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地苗鄉行

作者: 雨後蜻蜓

導讀感謝所有上傳過黔東南攻略的驢友。取之以攜程,報之以攜程。黔地苗鄉行-2004春節 西風緊,北風狂,古道熱腸驢友忙 -背包,向西,游黔! 去貴州旅游的起因源於知道有個中國最大的黃果樹瀑布在此。啟程之前,搜索了許多關於貴州的旅游資訊,漸漸的發覺以為貴州就是只有個黃果樹瀑布的觀點是那麼的淺薄,威寧草海、荔波樟江、織金溶洞,梵淨奇山等風景名勝遍布貴州。於是 ...

感謝所有上傳過黔東南攻略的驢友。取之以攜程,報之以攜程。黔地苗鄉行-2004春節

西風緊,北風狂,古道熱腸驢友忙

-背包,向西,游黔!

去貴州旅游的起因源於知道有個中國最大的黃果樹瀑布在此。啟程之前,搜索了許多關於貴州的旅游資訊,漸漸的發覺以為貴州就是只有個黃果樹瀑布的觀點是那麼的淺薄,威寧草海、荔波樟江、織金溶洞,梵淨奇山等風景名勝遍布貴州。於是,我們的行程在一路美好的憧憬中開始。我們的第一站,毫無懸念選擇的是黃果樹瀑布。

一、 黃果樹瀑布

到黃果樹我們選擇在安順轉車,從安順到黃果樹有45KM。車行近一小時,沿途會經過一些屯堡之類的小村,據說是明初劉伯溫強令將江淮一帶的居民遷過去的。臨近黃果樹瀑布,就可見崇山間的白水河彎彎曲曲,白水河是珠江源頭之一的北盤江的支流,在群山延綿的雲貴高原上,地殼運動使得這裡一帶河床斷落,白水河一路南下,形成多達九級的瀑布,黃果樹瀑布是最大、最為壯觀的一級。繞過白水河,車開上一個山坡,小路兩旁飯店林立,皆打出吃飯觀瀑聽濤之類的話語招徠生意。司機告訴我們下車站在高處,就可看到瀑布。果不其然,百米之外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瀑布。它從河谷盡頭的懸崖上直瀉而下,灌入深不可測的犀牛潭,再順著河谷向南洶湧而去;除了水落撞擊而出的聲音外,遠遠看幾乎如一幀圖片般寧靜柔美。是了嗎?我都有些驚訝,那盛名之下的大瀑布居然顯得如此從容不迫。司機一個勁的說,你們那麼遠趕來看看不就這個樣嘛。對啊,不來看怎麼知道怎麼樣呢?買票進門,票價50元,一路上都說最近要漲價了,感覺上像占了便宜。進入景區,方能在不同位置觀賞她的儀態萬千。她身高74米,寬40米,冬季因上游來水相對少而更顯嬌美,我想像中的大瀑布是氣吞山河,如一介猛夫,雷霆萬鈞,但今日所見,卻是感覺有不同,她雖豪邁但不失陰柔,雖壯麗但不乏靈秀。白練如華,冰肌似雪,我眼前恍若看到一位芙蓉出水的少女,拂手舞袖間,山變青了,樹變綠了,竹變翠了,逐水凌波走來,兩岸相映翠竹綠樹,一切鮮活動人,生機盎然。與其相距不遠處還分布著風姿各異的瀑布群,那裡叢林蔥蘢,幽水碧波,石筍密集,景致嘖嘖稱奇。出景區大門,大門口有好多蠟染小攤,安順是著名的蠟染之鄉,價錢也不貴,可買一些送給親朋好友。回到安順市區,坐公交車到文廟看看,安順文廟是貴州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築,為省級文保單位。此廟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建築恢宏嚴謹,大成殿前一對透雕雲龍石柱,技藝之精湛,堪稱國寶,游完文廟,向當地人詢問全國聞名的花江狗肉店,花江是隸屬於安順轄內關嶺縣的一個小鎮。我們無法親臨花江鎮品嘗,在安順吃也算是地道正宗了吧。吃完狗肉,坐六盤水開往貴陽的火車,晚上約九點半就到貴陽。

