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像之五:山水貴陽

作者: 小城小民

導讀貴陽與其說是一座城市,不如說更像是一架巨型的山水盆景。從龍洞堡機場出來,迎面便是突兀林立的奇石怪峰,一路上溝谷縱橫,地面破碎崎嶇、亂石參差,流泉涓溪穿唱於藤蔓山花間,這不儼然是一座能工巧手精心雕琢的山水盆景嗎? 貴陽可謂真的是既得地利又的天時了,想不瑰麗都不行。 你看吧,地理上,貴陽地處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長江與珠江分水嶺地帶,苗嶺橫� ...

貴陽與其說是一座城市,不如說更像是一架巨型的山水盆景。從龍洞堡機場出來,迎面便是突兀林立的奇石怪峰,一路上溝谷縱橫,地面破碎崎嶇、亂石參差,流泉涓溪穿唱於藤蔓山花間,這不儼然是一座能工巧手精心雕琢的山水盆景嗎?

貴陽可謂真的是既得地利又的天時了,想不瑰麗都不行。

你看吧,地理上,貴陽地處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長江與珠江分水嶺地帶,苗嶺橫延市境,境內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剝蝕丘陵與盆地、谷地、窪地相間,峰叢、窪溶丘、溶洞、暗河、漏鬥比比皆是,到處是陡峻山嶺、深切峽谷和坡立谷,實實在在是標准的一個盆景胚子。再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地點綴上泉清樹古的黔靈公園;林木繁茂、曲徑幽深的森林公園;怪石峻峋、奇異多姿的南郊公園;小巧別致的河濱公園和波光粼粼、群島流翠的百花湖;清澈碧綠、游魚可數的花溪;以及白玉托檐、紅欞雕窗的甲秀樓;樓橋亭台交相輝映的翠微園;還有中國迄今發現的唯一一幢木結構三層三檐不等邊的"九角攢尖頂"的文昌閣;殿廊相接、碑刻文物薈萃的陽明祠……,好一派綠水繞青山、奇峰藏異洞、激流飛瀑星羅棋布的雄奇秀麗的高原自然景觀,集山、水、石、林、竹、洞為一體,偏偏這些都是自然天成。你還能干什麼,就剩下嘖嘖贊嘆啦。

最讓人嘡目結舌的還是貴陽的山石,千姿百態,千奇百怪,千變萬化。太湖石的醜、 漏、縐、透、瘦,在貴陽的丘、壑、峰、巒、崗、嶺、巔面前,全然都沒有了顏色。以前學山水畫,總怪前人麻煩,什麼勾、皴、擦、點、染,光是皴法就要搞出披麻皴、斧劈皴、解繩索皴、折帶皴、卷雲皴、牛毛皴、荷葉皴、點子皴、釘頭皴、豆瓣皴、雨點皴、米點皴、骷髏皴、馬牙皴、直擦皴、鬼面皴、拖泥帶水皴、亂柴皴等等等等幾十種來,啊,都快把我弄暈了。到貴陽的山石面前才發現,所有這些竟然都不管用了。貴陽的山石,有的如老樹盤根,縱橫交錯;有的如驚濤拍岸,起伏險峻;有的又如斧劈刀砍,平整光滑……精妙絕倫,鬼斧神工,無奇不有,隨便一塊,都是絕好的園林景致。更神奇的是有一種石頭,如磚如瓦,一塊塊的,層層疊疊,而且規格統一,薄厚均勻,整座山就這麼工工整整地一層層碼起來,迎面看去,竟像是一堵出自專業設計師之手的新潮別致的文化牆。當地人就充分利用這一上蒼的恩賜,建房子方便極了,厚的當磚,薄的當瓦,不厚不薄的正好鋪地板。在花溪的石板鎮,到處都是這種石材的加工場,就地取材,一片片石塊從山上取下來,像劃豆腐一樣裁成一樣大小的尺寸,就可以裝箱外運了,方便快捷。

氣候上呢,都說昆明是春城,四季如春,到貴陽才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宜人數貴陽”。貴陽屬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即便是最熱的七月下旬,平均氣溫也才為24攝氏度。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的貴陽又多雨,就算再熱的天,一場雨下來,也涼氣逼人的。沒聽貴陽人說嗎?“貴陽下雨像過冬”,就算是冬,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也還有4.6攝氏度,能不宜人?溫潤如春的氣候使得貴陽植物茂盛,種類繁多,門綱齊全,四季花木爭妍鬥媚,常年林樹蒼翠欲滴,據說貴陽現有林地面積27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31.7%,所以有“森林之城”之說,連貴陽的簡稱“築”也是因貴陽盛產竹子而來。搞得貴陽人到要確定市樹市花時,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挑花了眼,又實在舍不得,最後干脆,都來二個,市花為蘭花、紫薇,市樹為樟樹、竹子,讓人羨慕得不行。

