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裡的古宅

作者: 正福草堂民居客棧

導讀不知哪位專家把同裡稱為明清建築的博物館,這話真是形像逼真。同裡古鎮已有千余年的歷史了。歷史上,這裡是官宦隱退,商賈置業,文人雅居之地。據統計,自宋代至前清,先後建成宅園38處。數百戶士紳豪府之家的住宅都有一定規模。在這座“博物館”內,園、堂、居、室,寺、觀、祠、宇應有盡有,各具風格。每一座建築都反映了一個年代,每一座建築都是同裡的一部 ...

不知哪位專家把同裡稱為明清建築的博物館,這話真是形像逼真。同裡古鎮已有千余年的歷史了。歷史上,這裡是官宦隱退,商賈置業,文人雅居之地。據統計,自宋代至前清,先後建成宅園38處。數百戶士紳豪府之家的住宅都有一定規模。在這座“博物館”內,園、堂、居、室,寺、觀、祠、宇應有盡有,各具風格。每一座建築都反映了一個年代,每一座建築都是同裡的一部歷史。

說到園,當然要數退思園了。凡到過同裡的文人墨客都要留下些許贊美它的文字。這座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的古建築,原來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兵備道的私家住宅。園主任蘭生官場失意,落職回鄉後建造了這座占地9.8畝的集住、游、玩於一體的園林。退思園在建築藝術、造園技巧上有不少獨特之處,可概括為“三特”、“三絕”和“三珍”。“三特”就是造園構思特別,一改江南園林縱向發展的特色,獨辟蹊徑為橫向伸展;二是江南水鄉的船在這座貼水園中得到點綴,並且采用一旱一水特殊技藝,達到意趣各異的藝術效果;三是園中棋室“眠雲亭”峭立山巔,凌雲飛檐,不失為山亭制作之特。“三絕”即為園中“菰雨生涼”軒底設計的三條水道,池水循環期間,形成天然的降溫設施。真是“生涼”有方,妙在其中。“三珍”即為退思園內的天橋、攬勝閣和靈壁石。

同裡的堂也是歷代那些出了名的和不出名的人建造的私人住宅,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鎮西上元街陸家埭北首有座耕樂堂,堂主是明朝處士朱祥。他曾協助修建“寶帶橋”有功,撫衙授予他官職,朱祥不願為官而歸隱故裡建造此堂。耕樂堂前宅後園,堂內有樓、園、齋、閣、榭,宅西有一條幽深的陪弄,直通後園。園內有一棵珍稀的白皮松,距今已有400多年,它記載著耕樂堂悠遠的歷史。還有崇本堂、嘉蔭堂、世德堂等,都是晚清時期的私人住宅,展示出了不同的建築風格和設計藝術。

同裡的民居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那些脊角高翹、青磚黛瓦的老房子,那過街樓、走馬樓、明瓦窗及磚雕門樓,什麼人到此都要發一番思古之幽情。鎮上因河流眾多,居民的房子多是臨水而築,枕河而居。特別是那伸向河面的小閣樓,真是別有一番韻味。“小閣水中央,四顧臨天地”,盛夏時節,如在閣樓上品茗淺酌,盡覽河上風光,這該是何等愜意?水中小閣樓也給居民用水帶來方便,只要把吊桶伸向窗外即可取水,真是一舉多得。

同裡的古宅,如同一面古鏡,折射出了同裡源源流長的歷史。同裡的古宅,如同一件件出土文物,越來越凸現出它歷史和現實的價值。


精選遊記: 同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