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游之貴州

作者: 21克

導讀5天的流浪終於結束了。4月30日從重慶出發到貴陽,因為沒有買到臥鋪,只好強打精神撐了9個多小時——想當初火車還沒有提速的時候,愣是能從十堰站到重慶站14個小時,可如今坐著都感覺不堪忍受,實實的感受到了歲月不饒人。到了貴陽,跟同學到公寓洗了個澡倒頭就睡,下午一點多的時候,同學下班回來,一起品嘗了貴陽的酸湯串串,一向吃慣了重慶的麻辣燙,吃起酸湯� ...

5天的流浪終於結束了。4月30日從重慶出發到貴陽,因為沒有買到臥鋪,只好強打精神撐了9個多小時——想當初火車還沒有提速的時候,愣是能從十堰站到重慶站14個小時,可如今坐著都感覺不堪忍受,實實的感受到了歲月不饒人。到了貴陽,跟同學到公寓洗了個澡倒頭就睡,下午一點多的時候,同學下班回來,一起品嘗了貴陽的酸湯串串,一向吃慣了重慶的麻辣燙,吃起酸湯來,還是別有一番風味。接著就跟同學去逛貴陽了,因為同學是剛剛從地區局借調到省局,只是比我早到了一周而已,周遭的環境弄得也很胡塗,所幸我到貴陽之前到CTRIP上查了查貴陽的名勝,所以雖然是同學給我接風,感覺上好像是我在給同學當導游似的。我們先去的是貴陽西南的花溪公園,被譽為“中國第一愛河”的花溪就從其中蜿蜒流過。聽CTRIP上的驢友說還不錯,不過真的一看,還是挺失望的,整個公園規模不大,裡面還雜七雜八的搭著許多賣涼皮、涼粉、涼面和冰粉的小攤子。河水固然不髒,但也不是清澈見底的。至於傳說中巴金和蕭珊結婚的東舍、周恩來下榻的西舍以及戴安瀾將軍的墓就怎麼也找不到。倒是人不多,跟同學兩個從河邊的堤岸上娓娓走著,也算清淨。走累了,在公園裡一個園子(花溪公園裡有很多園子,如桂花園、牡丹園、碧桃園)裡找了個木椅坐下來一邊聊天,一邊聽著一些老爺爺們掛在園子裡的鳥叫,感覺很安詳。

休息的差不多了,看天色尚早,就跟同學一起坐車去文化古鎮——青岩古鎮了。從花溪公園坐車,差不多半個小時就到了,一路上看到許多的小山,有點兒像家鄉十堰的感覺,但十堰的山就在路邊,感覺出那種實實在在的山的實體,貴陽的山跟公路都有一點兒距離,遠遠的看起來就像從沒有背景的幕牆上畫了一些線條似的,很單薄,很孤獨。車子停了以後,我們沿著石子路朝前走著,沿途是破破爛爛的民居,我們以為那就是傳說中的古鎮了,感覺很失望。正准備打退堂鼓的時候,看到路旁有賣辣雞角的,據說是很好吃的類似於老干媽一類的醬類,就進去問老板怎麼賣,老板先自賣自誇的說了一下自家的醬好吃(不過老實說,聞起來真的很香),我和同學決定貨比三家,順便就問了古鎮的具體位置,才知道離古鎮還有一段距離。於是跟同學告別老板,繼續前行。

依著老板和路人的指示,最終到達了古鎮。聽CTRIP上的驢友說,古鎮平時不收錢,但在五一、十一等大節日會收錢,但我們一路走去,不知道是今次五一根本沒有收錢嗎還是我兩個走的路都是隱秘的巷道,避過了收費的地兒,感覺是占了一個大便宜。進了古鎮,先會經過一段卵石牆,覺得很是不錯,用驢友的話叫很有“視覺衝擊力”,嘻嘻,覺得很貼切。古鎮周圍是用一段城牆圍起來,進鎮後左側走不幾步,就是永定門了,門外是一條向下傾斜的大道,兩旁低凹,是當地人的一些天地,大道通處就是當地居民區了。我和同學走出永定門的時候,沒有多少游人,回頭望城門,高高在上,忽然覺得時空交割,像是回到從前似的,讓人很有發古之幽情的欲望——不過,沒多久,一群大概是中學生的孩子出來在門前合影,弄得熱鬧喧嘩的,驅趕了我們繼續駐留的念想,繼續向前走,到居民區,看到一座不太雄偉的牌坊,看了標牌,才知道我們方向又搞錯了,於是回走。路上,我們在說那牌坊紀念的人,覺得那人的堅韌,多少年如一日,依著自己的生活信念生活,實在了不起。

