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遠方去看風景

作者: berylzh

導讀舊年秋初的日子裡, 去了趟京城。短短幾天的行程匆匆,在經日微塵的空氣中,還是很領略了一番紫禁城的燦爛文明,萬裡長城的古老歷史,圓明園的滄桑屈辱,恭王府的神妙奢侈以及秀水街黃昏的喧鬧、三裡屯夜晚的輝煌。。。。。。或許是置身其間的無暇顧及,使我根本無法細細捕捉其間的深味。待我回到上海一些日子以後,回頭再望,才了然許多深意:原來北京城的皇家 ...

舊年秋初的日子裡, 去了趟京城。短短幾天的行程匆匆,在經日微塵的空氣中,還是很領略了一番紫禁城的燦爛文明,萬裡長城的古老歷史,圓明園的滄桑屈辱,恭王府的神妙奢侈以及秀水街黃昏的喧鬧、三裡屯夜晚的輝煌。。。。。。或許是置身其間的無暇顧及,使我根本無法細細捕捉其間的深味。待我回到上海一些日子以後,回頭再望,才了然許多深意:原來北京城的皇家風範、縱橫內涵是經過時間積澱的,所以它的過客也需要時間去慢慢體味其氣魄與文化,且那份悠遠之味,品出了就久久難忘。這便是北京的積蘊與獨特。如同地球上的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風韻。地域與地域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只可能相似,不可能相同。

也正因此,使得自己總是千裡迢迢地將游者的足跡遍布在這裡那裡,而且冥冥中有份執著: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看風景嗎?到遠方去。

記得小時侯,生長在一個山清水秀的環境裡,離所居大院不遠就有著道教名山青城山,驅車不多時又可達古代李冰父子治水的都江堰。偶爾節假日、隊活動什麼的,會來到這些地方看看山,玩玩水,就如同到鄰居家串串門,從未當成什麼旅游或什麼福份。後來隨父母工作關系回到了上海,每每嗅著空氣中的腥膩,喝著水中的漂白粉味,看著人群的擁擠,就不免有些留戀幼時生長土地的清新自然。但孩子的適應力總是很強,在融入這個城市的同時,已將一份美好的永恆回憶留在了心中與夢中。再後來畢業了工作了,常常有同事利用年假遠赴成都去拜訪上述的風景,歸來後拿著照片向我津津樂道時,那種久違的親切令我頓悟:原來自己從小就擁有過一份風景,享受過一份自然的陶冶,怎麼就沒意識到並好好欣賞她呢?難道真是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當自己稍稍有了點錢,也偶爾有了些偷閑的片刻,便急急地背起了行囊,到遠方去—看風景。每每到得那些名山大川抑或默默無聞,但也美態各異的小城小鎮、鄉野僻壤,看著那些自然的韻味,天成的風光,悠閑的人們,不免醉心其間,想:如果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拋棄塵世的忙碌,落戶其間,會否因過於清淨與閑散而重又向往往昔?當然,不過想想而已,因為深究起來,這裡又另有一番哲理了。而最有趣是那些村裡山間的當地人,在賺著游客們的旅游錢時,又在一旁不屑:“這些城裡人,大老遠地跑到這裡來,累個賊死,又有什麼看頭嗎?這山就是我們天天走的路嘛!。。。。。。”側耳聽到,不禁啞然:到底是覺得我們犯傻,還是我們破壞了他們固有的清靜?--- “得了便宜還賣乖”。然細想來,倒也是,他們生於斯,長於斯,怎麼會意識到腳下平常土地的不凡呢?他們只知道,這是自己的“家”。這與兒時的我,倒是同出一轍。

還記得有一年春節到揚州去看風景,那些隨處可見的,夾雜著古詩古韻的風景讓我過足了眼癮,看過了靜謐無人之中瘦西湖的小家碧玉風情,品嘗過了“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韻味以及揚州美食的風味,我們過江又回到了鎮江准備返回。等車的間隙有了幾個小時的逗留,去揚州前已將個小小鎮江城該看的都看了,這幾個小時如何打發?於是翻開地圖,看看有否遺漏的景點,於是就看到了“古西津渡街”,上雲:一條有千年歷史的小碼頭街,街面青石鋪就,兩邊雕花木樓,街中有江南唯一過街的元代石塔,為珍貴佛教遺存。漫步古街,可領略古樸典雅的獨特風情。我這個人,潛意識裡總有一些難以遏制的莫名其妙的懷古之幽情。看罷文字,便慫恿著友人快速前往,而且認定到這樣的地方,一定要配以陳舊的人力車。可找了幾個車夫,居然都以搖頭作答,不知道這個地方。總算找了一個,還研究了一下地圖,才順著歪七八扭的幾條小路,東拐西歪的幾條煤渣路,到了那條古街。天很冷,車夫轉身就將我們晾在了那裡,還莫名所以地搖了搖頭。說實話,至此我已無情可抒。難怪無人知曉,古街早已如同一個被人遺棄的怨婦,兀自神傷而了無生氣,昔日的脂粉反而令今日的衰老雪上加霜,而變得不倫不類面目全非。因初是我的提議,於是矜持著僅有的自信,還是在寂靜的街上走了一遭。其實細究一番,古跡畢竟是古跡,殘缺的雕花、模糊的字跡、樓屋的造型。。。昔日一定是在繁鬧的碼頭前沿風光過的,但因歲月的侵蝕,加之無人過問,清晰的反而是一些頑童寫在古牆上、青石板間的稚嫩的粉筆字。其時,冬日午後寒風乍起,即將西斜的太陽正一點點吸收著大地本已不多的暖意,走在這條頗顯清冷破敗的無人小街上,我已無法細細品味她的歷史。匆匆告別了這裡,心中說不出是憐惜或懊喪,只是從先前尋路的過程中又一次體味到了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幾年後,偶然在報上讀得一則短訊,大意是鎮江市政府決意修繕這條古街,保留古跡,重顯風光。相信沒有什麼人會注意這條消息,但我卻如同當事人一樣,小小地興奮了一下。但願她能真正成為一處古風,畢竟是我曾專門赴遠方去看過的“風景”。

。。。。。。

走得看得多了,加之所居的城市 -- 上海建設開發的日新月異,就常常會對自己說,也來發現發現身邊的風景吧。可每每遇到外地的友人來滬,還是找不出什麼可賞的風景。最熱衷的還是帶著他們去購物或美啖。漸漸地,也想明白了:自居的這一片土地,當我與她及其間的人們有了千絲萬縷的情感牽扯之後,心中有了的便是一份親切與認可。美好抑或不美好的東西,我都會寬容以懷地當作自然全盤皆收。就如同兒時的那塊風水寶地,不是不懂得欣賞她,而是早已與她自然地融為一體,將本該屬於風景的名稱,化作了其它的呢稱。而心目中的風景是需要距離才能成為風景的。因為距離,它變得美好,變得神秘,變得讓人們蠢蠢欲動欲親身親歷一番。但無論如何相近,你只是過客。

恍然之後,也不再為難自己了,翻開那本旅游地圖冊,看著公路線上一個又一個頗富古意抑或充滿故事的精靈古怪的地名,展開冥想與計劃。。。。。。

下一站,我又該去遠方---地圖上哪一個小圓點,看風景呢?


精選遊記: 鎮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