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晨光乍現探訪朱家花園夕陽西下元陽初顯崢嶸

作者: 在路上的高興

導讀(感謝福爾摩斯提供照片)朱家花園座落在建水城內建新街中段,離城隍廟幾步路遠。為清末光緒年富商朱成章兄弟耗費兩代人的積蓄和心思建成的私家園林,建築風格仿北京大觀園,規模宏大,有滇南大觀園之稱。與張家花園相比,朱家則顯得氣勢雄偉,金壁輝煌。 導游小張領著我們從西側門進入花園,朱家花園座南朝北,因南面地勢稍高,使人有層層低下的感覺,於風水 ...

(感謝福爾摩斯提供照片)朱家花園座落在建水城內建新街中段,離城隍廟幾步路遠。為清末光緒年富商朱成章兄弟耗費兩代人的積蓄和心思建成的私家園林,建築風格仿北京大觀園,規模宏大,有滇南大觀園之稱。與張家花園相比,朱家則顯得氣勢雄偉,金壁輝煌。

導游小張領著我們從西側門進入花園,朱家花園座南朝北,因南面地勢稍高,使人有層層低下的感覺,於風水不利,故主人將大門改開在西側。大門為垂花門樓,三疊水式。第一重檐枋透雕一道龍門,第二重檐枋鏤“旭日初升”,第三重檐枋刻佛手、桃李、香爐、寶瓶,像征富祿壽喜皆至。

進了門樓,迎面的月宮門坊上有“循規蹈矩”,背面刻“謹言慎行”八個石刻題字。是當年朱氏家族對家庭成員的行為准則和規範要求。

經十景廳、旭芳閣至宗祠。祠前有小水池一方,池前建有水榭,為水上戲台。戲台共有三開間,另有二耳房兼作化妝間與道具室。隱隱約約可見化妝間內幾個古裝演員正在描眉敷粉。隔池的三楹華麗廳堂為觀戲看台。

由宗祠轉入內宅,老話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所指的就是內宅的這道大門。內宅共有六個大院,其中已經有四個給收拾出來作為客房。

出內宅便是朱家花園的後花園。小張就掏出一個本子雙手恭恭敬敬的交給大維道,諸位,我的介紹就此結束,請大家為我填寫導游意見。大維一本正經,敬業精神可以,給4分,普通話嘛,還要好好的練習,給3分。。。什麼?3分你還不滿意?。。。

從朱家花園出來,肚子咕咕的提抗議。走到街口就看到一排排賣水泡梨的,黃黃的果子泡在渾濁的水裡,心裡的讒蟲就癢癢。買了一個,一口下去差點把牙酸倒,滿嘴漚水的酸餿氣,忙不迭的吐出來,看看當地人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心下道,罷,罷,罷,實在是無福消受這等美味。(小黃梨出產於普雄,也稱普雄水泡梨。鮮食酸澀,需用淡鹽水泡於瓦罐中三四個月方可食用)。女孩子們眼睛瞄來瞄去,看上了紅紅胖胖的西紅柿,買了就吃。我有前車之鑒,不敢再吃。誰知他們這一吃不要緊,從此犯上了相思症,在以後的艱難旅程中念念不忘建水的西紅柿,總在耳邊叨叨建水番茄賽蜜桃,於是趙哥就倒了霉,那是後話。

在建水城裡繞來繞去,找了一家門臉最大的餐館,走進去感覺布局、氛圍很親切,仿佛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什麼都自己親自動手。擠在黑糊糊的小窗口前,買了5塊錢的米線,當地人攥著1塊2塊買米線,多是清湯米線。收了我們的錢,小妹忙不迭的找雞肉去了。看小妹麻利地將雞脯片、火腿片在一口大鍋裡汆熟,在碗裡倒上肉湯,倒入米線,小心的端著海碗到桌上,用竹筷挑米線放到嘴裡,滿口生香。細細辨來:雞片嫩滑,火腿片鮮香,豌豆尖爽,竹筍片脆、雞樅片鮮,還混有當地特產草芽的特殊香氣。好湯講究湯清,味純,米線湯的顏色卻不敢恭維,渾濁還飄著一層厚厚的雞油。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鮮而醇厚,鮮味在舌尖打轉回味不絕。一問小妹,才知道高湯是用壯雞、肥鴨和豬筒子骨文火熬成的。吃完一大碗米線,寒氣跑的干干淨淨,渾身暖烘烘的。

建水到元陽大部分是山路,汽車盤山而行,常有鴨翅膀彎一側就是千余米的峭壁。往下看免不得血脈賁張,一手的冷汗。聽旁邊老漢講,在路邊修了隔離欄前,每次坐車遇到大霧,他都緊張的滿身大汗,倒也不失為一貼感冒良方。

越往元陽走霧越大。哀牢山屬低緯度地區,日照強,蒸發大。水從田間蒸發成雲霧,上升凝雨降下,順著千百年來哈尼人挖的溝渠曲折而下,將山上的基肥衝下,流過層層梯田。哈尼人根據田的積肥程度決定播種玉米、甘蔗、水稻。。。沿路滿眼的是甘蔗林,綠色的梢子淡紫色的杆。慢慢的,兩側什麼也看不見了,車行在霧裡如一只蹣跚的甲蟲,沒有眼睛,只能用觸須探路。

停停走走,黃昏終於到了元陽城。


精選遊記: 紅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