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情一日感受文化海南

作者: ###-竹吸離

導讀天是那麼藍,風是那麼涼,山是那麼翠,路是那麼彎。汽車爬過一個又一個嶺,繞過一道又一道灣,我們終於抵達了遠近聞名的黎寨。這是一個保持原貌的黎族村莊,曾經見過一些黎村苗寨,但這個村莊仍然給我不少驚喜。黎族村莊的房子多是茅草為頂,木板為壁(少數為泥牆)的船形屋。因依山而建,聰明的黎家人因地制宜,搭起了許多吊腳樓,整個村莊呈現一派古樸的山� ...

天是那麼藍,風是那麼涼,山是那麼翠,路是那麼彎。汽車爬過一個又一個嶺,繞過一道又一道灣,我們終於抵達了遠近聞名的黎寨。這是一個保持原貌的黎族村莊,曾經見過一些黎村苗寨,但這個村莊仍然給我不少驚喜。黎族村莊的房子多是茅草為頂,木板為壁(少數為泥牆)的船形屋。因依山而建,聰明的黎家人因地制宜,搭起了許多吊腳樓,整個村莊呈現一派古樸的山寨風情。

據當地人說,這裡共有51戶,380口人,村民靠種植水稻、香蕉等生活,年均人收入700元。進入黎寨後,我們立即被濃郁的民族氣息所吸引,房屋村落的造型陳設、人們的穿著相貌、本土化的商品種類,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引起我們十足的興趣和愛好。大家紛紛拍照、攝相,希望盡可能地多留下這些美好的記憶。而黎寨姑娘獨特的示愛方式,引來我們特別是所有未婚男性公民的極大關注。如果姑娘喜歡你,她就會捏你的耳朵,捏的越疼,說明愛你越深。(哈哈!很過癮吧!!)只可惜我是個姑娘家。

我們一行很幸運,趕上了一個迎親隊伍,這是我頭一次見到這種場面和婚俗,很有意思。來迎親的人必須有這麼幾樣東西才行:一頭豬,兩只鴨子,一擔山蘭稻谷,1只雞,一只小羊,一擔稻穗,還有一壇香噴噴的山蘭酒和一籃子糯米羔(糯米做的,然後用粽葉包扎成方塊形狀,味道很好),然後,一行人,吹著喇叭和笛子直奔新娘家,好不熱鬧。新郎穿的是民族服飾,等到了新娘之後,新郎會走進新娘家,然後把新娘背出來,而新娘是跪在新郎的背上,新娘頭上插著“孔雀開屏”的飾品(聽當地人介紹說,這個‘孔雀開屏’還代表一種身份的像征,如果女孩頭上的‘孔雀開屏’是開在中間,那麼表示這個女孩已經結婚了;如果‘孔雀開屏’開在左右兩邊,那麼則代表這個女孩子還是黃花閨女。)新郎把新娘背到家裡後,會舉行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歌游戲。雖然,我聽不懂雙方唱的是什麼,但我能從新娘的臉上看到愛情開出來的幸福之花,。我在心理默默祝福他們:永遠恩愛。

走進“有故事”的房間

這裡有許多取著格式各樣名字的土房子,每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傳說。我們先說說什麼是婚俗房:婚俗房也就是“新房”,新婚夫婦的二人世界。這個房子有三間房,首先是客廳,所有的家具都是用棍子或者竹子做的桌子和椅子,再走進去,是廚房,廚房的右邊就是臥室了,用牆壁隔開來了。但我聽當地人說,其實真正的婚俗房是敞開式的,客廳,廚房和臥室沒有牆壁阻隔,而且每家的牆壁上必然要掛上一支獵槍。在這坐混俗房的右邊是一棟名為“寮房”的土屋,這是為成年之後的女孩子而准備的,一旦女孩子成年了,就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可以有自己的小秘密了。除此,還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土屋,都是木門,用很多跟小棍子組成的桌子,長凳子是很多根竹子一排一排並列而成的,而這裡的碗是椰子做的,很輕,有一種古樸的美。屋頂是用干草扎成的,用木頭支撐著房梁。但有一間比較獨特,它的結構是兩層式的,樓上是住房,樓下卻是養牲畜的地方。據說,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防止濕氣滲透到住房裡。但我總覺得這樣方式怪怪的,我有些擔心他們的健康。

