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街是遠去的家園(作者:張聲和)代發

作者: 懷抱天下

導讀去年,鳳凰衛視副台長趙群力,號稱亞洲航拍第一人,殉職在謝靈運山水的詩篇的境界之中,就是為了在永嘉“尋找遠去的家園”。前天,我看了妻弟GYP贈我的整整一個小時的《為了尋找遠去的家園》的光盤,從中品味了趙先生生前航拍下的美景,尤其是美景中的林坑,那林坑就是趙群力在空中發現的,頓感那林坑就是我們現代人心中的遠去的家園,那家園還不是我們人類身� ...

去年,鳳凰衛視副台長趙群力,號稱亞洲航拍第一人,殉職在謝靈運山水的詩篇的境界之中,就是為了在永嘉“尋找遠去的家園”。前天,我看了妻弟GYP贈我的整整一個小時的《為了尋找遠去的家園》的光盤,從中品味了趙先生生前航拍下的美景,尤其是美景中的林坑,那林坑就是趙群力在空中發現的,頓感那林坑就是我們現代人心中的遠去的家園,那家園還不是我們人類身軀所依附的家園,是精神的家園。應該說,林坑在先前是不需要發現的,先輩們就生活在那裡,哪有尋找和航拍的價值,可現在家園都快遠去了,怎不去尋找,否則就會逝去。趙群力是為了尋找遠去的家園而逝去的。為此,我也想到了青街。青街也是我心中的一所家園。

青街是在平陽北港底的一個旮旯裡,是畬客人居住的地方。青街,這個鄉名很好聽。地名自古以來就是一首歌,青街也是一首歌。

為什麼這麼褒揚青街呢?她可不是景區。浸染在現代生活中的人們,已經開始不相信風景,是因為他們走過地方太多了,人們日行千萬裡已經不在話下,一年之中不知要看過的多少的風景。徐霞客的腳板怎走得過現代的交通工具噢!因此,現代人更加注重了風情和環境。這是一個追尋生活質量的新的圍城現像,城裡的人要走到城外去,提倡郊游,尋求原始。他們住厭了現代化的居室後,要到鄉下和山區走走。為此,鄉間就開辟了好多值得走的地方,投城裡人所好。

那麼,自從填平了人為的進城“壕溝”後,長年居住在鄉下的村民就紛紛地湧到市井裡,尋找城市之夢。哪怕是城市裡的一頓快餐飯也值得他們去揮汗如雨,他們也願意。他們是多麼渴望成為城裡人,這也是城市化的圍城現像在鄉村人群中的反映。古希腊先哲亞裡斯多德說過:“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亞裡斯多德能在2000多年就說得如此的明白,城市化的誘惑實在是厲害。

青街,最近幾年出了一點名氣,就是在城市化圍城現像中凸現出來的。千百年來,青街這個名字和這個地方一直存在,但城裡頭的人很少知道,像是被遺忘在北港底的包著頭巾的畬族姑娘。而現在城裡多了幾分喧囂,城裡的人多了幾分浮躁之後,就覺得,作為一個城裡的人,青街是一定要去的,不是說青街有什麼風光,而是青街有一個好的環境,有一種別樣的好風情,能帶給現代人的許多的寧靜,去醫治那種心靈中由節奏性所產生的病疾。

那裡的竹好,屋好,歌好。這個山頭旮旯,是畬族群眾聚居最多的地方,也有全縣最好看的睦源橋,世界廊橋名錄中有她的名字。還有平陽最大片的竹林,青街之竹百年盛名。明清時期的古屋也是這裡保護得最好,雕梁畫棟,石磉石板天井,南音清韻。這個小地方還出過在東南亞負有盛名的僑領,現在國外的人不少,還出過一任的縣長,在大地方工作的人也很多,青街人都以此為榮。一句話,青街風水好。

二十年前我開始接觸這個地方青街。那年正月十五,跟隨溫州音樂家協會的幾位同志去采風,說是采風,其實是去王神洞聽畬客人唱山歌。那歌真的好聽,是在無拘無束地唱,腔調裡有古風,是從人的本能裡溢出來的心聲。第一次就給了我深深的印像。

後來,我在政協搞文史工作,一位領導邀我陪他去看李氏大屋,並要我給他們寫一篇關於大屋的文章,他的族人向我提供了許多材料,珍貴啊!前年美國有位學者來平陽,是搞人類學的,約我寫民俗的文章,我與他討論了青街的民風民俗,他就很感興趣。我在修志的時候,省裡要出《名村志》,我又對它作了進一步的了解。更多的接觸青街的,還是在民政部門工作的幾年,有機會到青街的各個村,結交了好多的村民,也看到好多青街的古樹、古屋和毛竹,那裡的樹、屋和竹,與青街人很相像,同樣的樸實。