真正的古鎮實際上是一條街,兩邊青磚木門,頗具古風。大概真的是市場經濟的勁風無處不在,古鎮人也“與時俱進”,家家都是一個店面,裡面賣的多是一些旅游區常見的東西,蠟染(我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不曉得是不是真的蠟染)、家織布衣服、紀念品等等,花花綠綠的,看起來還算可以吧。說到衣服,古鎮上有一家比較上檔次的,東西感覺比其他家精致多了。我當時在店主的慫恿下,試了一套衣服。上衣是根據以前那種對襟衣服改良的,松松款款的,有點兒像韓國衣服,倒也沒什麼特別的;褲子是一塊十字形的布料,加了兩條帶子,據說有四種穿法。店家連同另外一個店員在我身上實驗了其中的一種,大概花了三四分鐘。穿起來以後,感覺確實很拉風,自己都不想脫下來了,於是店家極力慫恿我把它買下來,後來想著以後穿褲子的時候總不能找個人幫忙穿三四分鐘,終究作罷。穿衣服的時候,引來了很多的游客,算是免費替店家當了一回模特,嘻嘻!

離開青岩古鎮的時候,順道在路上一家有兩家店面的“王大媽鹵豬腳和辣雞角”的店裡買了半斤的辣雞角,拿回來到現在還沒有吃,不知道味道怎麼樣。

我們大概在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回到貴陽的市中心噴水池,那時候的合群路已經燈火輝煌了——夜市已經開了。貴陽算是中國省會城市裡比較小的了,其人口也有限,但是這個時候的合群路實在熱鬧非常。一條四車道的路兩旁,鱗次櫛比的豎起了煌煌的燈箱,打招牌招徠顧客。吃的名目看起來比較多,絲娃娃、烙鍋、爆生蠔、炒螃蟹、炒牡蠣、烤肉串等等,不一而足。我和同學選了絲娃娃,就是那種一塊餃子葉大的的薄面皮,包上一些可吃的菜絲(菜絲內容自選,常見的有胡蘿蔔絲、海帶絲、豆芽、涼面、海蜇等等,很多種),卷起來,用熱熱的牛肉湯一澆就可以吃的東東。同時,店家還會配一些炒貨,如哨子就是北方那種肥豬肉煉油了以後剩下的東東、炒豆等。來貴陽之前,聽朋友推薦,網上驢友也有介紹,到了貴陽本地,同學也建議說試試,感覺是一種期望值很高的東東,但是實際一吃,覺得一般般。

晚間遛了一會兒街,回同學住處的路上又經過合群路,於是又進了一個叫什麼“涼清清”的店裡要了一份綠豆冰粉和一些肉串,嘻嘻,可算長了見識,他們是把煮好的綠豆湯裡的綠豆撈了起來,放在一個容器裡,等到有人要綠豆冰粉或者綠豆什麼的,就舀一勺放入。吃的時候,冰粉是冰粉,綠豆是綠豆,一點兒特別的都沒有。另外點的肉串,便宜倒是便宜,2毛5一串,你可以先點,但店家一般會多拿很多串的肉串,說是吃多少是多少,吃不完的可以退。這樣,不知不覺中,你吃的往往比你點的要多很多——這是我在貴州覺得他們經濟頭腦唯一不一般的地方。

第二天(5月2日),我和同學九點左右出去,准備到紅楓湖去耍。紅楓湖是一個很大的人工湖,大概是北京十三陵水庫的13倍,最深處達百米以上。湖上散落著很多島嶼,出名的有蛇島、龜島、泰風山和苗族、侗族、布依族的山寨。

因為人生地不熟的,問當地人吧,也是十問九不知的,我們找汽車站找了很久,後來實在沒得法子,只好打的去。說起來,貴陽的的費高的嚇人,起步價10塊,比之深圳還有過之。到了汽車站,發現門口停了一溜的出租車,司機正准備停車的,驀然看見前面有個交警從一輛車裡鑽了出來,趕緊朝前開去,嘻嘻,一路上不停的跟我們說不好意思和他的好運氣——沒有跟那一溜出租車一起遭殃。

下車後我們坐上汽車,大概一個多小時吧,就到了清鎮,又搭上一個小車,1塊錢的車程就到紅楓湖公園門口了。門票40元,走進去沒什麼看的,稀奇的是在路上終於看到了從電視上看到的那種老黃牛和小轎車共同奔馳在同一條路上的情景。接著就去買票上船游覽了。游覽的方式有游船和快艇,各有三種不同的路線價位,可能是五一黃金周人比較多吧,價位比較低的兩種路線都沒有了,只有30元的游船價格和××元的快艇價格,我們選了游船。給票的時候,沒有實際的游船票,只有一張一萬元的保險單,上面寫著要乘坐的游船的船號,我們上的是“築鑫號”。這裡說到船號,裡面的那個“築”字,其實是貴陽的簡稱。

