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曲水園

作者: 彪標

導讀曲水園位於上海青浦區青浦鎮,南臨公園路,東臨護城河,西接城隍廟,以小巧玲瓏、典雅古樸著稱。院內梅樹古松,讓人心醉神迷。進內是九曲長廊回環,廓外百花爭艷,宜於閑步神思。園地三十畝,水體占15%。園內建築以青瓦、白牆、青磚構成,樹木枝榮葉茂,花繁果碩,素有“春日櫻桃爭艷,夏天荷花出水,入秋金桂馥郁,冬令腊梅璀璨”之譽。 曲水園距今已有230多� ...

曲水園位於上海青浦區青浦鎮,南臨公園路,東臨護城河,西接城隍廟,以小巧玲瓏、典雅古樸著稱。院內梅樹古松,讓人心醉神迷。進內是九曲長廊回環,廓外百花爭艷,宜於閑步神思。園地三十畝,水體占15%。園內建築以青瓦、白牆、青磚構成,樹木枝榮葉茂,花繁果碩,素有“春日櫻桃爭艷,夏天荷花出水,入秋金桂馥郁,冬令腊梅璀璨”之譽。



曲水園“儀門”。進入南大門便見此門,門的南面,上鐫“古邑靈跡”四字。



曲水園“儀門”之北面所見,上鐫“一文園址”四字。



跨入儀門,來到了“凝和堂”。凝和堂為全園主景,宏麗軒敞,堂前有小院,築粉牆,設花壇,載植女貞、金桂、白玉蘭、白皮松等樹木。堂皆塗以紫紅色,端莊凝重,堂中匾額初為清代李鴻章所書,堂之東西兩壁懸有五尺長大幅字畫四條。



“凝和堂”北是一汪如皓月般的荷花池,“凝和堂”隔荷花池與一座大假山遙遙相對,池西南有“湧翠亭”,西有“喜雨橋”,並與池邊水榭“小濠梁”等互成犄角,布局奇妙。





還有一廳為復旦大學中文書法和石鼓文研究室



“有覺堂”西面是御書堂。





走廊



花神堂“冰壺”一景。





得月軒在荷花池西岸,始建於清乾隆丙寅年(1746年)。南北排列,隔堤沿池而建,長達30米。上下南北貫通,南通有覺堂和舟居非水,北達玉字廊、玉字亭、“小飛來”等景點。可迂回上下,也是此軒建築上的獨到之處。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可能就是軒名的由來。





“湧翠亭”向北是長堤,堤上有座石拱橋,名為“喜雨橋”,在石拱橋中間的橋石上,兩條飛龍栩栩如生。



小濠梁



恍對飛來



蟲、二兩字為“風月無邊” 的趣玩



穿過紫藤架,往東閑步,便見位於“東園”環城河邊的 “綠波廊”。此廊泊水而建,南北蜿蜒,長達70多米。在園邊水際建此長廊,而不設園牆,使園內外景色通作一體, 互相借景,觀游不荊長廊面東是清澈如鏡的河水,背西是花木蓊郁的園苑。漫步廊中,兩邊景色各異,很有趣味。長廊本身就是一景,若是從環城河的東邊遙望,那園內古木青竹襯托著青磚白牆華廊,倒影蜿蜒曲折,隨波而動,絕對是美畫一幅,



不遠就能見到睡蓮池為一水三“屋”---“竹榭”、“鏡心廬”、“清籟山房”



曲水園中較矚目的橋——睡蓮池上的“三曲橋”



石鼓文書藝苑左側環繞院子南、西、北三面的古色古香的長廊,因長廊牆上嵌有84塊石碑,被稱為“碑廊”。碑文用各種字體書寫,草書、小篆、行書、楷書、行草書、章草書、金文字等應有盡有。徜徉在碑廊時,大有步入中華書法藝術世界之感。



一尊尊刻有“石鼓文”的石鼓成為青浦曲水園的一道文化景觀。



石鼓文書藝苑”有一座有特色的小橋,橋後即為古色古香的長廊。







青浦城隍廟道教廟宇。在上海市青浦縣城東北隅。建於明代萬歷六年(1573),重修於崇禎十一年(1638),增修於崇禎十七年(1644);清乾隆十年(1745),知縣喬式祖倡捐,別建靈園於左,環以樓台,水木明瑟,曲徑幽邃,花香草綠,四時若春,五十二年(1787),知縣孫鳳鳴踵事增修。後廢。1958年,當地政府將其改建為博物館。博物館於1999年搬遷至新城區的崧澤廣常由於用作博物館期間對內部保護良好,青浦城隍廟稍加修整,於2006年初重新開放。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