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閩之行

作者: chyouai

導讀到福建旅游,對我來說是個機緣巧合。我網上的福建籍好友誠邀我入閩一游,又正趕上千禧年猛刮旅游風,早已夢想著作客海濱的我便欣然前往了。進閩的旅程漫長而艱苦。可是當我走在福州繁華而干淨的大街上時,我就知道二十多個小時的辛苦沒有白熬。全城亭亭如蓋的大榕樹賦予了這個城市“榕城”的美稱,那長長的流蘇一般的根須從枝繁葉茂的樹干上垂落下來,在微微� ...

到福建旅游,對我來說是個機緣巧合。我網上的福建籍好友誠邀我入閩一游,又正趕上千禧年猛刮旅游風,早已夢想著作客海濱的我便欣然前往了。進閩的旅程漫長而艱苦。可是當我走在福州繁華而干淨的大街上時,我就知道二十多個小時的辛苦沒有白熬。全城亭亭如蓋的大榕樹賦予了這個城市“榕城”的美稱,那長長的流蘇一般的根須從枝繁葉茂的樹干上垂落下來,在微微的涼風中裊娜搖曳著,猶如輕歌曼舞的少女。可能是近海的緣故,這裡的雲層比較低,乍一看,大團大團棉花糖似的白雲好像就在高大建築的天台上浮動。蔥蘢的樹,亮白的雲,只讓人覺得這裡的空氣也格外的清新。

我和網友就住在他的一個朋友家中,因此也吃上了正宗的福州菜。福州菜清淡為主,偏甜,最負盛名的是福州鍋邊糊和荔枝肉。鍋邊糊的制作過程比較復雜,大致是將大米浸泡之後磨漿調勻,然後糊在鍋邊,待成型後揭下配以青菜、肉末、蝦米等煮制而成,其味香郁,顏色喜人。荔枝肉則是典型的福州菜,“怎一個甜字了得!”它以豬裡脊為原料,佐以番茄汁,看上去紅紅的,晶瑩剔透,還真像一顆顆荔枝。福州的早點非常講究,主食米粥,還得配以甜蘿蔔、鹵花生、海蟄皮等若干涼菜,最絕的是還有兩只極小極精致的小碟用以盛放作料,跟我們內地的大碗大盤相比真是別有韻味。別看福州菜性淡,福州人待客的熱情卻讓我這個“造訪者”感到……

受寵若驚!網友的朋友一家招待我們極其周到,當我們在他家度過了愉快的幾天准備前往旅程的下一站時,他們全家人一起湧到門口跟我們道別。當我們的taxi緩緩地駛離他們家時,我從後車窗看見他們還站在門口目送我們離開。

閩之行的第二站是閩南名城泉州。這裡曾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宗教文化的雲集地。佛教的廟宇、天主教的教堂和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給這個城市平添了些許神秘。我參觀了著名的禪院開元寺,這座千年名剎果然名不虛傳,院內古木參天,佛堂靜謐,大殿內佛像莊嚴,參禪理佛的僧侶和信徒們神情虔誠而肅穆。寺內有兩座著名的寶塔,一曰“鎮國塔”,一曰“仁壽塔”,氣勢雄偉,蔚為壯觀,已經成為開元寺的標志。

初到泉州,最讓我感到驚詫的是那與內地風格迥異的閩派建築。我見過許多造型奇特的現代樓宇,也見過白牆黑瓦、古樸恬靜的徽派民居,可我還是被閩南建築的歐式風情迷住了。紅白相間的外牆、臨街的長廊和無數白色的廊柱從街這頭一直延伸到那頭,其間不時點綴著清真式的圓頂和哥特式的尖頂拱門。徜徉其間,若不是擦肩而過的都是黑眼睛的同胞,我真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身處異國城邦。當然,泉州也不乏中式民族風格的建築,市中心的“美食街”就是一條由古香古色的飛檐建築構成的食街,沿街還掛著中式燈籠,連那些食府的名字都帶著幾分古韻,“小有天”、“春江蜀”、“陶然居”……華燈初上時分,和朋友在美食街吃罷海鮮,拐出街角,在街邊臨時搭建的戲台前覓一個座位,喝上一壺正宗的閩南功夫茶,再免費聽上一段閩南高甲戲或者南音,就算聽不大懂,但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別了泉州,我來到了美麗的鷺島——廈門。這是一個真正的海濱之都,在這裡,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海的氣息。在去“海上花園”鼓浪嶼的輪渡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在大海中乘風破浪的那種酣暢淋漓;在鼓浪嶼林蔭小徑上的海韻館裡,我沉醉於各種奇異斑斕的海洋生物之中;在廈大白城珍珠灣的海灘上,我終於實現了踏歌海灘的夢想;在環島路的臨海草坪上,坐對遼闊的大海和遙遠的海平線,迎著海風觀落日聽濤,只覺得那份悠然自得,遠勝於淵明之“采菊之樂”……

除了濃郁的海韻,廈門城市環境之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走在街頭抬眼四顧,除了那些綺麗的閩南建築,剩下的滿眼都是綠。廈門街心花園和草坪之多令我嘆為觀止,大片修剪整齊的草坪和隨風搖曳的道旁樹,構成了這個城市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裡,幾乎所有的人都非常自覺地維護城市的整潔,我沒有看見一個行人亂扔廢棄物——誰也不忍心破壞這城市的美麗。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廈門街頭有著這樣的一條標語:“不要讓美麗的鷺島只是留在回憶裡。”

短暫的閩之行已經結束了,可那些美麗而鮮活的片段卻早已銘刻在我心靈深處,永遠揮之不去。也許,榕稱的清新、泉州的俊秀、鷺島的雅致還有鼓浪嶼的海韻,一切的一切,都將成為我記憶深處永遠的美麗。


精選遊記: 福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