二.花溪、青岩及旅途中

貴陽火車站附近有許多小吃店,大多供應腸粉類小吃,配料很多,味道也不錯,吃完坐203路去花溪公園,公園門票10元,正在辦燈展,但多為粗制濫造之作。公園內有一溪水貫穿,想必就是花溪的得名,因隆冬之故,溪水旁草木萋萋蕭瑟之感。出園後,公路上即有開惠水或青岩的中巴,可到央視旅游推薦過的古鎮――青岩鎮,車票2元。古鎮還拍攝過姜武主演的《尋槍》,此鎮也是明朝設堡後逐漸拓展而成,留有諸多明清建築,從導游圖上還標有完整的城牆,但我們所看到的只是新建的城牆門,還有諸多的名人故宅,散落在村鎮中,就是走到門前也認不出哪兒跟哪兒。當地小吃頗有特色,滿街賣的一種玫瑰糖5元一斤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午飯在王旺媽飯店吃飯,雞辣角,很具當地口味,但太辣,四川人都未必吃得習慣。飯後原路回到貴陽,火車站附近坐大巴到凱裡,時間安排得當的話也可坐火車,只是春節火車站人太多排隊購票太費時,汽車到凱裡40平時可能每人30元吧。下午5點半到凱裡,凱裡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自此我們才開始了精彩絕倫的黔東南游。我們首站選擇從貴州為數不多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鎮遠開始。從凱裡到鎮遠,坐火車汽車均可。我們乘坐火車到達鎮遠在潕陽河畔住下了。

三、鎮遠游記

趕到鎮遠已是當晚10點多。從旅游圖上獲知,鎮遠火車站離市區還有一段路程,下車便打了輛車去市區,途徑一座大橋,我斷定橋下流淌的便是潕陽河了。在貴州當地潕陽河風光絕不遜於黃果樹,只是名氣略差矣。

次日早早洗漱完畢便開始鎮遠之旅了。

鎮遠是全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自古以來在貴州,在西南地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重鎮”之稱,特別在明清,鎮遠利用河流的優勢,大批西南的貨物在此流轉,通達全國各地。鎮遠城內分布在潕陽河兩岸的碼頭盛況之時達四五十個之多。但今日尋訪,除了能從某個坍塌駁岸的破碎條石中隱隱感觸到潕陽河上當年舟揖往來川流不息的繁忙之外,潕陽河一如一位嫻靜的少女不露聲色,閨閣待字,雲鬢未亂 。一條長長的曲曲而又折折的石板路,一路上俯首皆是歲月的滄桑,呼吸著的盡為歷史的風塵,透過高大的古樸建築,城後山脊上依稀散落的城垣仍娓娓訴說著這座要塞重鎮不屈的尊嚴。你可以選擇任一條幽幽的小巷子進去尋覓一些歲月流淌過的歷史沉澱,巷子出奇的幽長,左拐右拐,猶如步入迷宮一般,但你不用擔心迷途,路是四通八達的,巷子中有許多古井,干涸的或使用中的,當地居民都如供奉神靈般的做不同的儀式以感激這些自然的賜予,站在高處,俯視鎮遠城內,豁然感到依山而建的居民老宅是那麼的多,連片連綿以同一種樸素、沉穩、凝重的灰白風格出現氣勢蔚為壯觀,撼人魂魄。

鎮遠市博物館位於城東,陳列品很少,但高大的古建築卻也令人嘆為觀止。走出博物館便能看到潕陽河對面的青龍洞,青龍洞是鎮遠最有名的地方,它是由一系列儒家、道家、佛家為思想內涵的建築群倚而成的。依附於中河山山脊之上,中河山三面懸崖,石崖延伸伍佰多米,青龍洞便是利用這懸崖陡壁而建,大有惟我獨尊直上雲天之勢,現在的青龍洞總建築面積為6165平方米,包括祝聖橋、中元禪院、玉皇閣、萬壽宮、香爐岩等5個建築群,36座單體建築,絕佳觀賞位置應在府城隔河相望,照相可選擇在大河關碼頭,碼頭略東是潕陽河上的祝聖橋,橋中有一飛檐翹角三層八角涼亭,清澈的潕陽河水緩緩東流,河兩岸,次第的青山婀娜多姿,青龍洞巍峨錯落、貼壁凌空,層林古樹、蔥蘢幽深、回廊盤旋、曲徑如帶,舉目盡收眼底,如此的和諧、完美;如此的精妙、佳絕,斷然是神來之筆,極樂勝景。人間哪得這般好景?

