲水機等一應既全,旅社出入有兩個口,選擇走哪一路就取決於你的目的地方向了。



——公共區域一角,有懷舊氛圍咩?



——附帶的陽台其實用處不大,如果是住另一邊的房間我應該會非常滿意,不僅陽台面積翻倍關鍵是直接朝向夜市,想像著往下吼聲“老板來碗鴨肉粥”該是多麼爽快的事

休整休整出門逛逛,夜市攤還沒擺出來,但是中午少吃了一頓所以很需要先填飽肚子。汕頭街上有個規模不大的小販中心,飯點未到顯得有些冷清,只有幾個和我們一樣有“用餐時差”的旅行者。



——隨意找個攤,河粉伊面干濕做法一通點



——分量不大但配料挺足,還讓貓和CUA發現了伊面很合她們味

小販中心桌椅都是公共的,點完單找個位子坐下等著店家端來就行,而我們剛一落座就來了個印度小伙遞上一張飲料菜單,這樣又快又主動的服務方式說實話突然沒反應過來。正研究單子時他的華人老板過來了,推薦我們嘗嘗大馬獨有的安不拉酸梅汁,帶著好奇一試竟成就了一回驚艷的邂逅。然後我和CUA就深深愛上這玩意,每晚回旅社前總要踱到攤子上拎袋走,再後來老板遠遠地看到我倆就很自然地問句“安不拉?”



——這種青綠色的鮮榨果汁喝起來像橄欖汁但口感更清新,每次等現榨時周圍總是彌漫著一股清香,回來搜了下資料原來這水果叫沙梨,“安不拉”則是它的馬來語(ambla)發音。

吃飽後開始四處逛逛,沒有目的地我們只是隨喜好挑著街走,初來乍到先大致看看這裡是否和圖片上跟想像中一個模樣。



——不刻意的好處就是輕易能發現想找的東西,我們在喬治鎮看到的第一個街頭藝術就在抬頭的瞬間跳入眼簾。



——這家像是旅館又像酒樓的店即將開業,門口的舞獅、大鼓還有那一串很長的鞭炮都在為慶典做著准備,在傍晚時分開張大吉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莫非這就是吉時?

路過一條街似乎叫“新街”,騎樓裡都是中藥行、雜貨店等傳統行當,不過這些大都是從店家的招牌看出鋪子的性質,因為這個時候幾乎都已是關門的狀態,惟有一兩家還開著的也是沒有顧客上門,整條街顯得有些冷清。鑽進一間食雜鋪,狹小的空間裡擺滿蜜餞罐、調味料以及各式各樣的零嘴,那股濃濃的古早味如今似乎不太常能感受得到,但在檳城時光好像就從沒流走過。雖然我們也只是瞧瞧,對上老板的臉時看見的依然是一抹真誠的微笑。

在安靜的街道間串來串去就晃到了大名鼎鼎的愛情巷,這是背包客的聚集地卻不是我想像中很熱鬧嘈雜的樣子,不寬的巷子,一排的客棧,三兩老外坐在街邊或聊天或看書悠然自得的畫面,當然和汕頭街那種市井味不同,這裡更多的是種小資情調。





——愛情巷竟有顆破碎的心



——鋼線雕塑“cheating husband”講述的是早前人們都說這條街是富商安置情婦的地方,故名愛情巷,似乎這樣一解釋浪漫的感覺蕩然無存。一邊是“where’s my husband?”一邊是“破碎的心”,兩兩相對,意味深長埃

愛情巷走一半我們就沒再繼續逛下去,心想著夜市總該出來了一看表才發現時候不早,熱帶的天色總讓人沒有時間概念,明明還亮堂著卻已是7點多光景。



——路過果汁攤,帶上一袋青桔水,就是要邊提著走邊喝那才有馬來特色,時不時還能使個壞心眼玩點惡作劇冰身邊的人一下,嬉笑怒罵多有趣。



——這樣一袋分量不少,所以讓CUA高提起三袋拍照時那手臂真是青筋亂暴,害她不斷催促快快快,哈哈~

夜色中的汕頭街一派熱鬧的場面,雖然攤販分布的規模不是很大但來往的食客還是把街道擠滿了,有拖家帶口的也有特意開著小車過來的,作為傳統的老牌夜市這裡自然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尤其是那出了名的汕頭街“四大天王”。





