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小橋流水人家”

作者: royson

導讀在去周莊之前,知道是“中國第一水鄉”,知道更多的是“周莊不去也罷”的諄諄告誡,到底去還是不去,我整整猶豫了一年。不去不行,縱馬過內蒙廣袤的草原,行走過河西蒼涼的戈壁,領略過海南迷人的熱帶風情,欣賞過西南如詩如畫的山水,而惟獨江南水鄉沒有到過,這是一項空白,怎能不去呢!去也不行,擔心真如朋友所說的起來,那豈不是失望至極。越是猶豫,周� ...

在去周莊之前,知道是“中國第一水鄉”,知道更多的是“周莊不去也罷”的諄諄告誡,到底去還是不去,我整整猶豫了一年。不去不行,縱馬過內蒙廣袤的草原,行走過河西蒼涼的戈壁,領略過海南迷人的熱帶風情,欣賞過西南如詩如畫的山水,而惟獨江南水鄉沒有到過,這是一項空白,怎能不去呢!去也不行,擔心真如朋友所說的起來,那豈不是失望至極。越是猶豫,周莊越是魂牽夢繞,越覺得欠江南水鄉一筆不小的債。本來五一返京的,結果沒有買到票,被困在上海,干脆去周莊。

大巴車沿著滬青平公路一路狂奔,水鄉的景致,在我眼前忽隱忽現,清澈的流水、拱起的小橋、埠前洗衣的村姑、傍晚飄渺的炊煙、晚上習習的涼風、咿呀呀的木門開啟聲、呼啦啦的村民搖櫓音……

停車場

這停車場蔚為壯觀,大大小小的車,停了不知多少輛,各種品牌的都有,如果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裡正召開汽車博覽會。偌大的一個停車場,車開了一圈,才在一個角落裡找到停車位,可以想像,游客知多少。

人力三輪車車夫

停車場距景點,還要徒步約20分鐘,於是出現了許多人力三輪車代步。很奇怪的是,車夫都是40歲以上的人,還有女的,前往景點,有一段上坡路,車夫帶著客人,只能徒步用力地拉上去。坡路上,一位花白頭發的車夫,瘦骨嶙峋的,約有60幾歲,正努力地拉著一位女游客,汗流浹背,咬牙前行,非常吃力,女游客也於心不忍,連聲道:讓我下來吧……,這車夫卻連說:不用,不用,馬上就上來了。上來之後,車夫停了一下,喘了幾大口粗氣,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騎上車繼續前行。看到此,不由心裡一陣贊嘆,緊接著又是一陣難受。

人山人海

周莊並不見得多大,本來就是小橋流水人家,應以別致、小巧、意境見長。可是這麼多游客一擁而上,過道促狹,只好肩碰肩、背碰背的行走,甚是緩慢,甚至擁賭。有點像北京上班族早上7-8點鐘左右擠300路公共汽車的情景。“小橋”上面都是排隊等著照相的,密麻麻一片,你感覺小橋已不堪重負,像個老婦人在喘著粗氣;如果你個子不夠高的話,只能看到流人,看不到“流水”;而“人家”都變成了商人,瞪著像銅錢似的眼睛,沿街叫賣,發著“小橋”和“流水”招來的財。

豬蹄與玉蘭花

沿街見到最多的當屬萬三豬蹄了,外表光亮光亮的,紅裡透著黑,盡管肥而不膩,但看著讓人發膩,不禁要問,家家都賣,到底哪一家是正宗的,這裡有沒有沈萬三的後代在賣,或許可以買來嘗嘗。五一期間,預計可到游客30萬人次,平均每人購買半只,尚有15萬只,就是7.5萬頭豬,算一下,數字也著實驚人。而此時擺放在周莊的萬三豬蹄在各個角落裡散發著有點惡心的味道,撓亂了我的嗅覺。幸好,張廳的玉蘭花左右各一棵,盡管花期已過,仍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沁人心脾,算是對萬三豬蹄的對抗。

葫蘆絲、江南小曲、沿街叫賣聲

沿街小店中,最適合這鎮子,莫過於賣葫蘆絲樂器的,盡管吹的不是很專業,卻與這風景相和諧,那店主只顧吹著,並不怎麼理會游人是否購買,仿佛門前的喧囂與他無關,樂得獨享這份樂趣,葫蘆絲柔和舒緩的樂音,多少中和了外面的嘈雜,我禁不住在此駐足停留,淨化一下自己的視聽。不過那些蕩舟的婦女,邊搖槳,邊唱著所謂的江南小曲,令人實在聽不出那份悠閑和自在,不知是我耳朵有問題,還是其他原因,我總感覺那小曲唱起來,怎麼那麼像喪歌,真是晦氣透頂。那唱小曲的婦女,個個面無表情,只等唱畢收錢,絲毫看不出唱小曲過程中所應該流露出來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熱愛。在小橋的一個拐角,路過一個賣豆腐腦的小店,以古時的幌子做招牌,豆腐腦熱騰騰的,店主也是一身古時手工業者打扮,讓人看著舒服,只可惜那豆腐腦的叫賣聲是錄音的,千篇一律,反復不停,於是又打消了吃一碗的念頭。