游船很快出發,沿著線路,依次到湖上的各個島旁靠岸,把游客放下來到島上耍。龜島和蛇島上倒是真有龜和蛇,但龜島上的烏龜也只是比我們平時在菜市場見到的一般龜大那麼一點兒而已。龜島上還有一塊大石,樣子有點兒像烏龜。大致輪廓倒還像是自然形成的,但很明顯的有許多認為雕琢的痕跡,讓人覺得不過爾爾。蛇島上也看到了真蛇,小的在一個圓形無水的池子裡,三五條的樣子,都是很普通的蛇。朝上走的時候,看到有一棵樹下有個人拿著一條碗口粗的大蛇在招攬顧客去跟蛇拍照。雖然知道那蛇已經不會傷害人,但還是沒有膽子,倒是同船的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挺勇敢,把蛇纏在脖子上,擺了個勇敢的pose照了張照片後,圍觀的人都鼓勵性的鼓掌。這時看到那個小女孩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看著圍觀的人,把自己當成了英雄的樣子,覺得很好玩——後來私下來聽那小女孩對媽媽講,剛才也是好怕,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跟伙伴打賭從高處跳下來時的情景,覺得似曾相識。

船到泰風山的時候,實在太疲累了,就在船上躺了10多分鐘,沒有上去看。然後就是侗族山寨了。上去的時候,已經午後了,感覺很餓,就找了一家農家樂吃飯。這頓飯大概要劃為我人生裡的一個重要紀事,我當時點了一份腊肉包谷飯,內容是一盤干豆腐皮腊肉,腊肉塊頭比較大不說,腌制的極其糟糕,肥兮兮的,豆腐皮連同腊肉一起不超過十片;而包谷飯也就是將那種曬干了玉米磨成粉末,在做米飯的時候撒一點兒進去一起蒸,干硬異常。這份飯的價格是30元,呵呵,算是長了見識吧。

吃完飯,上侗族山寨的峰頂去鼓樓敲鼓。鼓樓有點兒像漢族的塔,細高細高的,大概有三四十米的樣子,中間兩個大柱子,每個柱子有一條像蛇一樣纏繞的旋轉樓梯,樓梯極陡極狹,當時我跟同學開玩笑說如果某某來肯定智能望鼓興嘆了。鼓就懸在兩根柱子的中上部,人從一條樓梯上去,走到中上部一個的時候,拿起鼓槌“砰砰砰”的敲幾下,然後繼續向上爬,可以到塔頂遠眺;然後再依次下塔,到了懸鼓的地方,再敲幾下,就下來了。我和同學一前一後的上了塔,因為太過狹窄,整個上行過程非常緩慢。歇歇停停的時候,前面的一個mm忽然扭過頭問我身上背的包(那種民族繡的布包,當時在蛇島玩的時候無聊跟店家砍價,覺得好便宜買的)好多錢,我說10塊錢在蛇島上買的,她就很得意地跟我說她5塊錢在黃果樹買的——我10塊錢買的時候挺高興的,同樣的包回重慶大概要四五十塊的樣子,誰知道那丫知道我虧了,居然還告訴我她買的是5塊錢,太不仁義了的說,嘻嘻。上到塔頂的時候,才發覺上面已經堆積了很多人,下塔比上塔更慢。至於原先說的遠眺,沒覺得能眺多遠的,因為貴州哪裡都是山,紅楓湖算是比較大的開闊區吧,在船上就可以看得到整個空間。不過,因為整個樓梯的陡狹,使下塔的過程感覺很緊張,在上面的時候根本就不敢四處亂望,直到下得塔來,才有塵埃落定的踏實,也算不虛此行了。

從侗寨出來,就坐船到苗寨。感覺上,現在的苗家人已經完全是靠旅游為生,沒有自己的生活營生——在紅楓湖看到是這樣,聽朋友們講黃果樹和其它地方也是這樣,以一個弱勢民族,這樣生存,不知道還能夠延續多久。我和同學看了他們的吊腳樓,就是幾根大柱子在底下撐著,上面修住房的那種,一般也就兩到三層的樣子——我當時就跟同學說,他們好好的地上不住,為什麼要費事兒在幾根柱子上建房子,寶器的說。我們去看的時候,那些吊腳樓全部被改裝成休閑娛樂場所,並且不再是那種木質房屋,地上也都鋪了瓷磚,一點苗家民居的風格都沒有。其實,這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著少數民族的生活能得到改善,不至於那麼落後;另一方面我們去參觀的時候,卻獨獨是瞅著別個的落後去的。