——老板配的綜合雞腳拼盤,大腸豬肝等等都有,要說馬來很多吃的外表不咋地但就需要親自嘗嘗,你才會知道什麼叫“有內涵”,嘿嘿~



——粿條湯,清清淡淡配雞腳正好

我們在“天皇雞腳”攤邊上的桌子坐了下來,後來才知道這是隔壁四果湯的位子,當然在大馬這樣共享桌椅是挺自然的,前提是你只要點上一份主人家的東西。



可能因為這餐跟上頓間隔不長,所以我們吃完這些就打住了,加上那一大袋青桔水三個人又是一肚飽,於是踱著晃一圈後就從雞腳攤對面的樓梯上去回旅社了。貓一直嚷嚷著找天要吃小販中心外那攤炒粿條,不為別的只因為掌勺那位精瘦的老阿伯,每每翻炒完總要單獨挑出蝦啊血蛤啊在裝盤後仔仔細細地再擺回粿條上,單那副認真執著的樣子就讓人覺得,這份炒粿條一定好。



**************************************************************************

世遺小城——喬治鎮

檳城、檳州、檳榔嶼、喬治鎮,剛接觸時會把這些名字混在一起,後來也算弄清它們之間或隸屬或等同的關系,其實繞來繞去也就是個叫法習慣的問題,基本上我也都是用檳城來通通指代這裡的一切了。只是說起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在喬治鎮,占據著島嶼的東北角小小的一塊區域,一天時間絕對能大致走完,然而在這裡趕路是沒什麼收獲的,只有用旅者的好奇去發現,用當地人的心態去生活,那才是最棒的體驗。



一大早,吵醒我們的居然是對面茶樓裡各種杯盤聲及說話聲,習慣了城市清晨繁忙的聲響,在這樣的“鬧鐘”中醒來有種很不一樣的感覺,算是老城區獨特的早晨風光吧,帶有些悠閑的生活味道。



今日計劃——慢游喬治鎮,其實就是隨性走走,大概一路吃一路看地過一天。事實上接下來幾天除了去趟稍遠的極樂寺升旗山外我們都是這麼過的,一個“慢”字概括了待在檳城的日子。

翻看昨天從一間小小的旅游中心拿的檳城美食地圖,發現在汕頭街附近有兩家受推薦的茶室,於是決定早餐就那了,這幾天的住宿不含早反而讓我們有機會嘗試更多不同的美食。



——雕塑"Char Koay Teow"就在住處旁的一條巷子頭,牆面有些發黑因而顯得模糊,不過還是能看出是個炒粿條(Char Koay Teow)的小攤,作為老牌的食攤聚集地汕頭街上有些攤位竟也傳承了將近三代。



——競選車咩?



——人力車是東南亞特有的街頭景觀,至於裝飾嘛就怎麼拉風怎麼來咯



——每個雕塑都生動體現它所在這條街的歷史或特色,在汕頭街的另一頭描繪的就是茶室,點單時帶一大串描述的咖啡簡簡單單地其實就叫“kopi-o kau”(加糖不加奶的濃咖啡)

照著地圖指示我們拐上檳榔路,只是很詭異地一家茶室都找不到,肚子餓等不及了只好放棄,直到後來某天坐公車經過這裡時才發現人家招牌赫然在目,而我們居然就這麼錯過了。於是返回汕頭街隨意鑽進一家,早餐總要先吃飽再說吧。





大早上濃油醬醋湯湯水水地先來些重口味主食,然後傳統的豬腸粉豈能少?



當然還有最具南洋風的咖啡又怎能錯過?“老板,來杯kopi-o~”



吃飽飯抹抹嘴開始真正的行走,清晨下過一陣雨所以現在天空碧藍如洗,加上大太陽當頂雖然有一點點曬,但確實是個讓人好心情的天氣,也很襯這些騎樓建築。



——再次路過“伍秀澤”,這裡的海南雞飯很馳名,昨晚經過大門緊閉,我們商量著今天就來這解決晚飯



——隔壁的“青天旅社”有名的是樓下那攤叉燒飯,可惜這趟沒機會嘗到



——白天的愛情巷



在這裡,即便是普通民宅門口的裝飾也具有觀賞性。



——這家門外牆上的雕刻繁復而又精美



街邊的騎樓小店紛紛開門營業,各種裝飾復古又清新。







——店內一角



——貓同學就喜歡這麼湊一腳

鑽進小店便能探究這老建築的格局,從二樓往下看,天井裡擺滿享受陽光的花花草草,嗯,帶天井的房子真的不錯。



走到南華醫院街與愛情巷的交叉口,這尊“一字馬”就出現了。



——“one leg kicks all”,這些大富人家裡的女佣們多是當年從廣東下到南洋的,白衫黑褲是標准的服裝配置,而工作範圍則涵蓋一切家務,無所不能

對於愛自娛自樂的我們看到這個又哪會輕易放過。







——另一邊的街口則是這五尊立在廊柱上的人,原來這樣的建築格局叫“five

foot ways”