午後,在市內參觀了天後宮,拾級而上,沿街一側有類似苗侗民族風格的回廊,宮內大殿兩側各有一很大的花窗,煞是好看,北極宮,現為一廠家駐內,裡面黑漆陰森,還有可站直身子的閣樓,蜘網密布,拍鬼片還蠻適合。

鎮遠之行匆匆一瞥,好景舉不勝多,留待他日重返再訪。

四、台江之行

從鎮遠到凱裡,坐火車只需一個半小時即到,到凱裡後我們旋即坐車到台江。

台江位於黔東南州中部,雷公山北麓,清水江南岸,苗族占97%以上,是世界上苗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區,史稱“苗疆腹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圈“反樸歸真,重返自然”十大景區之一。

凱裡出市區便駛上了320國道,路況還好,凱裡至三穗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之中。

台江的苗族節日眾多,當地的姊妹節已逐漸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節日,去苗家感受風情就要趕在苗寨節日之時。這種真實自然的體驗倘若不是身臨其境你是感受不到的。

台江是一個很小的縣城,十字街頭散落著幾家私人小旅館,連吃個飯都很難找,苗族起義領袖張秀眉將軍雕像矗立在苗疆大道丁字路口,高大卻顯孤獨。

當地位於文昌宮旁開診所的老教授詳細的跟我們介紹了台江的幾個旅游點,諸如反排的木鼓舞,劍河的溫泉,八朗的古生物等等。

次日我們在文昌宮旁搭乘去革東鎮的車,順路去敲文昌宮的大門,文昌宮是一座有200多年的古建築,現為台江刺繡博物館和古生物博物館,台江的苗繡有著其濃郁的民族風格,色彩艷麗圖案、豐富誇張,敲了好一會兒,也未見有人,悻悻而歸。

坐上小面的一個小時就到革東,下車便問當地人有節日嗎?

一賣菜的婦女告訴我們五河有節日,

“五河?怎麼去呢?”

“到江邊去坐船啊”

正在不知所措時,一苗族婦女上前搭話,“去五河,跟我走吧,我也去呢”。我們便跟她來到河邊,河邊停著一只狹長的小木船,不時還走上走下的,我們小心翼翼的踩著潮濕的石階一步步來到船上,船艙裡已坐有好多人,兩根簡易的木長條充當凳子,大家躬著身子相對而坐,黑咕隆咚的船艙裡,已無從找到剛才那個苗族婦女,我們便在船尾自行坐下,不多時船便“啪…啪…”的開出,問旁人才知道,這河叫清水江,流入洞庭湖,湖南境內稱其為沅江,河水十分清澈,水中嶙峋的怪石隱隱顯現,雪白的浪花拍打著兩岸的青山,山坳中不時有苗家高大烏黑的木屋略過,那大紅的春聯,火焰般鮮艷,江面霧蒙蒙的,霧氣升騰中的群山,似幻化的仙境,而我們一葉扁舟正在往一個不知終點的地方航行,人生如流,白駒過隙,對於這奔騰不息的江水,我們的一生不就是江水流淌的一瞬嗎?我們從上海坐飛機到貴陽,從貴陽坐汽車到凱裡,從鎮遠坐大巴回凱裡,凱裡坐汽車到這裡,這裡坐船將到一個小村,一路走來,從大城市到小城市,從小城市到小城鎮,從小城鎮到小鄉村,我們的心情愈來愈放松,生命的一瞬,我們可以深切的體會到,而此時的城市,摩肩接踵的人流,鱗次櫛比的大廈,滿大街汽車轟鳴聲,我們淹沒其中,緊張而又壓抑,個人之於城市是那麼的微渺、無力。坐在我身旁來自成都旅伴的小孩,走出艙外,大喊:“太美啦”。我的心躁動不已,我像個靦腆的孩子,喜歡而又不敢呼喊出來,我走出艙外,深吸了口大山清甜的空氣,內心吶喊著:我愛這山,這水,我願被這山水融化啊。