然後就是上苗王台,苗寨首領祭祀的地方,是多少年一次記不得了,只記得跟同學看到說明的時候,覺得是個很長的時間。登上台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六七平米的台子,中間一根大柱子,有點兒像升旗的樣子,破破落落的,無甚特色。苗王台靠山,後面有一些櫻桃樹,我們去的時候看到兩個七八歲的孩子爬在樹上摘櫻桃——吃了那麼多年的櫻桃,櫻桃樹這麼近在咫尺還是首次,覺得很新鮮。

下了苗王台,順著路就到了布依族寨了,是一條小街,都在賣些常見的旅游紀念品。印像比較深的是,布依寨的一個樓上有苗家歌舞表演。說是歌舞表演,其實是鼓伴舞,一些人在場子中間跳著,旁邊有人敲鼓伴奏。女子舞蹈因為以前在學校裡看到過,不是很稀奇;倒是那些苗家男子跳的狩獵舞,確實漂亮。舞者手拿獵槍,有力的跳著,大概是跳慣了吧,雖然有力量,但從他們洋溢的笑容看,對他們不過是小菜一碟。鼓聲很沉很大,主鼓的人是一個長發男子,黑黑的,面孔很剛毅,有點兒流浪歌手的邋遢味兒和自由陶醉味兒。

出了苗寨,船不在停靠島嶼了,就四處在湖上亂竄了一會兒,就回岸了。整個行程大概花了5個小時左右。

等坐車回到貴陽的時候,已經晚了。陪同學逛了一會兒街,就去吃飯了。我們是在一個巷子的一個店子裡吃的,店子外面也有很多小攤,都是小本生意,一人一擔,一邊是鍋,一邊是材料,都是賣些小吃的,如絲娃娃、洋芋餅、涼皮、涼粉之類的;吸引我的是一種叫“怪嚕飯”的炒飯,平鍋裡瀝上油之後,加一點點兒米飯,炒炒,再加上大白菜、榨菜、辣椒、折耳根等等鋪面上盡有的材料,跟大雜燴差不多但看起來色澤鮮艷、聞起來來也香味撲鼻的。我當時看到了就不想走了,呵呵,快流口水了,同學硬是拉我到那個店子裡吃。後來在店子裡也找到了怪嚕飯,一吃味道果然不錯,一盤炒飯,讓我吃得干干淨淨——要不是實在撐的可以,真想再來一盤。

3號的早晨,因為同學要上班,我就坐車到安順去見另外一個同學。在貴陽游了兩天,總的感覺是城市很小,沒有一個省會的氣魄,發展情況估計跟中部一些省份的地級市差不多。但是這個偏僻的省會,因為有著眾多的民族和特殊的地形,形成了她很特別的東西,比如說她雜七雜八的吃的東西和很特別的吃法。還有就是,因為地處西部,整個城市雖然不是很干淨,但是她的空氣仍然是清新的,你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你呼吸的那種清新,而在城市立抬眼就可以看到青山,不能不說是一種享受。

從貴陽到安順,大概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在車站見到另外一個同學和她朋友後,不作歇息就跟他們一起直接到龍宮去耍了。龍宮雖然號稱有五進龍宮,但現在只開發了兩個,二進龍宮也是最近才開發的。在坐船一進龍宮後,走浮橋到二進龍宮坐船就出去了。一進龍宮可能開發的比較早,燈光、路線、傳說什麼的都感覺很有意思,也在裡面遵照導游的指示在地球輻射最低處深呼吸了幾下。二進龍宮因為是新開發的,只有微弱的燈光,空氣也不是很好,走進去,陰森森,只覺得陰風撲面,讓人想起在《魔戒》系列裡的東西,深恐水中會有水怪的出現。同時,因為宮裡都是靜水,讓人感覺不到水流動的活潑氣,總覺著死死的,擔心著一旦發生意外,想是必死無疑的,呵呵,算是擔驚受怕的過了二進龍宮吧——這麼大人兒了,還這麼膽小,覺得很不齒。

