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古鎮周莊

作者: 黃山怪石

導讀2012年暑期是我集中瘋狂旅游的一個假期,7月份在浙江橫店、舟山普陀山、奉化溪口、杭州轉了一圈;8月份又到江蘇的周莊、蘇州、常熟、常州、南京游了一輪。但這兩次出游的目的決然不同,我們是旅游學校,不親臨現場如何教好專業課呀?所以浙江游算是“考察游”;而江蘇游則因為我舅舅家在蘇州,大姑媽家在常熟,子女還未和他們見過面。出於認親的目的,故江蘇游� ...

2012年暑期是我集中瘋狂旅游的一個假期,7月份在浙江橫店、舟山普陀山、奉化溪口、杭州轉了一圈;8月份又到江蘇的周莊、蘇州、常熟、常州、南京游了一輪。但這兩次出游的目的決然不同,我們是旅游學校,不親臨現場如何教好專業課呀?所以浙江游算是“考察游”;而江蘇游則因為我舅舅家在蘇州,大姑媽家在常熟,子女還未和他們見過面。出於認親的目的,故江蘇游就是“探親游”。

8月3日我和兒女全家6人,從黃山區出發前往蘇州。周莊離蘇州很近,首選第一站就是周莊。



周莊地處蘇州昆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行車路過跨湖大橋,湖面風起浪湧,很是壯觀。外孫手搖折扇,留下“勝似閑庭信步”酷影。有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大門匾額黑底金子書寫有“周莊”。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游勝地。有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 大門前有停車場,停有的車很多,好不容易才找到空置的車位。

我們一家子是第一次來周莊,女兒提議請個導游。街上有掛牌的導游服務部,導游服務費130元。看導游的胸牌是國導,而我了解的國內不少景點導游是由地方旅游局發證的。導游告訴我她是揚州人,來這裡不久,周莊的導游都是具有國家級導游資格才能上崗的。



導游帶領我們走到貞豐澤國牌坊,這裡是真正的景區入口。

豐澤國牌坊是古鎮周莊的像征,門額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的石牌樓,這裡是新老鎮區的交界處。周莊原名叫貞豐裡,北宋迪功郎周應熙虔誠信佛,舍宅修建鎮上的古剎全福寺。百姓感其恩德,以其姓而將此命名為周莊。而“澤國”是指四周環水。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

買好門票,從石牌樓檢票進入古鎮區,回頭看豐澤國牌坊,裡面外面題字不一樣,橫額書為“唐風孑遺”,兩邊的對聯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檐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高高聳立的古塔,構建成了一個古建築群組。



景區照壁鑲嵌的漢白玉標注為“江南古鎮——周莊”,漢白玉浮雕圖案勾勒出周莊悠久歷史。導游介紹這是為紀念古鎮九百周年新建的。



眼前的石橋叫青龍橋,橋有三行石階,中間的兩行縱向的石條猜想是方便車行的轅軛?橋上車往,橋下行舟,立體交通呀?呵呵!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拱橋駁岸,蠡窗黛瓦,傳遞江南水鄉信息。

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游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清代單孔石拱橋叫“太平橋”,初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清乾隆時又經重建。“太平橋”位於後港東口,連接著城隍埭和蜆江街。橋梁刻有“蓮座”圖案,橋身石縫裡長著藤蔓,遮掩著石拱洞券,橋的那頭是“百年老店三元樓”。灰牆面坡屋頂,山牆漏窗,高低錯落的民居,清清的流水,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背景創作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條古街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所以又叫“一步街”。因為街道兩旁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所以又稱“友誼街”。由於街道過窄,屋檐緊鄰,上面就呈現是一線天,前方的“過街樓”是袖珍。70年代末我曾到過的皖南黟縣,印像中街道也是很狹窄,電線杆豎立在街道中間,似有回到以前黟縣的感覺。但“過街樓”這種建築還從來未見過。



周莊保存有眾多的明清建築,呈現出的“小橋、流水、人家”精美格局而讓人眩惑。處處是畫、時時有詩。



由於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以“雙橋”為背景的《故鄉的回憶》油畫的轟動效應,“雙橋”就成為周莊標志性建築。“雙橋”橋面一橫一堅,橋洞則是一方一圓,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稱之為“鑰匙橋”。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歷年間,跨南北市河的石拱橋叫“世德橋”,而石梁橋叫“永安橋”。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