船行約一個小時,身邊坐的當地人告訴我們要到了,“哦”我的心真是好興奮,千裡趕來,就是為了尋找這種秋水望穿的企盼。船擱淺在江邊,同船人迫不及待的跳下去,這是很大片沙礫石組成的江灘,岸上已傳來劈裡啪啦的鞭炮聲,尋聲而去,山坳中三三兩兩的苗家寨樓依稀而見。

坐在我身旁的苗家漢子熱情邀我們去他家做客,我們又何嘗不想呢。這個寨子據說在方圓之內也算是大寨,有五百多戶,總共有三個姓氏,村子中間貫穿一條自下向上的石階路,通往各家,村中央有一塊平地,類似於漢族的打谷場,小孩子三伍成群在場上打鬧嬉戲。今天是苗寨的鼓藏節,鼓藏節是敬祭祖先的節日,要用牛羊雞鵝等祭祀,有著繁瑣的儀式,據說還要鬥牛,每13年才一次,我們來到一個大池子旁,一頭黃牛倒池子旁,地上滿是掙扎過的血跡,旁邊還有一頭羊,雞鵝之類看樣子這個儀式已經結束了。

苗民把我們領到他家,在山的最上頭,“來貴客啦”苗民告訴他妻子,瞬時,家裡老老少少皆出門,一一問好,進屋招呼我們烤火,他們便忙著切肉、架鍋,稍刻便招呼我們吃飯。

飯後,二三十口人便開始梳洗著裝,鮮艷漂亮的苗裝穿上了,明晃晃的銀飾戴上了,個個都是喜不自禁,談笑間三三兩兩扶老攜幼的來到寨子中央的谷場上,兩位長者在中間敲鼓,苗家姑娘們手挽手身體左右有節奏的擺動著,據說先要村裡的姑娘先跳兩圈,其余村寨的男女才能進場一起跳。我們在一旁不停的照相,過了一會兒,隨著加入的人愈來愈多,姑娘小伙子來到了清水江旁的沙灘上盡展歌舞,好比是一場比美大賽,身著光鮮異常的服飾,玲瓏各異的銀頭飾,胸前也掛著熠熠生輝不盡相同的銀環,更有甚者身穿鑲有很多銀片的衣飾,華麗炫目,姑娘小伙都笑開了花,當地的村長模樣的長者還拿著米酒給每人敬酒,歌舞還在進行,清水江見證了這些樂觀淳樸的苗民,他們與世無爭,愛好自然,我們終日奔波在繁忙的城市之中,唯利是圖,窮生計較,來這裡看看吧,找回一些我們漸行漸遠的美好人性吧。

看著清水江邊綺麗的盛裝,歡快的歌舞,真希望時間能為此停留,盡管苗家人熱情的挽留,但終究游子的腳步總會有歸程的時候,坐在船頭,看著船夫用篙慢慢把船撐離,江灘上苗家人不約而同向我們揮手,此刻,我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萍水相逢的幾個小時,這些好客、善良的苗家人已把我的心留在了這裡。

五、八朗之行

坐船回到革東,我們又叫了輛摩托車去八朗寨,摩托三輪只肯開到大路口,說裡面山路不好走,我們便下車步行進去,這條路崎嶇異常且只通八朗這個小寨,估計村民進出都靠雙腳,繞過幾個山頭,便隱約看到一個小寨,猜想,應該就是了。

村口站著幾個苗家人,手裡拿著碗和酒,好像是送客的樣子,村子的土坡上苗民熱情的挽留客人還用歌曲抒發自己依依不舍的感情。

看到我們背包打扮,便上前問我們來干啥?我們說想來看看山上的古生物化石群,苗家人說:“歡迎你們到我們八朗。”說著向我們敬酒。喝過酒後,一位苗家漢子帶著我們爬上了後面的山坡,漢子問我們有沒有帶工具,

“什麼工具?”我們奇怪的問。

“那你們怎麼找蟲子呢?”苗家漢子一臉驚異,“蟲子(其實指化石)都在石頭上,沒有工具怎麼行?”

