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井鎮的日子

作者: laughsky114

導讀從昆明出發,出安寧縣境,進入發現“祿豐恐龍”的祿豐縣,再由羊老哨的高速公路出口上縣級公路。一路上除經祿豐縣城,穿一平浪鎮,過成(都)昆(明)和廣(通)大(理)鐵路樞紐重鎮——廣通的路是瀝青鋪成的外,余下的全是鄉級公路了。說是鄉級公路,開始還有彈石路,一過妥安,連彈石路都沒有了,路況越走越差,成了狹窄的鄉間土路,由於連日下雨,到處泥� ...

從昆明出發,出安寧縣境,進入發現“祿豐恐龍”的祿豐縣,再由羊老哨的高速公路出口上縣級公路。一路上除經祿豐縣城,穿一平浪鎮,過成(都)昆(明)和廣(通)大(理)鐵路樞紐重鎮——廣通的路是瀝青鋪成的外,余下的全是鄉級公路了。說是鄉級公路,開始還有彈石路,一過妥安,連彈石路都沒有了,路況越走越差,成了狹窄的鄉間土路,由於連日下雨,到處泥濘濕滑,塌方路垮,車子心驚膽顫地用去近兩個小時才走完三十公裡,安全到達黑井鎮。黑井鎮的建鎮,據說是古時一女子養有一條毛色純黑的腱牛,常會失蹤一段時間後又回來。後來,有人知道了原因,那牛是到位於現在的黑井鎮所在地尋水喝去了。牛主人很奇怪,為什麼它非要到這裡來。主人嘗了嘗那井水,原來水是鹹的,含有鹽,含鹽量還很高,輕輕放下蠶豆,也不會沉底。舀起來的井水放進鐵鍋裡,簡單一熬就成了純度很高的鍋燒鹽。由此,這地方就叫黑牛井了,隨著這裡定居的人口不斷增加,形成了一座專制鹽的工業市鎮,鎮名自然而然地成了黑牛井鎮,叫著叫著,有人又嫌這名太長,不上口,最終成了黑井鎮。

黑井鎮的鹽過去在雲南是出了名的。全國著名的雲南宣威火腿,就非得用此鹽才能腌制出正宗的宣威火腿味來。雲南人吃的鹽和中原和沿海地區不一樣,那裡吃的是海鹽,雲南人吃的是礦鹽。

老電影《山間鈴響馬幫來》裡,特務用來藏匿武器和電台的,那圓柱形,白色,捆在馬幫馬馱上的,就是黑井產的鹽。黑井鹽的生產工藝,也由過去的簡單人工方式,變成了蒸汽工藝。過去雲南少數民族或漢族的窮人,用鹽是要線拴住,放進湯內,一過水就提出來。過去雲南人要形容這家人窮的不能再窮時,就會說:他家連鹽巴都買不起!

黑井鎮只有兩條平行於龍川江的小窄街,寬的一街不過丈,窄的二街就二公尺。兩條街由橫跨江面的五孔橋——五馬橋隔開。一街在江右,二街在江左。二街走到底就是黑井鹽廠,遠遠地能看到垂直連接峽谷山腰隧道的成昆線鐵路大橋。

黑井鎮的主要風景點有:諸天寺、貞節總坊、飛來寺、武家大院文廟和已遺棄的老鹽井。

老鹽井和在高高山峰處的飛來寺及和尚墳,由於時間緊,而未能到。上飛來寺據當地人說來去快的要四、五十分鐘 諸天寺位於還沒真正進黑井鎮的路邊,高高的石階,一座重新修繕過的小寺,所供奉的泥菩薩都還沒著彩,只有一座舊銅香爐和一個舊銅鐘,使人感到這寺還是有些年代了。