過“永安橋”就是依水而建的半邊街,店面接踵,商業氣息濃郁。岸邊石欄就是石凳,林蔭處小恬很是愜意。



有的水道蜿蜒曲直,有的水道直線一條。有的建築朝向碧水,有的建築背水而立。水網遍布,河面或大或小,或長或短,讓人目不暇接。依河的半邊街上有“雙橋臭豆腐”店面。看來臭豆腐也不是徽州的特產,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豆腐”盡管做法、吃法不盡相同,風味各異,但深受國人的喜愛。



小橋古典別致,流水潺潺,沿河明清建築群......展示著古鎮周莊歷史水鄉文化的內涵。

這裡是畫家和許多電影導演鐘情的地方,特有的情景激發藝術家創作靈感。《共和國不會忘記》、《聊齋志異》、《楊乃武與小白菜》、《濟公游記》、《江南巨富沈萬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數十部電影和電視劇都把這裡作為外景地。



“張廳”原是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弟弟徐孟清後代所建,清初徐家衰落就把這座房子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故改名為“張廳”。



“張廳”的正廳叫“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順堂,早先門前有兩棵玉蘭樹,春天一到,玉蘭花開放,引來了許多燕子,燕子在屋檐下築巢繁殖後代,被張廳的主人看見了,認為燕子和玉蘭樹給張廳帶來勃勃生機,就將怡順堂改為“玉燕堂”。



大廳軒敞明亮,—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見的木鼓墩(柱礎),和許多徽州古建築一樣,是明代建築的明顯標志。廳堂內布置著明式紅木家具,牆上懸掛著字畫。—副對聯尤其引入注目,上聯是“轎從門前進”,下聯是“船自家中過”。十分貼切地寫出了張廳的建築特色。



通道內有水道與外相通,這就是“船自家中過”的地方。盡管很窄,但通向外面的大湖。它兼有“貨運水上通道”和“逃生通道”兩個作用。張廳人家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從這裡運進運出。當危險來臨,可以坐著小船“神不知,鬼不覺”的從這裡逃生。



屋內陳列有轎子,大概就是說明“轎從門前進”吧?



進屋之間相鄰很近,組合成狹長的天井,綠色點綴著這“天人合一”。



院內盆景,石砌底座雕刻精美,背景鏤空磚雕窗花,渾然一體,古樸,別致。



“七進五門樓”沈廳是典型“前廳後堂”式建築結構,門樓磚雕細膩,圖案精美。

沈廳的第一進是“水牆門”,是沈家的船碼頭,也是沈廳主人接送賓客的地方。

第二進是“牆門樓”,又稱旱牆門。是沈家辦理婚喪大事、張燈結彩的地方。

第三進叫茶廳。是船夫和轎夫喝茶的地方。



沈廳的第四進是正廳,匾上的“松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寫的。這裡是沈家主人招待貴賓的地方,家具很是講究。屋梁上精美的雕刻有鳳凰、仙鶴蟒等圖案。



這一進的屋雖小,但有兩層,上面很矮小,相當於加蓋的屋頂,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



廳中懸掛孔子畫像,兩邊對聯書有“四書文章雅士頌,五經寸調稚子風”。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四書五經》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是南宋以後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



這個磚雕門樓,這是五個門樓中最宏偉的一個。介紹上面原有的磚雕是《紅樓夢》、《西廂記》中的情景,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嚴重破壞,難以修復。磚雕屬於“徽幫”藝術。



張廳的後院,是—個閑靜素潔的小花園,類似蘇州園林,四周擁著粉牆黛瓦的民居。高高的風火牆下,翠竹搖曳,月季吐艷,書帶草點綴著曲徑。引人注目的是佇立在園內的一尊太湖石,玲瓏剔透,潔白如雪,高峰處有一巒狀如飛燕,稱為“玉燕峰”。它為這個小巧的花園增添了幾分靈秀之氣。



沈廳的第六進小堂樓有沈萬三的塑像,還有一組銅制浮雕組圖,反映沈萬三生活場景。

元末明初的沈萬三號稱江南第一大富豪,他一生充滿有傳奇色彩。民間流傳有多種說法。一說:“沈萬三有一只聚寶盆,金銀財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有說:“沈萬三左腳是金,右腳是銀,凡是他走過的地方,都能挖到銀子。”還有說;“沈萬三有點石成金的特殊本領。”

實際上沈萬三的富有有三個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裡的這頭牛就表明他是靠種田發財的。二是沈萬三繼承了人家的財產。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沈萬三靠鎮北邊的那一條急水江和外國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帶的刺繡、絲綢賣給外國人,賺了大錢。