——在我們兩邊拍的時候駛過一輛“客先死”,這裡騎人力車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算得上是一項辛苦勞累的生計



走出愛情巷眼前已是另一種光景,一幢幢殖民時期的純白建築和藍天完美搭配,每處都像是一幅畫。









——靠海的足球場



——袖珍的過街天橋,看慣了不鏽鋼外觀造型巨大的樣式,這樣小巧樸實的一座讓人覺得挺可愛





在吉隆坡時馬來的國家博物館沒去成,到了檳城就該去州博物館瞧瞧咯。





——博物館外的飲料攤

守攤的印度老頭看我們湊過去便熱情地推薦起來,我才剛指著一桶問,他就立馬舀了一杯直遞到我面前,還拍胸脯保證“no good no money~”,呃,其實我只是想問那是不是椰子汁的。喝一口原來是冰豆漿,味道不錯但豆漿我還是喜歡熱的,所以後來貓拿了去我和CUA要了別的。買完水老頭熱情依舊未減,塞給她倆一人一本伊斯蘭教的小冊子,讓兩個不是此信仰的人無所適從,盛情難卻還是接了過來。後來我小翻了一下大致是些介紹,讓人多了解伊斯蘭教這種信仰。

拿著水不好進博物館,於是我們就在展廳外的院子裡邊看邊大口喝,貓實在喝不了那麼快還跑去老頭那先寄存著,直到我們進去時才發現人家很體貼地在入口處就設了台冰櫃,專門存放沒喝完的水。



——院子裡的錨



——這是檳榔山上最早的山頂纜車



——古董車憨態可掬

進到博物館裡面就沒有拍照了,主要介紹檳城的發展歷史以及各個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城市面貌和收藏品,其中有架泡咖啡的設備我們還饒有興致地研究了好一會兒。在另外單獨的各個展廳分別是檳城不同族群的生活展示,從日常的家具、用品到服裝首飾,甚至還有婚嫁習俗以及婚床樣式,我們一間間地兜,到最後居然討論起哪種婚床更氣派來。不過還是在華人區最親切,尤其是那個搪瓷的高腳痰盂。

走出博物館已是大中午,貪吃的我們又需要解解饞了,邊在這附近繞圈邊尋覓吃飯的地。



——檳城很多地方都有孫中山留下的足跡,而這些地方都被特別地標注出來



——檳州華人大會堂,是孫中山發表演講的所在



——“Bullock

Cart Wheel”,這個不咋好理解,1/2分的硬幣大到跟牛車輪一樣,貌似是諷刺小氣的人



——“tok tok mee”,這個“面攤”太熱門,一群年輕人一直在合影,我們也就沒過街去近拍了



——附近供著尊像神,所以就有這樣五彩又富有印度特色的鮮花攤



走到了觀音亭,主殿在整修,就在側殿拜了拜,裡面香火旺盛,一盞盞蓮花燭映襯出每張虔誠的臉。廟前的小廣場上一群鴿子在啄食,時而又呼啦啦飛起,和CUA在等貓時就見不斷啪嗒啪嗒往下砸的鳥屎,我倆東躲西躲罵著貓怎麼這麼慢,再不出來我手上那盒她買來吃的炸蝦餅炸雞塊可就有被“加料”的危險了。



——我真的喜歡拍路牌哈,檳城的路牌語種都很豐富,基本的四種語言在一小塊牌子上都要體現出來,所以需要用到正反面,只是我們好像很後來才發現。

在觀音亭邊上發現了美食地圖上的又一推薦,不過也許今天真的不宜外食,又碰到鐵將軍把門,這才真正了解聽說過的在檳城吃飯要掌握好人家的營業時間,不然只能空流口水。

好吧,繼續轉一圈我們又鑽進一間茶室裡了。

精選遊記: 檳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