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敦煌

作者: liying124

導讀7/24我們是從嘉裕關轉的車。因為火車的時間不對,我們買了汽車票。送我們到汽車站的摩托車車夫說從嘉裕關去敦煌坐汽車也挺好的,可能更快些。如果能再見他的話,我真想告訴他,他錯了,我們坐的那輛車不但又髒又亂,而且司機還不顧空間的有限拼命載客。結果我和老江由原來兩個人坐一個鋪位變成了五個人擠一個鋪位,不幸的是其中那三個是牛高馬大的男生,我一想� ...

7/24我們是從嘉裕關轉的車。因為火車的時間不對,我們買了汽車票。送我們到汽車站的摩托車車夫說從嘉裕關去敦煌坐汽車也挺好的,可能更快些。如果能再見他的話,我真想告訴他,他錯了,我們坐的那輛車不但又髒又亂,而且司機還不顧空間的有限拼命載客。結果我和老江由原來兩個人坐一個鋪位變成了五個人擠一個鋪位,不幸的是其中那三個是牛高馬大的男生,我一想著要和他們幾位一起爭奪有限的氧氣就禁不住頭痛。然而實情是我沒隔多久就睡著了,老江則和他們聊天直到敦煌。後來結伴同游的過程中,他們都問我當時是不是假裝睡著的,因為我的腿越伸越長,大家又不好意思吵醒我,害得他們都縮成了蝦狀,還得不斷地找話題以分散麻痹的神經。哈,我原本是為了減輕痛苦而大睡,誰知造成了別人的痛苦,真是有點對不住自已無私的天性呢。不過我們總算到了敦煌,還決定結伴同游,畢竟,人多力量大。對了,還有一點很巧,我們竟然都來自有海的城市。大海與戈壁灘,會是怎樣的一種迥異?

7/25

首選的景點當然是莫高窟,它離敦煌市中心大概40分鐘,需驅車前往。我們租了一輛桑塔納,來回車費75元,五人平攤也只不過每人15元,還是可以接受。況且司機人不錯,一路開去一路給我們介紹敦煌的歷史。他說敦煌城的標志是市中心那個飛天雕像,大型舞蹈“絲路花雨”的成功早已著稱國內外,我們當然是知道的。

雖說只有早上8點多,莫高窟門前已是人山人海,大多是各個地方的旅游團。我們為了省導游費,便厚著臉皮跟在一些旅游團後,冒充團友,倒是饒有興致地聽導游介紹了各個洞窟的歷史和圖景。莫高窟從前秦創建,以北魏為起點,一直走著上升的路。一千多年歷史的積累,形成了莫高窟藝術的豐富和復雜。我們從這個窟進入那個窟,感受著它輝煌而燦爛的藝術,體會著國寶被毀,洞窟由最盛時的“計窟室一千余龕”到如今的只余492個的痛惜。莫高窟是由於沙漠空氣和洞窟牆壁極度干燥,使用的材料性能耐久,所以才有幸保存到現在。然而有許多洞窟是不開放給一般游人觀賞的,只供研究者和一些身份特殊的游客觀賞。“發奮成為國家領導人唄,肯定有你一飽眼福的份。”傑戲謔青,“那還不如用功成為文物研究家更容易。”青頗有自知之明地自嘲。這麼多不同歷史時期建造的洞窟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唐朝時所開的洞窟。第96窟初唐開鑿的坐佛高34.3米,是當今的室內第一大佛。中唐時的158窟是莫高窟第一大臥佛,整個洞窟像一具巨大的棺材。而敦煌的建築畫藝術到了盛唐時則達到頂峰,是一幅幅集人物、景物的精美藝術畫。盛唐氣像在它的敦煌藝術中達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那時候的中國人,一定說話都特別大聲吧?“何止,那時候的女孩子還可以大吃特吃也不用窮擔心呢,真想回到唐朝去。”我真是有感而發。

到莫高窟游玩用了我們一天時間,千年的歷史就濃縮在一天了,我很有點回不過神來。晚上到市中心的大排檔解決肚子問題。對於廣東人來說敦煌的吃確實有欠精致,不過仍然味道不錯,就像西北人的熱情。倒是水果特產“李廣杏”新鮮,價錢也不貴,值得一試。

7/26

我們仍租回昨天的那輛車,決定走陽關、玉門關、白馬塔、鳴沙山幾個景點。司機說這幾個景點間相隔較遠,路途又辛苦,所以要180元一天。我和老江充分發揮廣東人講價的好口才,終於把價錢壓到150元。

