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中的歷史宗教之旅--偶的五一山西游記

作者: 喻筱

導讀煤灰中的歷史宗教之旅--偶的五一山西游記 五一到了。不出去玩,對不起偶蠢蠢欲動的兩條腿和一顆心,更對不起這大好春光。考慮到羞澀的口袋和幾乎擠爆的各路交通工具,決定去離北京最近的省之一,山西。 行前,在網上猛扒了一頓,找到很多驢友的游記,初步策劃出一個行程。拉上BF,加上網上找到的兩位同行驢友,五月一日晚,偶們四人匆匆上路了。 大同:雲崗的� ...

煤灰中的歷史宗教之旅--偶的五一山西游記

五一到了。不出去玩,對不起偶蠢蠢欲動的兩條腿和一顆心,更對不起這大好春光。考慮到羞澀的口袋和幾乎擠爆的各路交通工具,決定去離北京最近的省之一,山西。

行前,在網上猛扒了一頓,找到很多驢友的游記,初步策劃出一個行程。拉上BF,加上網上找到的兩位同行驢友,五月一日晚,偶們四人匆匆上路了。

大同:雲崗的震撼

偶們的第一站是大同。這裡古稱平城,曾是北魏都城。滿天的煤灰亦掩不住歷史的風華。

清晨五點余鐘下了火車,偶們在蒙蒙細雨中抵達大同。因為有雨,大同不似想像中煤灰撲面,只是一座灰灰的城。

微雨的清晨有透骨寒意。幾經尋覓,偶們在火車站對面公交車站旁找到一家專為公交車司機設立的餐廳,如至溫暖天堂。這裡有熱騰騰的紅豆小米粥和雞蛋湯可喝,幾碗下肚,不再生逆旅之嘆。

休息片刻,倒了兩路公車到雲崗石窟,竟然還不到八點,而石窟八點半才開始參觀。只好又找了一家小店,繼續喝粥。

帶著一個充滿小米大米紅豆粥的胃,偶開始了偶的參拜雲崗石窟之旅。

雲崗石窟地處大同市郊連片的荒涼山野中。這裡四顧蒼茫,再加上雨天特有的陰沉氛圍,偶善於聯想的腦海中馬上浮現出古戰場大旗獵獵胡馬奮蹄的畫面。這裡曾一度是胡漢對峙的最前線,也一度是民族融合的大中心。那些戰士血淚英雄征伐都已消失在時間裡,惟余這一片原野茫茫。

而雲崗石窟,作為歷史的見證,默默地、頑強地佇立於這片原野上。因於歷史想像發酵充分,對於雲崗,偶是帶著一種參拜的心情去的。不敢高語,不敢觸碰。偶和雲崗在各自的時間中靜默著。

初見雲崗,偶的第一印像是震撼。在一片相對地勢較低較平的空地間,連貫綿延約兩裡地的雲崗石窟煢煢而立,背後蒼天,眼前眾生,氣勢自在不言間。

雲崗石窟由二十多個主要的洞穴組成,開鑿年代為北魏,時間可能延續數百年。名曰雲崗,可能因為開鑿之前,這裡確是一座山崗。因為現在手邊沒有資料,談及具體內容時很可能失實。偶只能復述一下當時心情,諸看官見諒。

雲崗諸窟以數字編號。不少洞窟風化相當嚴重,已不見當初形貌。尤其是一到五號窟。據後世考證,這些也是開鑿較早的洞窟,技術尚不完善。

雲崗的精華集中在從曇曜五窟開始的中間諸窟(到著名的露天大佛止,偶忘了是第幾窟)。曇曜是北魏時期的著名和尚,是五窟的主創人員。除此之外,他的理念還深刻影響了以後諸窟的開鑿。

七號或八號窟中,有一尊歷代修繕多次的精美坐佛,這一窟的四壁和頂部也極盡雕琢之能事,密布佛、菩薩、飛天、供養人等多種雕刻,讓人著實目不暇接,嘆為觀止。偶有點透不過氣。但是,這一窟給我的震撼遠不如另一尊佛。(抱歉,具體編號全忘了。)