“我們只是來看看嘛!”

“看,這哪能看得到?”苗家漢子停下腳步指著那個山頭:“喏,看,那個是美國人在那裡開挖的,那是日本人,那是中國的……。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天色近晚,灰黛色的山頭除了輪廓外什麼都看不清,我們開始猶豫了,苗家漢子爽聲說道:“這樣吧,今天你們在這兒住下,明天早上我再帶你們上山。”看來現在上山倒是有問題,明天嘛,我們還另有行程的,一番思想鬥爭後,我們只能遺憾的返回,苗家漢子看出我們的不快,“哎,沒有關系,去我家裡看看吧。你想要看什麼蟲子都有的。”好啊,總不能白跑一趟吧。進門漢子便向他家人介紹:“無錫來旅游的”。家人忙不迭招呼我們坐在爐火旁。拿來了苗家過年才吃的類似於糯米餅的東西,但他們是烤著吃的,漢子叫他家人去准備晚飯,我們站起身來說我們還要回台江的,苗家人說:不急不急,吃了再走,要不干脆住這裡吧。我們好一番解釋才說服他們。漢子從內屋裡拿出用紙包著的幾塊石頭,借著昏暗的燈光,漢子一一向我們介紹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邊說邊遞給我看。對此我一竅不通,但從蟲子的形狀看,屬於那種低等級的類似於腔腸生物的東西。我只是好奇怪,這些上億年的古生物居然會在一片片的岩石中,漢子看出我們驚喜的神情,說道:“喜歡,就拿幾塊去吧。”“啊”我有點受寵若驚。“拿去,留個紀念吧,也算來過我們八朗。”我還能說什麼,苗家人都是那樣熱情、好客不計回報。偶遇之中,他們都會真誠相待,無私以對,相比我們都市人,避之不及的碰到陌生人,我們總是不願給不相識的人以幫助、關懷,生怕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我們做事的出發點,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首位,傷及自己利益的事哪怕絲毫我們都會據以力爭。

一路走來,苗家給予我們的盡是感動以及感動之後隱隱的羞愧。

六、郎德之行

郎德位於凱裡經往雷山縣的公路旁,小鎮就在公路兩側,小的可憐,而十分馳名的郎德上寨還須從一條很顯眼的小路進去,不多時,便能看到眼前一個很大的苗寨依山而建。這就是郎德上寨啦。

郎德上寨是貴州省出名的民族文化村,也是清鹹豐、同治年間苗族起義領袖楊大六的出生地。這場起義,清兵用了18年才將其平定,大怒之下寨子被燒光,人口也被殺絕,僥幸有15人逃出,後15人在廢墟上重建了家園,今日的郎德上寨苗樓林立,古風猶存,村寨建築因其鮮明的民族獨有性和歷史性,而成為了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那日尋訪,正遇上北京有個旅游團在參觀,村民們身著盛裝,在蘆笙場上表演歌舞笙樂,整個山谷繚繞著歡快的氣氛。

蘆笙場是村中一塊很大的平地,奇特之處在於腳下的卵石排列出了很多圖案,場中心豎著一根旗杆,旗杆上有些不知名的裝飾圍繞旗杆中心,用卵石以不同地排列組合成一圈一圈,共計十二圈,預示著十二道太陽的光芒。在最大的圓圈外面卵石卻鋪成了條狀形。在左右兩側地上各有一匹飛奔駿馬的圖案。站在高處看,整個場子呈“”型,

小寨群山環抱、四周茂林修竹,寨前一條小河,逶迤彎曲,河上有一廊橋連接,村中有南、中、北三個寨門,天然而成良好的屏障。使得小寨難攻易守,風雨百余載得以完好的保存。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