出了二進龍宮,我們走自渡津,就是那種漂浮在水上的筏子,兩邊都系著繩子,自己想朝哪邊走,就拉哪邊的繩子的那種,偶們三個也算過了一回當纖夫的癮吧。然後就是上山,路上看到一塊大石上有永結同心的紅漆字和兩只腳印,同學他們覺得有意思,就在那裡留了影,不過因為坡度不夠,字和腳印大概都看不到——他們本來建議我也在那裡留個影的,不過一來偶還是孤家寡人一個,二來那裡人為雕琢的痕跡太過嚴重,也就罷了,倒是後來我們繼續上山的時候,回頭望居然看見兩個男生站在那裡合影,嘻嘻,覺得頗有意思。後來到了群芳谷,看到有一個叫虎穴洞的,就進去了。進去一看,呵呵,真的感覺到了什麼是別有洞天,是一個鐘乳石旱洞,比較深,裡面的鐘乳石鬼斧神工,那一刻真的感覺到了大自然的……什麼呢,可以用偉大來形容,不過不是那麼貼切的說。

順著階梯走著走著,我們就從另外一個洞口出來了,看到洞口有個指示圖上有指向石趣園的,同學那時候已經很累了,不過被我和她朋友攛掇著就一起去玩了——結果證明這是一個失敗之極的決定,一路上就是些亂石和尚算蔥郁的林木,沒什麼看頭。有意思的是,路上看到一個警示牌,寫著“牲畜禁止入內”,為了證明自己的人類屬性,不得不就繼續前行,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落在地上的小橡子——說失敗不僅因為是這一路上景色乏味,最重要的原因是這條路通往我們進龍宮的門口,也就是一進龍宮坐船的地方,當時我們三個感覺頗是晦氣,去問了坐船處的管理員,我們先前買的票已經不能用了,夠打擊了。

這時候人疲馬乏的,就在門口吃了點涼皮涼粉,只好再買一次一進龍宮的票。過了一進龍宮和浮橋,就爬石梯,就轉到了我們先前出來的虎穴洞的洞口,從另一個洞出來。我們第二次進洞前看到那邊有兩個查票的,說什麼入洞要另外收費的,等出洞以後,朋友開玩笑說如果我們坐在這個洞口,看到游人來就收費,估計也可以賺一把。在洞口休息了一會兒,按原路返回自渡津。路上沒走幾步就看到幾個經警吧,呵呵,真是動不得賊心的說。

從自渡津返回先前二進龍宮的出口後,就沿山路過了藥圃,看到了一些聞名已久的中藥植物,發覺偶們的中藥大部分都是些清熱去火、安胎補腎的,覺得有些意思。然後就是過玉龍洞——一個很大的鐘乳石旱洞。到洞口的時候,看到下洞的階梯上髒兮兮的,還有青苔,周圍又寂靜無人,陰森森的覺得很恐怖,我和同學就不敢下去了,在同學朋友的慫恿下,下了兩步,看到對邊有人過來,才敢繼續前行。洞的開頭一段,燈光不怎麼好,感覺也一般般。直到翻過一段石階,才感覺開闊起來。洞內空間很大,點綴了很多的彩燈。我們朝另外一個洞口走了一會兒,向下望的時候發現還有一條石階梯道可以下去,不是很明顯,我們之前都沒有發現有游人下去。於是我們又折回去向洞下方走,因為走的人少,又是下坡,有點兒危險,我都差點兒摔了一跤,幸得朋友拉著才沒有滑倒。在下方有一個蓮花狀的觀景台,可以看到一個洞內的瀑布——這個瀑布只有從那裡可以看到,別的地方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的,另外還有一塊大石突然亮起了星星點點的彩燈,非常絢爛,同學本來對我們下到下面來挺不耐煩的,看到這裡,也覺得挺值的。可惜的是,必須從原路返回,下的時候同學遲遲停停的,返回的時候居然生龍活虎,走到了第一個,天曉得她又從哪裡找到了力氣。我和她朋友翻欄杆走了捷徑才走在她前面,嘻嘻。

3日那天天氣挺好,不是很熱,一路行來,都沒有流汗,只有在爬完剛才那條路才覺著熱。等到快出洞口的地方,又一塊平坦的地方,應該算是一個大的觀景台了,因為熱且累,我們在那裡歇了有一會兒。一段時間後,洞內突然光線大亮,我們朝下面望去,才發現原來有兩塊大石上都亮起了我們剛剛看到的彩燈。那些彩燈在下面近處看的時候,因為是尋到了底看到的,以為是只有在那裡才能看到,而且近處看特別炫目,幾疑仙境;等到了從上面往下看,小了許多,記起以前打《仙劍奇俠傳》的時候,在迷宮裡找到寶藏的地方會有彩色指示,覺得頗有意思。