雲崗的二十余尊大佛像中,impress me most deep的一尊,是一尊立佛像。這尊佛似未經後代修飾,仍保留當年相貌。他直視前方,眼睛清亮,面部表情似肅穆,似悲憫,似溫柔,似忘情,無法用語言形容,卻有無盡的感染力量。一句話,在看了這尊佛後,偶覺得,佛就應該具有這樣的表情。(這尊佛的眼睛似用特殊材料制成,特別亮,是雲崗所有佛中眼睛最亮的一尊。)

至於那尊著名的露天大佛(雲崗的標志大佛,很多書上都可見到),偶竊以為藝術感染力不及前大佛,因為目目光平淡,面部表情也較單一。然而可能因為是露天拍攝較易而居標志地位。

In a word,雲崗不可不看。對於不諳佛教深諦的你我眾生來說,不必深究雲崗深厚的佛學內涵。偶不懂佛教,不懂歷史,亦不懂藝術,但直視大佛時,心靈仍被觸動。偶想,萬世千秋,人心相通。觸動偶的,不是佛,而是人心。是人求永恆、求超越、求解脫的一顆恆古不變心。你我皆有此心。看佛時,你我看到自己。

By the way,偶還有一事不吐不快。雲崗諸窟大多寫明不准照相,然而仍有各路游客一直照個不停。我想他們很多也受過較高教育,不會不懂得閃光會影響文物保存的道理。為何還要照?是為了證明到此一游,還是為了將佛相帶回去常看?為前者,我想他們的境界與那些不辭勞苦在長城磚上刻下自己名字的游客有相通之處;為後者,不如直接買本畫冊回去自己看,比自己拍的清楚得多。不說了,再說下去又要大興中國人公民道德之嘆了。

雲崗石窟是偶山西五天行中印像最深的一站。所以寫得詳細些。

恆山:五月飛雪

看完雲崗,偶們飛快打一車奔去北岳恆山。盡管前行者早就在網上大呼恆山躋身五岳純屬浪得虛名,但偶們仍認為應以小心求證之精神進行實際考察,以判斷其是否欺世盜名。何況還有著名的懸空寺。

車在泥濘道中行了許久,終於到了恆山。首先來到山背面的懸空寺,一片橫斷峭壁上遠懸著袖珍型的小廟,廟名果然形像。只是由於限制進廟人數,進廟要以中國人的風格在峭壁上排隊擠軋許久,又加上下雨,偶們在擠得滿身熱汗冷雨後終於衝進寺廟。

這寺基本只容一人通行,排在大隊人龍裡上下轉了一圈後,著實感到沒有值回四十五元的票價。因為寺內狹小,無恢宏氣像,幾尊雕塑也不太值一看。早知道就不用廢這番辛苦了,遠觀足亦。

接下來登恆山。登山有兩條路,一條是從懸空寺爬到山腰水庫再橫渡過去,另一條是盤山公路。由於下雨,前者不通,偶們只得打一車從懸空寺門口一路盤山盤到山腰中的停車場。進山門票二十二元。

由於天陰,恆山諸峰雲霧縹緲,繞富仙意。而山色青蒼如黛,遠看似潑墨山水,濃淡有致。如果當年徐霞客亦是在此種天氣登山,偶不會奇怪他如此贊譽恆山。但不知晴天景色如何。

偶們背著全部家當,氣喘如牛,爬到山中,忽然飄起雪來。想起前幾天在北京還穿著短裙涼鞋滿街走,不禁有些恍惚。要是關漢卿也目睹這一幕,不知還會不會以六月飛雪來形容竇娥冤情。

再上一程,到半山時,見一大牌坊擋住去路,旁有一收費亭,上書票價三十五元。偶快要眼中噴火,這不是索要買路錢的車匪路霸作風嘛。知道游人爬到此處,不到頂峰心有不甘,只好掏出買路錢。

為了不向路霸折腰,偶們情願留下至恆山而不登頂的遺憾,悻悻然離去。

不料恆山之劫未完,偶們剛到停車場,黑風大作,幾乎要將人卷下山去。同時,天降冰雹,打得小傘劈啪作響。不僅人立不穩,那半山三杆大旗杆也左右搖晃,幾乎要被連根拔起。

慘上加慘的是,送偶們那司機過於敬業,不願放棄分秒掙錢時間,又下山拉客去也。幾打電話催促還是不來,偶們只好在一輛面包車後避風處縮成一團,一個個面發青,唇發紫,一邊哆嗦一邊惡狠狠地決定要克扣司機的工資。

