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回來了

作者: yeah1994

導讀8月2日 敦煌 晴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盧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來到敦煌,想起王昌齡的《出塞》。歲月在這裡留下了多少歷史刻痕:漢長城,沙州故城,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白馬塔…… 敦煌,是絲綢之路南北道的分叉點,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在絲綢古道上閃閃發光。敦煌坐落在一片戈壁灘中,南面的三危山(也許就是我們在車上看到延� ...

8月2日 敦煌 晴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盧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來到敦煌,想起王昌齡的《出塞》。歲月在這裡留下了多少歷史刻痕:漢長城,沙州故城,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白馬塔……

敦煌,是絲綢之路南北道的分叉點,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在絲綢古道上閃閃發光。敦煌坐落在一片戈壁灘中,南面的三危山(也許就是我們在車上看到延綿百裡的山)和北面的漢代長城見證著敦煌的歷代興衰。

衛青,霍去病擊退匈奴後,漢朝正式設立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並在敦煌西南修建陽關和玉門關,控制西域通漢的交通咽喉。漢朝對河西的開發不僅給敦煌帶來經濟上的繁榮,而且把中原文化傳播到敦煌。東晉末年十六國時代,敦煌成為西涼政權的都城(敦煌歷史上唯一一次作為都城)。隋煬帝統一中國,他決計要像漢武帝那樣建功立業,開始西巡。煬帝西巡解除了吐谷渾和突厥對河西走廊的騷擾,帶來了絲路的空前繁榮。唐朝繼承隋朝,改敦煌為沙州,進入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安史之亂後,唐朝失去對河西、安西、北庭的管轄,從此一蹶難振。河西節度使覆滅的前後,沙瓜人民對吐蕃作了不屈不撓的抗擊,書寫了敦煌最可歌可泣的一頁。史學家對敦煌人民的抗蕃鬥爭評價頗高,認為沒有沙瓜抗蕃,就沒有晚唐張義潮率眾起義,也就沒有以後近200年的歸義軍史,更沒有9-11C絲綢之路的再度通暢。隨著元朝沙洲的最後一次興盛,及明朝忙於經營水上交通、修築嘉峪關而放棄瓜沙二州,敦煌荒廢了。直到清雍正才漸漸復蘇。

近代敦煌引起了世界的關注,“敦煌學”成為一門文化學科。究其原因,是莫高窟藏經洞的發現。莫高窟和東西千佛洞榆林窟一字排開,可謂滿山是經遍地是佛。它集深、玄、秘、神、美、繼於一體,融建築,壁畫,雕塑藝術為一爐,是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但在近代,一段令中華民族悲痛欲絕的屈辱史被掀開了。讓我們聽聽講解員對莫高窟歷史的述說吧。

敦煌以東南的三危山在雨後初霽的時節,常常突然迸發出絢麗迷人的?佛光?,稍現即逝,壯麗而神秘。(東晉未)前秦時,有一僧人在三危山前忽見萬道金光,認為佛靈顯聖,便在三危山對面的沙山裡開鑿了第一個石窟。以後一千五百年中,人們陸續開鑿石窟。佛教在隋朝很興盛,在30年間竟建造了70多個洞窟。唐、宋、西夏、元代又留下了更雄偉的傑作。至今石窟仍存500多個。

因明清時敦煌荒廢,19c末葉莫高窟已是一片荒沙堆積,最下層許多洞窟被掩埋。余下三座小廟,被一個叫王圓祿的道士改成道觀。王道士以算命為生,不知不覺竟成了莫高窟的實際主持人。他把化緣得來的錢請人清掃洞窟積沙,修補塑像。有一天,被請來抄寫經書的老頭無意中用草稈插入牆壁裂縫中,感到深不見底,斷定牆內是空的。便將此事告知王道士。深夜,王道士挖開了甬道牆壁:原來這是一個較小的石窟,裡面竟然密密麻麻地堆滿了書卷!這個洞窟正是舉世震驚的藏經洞!

