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陽有個大寨村

作者: (蘋果)

導讀對於大寨,凡是經歷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可以說無人不曉。1964年,偉大領袖發出"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從此整個世界都知道了大寨這個名字。時隔30年,來到了大寨,登上虎頭山,俯瞰狼窩掌,注目那些別墅式的新居,內心隱約泛起許多感慨。大寨位於山西省昔陽縣,是太行山西側、黃土高原邊緣的一個山村,因宋朝軍隊在此扎大寨而得名。 其實,大寨並不大,也不特別� ...

對於大寨,凡是經歷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可以說無人不曉。1964年,偉大領袖發出"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從此整個世界都知道了大寨這個名字。時隔30年,來到了大寨,登上虎頭山,俯瞰狼窩掌,注目那些別墅式的新居,內心隱約泛起許多感慨。大寨位於山西省昔陽縣,是太行山西側、黃土高原邊緣的一個山村,因宋朝軍隊在此扎大寨而得名。

其實,大寨並不大,也不特別,60年代時,不過是荒山上58戶人家的山村。村裡的山地在一個叫狼窩掌的山溝裡,無雨則旱,有雨成災,村民生活很苦。五十年代中期,一個叫陳永貴的人,帶領村裡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整山治水,致力於農業生產。1963年一場洪水,把村裡220多間的房屋衝倒190多間,70多戶人家失去住所,同時也衝毀了山田。面對這番景像,陳永貴不信邪,帶領鄉親們蓋房子,修梯田。誰知第二年又來了一場洪水,再次把梯田衝毀了。大寨人不服氣,改進了梯田的結構,增強了抗御洪水的能力,第三年的洪水再也沒有損壞大寨人的梯田。他們繼續引水澆灌,整治山田,糧食產量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大寨人就是這樣,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互助的精神,塑造了一個時代的民族精神。

不僅如此,大寨還是毛澤東農業思想的實踐者。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毛澤東看到農業發展的依靠和動力,並且從陳永貴在勞動中領導生產,看到了拒腐防變的希望。大寨成為一面旗幟後,陳永貴和他領導的人,繼續忠實地實踐著毛澤東思想,積極組織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搞農田水利建設,實現農業機械化。那個時代的人們,都有一種博大的世界心懷,要為人類發展做貢獻。陳永貴,這位後來拿工分的副總理曾經說過,"站在虎頭山,眼望天安門,胸懷全世界。"

踏上大寨的土地,有一種說不清的心情。大寨那片青色的房舍依然存在,也有人居住,不過那房舍更像是歷史的遺跡。穿過大寨村,沿著村後的小路上山,目中所閃過的景像,似乎是拼湊的記憶。那條曾經撒滿大寨精神的山石路,已經鋪上平展的柏油路面,可以把大巴車開到山半腰。眼目中的大寨,已經不再是整齊的梯田,昔日虎頭山光禿的山坡,已經被濃郁的樹木所遮蓋,150多種茂密的樹木,得來了"森林公園"的美譽。

不管怎麼變,大寨畢竟是一個山村,而且是鄉土氣息很濃的地方。在這裡,絕沒有因為大寨曾經名噪一時而改變了傳統的純樸,找不到絲毫的洋氣。盡管大寨人住上了別墅,但房舍間、田園上、話語中,仍是最普通的山鄉風情。

6公裡長的環山路掩藏在茂密的樹木之中。尋路而上,回顧四處,處處可以感受到曾有的輝煌。半山路邊有一處六角碑亭,樹立著一塊碑刻,這就是周總理紀念碑,記載著周恩來三次登上虎頭山的情景。據說眼下郁郁蔥蔥的山色,就是按照周恩來的指示綠化的。這裡還留下過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等許多人的足跡。郭沫若先生的骨灰也撒在虎頭山上,山頂也有他的紀念碑。還有,曾在中央工作了八年並任職副總理的陳永貴,就安葬在虎頭山上,以他獨特的人生經歷,展示著曾經的風采。從1964年到1978年,這裡累計有134個國家和地區的960萬人來參觀,而今每年仍接待20萬來客。

還清楚地記著,30年前父親曾經來過這裡,回家後介紹了大寨人戰天鬥地的事跡,讓我對大寨也有向往。改革開放以後,這裡好像被人遺忘了,極少有人再提及大寨,那個尋訪的念頭也淡漠了。而今來到大寨,一下子喚醒了早年的憧憬,一切都回到了過去,倍感親切。

經過大寨人的努力,原來的"七溝八梁一面坡"改造的梯田已經不在,而名揚天下的"大寨田"多數已成為林場,以貌得名的"虎頭山"和因狼出沒而被稱之為"狼窩掌"的地方,已經成為顯現精神的載體。大寨人不再是黃土的耕耘者,工商業發展初具規模,只有大寨精神依然根植在這裡,而這精神曾在整整十五年裡,激勵著中國人不懈奮鬥。

感懷大寨變遷,追憶大寨精神,回味當時的中國,不能不為那個時代的壯舉所感染。我們不必從現在的角度去評判大寨,就如多少年以後也不能脫離現在的處境評說今天一樣。但是有一點,不管在什麼時代,什麼條件下,社會都需要一種鮮明的時代精神。大寨就是一個代表。

或許30年以後,也許用不了那麼久,當我們的後代再到大寨的時候,他們根本不會理解這裡為何曾有那樣的激情,對戰天鬥地也不得其解,眼目中不過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山寨。這就是時代的差異。他們哪能體會到,這景色之下蘊藏的是曾經影響整個中國的熱情,今天回想起來,依然能感受到那火熱情懷。

(2004年5月23日)


精選遊記: 太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