只是車一來,偶們見了親娘一般衝上車去,在溫暖的車裡幸福得要死,早把克扣工資的事忘到一邊去了。

夜宿恆山最近的縣城渾源。因為司機拉偶們滿城轉找旅館,又多給了他十元。偶們真是善良。

話又說回來,這小小縣城一個沒星級的賓館,不過干淨一點新一點,就敢把標間房費開到二百八,還腰杆很硬不打折。只能惡狠狠從牙縫裡擠出一句:真他媽的黑!這也是偶山西之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五台山:白天看廟 晚上睡覺

第二天早上,欲包一車去五台。頭天晚上找了昨天那司機。這小子沒時間觀念,說好七點半來,八點也不來。

偶們一大早起床,等了丫半天。丫來遲了不算,還不肯拉。開價二百六,一分講不下來,後來見兩上恆山的小子過來要坐他的車,索性把價抬到三百五,把偶們氣得幾乎吐血。偶BF開始摩拳擦掌,司機一改昨日的憨厚表情,瞪起兩只大眼擄起袖子凶凶地衝過來,偶見勢不妙只好拉架,幾個人落水狗一般走開去坐公車。

渾源沒有直抵五台山的公車。(著名景點之間沒有公車是山西之行的最大不便。常需包車。所以多人同行合包車較省錢。)偶們只好先坐大巴到以純木結構佛塔著稱的應縣,再去五台。

偶們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再像看懸空寺般犯傻,幾個人遠遠隔著鐵柵欄瞧了眼木塔就走開了。這塔氣像倒是蠻恢宏,也古味十足,就是從第二層開始明顯地歪了,叫人很為它的壽命擔心。有人開玩笑,它就快成應縣斜塔了。

看完歪木塔,偶們包定一車去五台,講定價格二百大元。一路上盡是或妍或媸或高或低的層層群山。再走一程,天邊開始出現藍色雪山,在陽光下變幻異色。盤山公路頗險,還有未化盡的冰雪。

離五台近了。不想這位戴著眼鏡外貌斯文卻講一口山西土話的司機卻開始要價二百二。偶們欲怒,又怕被扔在這人跡罕至的山道上吃冷風,只好答應下來。他把偶們拉到進五台的收費處,就走了。

五台山進山費九十。偶欲用同行女生學生證買半價票逃費,未遂。因為賣票的姐姐仔細地看每張學生證的照片,還問名字。By the way,山西之旅就這一關沒能蹭成半價票。

這裡有一群小武警站崗。偶們見到有一人沒檢票還是怎的,一群穿軍大衣的小武警就呼拉拉飛撲過去包圍住逃票者,像抓逃犯,讓人不爽。後來偶們進檢票口走了五十米,忽有三武警在後面狂喊站住,偶們嚇得腿軟,乖乖站住。他們奔過來挨個看票,才放行。後來發現偶們再前方十米有一哥們忘了檢票,才導致這場虛驚。

過一會回過神來,偶們才開始開玩笑,剛才應該不理武警,一路往前奔,讓他們在後邊追,追上來再讓他們看票。可也只是敢說說,偶們是良民,見到大兵哥就是腿軟。

檢票口到五台山中心的台懷鎮約有十來裡地(感覺,不准)。偶們走了一會搭到一便車,如果自己走需蠻長時間。這時見兩哥們扒在一輛載貨大卡車後面呼嘯而過,酷很緊。

到了台懷鎮,開始找旅館。這個鎮的支柱產業是飯店,旅館,和佛教用品商店。大街上飄著佛樂,佛香,飯菜香味和店家的拉客聲,一群群和尚尼姑悠然自得地穿行在中外旅客中。

這裡的旅館多數為鎮上居民自己開設的家庭旅館。偶們一開始看的是街邊的幾家,在家裡緊巴巴地設了幾張小床,就敢開價一張鋪一百元,當偶們是傻瓜。後來七轉八轉,居然在遠離街道的一家找到二十塊一張的床位,只是不帶衛生間。這個價格在五一期間也算是全鎮數得著的優惠價格了,說給誰聽都不信。偶們一路挨宰,此時自認為是占了天大的便宜,洋洋得意了好幾天。

