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山上祭天驕

作者: (蘋果)

導讀蘭州南面60多公裡的地方,有個興隆山,據說景色還不錯。第一次來蘭州,頭天還有些空閑,就尋思著找個地方去看看。雖說蘭州有個白塔山,也是雄偉高拔,值得一覽,可由於遠離都市才有風景的意識作崇,便舍近求遠,與同行的朋友商議去了興隆山。車沿著去榆中縣的方向行駛,黃土高坡的那荒涼勁又一次上演在面前。遠近干澀的土地上,零散生長著叢叢白楊樹,也散落在 ...

蘭州南面60多公裡的地方,有個興隆山,據說景色還不錯。第一次來蘭州,頭天還有些空閑,就尋思著找個地方去看看。雖說蘭州有個白塔山,也是雄偉高拔,值得一覽,可由於遠離都市才有風景的意識作崇,便舍近求遠,與同行的朋友商議去了興隆山。車沿著去榆中縣的方向行駛,黃土高坡的那荒涼勁又一次上演在面前。遠近干澀的土地上,零散生長著叢叢白楊樹,也散落在道路邊的房前屋後。樹干不粗,卻被什麼薅過似地,細高單薄的枝干,不多的葉子,更顯出黃土地上生命的脆弱。在黃土高原深處的興隆山會是什麼景色,我沒敢去深想,想必是一種荒漠風情吧。

過了榆中縣城,向西而去,窗外的山野漸漸地發生了一些變化,先是山色不那樣枯黃了,綠的東西多了起來,而後又感覺沿路的房屋、樹木也多了起來,人氣好像多了一些。等沿著山谷往山裡行駛不久,忽然聽見有潺潺流水的聲音,兩面山上已是郁郁蔥蔥。

如果把這潺潺流水和茂密的森林放在與之相鄰的四川,或是南方什麼地方,可能顯得平淡無奇,可偏偏在這缺水少綠的黃土高原,相形之下就是另一番情致了。

興隆山的景色主要有兩片,一個是東山,以道教和佛教的古寺廟較多,宗教的味道很濃,另一個則是西山,山裡的有些建築與近代某些人物傳聞逸事有關,兩山一古一今,相得益彰,加之山上成片的原始森林和雨露流水,構築了興隆山的神韻。

憑感覺,東山要比西山的內涵更濃縮,更幽雅一些,於是決定先攀東山。

過了橫臥在溪流之上的木制雕梁畫棟的雲龍橋,過了貼著山根而興建的古老山神廟,在清濕涼爽的空氣裡,沿石階拾級而上。

興隆山很安靜,人也不多,樹木古老,原始的味很濃,像是一個多少年沒有被人打擾過的僻靜山野。山裡到處彌漫著一種歲月沉積的風情,幽靜之意沉浸在山石樹木和隱隱約約的廟宇之間,其偏僻清冷甚至讓人萌生一絲恐懼和不安。雖說山外不遠處便是干枯的黃土地,而在這裡,一進山便可在樹蔭和山徑之間體驗到濃濃的濕寒。上山的石階上,有些像是細雨剛灑過的濕露,把山石潤得發青,顯得有些沉重。舉手可以觸及的石壁上,掛著一道道露水流過的印記,似乎在標明歷史的悠長。石上、土地上,樹干上都長滿了鮮綠的青苔,尤其是那些古樹,樹皮上鮮苔的綠色更讓這些古老的身姿變得飽經滄桑許多。

興隆山並不算太高,路也算不上陡險,但是一路上的祠廟和風景點比較多。常常是這樣的情形,剛在一個地方把風景看透,記下個大概的印像,可還沒等你記扎實了,另一處景色就會在幾步之外冒出來,讓你措手不及。這些景點連續閃來,令人目不暇接,惟恐把景點記錯了。走在路上,一會是古老得幾乎搖搖欲墜得廟宇,一會是奇特的山石,一會又是有千百年樹齡的參天古杉,亭台樓閣,題字碑文,在古木遮蔭下的幽靜裡,展示著大自然的本色。沿路上伴隨你的不僅是風聲葉喧,不僅是高大聳立的古杉,威武張狂的龍爪樹,滄桑幽雅的滴水亭,淺淺清澈的玉液泉,莊重肅穆的關聖殿,一展風采的落霞亭,還有掩藏在綠蔭之中的大佛殿,沉靜質樸的藥王殿,安寧閑雅的娘娘廟,以及半山挺起的遠眺閣,高山雲際間的太白泉等等。這些幽雅的風景亮點,沒走多遠,就會親切地和你相逢,帶來一片清淨幽雅的心情。

拾級來到山中,在茂密的樹影深處,發現掩藏著一片青色的古建築群。慢慢走近了,進入套院裡,發覺這是一處雄偉的大殿。大殿在幾十石階之上依坡而建,飛檐凌空,氣勢不凡,有一種乘勢而起的恢弘氣派。院裡院外,四周被綠色所籠罩著,連廟宇瓦脊之上也長滿了青草。廟宇前有兩棵巨大的古杉樹,映襯之下,大殿顯得古樸莊重。石階上來,舉目細看,大殿檐下有一塊橫匾,上面寫著“大雄寶殿”四個字,讓人仰止。下面有一黃幡,寫著些佛光普照的字樣,而最上方有一塊由費孝通先生題寫的黑色額匾,用漢字和蒙古文分別寫著“成吉思汗文物陳列館”。進去看了,發現裡面供奉的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讓我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因為從沒聽說將成吉思汗作為神仙奉祀的。