我是崇尚知識旅游的。我想,我們是在消費農村,把環境作為自己休閑的物質來進行消費的,這就需要了解農村。那麼,青街現在是怎樣的一種狀況?青街的農民與中國土地上的農民一樣,他們要進城。

千百年來,農民都是這樣認為的,土地是命根,“耕者有其田”,成為農民革命的強有力的號召。筆者曾寫過《平陽縣志.林業》,青街的農民們曾為爭一塊插花山、小竹林,也要打死人命的。可現在,如果你要青年人去當一位舊時擁有一片山地的地主,沒人要當。

實現溫飽,曾是青街農民的渴望,那時城市文明似乎與山裡人的基本欲求相距甚遠,並不總是形成巨大的誘惑。社會經濟發展到20世紀末,生產力的解放了,青街的農民躍躍欲試進城當市民,向日益輝煌的城市文明靠攏。長期的城鄉二元結構造成了一道鴻溝,離土的農民要想完全享受城市文明,卻又並非輕而易舉的事情。現在呢?你有本事就走吧!

青街的年青人呢?更是向往山外,搬到水頭和鰲江、昆陽的青年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說,他們是自己氏族中進入城市化的始祖。他們在追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的協調,他們在大膽地追求現代城鎮的風韻。他們已經慢慢的品味到,城市文明不只是由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時裝美容,卡拉OK這些表面的繁華構成的,它有內在的節奏和素質,有歷史和時代交彙的文化內涵。進城後的青街農民沒有處於游離狀態的“無根浮萍”在“城市季風”中的感覺,他們已經感到坐在城裡的沙發上和坐在自家的板凳上一樣踏實。因為他們確實是城裡人了。農民兄弟是應該真正享受城市文明,因為城市也是他們千百年來供養起來的,城市本身也是屬於他們的,不應該被傲慢的城裡人長期占有。正像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一樣,有本領誰都可以做一回上海人。

認識城市和鄉村的本質,也就能認識人的本質。人的本質是在進城和出城中實現自己的欲望的。

然後,我們再回過頭來去看看“剩余”的青街。有1.4萬人口,外出的人口有一半以上;有一半的村落,幾乎成了空殼的了。我說的數字,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說青街的好風水不能留人,更不是說青街在發展中走下坡路。正好相反,是青街人走向農村現代化的開始,是青街人在第三次解放自己。因為農村現代化的核心,是解放農民、投資農民、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富裕農民。

青街的農民是中國農民的一部分。青街的農民知道,自己在歷史上已有過兩次“解放農民”,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現在他們是要第三次解放自己。

走出青街的青街人,進入了城鎮的行列後,那些被騰空了的村莊,也將是重新安排的綠色莊園。只是時代的變遷,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留下更多的綠色的空間。

青街原來不是旅游的地方,正是那裡儲備了豐富的生態資源,現在倒成了一個好去處。有了經濟的基礎之後,人們才會有了閑情逸致,手頭沒有銀子的人決不會到處尋找遠去家園的,“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這可是莊子的名言。所以說,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才是尋找遠去家園的先決條件。

歷經了自然和人為的種種災難之後,人類越來越珍惜綠色,酷愛綠色———綠的山,綠的水,綠的地,綠的城,如今又追求綠色的家園。“當戶青山延秀色,環門綠水起文波”是青街李氏大屋門台上的對聯,這一詩意中的理想居住環境,長期為人們所向往。有一片草地,幾棵綠樹,一般城裡家庭並不易得的,而這裡營造綠蔭如蓋、郁郁蔥蔥的環境,卻是不難的事。懷舊的風拂動著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都市紅塵的喧囂與繁雜,浮躁與柔糜,引發了人們回歸自然、重視環保、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情結。當部分青街人進入城市化後,留守家園的人們,修葺了古老的屋宅,打掃了靜靜的窄街,拂去了沉積在風情上面的塵埃,等候著圍城裡人們的到來。

原來是農民的青街人,抺掉了自己額頭上鄉下人的印記,向城裡走去,尋找新的家園。還願意留下來的青街人,有些其實已經不是傳統的農民了,是青街的居民了,他們把更大的環境空間建設得更好。

青街的這個現像是21世紀之初的一個城市與鄉村交織的現像,是中國解決三農問題所產生的一個偉大的變遷。我要登上青街的毛竹山歌唱:青街人你大膽地進入城市化吧,城裡的現代化美景在召喚你們。留守家園的青街人,你也要更加珍愛自己的豐富的自然遺產,城裡的人們要回到青街尋找自己遠去的家園。

溫州平陽最好的驢友論壇

龍潭.溯溪.攝像全版在這裡:

http://www.you8.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421

試看:龍潭.溯溪.第二版.256k帶寬(realoneplay播放)

rtsp://www.no001.com/jl/you8.com/龍潭02_256k.rmvb

來源

游吧論壇:

http://www.you8.com/bbs


精選遊記: 溫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