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記——第十六站宜興

作者: tomeye

導讀第十六站宜興宜興是陶都,原以為這裡遍地都是瓶瓶罐罐但我錯了,宜興只是一座寧靜的小城,不是不解世情,而是淡泊無爭的那種寧靜。 這裡不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亦不是什麼工業重鎮,見不到擁擠的人流,看不著塞車的街道。住在宜興賓館,我房間的後窗正對著一條河,河水還挺干淨。偶爾會有駁船經過,突突突的響一陣。我也沒打聽這是條什麼河反正這環境令我覺得舒 ...

第十六站宜興宜興是陶都,原以為這裡遍地都是瓶瓶罐罐但我錯了,宜興只是一座寧靜的小城,不是不解世情,而是淡泊無爭的那種寧靜。

這裡不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亦不是什麼工業重鎮,見不到擁擠的人流,看不著塞車的街道。住在宜興賓館,我房間的後窗正對著一條河,河水還挺干淨。偶爾會有駁船經過,突突突的響一陣。我也沒打聽這是條什麼河反正這環境令我覺得舒服,由內而外的舒服。

一個人的旅途有時會覺得孤單,但孤單也能使人感覺敏銳。我的耳朵聽不到鄉音便會努力的去分辨方言,我的眼睛看不到同伴便會更多的張望環境。一個人的時候我總是在聽和在看的,聽和看之余常常還會想,有時能想到一些有趣的東西。比如我們常常背著大包小包,呼朋喚友的來到某地。我們帶著飽滿的興致,帶著高漲的情緒,對著那些山山水水,風土人情指手畫腳,感慨唏噓。而旅游地,那些狡猾的地主們。它們實際上除了錢之外根本就不肯留下我們的任何東西。真對不起我們的熱情。

宜興有個善卷洞,距市區約三十公裡,去善卷洞的途中一路盡是茶園。來宜興前我原不知這裡還有這麼多的茶場的,所以那沿途的風光不時的令我驚喜。我搖下了車窗一路上都在伸頭張望。時見有山水環抱,時見有茶園夾道,路兩旁還雜生有蘭、有槐、有竹、有藤,景色交替不斷。待車回路轉時,放眼看又是滿山濃綠的茶園。涼風撲面、茶香沁懷,不由得我心懷大暢,敞鼻大吸之。若非司機提醒,我差一點便錯過了目的地。

善卷洞,善卷的洞。善卷,上古大賢,據稱黃帝曾欲禪位與彼,但此卷不昧,遂擇洞而隱之,便是我眼前這洞。中國的上古傳說都浪漫的緊,比之荷馬史詩的戰爭苦海,實有天壤之別。

善卷洞本為上中下三個洞,民國時始由一位鄉紳出資將三洞鑿通相連。我不由得想到此前善卷住這洞時,每天都要這個洞進那個洞出,忙忙碌碌的一定十分快樂。想必還唱著歌吧“我的天空,為何總是,灰的臉......”這裡的導游也是免費講解。

先進中洞,迎面一棵巨大石筍被稱為砥柱峰。再行數步便有一獅一像分立兩旁,石頭的。導游小姐說那是滴岩所成。與我見過的其他溶洞不同的是,那獅像真是像。既不是牽強附會,更不是無中生有。

再去上洞,上洞是當年拍攝智取威虎山的地方,今稱“威虎廳。”想當初揚子榮便是在這裡的一槍打滅了兩盞油燈。“啪!......呋.”令人心生神往。

再去下洞,下洞是個水洞,黑洞洞的,需要坐船游覽。船夫不用漿櫓,只以徒手攀壁,策船前行。洞內幽深陰冷,感覺如歷鯨腹。

出得洞來,豁然開朗。仿佛已歷三生,前世皆拋洞中。不遠處有新建的祝英台讀書處,亭台樓閣的煞有介事。內有茶社,賣一種宜興產的好茶——陽羨雪芽,比龍井茶好喝。

(待續)


精選遊記: 宜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