扔下行李吃了飯後,偶們開始看廟。鎮上有一叫黛螺頂的小山,上有兩寺。名字雅,離得近,又有前人推薦,偶們決定先爬爬。關於這山和寺本身,偶沒有什麼可說的。偶想說的是見到的善男信女們。這山有一千來級台階,很多人一級一個頭地磕上去,多數是中年婦女,也有一兩個年輕小姑娘。偶還見到一老和尚,穿著一件主要由各色補丁構成的袍子,可能是傳說中的百衲衣,也在一級一磕。受不了受不了。偶見到這樣的虔誠者,不由生出一些同情心,認為他們必有莫大的冤屈,要靠如來他老人家召雪。

黛螺頂上可遠遠看見周圍幾個台的風光,還能看見鎮上的台懷寺廟群。偶們後來又去了台懷寺廟群中著名的顯通寺和菩薩頂。前者歷史最悠久,後者是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清朝好幾個皇帝拜過的。前者沒啥印像了,後者的建築特別像故宮,清代風格。另外,在菩薩頂,偶看見了明代和尚煮粥吃的大銅鍋,直徑怕不有四五米,可以煮得下整整一頭成年水牛,偶這輩子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鍋。

五台山寺廟計有四十余座,其中漢傳佛教寺廟稱為青廟,藏傳佛教寺廟稱為黃廟。另外,偶發現一特點,因為五台山是文殊菩薩道場,所以幾乎所有寺廟都供文殊像。

五台山的夜晚特別冷。偶蓋兩床被還冷。夜裡凍醒好幾次。

早上吃早點的經歷值得一說。偶們去到一家店,早點單上不寫價錢,偶BF便按照傳統習慣要了一碗餛飩,數根油條,偶要了碗豆漿。端上來一看,餛飩是沒有肉餡的,豆漿是豆奶粉兌的,油條比正常油條短了一半,稍稍胖些,而且只有一股,面也有沒發起來的感覺。為了保持早晨的好心情,偶們以入鄉隨俗的精神高興地吃完了這頓早點。誰料結帳時一聽報價大大超過預期,要來價格一看,原來一碗由十一個無餡餛飩組成的五台山餛飩居然身價比北京餛飩翻了五倍--價值五元!!

沒有辦法,誰讓偶們這群傻比不先問問價錢。偶們郁悶地付了錢。為表郁悶,偶們狠狠地罵了幾句“真他媽黑”。

吃罷早點,偶們去看當地人據說最靈的廟--萬佛寺,又稱五爺廟。這廟小小門面,卻香客眾多,擠了個水泄不通。這五爺是位龍王,他老人家的大殿裡堆滿了各路人等送來的匾額,上面多數大書“有求必應”四字。偶坐在石凳上,默默地思考了一下中國人的宗教心態。

十點來鐘,偶們坐上去太原的依維柯,四十三元每人,中午兩點多抵達。太原只看了晉祠,這裡著名的難老泉,宋代侍女,古柏啥的前人已有盡述,偶就不再多說了。不過要提一下的是,奔湧千年的難老泉由於近年山西采煤過度,已經枯竭了。

平遙:髒亂的古城

偶們在太原睡了一宿,早上起了個大早坐五點半的火車到平遙。抵達時間七點來鐘。

偶們先到古城牆上走了半圈。由於修得很新,沒有太多滄桑感。只是保留著很全的古代戰爭攻防工具,如向下扔石頭的工具啥的,讓人想到指環王裡規模浩大的攻城守城戰爭。

還有,平遙城牆上掛著很多牌子,上書“保護國保”,看得偶像吃了蒼蠅。

從城牆上看去,整個平遙古城有些雜亂無章,明顯缺乏好的規劃和管理。它的幾家著名景點夾雜在眾多的店鋪之間,找起來很累。明清古街兩邊出售的都是景點常見的各路假貨,和王府井的雜亂勁有得一拼。