看著挺奇怪的,打聽一下,原來說是成吉思汗去世後,曾在這裡停過靈柩,後又深埋安葬的,並且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時間一久,也不知道他被安葬在什麼地方。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英雄,就在這山裡選了一塊風水寶地,設立了祠廟,收集了他生前使用過的一些東西,以供人們祭祀這位偉大的人物。

成吉思汗(公元1162-1227年),原名鐵木真,出生於金朝漠北一個蒙古部落。少年因父親被害而過著悲苦的日子,受盡凌辱,從小也造就了不畏艱險,立志做大事的志向。後來,隨著成吉思汗的聲望增高,1186年被眾人推舉為“合罕”,也就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從此開始了他大展宏圖的時代。1206年,在收復周邊各部落的基礎上,統一了蒙古,眾侯群臣推舉其為全蒙古的大罕,並獻上“成吉思汗”的尊號。

在對蒙古民族進行一系列政治經濟變革之後,他又開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以“朕長生天命,一定要統治世界”的遠大志向,從1207年起征服了周邊,後兩次進攻金國,並進入中原。1219年又率兵向西大舉進攻,攻取了中西亞,打到了多瑙河流域,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汗國。1227年秋天,在征服西夏國的征程中,成吉思汗病逝,為防止西夏國王得知成吉思汗去世而反戈一擊,留下遺言叮囑密不發喪,登攻下西夏都城中舉後屠城,不給對手任何反抗的余力。他的兒子按照他的遺囑行事,一舉消滅了西夏。

成吉思汗是中華民族史上一個偉大的民族英雄。偉人毛澤東平生所敬重的歷史人物不多,也不過《沁園春-雪》中提到的秦始皇贏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成吉思汗等幾個人,詞中除了點滴的貶義之外,還是流露出敬仰之情,可見其歷史影響之大。

在成吉思汗陳列室,不禁感慨到,歷史就是這樣對待一個人:只要他熱愛自己的家園,熱愛自己的民族,並且為之努力和付出,就是值得尊敬和崇拜的。不管成吉思汗是什麼朝代、是什麼民族,畢竟是中華民族的英雄。而今不論誰,不管意識形態如何,都尊重他,敬仰並愛戴他。

看過海拔1500多米高的“太白泉”,在體驗到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意境之後,沿著山後的幽靜小路下到山下,來到藏秀谷。但見一清澈的溪流從山谷深處神秘地湧流出來,沿著兩山之間的谷地,向山外流去。來到溪水邊,我們忽然到在這荒漠之中有一泓清泉將是何等興奮,如同看見了生命的活力之源,看見了世界的生長之脈,感受到了生命的依靠,有一種安全感。下到小溪旁,聆聽溪流的音符跳躍,將手探進清澄的水中,在汩汩清流的衝擊中,在涼意濃濃的感觸裡,體會著山水間的詩情畫意,倍感生命的美好。

沿溪水的走向,來到西山腳下,在“摟雲山”的牌坊下合影留念。據說,西山要比東山高許多,路也漫長。原想把兩座山都看一下,可此時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必須及早趕回去,只好抱著幾分遺憾,懷著“留點想頭”的安慰,惜別而去。

回來的途中,我還在回味著滿山的景色,琢磨那些還沒來得及嚼碎消化的東西。特別是將紀念成吉思汗與道教等文化彙集一山,讓人覺得非常有意思。成吉思汗一生勤奮勇猛,征戰四方,屬於亂世之中立志有所作為的人,其與道教的許多教誨大相徑庭,這種文化意識上的衝突讓人多了些思量。

道教倡導無為無不為,無欲無偽,講究清淨超然,順其自然,以與世無爭和隱居的方式生活,追隨一種清靜平和。這樣多少有些消極的味道,與人類不斷創造文明的本性相矛盾。其在消極中尋求積極,在消沉中把握機會的思想,既能興國,也能誤國。歷史上的“文景之治”便是成功的案例,但不可否認,歷史上更多的興盛時期,卻是有為而治的結果。“欲則立,不欲則廢。”只有想了而且不停地爭取,執著地勤奮,榮譽和光芒才會降臨。若是連想也不敢想,或是只是想了而不去做,到頭來是沒有什麼結局的。成吉思汗與道教的文化區別就是這種行動與思想一致性的差別。成吉思汗一生與命運抗爭,若無這樣的意識,恐怕早年就餓死了。當他成為全蒙古的大汗後,又力求征服整個世界,並且建立了大蒙古國。他之所以成為中國的拿破倫,決非是無為的結果,恰恰是變革天下、有為而治的典範。

(2003年8月24日)


精選遊記: 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