“猴子”一樣的小伙子

說到黎寨,就不得不提到這裡的檳榔樹和這裡像“猴子”一樣的小伙子。我見過猴子爬樹的速度,但我沒見人爬樹的情形。今天,卻讓我大開眼界。一棵大約有幾十米高的檳榔樹,黎族小伙子蹭的一下就爬到了頂峰,快到只能用秒計算,與猴子的功夫不相上下。我以為這樣本領高的人只是他一個,可沒想到,幾乎這裡的小伙子都具備這個速度,這著實讓我的眼睛瞪大了好長時間,真的很厲害。。

寨裡婦女精於紡織和刺繡,憑著靈巧的雙手,用簡單的工具便可織出有精美圖案的頭巾、上衣、石榴裙等黎錦民族工藝品。寨裡黎胞能歌善舞,山歌對唱曲調優美,抒情動聽;傳統的《打柴舞》、《米舞》、《錢鈴雙刀舞》等,多姿多彩;別具一格的吹奏鼻笛和銅笛,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男椰子 女檳榔

海南有這麼一個小典故:“椰子樹代表男孩,因為它夠粗壯;檳榔樹代表女孩,因為她很纖細。如果哪家媳婦生了一個胖小子或者一個小閨女,那麼就會在家門口分別種上一棵椰子樹和檳榔樹。”細看兩種樹,比較一下,果然如此。我們今天來到的這個黎寨就種了許多檳榔樹,樹上結滿了青色的檳榔,一個挨著一個。檳榔的味道很古怪,一般人適應不了,它嚼起來給人發熱的感覺,渾身飄飄然,聽說這種食物會讓人越吃越上癮,偶爾嘗一下,還是可以的,但不可吃多,而且它會使牙齒有牙垢,發黃,不過,倒是有防拄的功能。我不敢吃生的,曾嘗過干檳榔,但之後沒敢再去吃它。

提到吃的,除了各種形狀的香蕉外,還有榴蓮,菠蘿蜜,人參果等一些我叫不出名的水果。但這裡自釀的米酒很好喝的。據說這裡的人善下蠱。當地人如果想把誰留下,喝了他們下蠱的酒就會不想走,走了也會不由自主的回來。我想我肯定沒被下蠱,因為我至今表現都很正常。這裡的女人手很巧,她們自己繡的小包香袋,荷包之類在游覽區賣,很好看的,手法同內地農家的細布平繡相似。這裡上了年紀的老人(女性)臉上都有“皺紋臉”,在很久很久以前,黎族為了不至於黎族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只好兄妹結婚來傳宗接代。但女孩子為了不讓哥哥認出自己是他的妹妹,就把用刀在臉上劃成一道一道像皺紋一樣的痕跡。但由於近親結婚,黎族雖然沒有消失掉,但人口仍然不是很多。今天的黎族姑娘很漂亮,有一種純樸的美,這裡的小伙子也很善良,但似乎有些羞澀,沒有女孩子那樣豪放。我從這裡的老人臉上看到了熱情好客,看到了他們最純樸的一面,雖然他們不善於表達。

我們一路走著,一路看著,許多東西讓我又好奇又興奮,途中,我被一只千年壽龜吸引住了,這只龜竟然有90公斤,是祖宗輩的了,它以魚為主食,代表著吉祥,人們很尊敬它。我怕落了隊,不得不離開它,我們一行趕往前方看民族舞蹈表演,其中一項“跳竹杠舞”是這裡的特色舞蹈,看著姑娘們和小伙子們那輕快而熟練的腳步節奏,我心裡暗暗佩服他們,我想,我若上去,指不定腳會夾成什麼樣呢。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很快,黎寨的參觀要畫上一句號了。於我而言,秀麗的名勝已無多大的吸引力。但兩樣東西卻無法從我的心頭抹去,一是漠沙的震撼力,另一是民風的自然與純樸。在我眼裡,一切自然的東西永遠是最美的。但由此我更想起,如果某天這時真的每天迎來成千上萬的旅客,是否仍能保存那份最具吸引力的原始風情?