其時,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一個文化寶庫就在這個不幸的年代被發現了!莫高窟藏經洞的悲劇開始了!

正在新疆一帶考古挖掘、偷盜寶藏的帝國主義文化強盜得知敦煌發現藏經洞的消息後,瘋狂撲至莫高窟。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以40塊馬蹄銀從愚味無知的王道士手中騙取了24箱精選經卷和5箱繪畫、刺繡及一批工藝品。這批敦煌文物轟動了歐洲。次年,漢學家法國人伯希和用3個星期時間在藏經洞精心挑選,“購”得學術價值術極高的6000經卷。他還給洞窟編號,拍攝壁畫。斯坦因,伯希和在敦煌的收獲震驚世界,日本的大谷探險隊,俄國的鄂登堡相繼來到敦煌,干了什麼事情就不用說了。由於中國學者的強烈呼吁,1910年,腐朽的清朝不得不下令將敦煌遺書運往北京。可悲的是沿途又遭地方官員竊劫!可以說偷走敦煌遺書的除了外國人,中國人自己也是強盜啊!更可悲的是,王道士早已私藏的大量寫卷又落到了斯坦因手中。

藏經洞這個古代圖書館所有經書已被瓜分完畢了,然而劫難並未結束。愚味無知的王道士為了積“功德”,請來水平低劣的工匠制作塑像,修葺佛頭、手臂,甚至打通洞窟之間的牆壁,致使大片壁畫被毀!1920年莫高窟又遭浩劫:一伙在十月革命中失敗的白俄軍被中國當局拘留,昏庸無知的地方官竟將藝術宮殿作為拘禁地!於是,壁畫、彩塑成為發泄對像,壁畫上寫滿斯拉夫人的下流話;洞窟被生火做飯的煙熏黑……

1923年,美國人華爾納來到敦煌,發現藏經洞已被瓜分一空,心有不甘,無恥地將魔爪伸向其它石窟:明目張膽地剝取壁畫,盜走兩尊精美的唐塑。

至於藏經洞為會麼藏滿經書?考古學家、史學家傾向於“避難說”。11c初,黨項族掘起,爭奪河西走廊。莫高窟僧人擔心窟中經卷在戰亂中丟失,全部集中放置在一個較小的洞窟中,用沙泥封堵。此後,西復政府雖然也營造石窟,竟沒有任何人知道藏經洞的秘密。於是這個古代圖書館被完好的保存起來。800年後,與世隔絕的藏經洞終被發現,可惜上天把時間安排在一個不幸的年代!

聽完講解員聲情並茂的歷史講解後,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想哭。

參觀過程中,我還沒回過神來,腦袋嗡嗡作響,絲毫沒留神書本上說的——早期中心塔柱式-方形平面上為覆鬥-中心佛壇——不斷變化的建築風格。至於佛像雕塑,早期受印度影響較大、隋代追求華麗、唐代面容豐滿等等,我卻不大懂得欣賞。倒是講解員對壁畫的講解吸引了我。如九色鹿的故事,反彈琵琶和飛天。我小學時收藏了一套敦煌壁畫郵票,珍愛有加,現在有幸親臨欣賞,心情不免激動。看看飛天與西洋油畫的天使的區別:天使身上長著翅膀,像鳥一樣飛;而敦煌的飛天只憑幾根薄薄的絲綢就能隨風飛舞!誰更高明,不言而喻!飛天暗含“帆動、風動、心動”的深刻哲理。

石窟內最大的一尊佛像確實令人難以忘懷。那是武則天為鞏固帝位而開鑿的彌勒佛像。高十層樓!據說彌勒佛頭大身小,不合比例。這正好修正了仰視的教徒的視錯覺。我想,倒底是雕刻石像的工匠故意這樣做,還是不經意做成這樣,然後在下面觀看的工匠認為ok就收工了呢?我聯想起乾陵司馬道上的石人,都是頭大身小的,看來有意做成如此。至於為何頭大身小,百思不解。另外有一個石窟,做成棺材內部的形式,中間躺著一尊“含笑涅像”。