沈萬三的富有名氣太大,為自己的跌宕人生埋下伏筆。朱元璋剛登基當上皇帝時,接受大臣提議沈萬三出資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牆。沈萬三想借這個機會來討好朱元璋,不僅把城牆修得很漂亮,還縞勞修城牆的士兵。誰知“馬屁拍到馬腿上去了”。心胸狹隘的朱元璋本來就仇富,找這借口就把沈萬三抓起來。說“你要和我比富,還想收買,奪我江山,這怎麼了得。”要把沈萬三判死罪。由於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萬三才免了一死,被發配到雲南充軍。而沈萬三的家人,殺頭的殺頭,坐牢的坐牢,家產也全部充公了,家破人亡。只有只有一個孫子逃了出來,沈家才留下了一條根。

現在看到的沈廳就是沈萬三的後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時建造的。這塑像兩旁的對聯“甲萬戶起南潯周莊江南聚寶;稱三秀居東宅客金陵浜東藏銀”。概括了沈萬三的一生。

沈廳的第七進是最後一進。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樓上有老爺房和小姐房。這裡陳列有一張床,叫“千功床”。分三進有三個門簾。許多精美的雕刻,整只床沒有用一根釘子。夏天時,天氣炎熱,可以把那些雕花板拆下來,裡面就通風了。冬天,再可以裝上去。

取名“千功床”緣於:一說上面雕刻有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唐代李世民手下的開國功臣。二說是上面的精美圖案,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刻成,功夫太深,故稱為千功床。



過樓道,繞沈廳一圈。經沈家逢年過節請戲班子唱戲的小舞台,兩邊有對聯“古今來色色形形無非是戲,天地間奇奇怪怪何必認真”。“人生如戲,不必認真”是後人從沈萬三一生唔出的哲理。走過小舞台,結束了沈廳的游覽。



河埠就是周莊的菜市常商販們早晨船上滿載鮮魚、蔬菜等,一邊搖船,一邊叫賣,岸邊的居民聽到以後,紛紛到河埠上來買菜。也有住在樓上的人,直接從樓上放下一只籃子,小販收錢,把菜放到籃子就成交了。

周莊還有葉楚傖故居,故居陳列了國民黨元老葉楚傖的生平家世、著作和有關他的照片、回憶文章。



周莊古街道保存完整,街上有經營當地特產商店,女兒不知什麼時候買了“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的萬三蹄。此後的旅途中,吃了好幾餐。可能皖南人屬徽菜系列,口味較重,感覺到還沒有自己制作的豬蹄味道好。



這條街上碼放有許多舊門板,看到商家“明清木雕”招牌,猜想是不是專賣明清木制古董的一條街。



“紅色歲月紀念館”裡面陳列有很多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毛主席,周恩來,朱德和林彪等國家領導人的圖片和宣傳畫,還有那個時代的紙幣收藏,小人書等,讓人喚起那個瘋狂時代的記憶。



導游介紹這也是“升官發財橋”,若走一走,不升官,即發財。看來想升官發財的人還不少,我們也到橋上走了一走。



“升官發財橋”邊有一個書畫店,導游帶我們進了店。盡管導購小姐竭力介紹書畫家是如何如何怎麼出名,好不容易才把他請來的。不留下他的墨寶是個遺憾。但我們“鐵石心腸”,不為所動。



周莊與烏鎮、同裡、甪直、西塘、南潯稱為“江南六大古鎮”。江南水鄉以特有的古鎮風貌、如畫般的風情,表達出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



水鄉古樸、寧靜,船穿行其間,眼前展開一幅動態的畫卷。



前些日子曾到過烏鎮,和烏鎮比較這裡的水特別清澈,烏鎮是沿水一條街,而周莊的街道不盡相同,有成型的街道,有面朝水的半邊街,而眼前的就是水道。



巷道裡房子用木支撐牆體,看來民居太古老了,維修在即了。但它體現了原汁原味的周莊。



“南湖勝境”牌坊兩旁對聯很長,上聯是“南湖水色明如境 萬月中秋分外妍”;下聯是“全福蓮座仙瓊閣,千年聖僧傅佛典”。下聯到沒有什麼,字面上好理解。而上聯中用的是“境”而不是“鏡”,不用“嬌”而用“妍”,是畫龍點睛之筆。



