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查科峽谷》

作者: lbdg

導讀《漫步查科峽谷》坎坷不平的道路會 把人們引人一條延伸數十英裡的峽谷,這就是美國著名的查科峽。 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國民大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初來的移民,對本地印第安人大肆殺戮,以致美洲最早的主人所剩寥寥。直到後來,人們開始對印第安人實行保護政策,才總算留下了少許的印第安人,他們的祖先在這塊土地上創造的文化,也成了最珍貴的歷史遺跡� ...

《漫步查科峽谷》坎坷不平的道路會 把人們引人一條延伸數十英裡的峽谷,這就是美國著名的查科峽。

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國民大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初來的移民,對本地印第安人大肆殺戮,以致美洲最早的主人所剩寥寥。直到後來,人們開始對印第安人實行保護政策,才總算留下了少許的印第安人,他們的祖先在這塊土地上創造的文化,也成了最珍貴的歷史遺跡。

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就保留著美國最大的印第安人遺址——查科峽谷國家遺 跡,這裡不僅留有印第安人生活的遺跡,還有卡爾斯巴德天然洞穴。這些洞穴是 6000萬年以前形成的。

來到新墨西哥州,朝西北方向走去,但見四野空曠,河窪干涸,溝壑縱橫。漫長的黃土道上下時會有幾匹坐騎馱著它們的主人飛馳而去。坎坷不平的道路會把人們引人一條延伸數十英裡的峽谷,這就是美國著名的查科峽。

進入谷內,就會看到一排排的村落,坐落在查科窪地裡。在這塊面積只有88 平方公裡的地域裡,存在著代表古代印第安人村落生活的遺跡。這裡共有300多處遺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是公元10世紀的普韋布洛村遺址。

普韋布洛村屬於陶斯地區。該地區是新墨西哥州19個普韋布洛族印第安人保 留地之一,現有1900名居民。與北美其他印第安人的歷史相比,普韋布洛的文明發展程度最高,已有上千年的定居農耕史。有的村落用磚形石頭壘起村莊圍牆,有的圍牆很高,高達20余米,看上去整齊堅固,十分壯觀。這裡的村落排列整齊,就像人們搭起的積木一樣。人們稱查科峽谷為美麗的村莊。村莊的圍牆周圍留著矮小的門戶。門戶上面,有許多長方形的小孔。圍牆裡面,是一堵堵橫豎不 一,高低不等的石牆。據說在1000多年前,這裡有800間房屋,大約有1000多名印第安人居住。現在,房頂沒有了,但有些房舍的原形仍保存完好。所有房門都只有門洞而沒有門扇,據說就是為了在悶熱的季節裡通風用的。穿過門洞,在有些房間裡,可以看到村民們留下來的苞米穗軸,由此可以想像印第安人當時的生活情景。

起初,印第安人以小家庭為單位來到這裡生息,公元六七世紀以後,大量的 印第安人移民到了這個峽谷,越來越多的房舍在這裡出現。這些住房一般是用木樁和泥土修成的圓形房舍。編制籃子是他們的主要手工業。後來,他們開始逐漸用石頭修築房屋,並將一棟棟的房屋連接起來,從此形成了村莊。到了公元11世 紀,查科峽谷的文化達到了全盛時期。到了12世紀中期,大約有7000名印第安人在這裡定居,這也許是美國西南部印第安人最大的集中地了。

16世紀初,西班牙探險者來尋找黃金時發現了這裡,即稱其為“普韋布 洛”,意為“村莊”。隨後,西班牙人強占土地,修教堂,並強迫普韋布洛人信 奉天主教。1680年,普韋布洛族所有部落參加了反抗殖民者野蠻征服的大起義。1848年,這片土地又被美國奪去。陶斯人經過多年抗爭,終於在1970年從美國聯 邦政府手中收回了被占的4.8萬英畝山地。陶斯人的祭祀聖地“青湖”便坐落其 間。

目前,陶斯地區仍由一個部落委員會管理。委員會由50位年長男性組成,每年推舉一位部落總管和戰爭首領,負責內外及安全事務。在每年定期舉行的傳統 儀式上,男女老少披戴傳統服飾,像他們的祖先一樣跳起龜舞、鹿舞、野牛舞和 玉米舞。每年7月和9月,其他部落的普韋布洛人也彙聚陶期,進行集市交易。部 落中分工明確,收割莊稼和摘果子是婦女的任務,男子外出打獵。孕婦在妊娠期內,每天天亮前散步,這樣生出的嬰兒健康。給孩子起的名字大部與身體特征、 動物或出生時的某種自然現像有關,例如有的小孩名叫“黑臉”、“鷹姑”或 “水兒”。他們常用電閃雷鳴暴風驟雨作為自已的名字。棕熊是大草原上最凶猛 的動物,印第安人一般不單槍匹馬地捕殺棕熊。棕熊的皮厚,箭難以穿透,因此使用長矛。具體的捕獵方法是先激怒棕熊,讓它衝到馬跟前,最近的獵手跑到棕 熊側面將長矛扎進它的肋部,其他獵手一擁而上,用長矛將棕熊刺死。美國印第安人信仰宗教,相信靈魂的存在。他們吸食迷魂藥,以此與周圍的靈魂溝通。唱歌跳舞是他們宗教生活的延伸。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