從玉龍洞裡出來,就到了將來要開發的五進龍宮的地方,只是做了標識,從一些洞裡望進去,深不見底。然後就是進地藏殿,也是一個旱洞,彎彎曲曲上上下下,頗有九曲旋回地藏的意思,難怪這裡取名叫地藏殿了。出口的地方設了一個臥佛,一個香壇,兩個跪墊,一個隨緣箱,同學和她朋友一人求了一個紅綢子,男左女右的栓在手腕上,我只是看了看牆壁上的經文,仔細瞧那和尚主持,倒也五官端正,寶相莊嚴的頗有善緣,只是棕色外袍下露出西褲來,讓人覺著不倫不類的。大概是菩薩懲戒我言語不敬吧,出來的時候差點兒又滑一跤,心裡惴惴。等接著到了觀音殿的時候,看到那十八尊羅漢的時候,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因為覺得從側面看,那尊羅漢總是賊兮兮的偷瞧著我,從正面看,低眉垂目的,於是瞎掰了幾句,所幸這回菩薩大方,沒有懲戒我這無知無懼之徒。

再以後就是走竹林,在入口處看到的竹林照片是異常美麗的,但實際看來就是一片比較蔥郁的細竹林,外道有一條不大的河而已,無甚特別。至於最後的漩塘,大概是季節不對還是怎麼的,靜靜的一個大水塘,偶爾隨山風泛起漣漪,並沒有傳說中按一個方向轉動——其實即使是有,也沒有什麼稀奇的,自家的水池蓄滿了水,把塞子拔了,也會按著順時針流下去的,在南半球的話就逆時針流下去了,中學時候地理老師教的大概也就剩下這些了。

接著就坐上龍宮的車,返回出發點,買了些烤玉米來吃,發覺太嫩,沒什麼味道的說。

整個龍宮像我們這樣轉下來,大概花了六七個小時,人也累得夠戧。4日上午在同學家修整了一會兒,下午坐車到遵義一個朋友那裡。

到了遵義已經是晚上八點了,先買了5日晚上回重慶的火車票,因為是中間站,也沒有臥鋪票,郁悶!到朋友家裡洗了澡,吃了點飯就出去逛街了。快十點的時候,感覺肚子有點兒餓,就一起去吃遵義的燒烤了。我們四個人點了一條魚、幾串豆腐、豆皮和青椒排骨和一份田螺。他們那裡的燒烤不像別地兒的都是一串串的烤了,或者一串串的拿給顧客,或者拌在一起;他們是烤了以後再分別剪切成一盤(青椒排骨串例外)。吃起來味道都很不錯,最特別的是那條烤魚,烤好後上面加上一層很香的辣醬,吃的時候撕開沾些醬,鮮嫩中帶些辣味,好吃極了——有機會去遵義的朋友不妨一試。

5日早上我們9點多起來,吃了當地的黃燜牛肉粉,他們的牛肉粉拌了料以後並不給你放鹽和醋,端給你自己隨意添加,吃起來有種泡生鹽的味道——反倒不如重慶從貴州移植過來的牛肉粉有味道。

吃完飯,我跟朋友兩個先到遵義會址接受了革命教育。本來以為這種革命紀念場館應該是不收money的,結果去了才知道也未能免俗,居然要收20元的門票費,呵呵。在遵義會址門口,有賣一些革命紀念品的,最多的是毛主席像章,價位根據質地不同,從兩三塊錢到幾十幾百不等。

進去以後,沒想到人還挺多,到哪兒哪兒都有一撥人。我們先看了樓下側廳的參謀們的住室,一般都是兩三個參謀一間屋子,配幾張椅子,一個桌子,沒什麼看頭。到了樓上的時候,先看到的是朱德和康克清的住房,從窗戶望進去,感覺設施還是挺齊全的,一張舊時那種可以帳蚊帳的大床,一張桌子等等,記不大清了,還留有印像的是屋裡居然還有鏡子——想來是因為康克清是個女的,自然是需要鏡子了。再後來就是其他一些將領的住室了,格局和布置都差不多,至於鏡子,只要是一定級別以上的都有,倒不單單是因為康克清是女的才給配備。有意思的是,大部分的人在自己屋裡或者牆上都寫了一些革命口號,字歪歪斜斜的,想是參加革命後才學的,不過,現在看來,那種歪斜的感覺挺像現在一些出版物上故意歪斜的,有著一種童稚的美感。我們最後看的是周恩來的住室,比較大的說,裡面還掛了一張他現存的唯一的一張大胡子的照片,跟後來在其他報紙雜志上看到的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但仍然保留著一份儒者的風度,他的屋裡也沒有那些口號之類的手跡,感覺出是一個干干淨淨的知識分子。