如果光是這些自然的東西,也便罷了。第一次到貴陽,先就被貴陽的熱鬧的夜生活鎮住了,這哪裡是個西部城市,即便是廣州、上海,好像也難得有這樣的熱鬧。從噴水池到大十字,熙熙攘攘的,燈火通明,很多商店直到半夜都還開著,街邊的攤檔就更別說了。一天晚上忙完出來,已是早上2點多,天正下著大雨,從中華北路走到延安路,路邊竟還到處都是架著雨蓬的大排檔,三三二二夜游人,怡然自得的,就坐在攤檔邊,邊吃著宵夜邊欣賞著雨景,害得我以為又回到了好吃的廣州,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也許是因為有王守仁被謫為龍場(今修文縣城)驛丞設龍崗書院、文明書院聚徒講學,使“連峰際天”、“飛鳥不通”的“山國”貴州人文蔚起,風氣大開的緣故,貴陽處處都透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儒、道、佛、酒、茶,一樣都不少。到扶風山麓的陽明祠去喝茶,進得門來,引領員很客氣地帶著七拐八彎,在內殿二樓的回廊上撿個桌子,說“您就坐這吧,可以聽風聲和鳥鳴”,我等時便怔住了。祠內殿廊相接,林木蔥蘢,清幽宜人,來上一杯貴陽最為有名都勻毛尖,茶湯色黃綠、清香爽口。清風在林間樹梢悄悄滑過,除了幾只不知名的鳥兒在觸手可及的枝頭歡快地鳴唱,就只有壺裡的水燒開了在“咕、咕”冒氣的聲音了。茶堂沒有人打牌,也沒有電視,甚至連茶點都很少,就是品茶。我很好奇地問了句“你們怎麼不搞點熱鬧點的東西招引一下客人呢?”茶博士耐心地添著水說,“那還是喝茶嗎?”這樣的喝茶地方,如今已經很少嘍。那天我在那坐了久,離開的時候還一直戀戀不舍。

西南的省份一大特點是少數民族多,貴陽這塊土地上據說就有38個民族。少數民族多的一大好處是好吃的東西多,各民族特色嘛。作為一大菜系,黔味菜有影響的就有250余種,多得連名字都叫不出來,什麼絲娃娃、戀愛豆腐、雞樅雞、腸旺面……名字還又怪又奇。雖然電影院、公園門口到處都是攤攤檔檔,但最名的吃處還是合群路、河濱公園、陝西路的小吃一條街。老凱裡的白酸湯(毛米酸湯)如今在貴陽是已經很難吃到了,為圖省事,現在基本都改用番茄做紅酸湯,連很多貴陽人都已不知道酸湯還有白的。不過鼎罐城的酸湯魚還是相當有味道的,服務員大多都是苗家女,很是實在,吃到一半,會拿著牛角裝的苗家水酒來敬酒,還會想方設法讓你多喝點,最好是喝醉,這酒可是免費的哦。花江狗肉是好吃,但不是什麼人都敢吃的,需要勇氣。

少數民族多的另一大好處是有璀璨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俗,貴陽光節會即就有“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場”、“龍船節”、“牯髒節”、“姊妹節”、“查白歌節”、“侗年”“米花場節”等等;各種各樣,好像天天都不落下。規模最宏大、場面最為隆重、影響最為深遠的當首推苗族的“四月八”。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這天,貴陽市及鄰縣的苗族群眾都要身著民族盛裝,從四面八方雲集到貴陽市中心噴水池一帶。他們吹著蘆笙、簫笛,唱著山歌跳起苗家舞蹈,歡度自己的傳統節日。那矯健多姿的舞步,優美動聽的歌聲,狂歡盡情的氣氛,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就算你趕不上這些節會,那也不打緊的,還可以狠狠地撈一把民族藝術品回去,送人自賞二相宜,裝飾在書房裡,絕對會是蓬蓽生輝的。北京路上的“黔藝寶-夢裡夜郎”和“黔粹行”,店面都裝修得很古雅,有粗獷明快、古樸典雅蠟染,有“貴州三寶”之稱的玉屏蕭笛、大方漆器;有南方的“莫高窟”之譽的苗族刺繡和挑花,有被稱為“戲劇活化石”的儺戲面具,還有紫袍玉帶石雕。如果有耐心慢慢地在街上轉,說不定還可以找到播娜摩簸箕畫,一種興起於貴陽市郊少數民族的農民畫,將花草蟲魚、飛禽走獸、日月山川、神話傳說、人間趣事等畫在一個個尋常的農家常用簸箕上,便成為一件件古樸典雅的藝術品,洋溢著濃郁的鄉情,極富民族特色,可愛極了,拿回去你都舍不得擺出來。

雖說貴陽處處美景,處處迷人,但花溪還是不能錯過的,雖然有點遠,在貴陽西南17公裡呢。花溪是個花的世界,一年四季百花爭妍,空氣飄香,更多的是漫山遍嶺的知名不知名野花。原以為花溪就是繁花遍布,以花為名呢,後來才知道,花溪原名叫花仡佬,仡佬族婦女喜歡美麗花哨的服飾,於是就以民族命名了。花溪河就在林立的“麟”、“鳳”、“龜”、“蛇”四秀峰中穿繞,溪中礁石累累,水淺處可以涉足,水深處可以泛舟。從花溪橋到碧雲窩,河水出入兩山峽峙之中,入則幽深,出則平衍。瀑布、細流、漩渦、流雲、花枝、人影,靜若一塊寶鏡,光彩耀人,動若飄揚仙女悠然自得。在花溪橋頭租一輛自行車,與花溪一起穿行於婀娜多姿的垂柳和五彩繽紛的山花之間,渥足於清瀝透明的山泉湖水,做客於清秀淡雅的布依山寨…..那個美呀,想著都人心醉。

如今,貴陽人又在規劃著一個更宏大的山水計劃――遷城,一個建設用地40平方公裡、40萬人口規模的新城金陽已經雛形初現。當年為了戰備的需要,貴陽遷入了大量三線企業,對環境多有破壞。今天建新城,貴陽人想到的第一件事便就是環境保護。新區才剛動工,廣場上“綠色未來”的雕塑就已經高高矗立起來了,這似乎是貴陽人自己在提醒自己,別辜負了“森林之城”美譽。等把主要的工業和人口都遷出以後,貴陽,就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山水盆景了。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