在某石窟前有一個壁畫臨摹作品陳列廳。石窟中的壁畫大多脫落,或因為太暗而看不清,現在我們可以從這些臨摹作品中仔細欣賞。壁畫色彩豐富,與中國畫淡雅寫意的畫風有很大差異。也許壁畫是畫在牆壁上的,所以顏色稍為濃烈以便更好觀賞吧。而且在石壁上難以界定畫幅,所以壁畫總是填得滿滿的,很少留白。這樣就具有了西洋曲畫的某些特征。有些壁畫,乍一看就以為是西洋畫。怪不得吸引了那麼多外國人!我看到了張大千的作品,精妙絕倫。說到張大千,現代對他的評價頗有爭議。

1941年張大千聽說莫高窟有許多古代壁畫,便帶著弟子向敦煌進發。而對富麗堂煌的壁畫,張大千陶醉了。憑著廣博的藝術修養,他大致分出了洞窟壁畫的年代風格。他臨摹了一批壁畫,開辦畫展,引起轟動。很多人認為這些壁畫太世俗(可能就是我覺得不像中國畫的原因),反對張大千繼續臨摹。當時,民間畫師的壁畫被視為非正統藝術,但站在現今的時代高度,專家們不得不承認那些民間畫師實在是功力深厚的藝術家。

張大千決定再去“大干一場”。這一次真的是大干了一場。記得講解員介紹壁畫時提起,張大千發現後世的壁畫覆蓋住前代的,於是臨摹完了就剝去表層繼續臨摹。這一舉動成為今天爭論的焦點。作為第一個研究敦煌學的美學家,早期敦煌學界對他評價頗高,“實能於吾民族藝術上別創一新境界,其為敦煌領域中不朽之盛事,更無論矣。”可是以今天眼光看來,剝落壁畫,無疑令敦煌壁畫再次蒙受了一場災難!張大千在莫高窟逗留一年多,剝損壁畫三古余處,損毀了三個洞窟!也許他認為,把壁畫臨摹下來就是“搶救”國寶!

如此看來,斯坦因把經卷“偷盜”到倫敦英國圖書館,也算一種“搶救”了?!

據稱,在洞窟內牆上居然有張大千毛筆題寫的一篇文字。有人說,“這種對中華國寶的滿不在乎,以及唯我獨尊的態度,令人驚詫。”

走進莫高富陳列中心,我們的心情才平靜下來。我們驚喜於近年國內學者敦煌學所作的貢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敦煌在中國,敦煌研究卻在外國”這種屈辱說法可以洗雪。

陳列中心無論從造型、喻意,還是內部空間,我認為都很成功,只有孫蕾不喜歡。我暗想;千萬別告訴我這是日本人設計的!

敦煌城南五百裡處,由積沙堆起一座座小山,這就是鳴沙山。本以為在這浩瀚的沙漠中駝隊穿行,大漠孤煙,想不到游客這麼多,好不熱鬧。人煙荒無的印跡早已丟諸腦後。

只見沙山一座接一座,刀刃般鋒利的山脊,揮灑出一道道優美的孤線。傍晚時分,日薄西山,山脊的一邊被太陽曬得金黃,另一邊則暗灰陰沉,兩邊反差強烈,更顯出山脊蜿蜒飛舞。眼前的沙被踩得坑坑窪窪,有如驚濤駭浪。我們走了幾步,好軟啊!每踏一步陷入半步!於是我們光著腳走。如果踏著前人的腳印就實許多,走起來沒那麼費力。我們像其它游人一樣,沿著山脊攀登。開始我以為爬“鋒利”的山脊危險,錯了,其實是最安全的!山脊的坡度最平緩,又不容易陷下去。據說爬山時沙粒如波濤翻騰而下,發出轟轟之聲,故稱鳴沙山。可是我們就是沒聽到!只聽到遠處駝隊叮叮的駝鈴和游人的笑聲。游人把沙子踩下來,長年累月會不會把鳴沙山踩平了?別擔心,第二天風就把山脊恢復成刀刃般鋒利了。