讓我大長見識的是,當年平遙當鋪裡,供著三尊神。首先當然是店店都供的財神爺啰。第二尊是火神。考慮到當鋪要存大量值錢的綾羅綢緞,這一點也可以理解。第三尊可就蠻個性的哦。一般人不容易想出來。猜猜看是啥?哈哈,就知道你猜不中,是耗神!酷吧?就衝著這個,平遙城就值得一游。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店鋪的院子裡都醒目地擺著一個大大石頭元寶,偶們朱總理還和夫人坐在元寶上照過像的。後來在城郊一加油站門口也見到一個金燦燦的超大元寶,看來是傳統哦。

整個平遙城,偶最喜歡的是縣衙門。這個衙門是個幾進幾出的大院,盡管修過,但還能清楚地看出當年縣太爺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明鏡高懸的公堂和水火棍殺威牌就不用說了,比較酷的是,大院最裡邊的一座樓,下面是縣太爺的廚房和食堂,上邊供著一位狐仙。聽說這可是平遙獨一家。還有,參觀縣太爺的臥室時,導游說縣太爺在任時是不能攜眷的,游客們馬上基於現代人道主義立場對歷代中國縣太爺們表示了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後來還看了看縣衙門裡的大牢。牢房裡主要是一席大坑。還有水牢,可惜已經毀掉了。

縣衙門的一個上書天理國法人情的匾額讓偶印像深刻。在中國古代的儒家社會裡,人們處理事情的出發點,其實都是這三者之間的微妙平衡。在遵守國法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宏觀抽像的天理,和微觀具體的人情。“沒有天理”、“沒有王法”和“不近人情”都是中國人對某種不當做法的批評。三者之間任何一點沒有顧慮到,都會被視為不妥。這一點也許是當代中國缺乏法治精神的一個根源,值得深思。

平遙附近雙林寺有著名宋代彩泥塑,多尊菩薩金剛等,表情各有特色,只可惜全都蒙著厚厚一層灰。這寺廟管理似乎不好,香火不旺。可惜了。

坐電瓶車去的雙林寺。路邊全都是運煤的火車。用手指甲撓撓臉,半指甲的黑灰。不明白山西人民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裡是怎樣生存下來的。

下午包車去了王家大院。這院子極大,由幾十重獨立院落構成,為王家子孫歷代所建,地勢頗高,有獨立的圍牆,像個小王國。有歐洲城堡的居高臨下獨成系統有相通之處。這些院子結構極為相似,有細致的細部雕刻。例如,門口的獅子就很生動活潑,造型為別處不能見。

細究王家的子孫職業,可以想見中國古代地主家庭的特點。他們多半從普通莊稼人節儉勤奮白手起家,有一定積蓄後,後代或從商,或讀書中舉為官,互相依托扶持,一個大家族漸漸發展起來。王家的人最高官至四品,而喬家大院的創始人是當時顯赫的錢莊掌櫃。從王家大院現存的諸多楹聯中能見出對子孫後代的殷殷教誨,如不忘青燈古讀、勤儉治家等。

山西民居還是很有特色的。比如,院子從側面開門,而不從正面開門;如必須在正面開門,則不像北京四合院那樣設照壁,而設第二道門;院子較窄小,多數建築為二層樓等。

還有,偶猜想古代山西一定很多人住窯洞。王家大院周圍的村落裡,很多人家住窯洞。偶後來留意,山西全省境內不少地方,都有建築仍把大門設為窯洞門形狀。這是對過去居住習慣的一種紀念?

最後一天從臨汾走三百多公裡山路去了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壺口瀑布。這瀑布號稱世界第一黃色瀑布和中國第二瀑。不過偶見過更大的瀑布,曾經滄海難為水,這瀑布也就無法讓我動情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壺口瀑布是黃河河道陡然下跌所至,黃河是兩省分界線,一邊是陝西,一邊是山西,兩邊人民各自站在一邊觀瀑。

瀑布邊有許多頭扎白羊肚毛巾作典型陝北老農裝扮的老頭兒牽著打扮得新娘一般的小毛驢等人合影。價錢是和人照兩元,騎驢五元。

從壺口到臨汾的路上,見識到無數的煤窯。路上還有很多專門限制拉煤大卡車出入的路障。聽拉偶們的司機說,這裡有一個村,家家都有小煤窯,全都發了。還在高速路上見到一橫幅,說是臨汾正在開一個研究更有效率采煤方法的會。

山西之行,偶好好見識了一把歷史,也好好見識了一把煤灰。總體來講,值回票價。


精選遊記: 大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