過“南湖勝境”牌坊,左側院牆有路通往南湖,小橋流水,岸邊泊船,另一般意境。



南湖勝境是利用南湖自然風光及歷史勝跡而新建的南湖園,園內這座橋很是雄偉。



南湖園呈現一派園林景色,粉黛建築鑲嵌其間,美輪美奐,令人流連忘返。



南湖園內一顆銀杏樹下部枝葉茂盛,頂端透發新枝。倒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寓意。



南湖水面寬闊,由於間斷下雨,風力推波助瀾,湖面很不平靜。



南湖園有“水中佛國”之稱。原址的“水中佛國”四個大字是清初書法家李仙根所提,現在牌坊上的“水中佛國”是趙樸初先生題寫的。過石牌坊就進入“全福講寺”。



全福講寺是名副其實的“水中佛國”,它主體建築大部分位於水中。借水布景,殿宇軒昂,飛檐高翹。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廟宇。

相傳全福講寺初建於宋元佑元年(1086年),經歷代不斷擴建,成為江南一帶以經懺為主的名寺。寺內有一口巨鐘,重三千斤,懸於大雄寶殿左側。每當破曉時分,寺內有和尚撞鐘,鐘聲宏亮,傳到數十裡外。“全福曉鐘”成為周莊一景。



昔日的“全福講寺”共有五進,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殿宇雄偉軒敞。高達三丈徐的如來大佛巍然盤漆而坐,寬闊的巨佛手掌心中足可臥伏一人,高大的佛身在江南一帶的各大寺院中絕無僅有。

盡管全福講寺九百年來香火鼎盛,卻在50年代“以糧為綱”時期改作了糧庫,寺內所有的佛像、經卷和珍藏不知去向,古寺淡然無存。現在的“全福講寺”還是95年建造作為南湖園的主體工程移址重建的。新建的全福講寺,主體建築有山門、指歸閣、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



山門聳峙在南湖岸邊,門前湖光瀲灩。進入山門,一座五孔石拱橋飛跨在荷花池上,橋上石欄相扶。駐足橋上,可以欣賞荷池中的紅嶂翠蓋。回眸南湖,盡情地觀看旖旎的湖景。游人和香客也可以乘船進南湖的水埠碼頭沿石階登岸。



拱橋前是重檐復宇、氣勢莊嚴的指歸閣。登樓,居高臨下,遠近的景色盡收眼底。南湖中養魚的網箱籪欄,以鉛灰色的線條,分割著萬頃波光。寺院內的亭台樓閣,錯落有致,鐘樓、鼓樓矗立兩側,互為映襯,使寺院愈加氣像雄偉。



第三進是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大殿中央供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銅坐像,兩側是分別是騎跨在雄獅、大像上的文殊和普賢。殿後塑有飄海的觀音像,屹立在鰲魚之背,衣袂飄動。大殿兩旁的十八尊羅漢塑像,各具神態,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寶殿,神光閃耀,祥雲繚繞,置身其間,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圍。



經台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環抱,經台中央矗立著三層寶殿,終日香煙繚繞。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欄杆上,鐫刻著吉祥雲紋。經台下的池水與曲徑花廊下的流水相連。

大雄寶殿後,是三層高的藏經樓。殿堂寬敞,裝飾精美。樓內薈萃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經樓兩側是大齋堂和方丈室,遙相呼應。



大多數的廟宇都有放生池。這裡的池水面積很大,可能超出放生的原意,注重的可能是觀賞。



放養的是紅鯉,魚群聚集,密度很大。錦鱗嬉游,群鯉爭食,很有樂趣。



修復後的“全福講寺”,借水布景,巧奪天工,融佛教文化、建築藝術和園林景色於一體,既為佛教文化愛好者和宗教信仰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也為旅游者提供了一個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出全福講寺導游的工作就結束了,我們返回到入口處。蘇州的表兄,表姐電話關注我們到哪裡了。看看時間確實不早了,急於趕到蘇州。途徑“三毛茶樓”、“貞豐橋”橋邊的“迷樓”、“澄虛道院”也無心游覽了。



趕到蘇州已經很晚了,二表兄、表嫂自90年代蕪湖一別,已20多年沒有見面了。而表姐、表姐夫則從來沒有見過。他們早為我們准備了豐盛的晚餐,為我們接塵。舅老表,嫡親嫡親。血濃於水,大多數都是第一次見面,特別激動。在飯店留下這全家福。


精選遊記: 周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