下樓後,發現遵義會議的會議室參觀的人少了些,就進去看了看。其實也沒有什麼東西,一個不算大的客廳中央放著一張大桌子,圍著一些椅子,桌子上放著一盞破燈,正牆上掛著一副遵義四周的地圖,分紅藍兩色標注著當時的形勢。會址用護欄圍著,游人只能在護欄外觀看。趴在護欄上,腦海裡忽然浮現出有人指著軍事地圖分析形勢,與眾人討論的情景。面孔是模糊的,但感覺得出一種很緊張的氣氛。

出了會址樓,向後走,可以看到一個後花園,才知道原來當時的會址還是挺大的。後花園後面新建了一個遵義會議陳列館,樓是起來了,但沒有放東西進去。

再後就是順著指示到當時紅軍參謀總部去了,離遵義會議會址不遠,大概五分鐘的路程,是和遵義會址一起聯票參觀的。參謀部這邊,主要是一些陳列室,有歷屆領導人參觀後留下的手跡和照片,很多,大概有三四個屋子;有當時紅軍使用物品陳列室,可以看到當時印發傳單的復印機,就是一塊兒石板壓印的那種,看起來挺簡單一裝置,不曉得現在的復印機怎麼是怎麼整的那麼大?還有就是當時使用的槍支,一個玻璃櫃裡擺了幾支槍,因為不懂,也不知道是落後呢還是先進。另外,還有一個玻璃櫃子,裡面放著當時紅軍路經一個村子,想給部隊改善生活,逮了豬以後,找不到主人,就先殺了吃了,然後給主人留了張借條;解放後主人拿著借條去找政府,得到該豬的款項的故事的物證——放著這麼個東西,我不曉得是想表達一個什麼樣的東西,說是我們共產黨的部隊不擾民,做事守諾吧,可那頭豬按現在的理論來說,就是偷的,當時事急馬行田,我們這一代還能理解,那下一代呢?這件事,個人覺得不宣傳不張揚也罷。

參觀完各陳列室,就到了博古和李德的住處。博古原名秦邦憲,照片上看是個很年輕的人,可以想像當時被委以大任後的意氣風發。而李德呢,當時的照片是個瘦瘦黑黑的外國人,跟印像中魁梧的德國人有很大的差距,倒是跟電影裡看到的革命年代的俄國人像些;老年的照片則一點兒也看不出曾經歷過那麼大的風浪,很像一個淵博的學者。他們兩個單住了一個園子,博古在左側樓下,李德在右側樓上,房間都很大,設施什麼的又比遵義會議會址裡那些將領們的好得多,李德的床還是銅的。尤其有意思的是,李德的房間居然有三面鏡子,呵呵,外國的男人總是比中國的愛美些。

在參謀部這邊還有一個高高的教堂,靜靜的矗立在一旁,沒有什麼游人。外觀上看,還是相當漂亮的,高高的十字架懸在屋頂處,教堂門緊閉,自從遵義會議後,想是沒有什麼信徒了——她就像一個流落異鄉的修女,低誦著早已銘刻在心的教義,只是在這異鄉,弦斷有誰聽?於是一縷孤魂,執拗著自己的信仰,沉寂、消逝、湮沒……

從參謀部出來,直走四五分鐘可以到達蘇維埃銀行。一進門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任行長毛澤民和林伯渠的雕像,毛澤民手裡還拿著一個算盤,在像模像樣的跟林伯渠討論著當時的國計民生。銀行這邊,也是兩層樓,樓下是一些財務人員和警衛的住處,財務的屋子裡都放著一個算盤,算是對他們身份的標識。當時的蘇維埃政府,在概念上來講,全國都是有的,可是銀行呢,只能隨著長征的紅軍東奔西走,所以長征時的蘇維埃銀行也稱作“肩挑的銀行”。在後來的參觀中,確實可以看到當時裝錢的那些破箱子,想著現在隨便一個銀行早晚送鈔車來時候的陣仗,差距的巨大讓人無法把兩者聯系起來。

參觀完蘇維埃銀行的時候,已經中午了,本來想看看毛澤東他們的住處的,聽說有點兒遠,也就作罷。在遵義會議會址旁邊的步行街吃了飯,出來轉悠了一會兒。遵義的步行街,相對於其他城市來說,有點兒特別。街道兩邊的房子都是兩三層的低矮建築,鋪面門窗都是些木質格子,遠遠的看去,有點兒像是美國的一些鄉村別墅聚在一起了。

