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溫哥華

作者: *林子*

導讀去年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911後的移民法規改了不少,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無論是墨西哥還是加拿大,只要你在這些第三國申請了回美簽證,如果被拒簽,不再可以憑有效的I94卡在一個月內回到美國。而我恰好需要到第三國申請回美的簽證,為歐洲之行做准備。雖說墨西哥一般都比加拿大好簽,拒簽的機率較低,但我終於還是選擇了過境加國,而且是飛最遠的溫哥� ...

去年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911後的移民法規改了不少,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無論是墨西哥還是加拿大,只要你在這些第三國申請了回美簽證,如果被拒簽,不再可以憑有效的I94卡在一個月內回到美國。而我恰好需要到第三國申請回美的簽證,為歐洲之行做准備。雖說墨西哥一般都比加拿大好簽,拒簽的機率較低,但我終於還是選擇了過境加國,而且是飛最遠的溫哥華。應該說這麼做全是有當時在溫哥華的男友C撐腰。下意識裡我倒是對簽到簽不到無所謂的,反正就此長留加國也沒什麼不好。C也作了我萬一簽不到而要留下的准備。並笑曰我可以提前開始我周游世界的旅程。C是唯一承諾過不會用家庭,責任,義務和男人娶女人的需要來鎖住我的男人。他說我可以一直走,走下去,走到我有一天累了,想家了就回去,修整好了再上路,而他總會在那裡等著我。這是個很美的童話,給了我無限的柔情和感動。我以為我們之間是不會有問題的。

那是我第一次光顧溫哥華。C在西雅圖機場接的我。為此他還逃了一個很重要的年會。他一如往常帶了花給我,不過這次他帶的是絹花,還賦予了“地久天長不會變”的語意。而我,一向討厭假的東西,盡管它們可能真的存在得長久,比真的還漂亮。我接受了,但好像,也就是從那束花開始,我和C越走越遠。而我當時並不覺得。

美國設在溫哥華的領館在城中心最繁華的West Pender街上。C一早把我送到門口就趕著去上班,臨走還安慰我:簽不到也沒關系,要不然你還下不了決心留下呢。我好像吃了定心丸,結果卻順利地簽到了。那一刻有淡淡的失落。難道這就是命?我應該是不想走的,而我,在簽證官面前不是也認認真真地應對奔著簽到的目標努力的嗎?

簽證要下午3點才可以取。在等待的空檔,我有些郁郁寡歡地走上了街頭。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愁。朝著有水的方向而行,就走到了平靜的Coal Harbour。順手從Canada Place,溫哥華的標識性建築,在所有介紹溫哥華的雜志刊物資料上都可見的那艘鼎了很多帳篷似的白色塔尖兒的大船的信息服務部拿了張地圖,開始了在溫哥華城的漫游。心中揮不去的是淡淡的離愁。

那條船上很安靜,沒什麼游人,一如腳下的港灣。一個蘭,一個白,都只寫了一個靜字。我感覺自己是從那一刻起開始喜歡上的這個城市,這個本該很熱鬧很繁華的城市,一邊是林立的高樓大廈,一邊竟是我臨風的那個港口。我好像在那裡,在那一刻,找到過安寧。

午餐的時間,周圍的草坪裡或坐或躺,很多西裝革履的上班族,悠閑地享受著他(她)們的午餐。看得我不由得出了神。想想自己在美國的5年,竟想不起有哪個早餐是在餐桌前正正經經地吃掉的?午餐更是邊敲鍵盤邊胡亂塞了進去的。哪裡會有如此的悠閑自在?美國人習慣上稱加拿大是養懶人的好地方,而加拿大也習慣上稱美國是人都是賺錢的工具的地方。在這巨大的落差間,我以為我是喜歡加拿大的。

漫無目的地就走進了古老的煤氣城,一條Water Street走過去,不過三連條街長,就是一個城中城,溫哥華城最早的歷史。狹長的街道兩旁都是以做旅游生意為主的小店,或賣紀念品,或為餐館。我竟有幸剛好聽到Amish人在那裡唱歌。這些在歐洲大陸幾乎絕跡的人種,依靠加拿大和美國的輔助,在22個洲和地區建立起了新家園,他們的風俗竟成了當地的一大風景。這是距離現代人最近卻保留了最多原始的生活模式的種族。他們依著嚴格的清規戒律,拒絕現代文明,拒絕革新和改造,過著無電,無機動工具,無紐扣的原始生活。費城城郊就有個他們的大本營,是最大最古老的一個。他們的歌,總讓人感覺很輕悠,很簡樸。我在那兒看著看著就入了神。

煤氣城裡有個蒸汽鐘,算是鎮城之寶吧,是個有上百年歷史的古董了,擠滿了拍照留念的人,卻很少有人細看說明的文字。

一轉彎,沿著Carral Street,就可奔中國城了。溫哥華的中國城是繼三番市之後的北美第二大的中國城。在Carral Street 和W Hastings Street的街腳,聚集著這個城市最下層的民眾,吸毒的,乞討的,殘障的,各種墮落的無家可歸的,破衣爛衫蒙頭垢面地聚集在那兒,身邊的半條漏絮的被子已然是全部的家當,讓走過的人不由自主地想加快步伐。那時,我心中充滿了好奇,為什麼他們一定要這樣?這個國家,對真正貧窮的人,已經很慷慨很仁義了。為什麼還是有人要自甘墮落,把自己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窮上加惡?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很想能問問他們為什麼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溫哥華的中國城應有盡有,最多賣中草藥雜貨的,但都是南方,確切說是廣東香港的風格,畢竟這裡最多的還是香港的移民。找了個很紅火的小店兒,用C塞在我口袋裡的加幣買個三菜一湯的套餐,味道竟然是好極了。然後提了龍眼,紅毛丹,香瓜等一大堆在美國很難得一見的中式水果繞回到領館去取簽證,心裡仿佛因著食物的滿足而踏實起來。

拿了簽證出門見到C,佯裝沒拿到。C沒有絲毫高興的樣子,倒是很納悶地重復:怎麼會呢?怎麼會呢?他倒奇怪起我看起來並不難過。我問他:你希望我拿到還是沒拿到?他說從感情上講當然希望我沒拿到,但從理智上講希望我拿到。然後,加了一句:你並沒有准備好來加國,不是嗎?我徒然泄了氣,告訴他拿到了,送我回美國吧。兩個人竟很長時間的沉默。

我們到了Stanley Park的時候,C說我看起來好像還是不開心,我說我沒有。我堅持要下去走路,C就開著車,一路遠遠地跟。倘大個公園竟是這麼走下來的。C後來解釋說,不是他不想留我,而是害怕我會後悔。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他太在意別人的感覺而絲毫不考慮他自己。有時我寧願他霸道些,專制些。

相隔一年後,我又重回到溫哥華,這次倒是打算了常住的,而最初想來這裡的動機卻早已不存在了。我沿著同樣的路線,走過當年走過的街道。那條大船上依然很少游人,午餐的時間依然可見很多很享受的上班族,那個街腳依然聚集著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那個蒸汽鐘依然忠實地每隔15分鐘就鳴樂,中國城裡依然擺滿了龍眼,紅毛丹和山竹,雜貨鋪裡依然是什麼都有,而我,竟只想,快快,快快地離開,眼前漂過的一切竟沒有留下任何的憐惜和不舍。也許,空的,是我的心。

溫哥華還應該是那個溫哥華吧!


精選遊記: 溫哥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