爬上一個山頭,回頭一看,月牙泉就在嗚沙山的環抱之中!趕緊坐下來欣賞這大自然的奇觀!一泓池水如月牙彎彎。雙手捧起一杯沙,又細又滑,倏地從指縫間流下。浩瀚壯闊的沙漠環抱著月牙泉,令她越發顯視一種柔和細膩之美。據說月牙泉所處地勢非常特別,風從西山口入,東山口出,常年飛旋上升,將人踏下的大片細沙刮回山上,所以“泉不涸竭”,也不為沙掩埋。真是大自然造就的傑作!

我們又登上一峰,看見前面有人滑沙,急忙過去。我們期望下滑時能聽到沙聲轟轟,可是下滑太慢,最終還是沒聽到。也許滑得快也聽不成,太刺激了,誰還有心思顧著聽沙鳴!

太陽徹底下去了,嗚沙山仍然熱鬧非凡,駱駝仍不知疲倦地把游客馱上背下……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嗚沙山。

8月3日 敦煌 多雲

敦煌市博物館看起來幾十年不加裝修,寒傖得很。然而藏有敦煌遺書等稀世珍寶,可謂“禾稈蓋珍珠”!

敦煌歷史是以絲綢之路作為主線。絲路雖然在明代被廢棄,但它留給我們的遺跡,仍閃耀著奪目光華。可以想像,古代絲路,驛站遍布,市鎮聯珠,該是多麼繁榮的景像!絲綢之路除了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北邊的“南、北二道”之外,以後又開辟了敦煌-哈密-吐魯番-吉木薩爾-伊犁河谷-巴爾喀什湖-中亞各國的“新北道”。我們明天就要經“新北道”去吐魯番了。

我們沒有時間去陽關、玉門關。還好,在這可以看看照片。經營於漢代的陽關、玉門關今天已不存在,只留下一個“小方盤城”的模樣,就是一個相當巨大的土墩。而玉門關的遺址,史學家、考古家直至現在仍不敢確認。玉門關,你究竟是什麼模樣?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白馬塔有個動人傳說。前秦年間符堅派呂光西出陽關,征戰西域。班師回國時,隨軍攜龜茲名僧鳩摩羅什到長安譯經(鳩摩羅什和玄奘、真諦、不空並稱我國佛經翻譯四大家)。鳩摩羅什騎一匹白馬,歷盡艱辛到達敦煌。不料白馬病倒了。鳩夢見白馬對他說:“我受天命,在茫茫沙海中馱你東傳佛教。如今前面便是陽關大道,我的使命也結束了。”鳩摩羅什驚醒,方知白馬已死。他花重金修建此塔以紀念白馬。

台基上,塔分九層。第一層實際上也是台基,八角形;第二層也呈八角形,有收分;第三、四、五層為折角重疊圓形,有檐口,但出檐很淺;第六層呈蓮花花瓣狀;第七層為覆缽塔身,似喇嘛塔塔身;第八層如第三至五層,直徑收縮得更小;第九層為相輪形,其頂為六角形坡剎盤,似金屬做成,每角掛一風鈴。整個塔身比例適當、優美。

白馬塔在沙洲故城內,所以在塔後的玉米(青稞?)田走百來步就能看見古城牆遺跡。古城已淪為農田,唯獨城牆某些部分仍屹立不倒。其實城牆也只剩一個土墩,要不是有一定的高度,真讓人以為是當地農民用土堆起來的圍欄!在白馬塔後面有一個碑,碑文記載了清代(?)放棄故城的原因:“經黨水北衝”……“另築衛城”。

明天我和孫蕾、戴明將去吐魯番,而劉立欣則回石家莊。想起劉立欣在西安(渭城)與我們結伴,直至敦煌(陽關)和我們道別,應該為我們唱一曲《渭城曲》啊: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