張廳、沈廳、迷樓、水中佛樓

要看周莊的歷史文化,就應該看一下張廳及沈廳了。

張廳原名怡順堂, 為明代中山王徐達之弟徐逵後裔於明正統年間所建,清初轉讓張姓,改為玉燕堂,俗稱張廳。進門兩側是廂房樓,樓下樓上設蠡殼長短窗,顯得古樸典雅。主廳為玉燕堂,軒敞明亮,最見特色的便是,粗大的廳柱挺立在楠木鼓墩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仍堅固如石,較為罕見。廳旁箬涇河穿屋而過,河水中段設一丈余見方的水池,供船只交會和調頭用,類似於現在毫宅中的私家停車場。駁岸擁圍,纜石各異,扁舟臨岸,一派“轎自前門進,船從家中過”的情景。後廳臨 河設一排敞窗,窗前設吳王靠,專供老爺使用,另設美人靠,供家中小姐使用,舊時婦女不得隨便上街,只能在美人靠上,透過窗戶賞後花園中假山樹木,暢想一下外面的世界,可想是怎樣的無奈。正思索間,一女游客濃妝艷抹、坦胸露背,一屁股坐在美人靠上,伴美人狀,擠眉弄眼,示意其男友趕緊照相,而其男友卻是架一副眼睛,顯得文質彬彬,二人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真是造化弄人,張家老爺若活到現在,看到此景,非吐血死掉不可。

沈廳位於周莊富安橋東堍南側南市街上,由江南首富沈萬三後裔沈本仁於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七進五門樓,大小100多間房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 沈廳,由三部分組成。前部是水牆門、河埠,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滌衣物之用;中部是牆門樓、茶廳、正廳,為接送賓客,辦理婚喪大事及議事之處;後部是大堂樓、小堂樓、後廳屋,為生活起居之所。整個廳堂是典型的"前廳後堂"的建築格局。前後屋之間均由過街樓和過道閣所連接。形成龐大的走馬樓。朝正堂的磚雕門樓,是五個門樓中最雄偉的一個,高達6米,正中有匾額"積厚流光",四周為"紅梅迎春"浮雕,所雕人物、走獸及亭台樓閣、戲文故事等,栩栩如生,非常傳神。值得一提的是,沈家乃商人世家,思想比較開明,正廳堂,即“松茂堂”右側走馬樓為沈家小姐居住,並留有一窗口,待沈家為女兒選親之時,沈家小姐可通過此窗觀望,以選擇一個如意郎君;中間還有一圓桌,不分男女老幼,都可入座,商討家庭大事。沈萬三乃商界奇才,幾乎白手起家,成為江南首富,卻被嫉妒成性的朱元璋流放雲南,落得個客死異鄉的悲慘結局,倘若明朝起由“沈萬三”這樣的人治理國家,或許中國就沒有近代史的屈辱歷史了,或許中國仍站在世界經濟的前列,但“或許”終究是“或許”,歷史一去不復返了。沈廳的一塊大理石屏風,引起我極大的興趣,光滑如鏡,其上的圖案豐富,簡直就是一副美妙絕侖的水墨山水。而且古人還可以根據大理石的濕度、紋理預測天氣情況。

迷樓,是因南社柳亞子、陳去病、王大覺、費公直等人四次在迷樓痛飲酣歌,乘興賦詩,並編集為《迷樓集》流傳於世,周莊迷樓因此名聲大振。一進迷樓,就有一副對聯:“酒不醉人人自醉,風景宜人亦迷人”,迷人之處在於三美,風景美、酒美、店主的女兒阿君美。為什麼說“店主的女兒阿君美”?迷樓原名“德記酒店”,店主已過不惑之年,仍未得子,甚是焦急,其妻便到觀音處求子,不久,便生下一女,取名阿君。店主夫婦老來得子,阿君又生得相當俊美,便不忍心為阿君裹腳。阿君二八年齡時,已如出水芙蓉,遠近聞名,但終究因腳太大無法出嫁,便在“德記酒店”幫工,引得四方客商前來該店,以觀芳容,一時周莊商業也因此繁盛,後人因阿君的大腳和俊美,稱其為“大腳觀音”。

水中佛園,與其他佛寺無太大差別,只是三面環水,有些特點。

說到這裡也算結束周莊之旅了,只是同去的邀請我一同劃船,領略兩岸風景,我堅決不從。不是不願意去劃船,而是擔心會失去些什麼。周莊之精華“小橋流水人家”,需要的是一整天的細品,從清晨雨露到向晚黃昏,從熱鬧集市到清靜小街,從江南小曲到阿婆品茶,從流水月影到蕩舟搖櫓,……都留在下次吧。

大巴車沿著滬青平公路又是一路狂奔,水鄉的景致,仍在我眼前忽隱忽現,清澈的流水、拱起的小橋、埠前洗衣的村姑、傍晚飄渺的炊煙、晚上習習的涼風、咿呀呀的木門開啟聲、呼啦啦的村民搖櫓音……


精選遊記: 周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