“神秘谷”——土族人部落

從電視上看過類似“野人”一樣的人,卻從來沒親眼見過。而今天,卻滿足了我的這份好奇心。

泥土當飯,樹皮為菜!雖然匪夷所思,卻是土族人的家常便飯。聽說,土族人部落是今年8月份才來到瓊海白石嶺的,這些土族居民原居中緬邊境,後受某公司邀請來白石嶺考察,經考察,土族人喜歡上了這個蟲鳥歡歌的熱帶雨林,決定整個村寨遷居到這裡。因土族人有吃土等眾多奇異的,生活習俗,他們居住的這個充滿神秘和傳奇色彩的山谷被稱為“神秘谷”。

踏進神秘谷,立即感受到了土族人的熱情(雖然我有些害怕)。我們一路敲著,一路說著土族人的“語言”,更像是一種接頭暗語。不過這是為了使他們不把我們當陌生人。我們左右尋視,竟不見人,正納悶之時,突然發現他們卻在山體的夾隙當中靈活地穿梭,像猴子般輕靈。再往前走,看到一群正在忙著“裝機關”的土族青年。黑黝黝的皮膚,臉上畫著紅、黑、白三色臉譜,身材健碩。他們一邊往“機關”上裝竹箭或水槍,一邊告訴我們,這是夾老鼠的,這是抓松鼠的,這是插山豬的…一些閑下來的人則抓著繩索或藤,像猴子般在樹林中蕩來蕩去。我們每經過一個地方,就有一些土族人往我們臉上抹黃色的“脂粉”和往我們身上撒水……雖然我不知道這是什麼禮儀,但我能感到他們是歡迎我們的。

我們經過一座搖搖晃晃的,還沒下去,就被這些熱情的姑娘和小伙子拉去圍著火堆跳起舞來,我們隨行的一位帥哥就被兩位姑娘拉去拍照等等,顯然,帥哥吸引了她們。我在一旁仔細觀察,發現其實土族姑娘個個長得很好看,她們有一張幼稚的臉,純樸的笑容和單純的眼神,她們過著一種幾乎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所以,她們的眼裡是沒有邪惡的東西存在。

年輕的土族人在鬧著笑著,一旁的老人正在織錦,手腳麻利,她身邊堆著織好的成品,色澤鮮艷,手感結實。看到我們取起相機,老人停下手裡的活,送上慈祥的笑容,很配合我們拍照。拍完後老人笑了,露出了她的牙齒。只見老人一口牙黑得發亮,非常地完整。原來,土族人從38歲起就開始塗上一種黑色的植物混合物,防止蛀牙,因此個個牙口都非常好。

除了狩獵,土族青年還多才多藝。驚險刺激的“上刀山、踩玻璃”,讓人不能不信服,自編自導的獵人舞、火舞,更是讓人感受到土族人的音樂天份。我從來沒有如此沉迷和陶醉,那種振奮人心的音樂以及土族青年的活力四射和熱情奔放,我有幾分喜歡上了他們,特別是這裡的姑娘們,我想,她們純真的笑容迷倒不少男孩子的心。

從始至終,我只見到老人和青年人,卻不見中年人,不知什麼緣故,也許是我們錯過了吧。還有一個遺憾,沒能親眼所見土族人吃樹皮的經過,有人嘗過,說這種味道像壓縮餅干。這只是我們的感覺,那麼,土族人呢,這種“壓縮餅干”對他們而言恐怕是最美味的食物了。

如果有可能,我還會來到這裡,帶著我的未了的心願,再一次探訪這個神秘的地方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