在步行街找了家干淨的店子吃完飯,我們決定到紅軍山和鳳凰山去玩玩,途經遵義公園,要門票,但是爆便宜——一塊錢,呵呵。公園裡的游人奇多,游樂設施也挺多的,不過都是些很老土的東西,破破舊舊的,隔著三步五步的就有一些賣吃的的。其中有一片大樹林裡,擺了很多的斜躺藤椅,很多人或者要杯茶,或者要碟花生或者烤臭豆腐什麼的,就可以在藤椅上休息、看報紙,或者三五個人一起打牌,聊天什麼的,感覺很安閑。

從遵義公園另一個門出去,沒多遠就可以看到背靠山的鳳凰山廣場了,很大很平,因為是中午,廣場上沒太多的人,只有稀稀落落的幾個人在拍照閑走著。廣場前方正中央是一個雕塑,在一個圓形水池的中央,一顆金色的圓球上,兩只火鳳凰展翅欲飛;向山的方向走,在左側可以看到一個大的水池,池水說不上干淨,也不算太髒,我們還看到有人在裡面玩模型輪船——城市裡的公共水池能保持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在廣場的左側,有一條石階,是向紅軍山爬的路,石階盡處,有一個高聳的碑,碑後就是有名的紅軍護士墓了。石階很高,兩邊圖文共貌的刻著紅軍長征年代發生在遵義周圍的一些紀事。雖然偶的身體一向很好,這麼一路爬來也有點兒吃不消,而朋友就更慘,一上山就抱著一個石柱直喘氣,我只好一個人在四處溜達。在碑下,仰頭看了看碑,覺得很巍峨;而碑的基座,刻了很多的紅軍戰士石像——石像細膩處,自然沒有重慶的大足石刻的精巧靈動,但每個紅軍戰士的面孔都非常剛毅,有種鋼鐵戰士的感覺。繞到碑後,上兩步就可以到紅軍護士銅像和紅軍墓了。從銅像背後的描述中知道,銅像塑的是一名護士,那名護士是一個紅軍衛生員,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有個小孩過來求她們救助他的父親,一名護士就隨著小孩去了,並煎煮湯藥給小孩父親救治。第二天回來,發現部隊已經轉移了,只留下了一張紙條,指示方向。護士就告別鄉親,去尋找部隊。沒走多遠,村民們就聽到樹林裡傳來槍聲。後來,村民把護士的屍體埋了,並建墳立碑。小孩的父親得護士的救治身體也好了,以後,隨著戰爭的深入,村民們生病後無錢治病,回憶起紅軍的好來,就有人上墳來禱告,結果回去因為信心的原因吧,病就好了。一傳十,十傳百的,上墳的人就多了。當時的國民黨認為是紅軍設下的陰謀,就過來挖墳破壞,遭到村民們的抵抗。後來,解放後,政府找到那個紅軍護士的骸骨,遷移到了這裡。

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上來在銅像前焚香禱告,並觸摸銅像,祈求平安,銅像的能被觸摸到的腳部和腿部異常鮮亮,可見信者眾。偶靠在銅像外圍的欄杆上,望著來來往往的游人和他們在銅像上祈求平安的手,忽然覺得很可笑——一個好好的革命故事,這樣的被神化,算是什麼呢?而來觸摸銅像的人,多半是知道故事原由的,還如此執著,可見人對自己生命的珍視,簡直到了卑微的地步了。

離開紅軍墓,拉上休息了有一會兒的朋友,朝鳳凰山方向走。因為聽說鳳凰山有泉水,而自己從小到大,很少看到山泉水,所以很受吸引,決定一探究竟。鳳凰山那邊是一個森林公園,一路都是林蔭道。雖然外面艷陽高照,一進入林蔭道,立刻感覺涼爽起來,連呼吸都覺得順暢多了,而且時不時的山風吹來,愜意極了。一路上看到很多的山莊,有點兒農家樂的意思,一間大的屋子,外面一個大院子,擺放著一些桌椅,游客們就在那裡喝茶、聊天、打麻將、鬥地主。在路人的幫助下,我們彎彎曲曲的走了很多山路,總算找到了傳說中的山泉水——一個水龍頭,線一樣的水慢慢的流著,一個女孩子正拿著一個大鮮橙多的瓶子接著,旁邊還擺放著大大小小的瓶子等著接。累死累活的找山泉水,滿以為可以看到一條唱著歡歌的山溪呢,誰知道是這樣一個結果,郁悶的都快暈了。於是扭頭就往山下走,沒走多遠,心情也好的差不多了,呵呵,找山泉找出這麼一個結果,也算是一種喜劇吧!

從山上下來,我們又在廣場上溜達了一會兒,也晚了,吃了頓飯,跟朋友聊了會兒天,就坐上回重慶的火車了,而我的五一貴州游也就這樣結束了。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