先是到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現在我們要親臨其境了,也難怪當時的守邊將士會怨。一路開去,一路是無邊的大戈壁,沒有一絲的綠色,沒有一棵樹木,甚至是茅盾說的白楊樹。只有漫漫黃沙,一些干枯的雜草。然而就是它們,也算是這一望無垠的蒼涼中存活著的生命了。太陽肆虐,我們擔心沒到玉門關,大家就變成烤豬了。奇怪的是路上碰上的車不過廖廖幾輛,人際罕跡,想怕就是指的這地方。司機告訴我們因為交通不方便,而且只余一個關城牆垣,所以許多游客都不會到那裡去。我真是不能不感激王昌齡,沒有他的這首七絕,想怕我是下不了那麼大決心去的。路上車子有兩次陷入沙丘中,我們不得不下來推車,真是不容易呢。

遠遠看見玉門關關城的牆垣,在藍天、烈日、大戈壁中毅然定型,就像一種無法形容的永恆,默然不語。帶著說不出的震撼走近,有一群類似燕子的鳥從裡面飛出來,四散到天空中了,一個個驚嘆號般。牆垣蒼黃色,上面有著太多的坑坑洞洞,我們圍著它走了一圈,少年人的輕狂很難真正明白到它的凝重。然而就在這個此時此刻只有我們這些黃毛小孩的廣闊天地中,我用盡力氣喊了一聲,發覺自已真的很渺小。在廣州擁擠的人群中我也感到過自已的渺小,但那是迷茫的,而在這裡我卻有種面對自已的真切。守關的負責人和我們聊了好一會,還請我們吃了西瓜,他原來是湖南人呢,一付很樂觀的樣子,不知他又有沒有怨?我們感受到的卻都是他的熱情。

接下來我們到了陽關。最初知道這地方還是因為唐人“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的拳拳友情讓人感動,陽關於是成了吸引我的所在。它和玉門關之間相隔挺遠,也是一樣的荒涼。但到陽關的人多一些,雖然陽關古城早已湮沒無存,僅存墩墩山被稱為“陽關耳目”的一座烽墩。攀登至烽墩頂部,方圓數十裡,盡收眼底,古代邊關守士之豪情游然而生,然滄海桑田的感慨也不能不充溢心頭。在陽關我騎了馬,一為抵不過租馬人的熱情,二為那匹馬真的好美,它是黑色的,全身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它載著我走了一圈,它的主人告訴我它叫“小黑”,與它告別時我不禁撫摸它,它那溫順的樣子,我想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其實在陽關騎馬挺好的,大概走一圈20分鐘需10-15元不等,但在馬上下瞰陽關古城的經歷用多多錢也買不來呢。

第三個景點白馬塔不去也罷,沒什麼好看的。倒是“鳴沙山”是最好玩的一個景點,不應錯過。那裡是一個小沙漠,偏偏沙漠中有一個再美麗不過的月牙泉,粗獷中蘊含著秀美,那是怎樣的一種風景。我們在鳴沙山坐了駱駝,新奇得很,就是有點心驚膽跳,並且沒有坐馬舒服。不過騎駱駝上山倒是省事又有趣的。我們為了省錢,還是選擇爬上去。過程很辛苦,又熱又燙的沙埋到我膝蓋上,走一步都要用盡全身的力氣。有好幾次想放棄了,但已經上到上面的人,不單是朋友,一些別的游客也鼓勵我繼續上去,旁邊一位老人還超過了我。如此情形下我是咬著牙關也得上的了。終於坐在沙漠山的山頂時,看著將要落山的太陽,真是好美。然而一看表,天,已經晚上九點了。看來太陽特別留戀這個城市呢。

鳴沙山外面有許多專賣特產的攤檔。這裡最有名的是“夜光杯”,正所謂“葡萄美酒夜光杯”,游客如有興趣的話當然不能錯過。等次倒是分很多層,最便宜的5元就能買到一個,昂貴的也有令我們瞠目結舌的。

今天的行程到晚上10點多才算結束,我們盡興了,司機也累壞了。為了表示感謝,我們給了他180元,司機還給我們留了電話,讓我們下次來敦煌時也坐他的車,他一定算便宜。我真高興,西北人的熱情令敦煌之行更難忘,也更愉快。

7/27

我們坐車由敦煌到柳園,再轉火車回蘭州。敦煌之行結束了,我卻還意猶未盡。七月的敦煌,很吸引,也很真誠。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