在一街街尾靠五馬橋頭處,有一牌坊,名叫“貞節總坊”據說是慈禧太後老佛爺下旨建的。牌坊上刻有立坊時間,為光緒二十七年。這牌坊不是為某一女子所立,而是為幾十個女子所立。過去,那一帶有一種風俗,即只要做姑娘的宣布終身不嫁人,是會得到全家,乃至全鎮人的尊敬,到老來,子侄輩還負責養老送終。這種風俗稱之為“修貞”。現今這種人尚健在的已不多,就聊聊幾人。

武家大院始建於清道光十六年,鹹豐七年擴建竣工,依山就勢而建,順江呈“王字型,縱一橫三”,布局獨特,整個建築由四個天井組成,共有99間房,108扇門,四通八達,規模宏大,風格令人擊腕叫絕,飛檐翹角,畫棟雕梁,具有濃濃的黑井地方民間建築特色,是雲南罕見的,少有的千年古民居建築群之一。可惜,整個建築上由於長年不維修,一副敗落戶的慘景。

武家當年是黑井鎮的大戶,家有兩部汽車,由於兼任鄉保安隊長,自己養有許多武裝人員。武家有人口近二百人,這還不算僕役。武家自產的鹽也是家養的馬幫運到全省銷售的,他家在昆明市珠璣街還有兩大間鋪面房。武家的大門修得怪,不是和牆平行的,是稍斜而立。我問陪同的當地人,才知是為了將大門對向文廟方向,讓家裡多出傳世子孫而如此的。

古井的文廟,已改建為學校,要穿過磚混結構的教學大樓的大門洞才能進入,要不是有人領路,誰會想到後面是當年頂奉為聖人的孔子廟堂。值得慶幸的是後面的建築除半月池上的橋讓後人拆了外,其他建築由於有人使用,反將當年的建築格局保存得好好的。

這次到黑井鎮,其實最應該記住的是黑井人。那裡的每一個人,不論老少,男女都對到那裡旅游的人十分熱情,我問過他(她)們這是為什麼。他(她)們都異口同聲地說:“你們到這裡,就是我們的客人,對你們熱情是理所當然的呀。”聽他(她)們的意思,仿佛不熱情對客人才應奇怪呢。

回來幾天了,我一直在遺憾,當時沒有問那陪我的女孩子和她的家人叫什麼。這也不能怪我,本計劃第二天早上再玩的,誰知想起家裡有事一早就走了。那女孩子是當地相當於旅行社的接待處的一個工作人員,二十歲左右,她母親告訴我,她在昆明上的職業中專,學的電算會計專業。

認識這女孩子是在剛到的時候,見有接待處的牌子,為抓緊時間,我就進去問有沒有導游。當時房內只有兩女孩子,聽明白我的要求後,她倆告訴我,有的,我問多少錢,她倆又告訴我,每人十元。我以為是導游費十元,就說,好呀,走吧!她倆又問我,有幾個人。我說,就我一個呀!她倆面有難色地對望了幾眼,對我解釋說,這兩天太累了,而且也下班了的。這時我才反應過來,她倆告訴我的十元是指游客的人頭費。我讓她倆告訴我,我一人要多少,她們又不好意思說。我看她倆那表情,仿佛多要錢是罪過似的,就只會面對面的窘望著。我丟下一句話,說怎麼有做生意還不好開口要錢的事,便轉身走了。我出來沒幾步,陪我逛街那女孩子追上了我,說她帶我去,從而使我在有限的時間裡轉了幾個地方。 我和她在天黑定時分的手,我給她錢,她堅決不要,我又不好強塞給她。

在我把二街轉了一圈,想找個干淨點的小飯店吃飯時,我又看見了她站在一家小飯店灶台前忙著。一問,得知是她家的飯店,在她和她母親的邀請下,我進去和她的父母和奶奶在一桌吃了飯。飯畢我問過我的飯錢是十一元後。丟下二十元就往外急走,並在出門時聲明不用找補了,沒想,她父母讓她追出二、三十米,硬將找補的錢塞在我的衣袋裡,讓我這個獨在異鄉的獨游客,感到了一絲暖暖的親情。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