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日記.河套行.從武威到中衛

作者: 憐花凋謝

導讀8/08--從武威到中衛*海藏寺,雷台漢墓,羅什寺塔 *武威南16:10 314次 中衛20:05 一天一夜的旅程,我離開了新疆回到純粹漢人的世界。 幾天前我還在西域路上,那一個個情景,在我的記憶中已然模糊,有時只能借助我的日記才能回味一下。我不了解我怎會忘記得那麼快,是為了眼前那迥然不同的風土人貌?還是為了西域路已遠隔數千裡? 我決心不再掛念它。經歷了迢迢的西 ...

8/08--從武威到中衛*海藏寺,雷台漢墓,羅什寺塔

*武威南16:10 314次 中衛20:05

一天一夜的旅程,我離開了新疆回到純粹漢人的世界。

幾天前我還在西域路上,那一個個情景,在我的記憶中已然模糊,有時只能借助我的日記才能回味一下。我不了解我怎會忘記得那麼快,是為了眼前那迥然不同的風土人貌?還是為了西域路已遠隔數千裡?

我決心不再掛念它。經歷了迢迢的西域路,我還將跨過許多同樣漫長的路途,那裡無疑也會有著如畫的風景和溫暖的人情。或許,這本是我應當完成的宿命,這本是我的平凡樸實的人生。

我只是順從我的軌道而行,所走過的路、所遇見的人雖則是緣,卻是無心的偶然。人生自是花開花謝,葉生葉落。偶然來到這世上的我,不久又將要離開,到一個永遠無法想像的地方去,人生理應沒有常住之世,常住之所。

河西走廊的起點武威,即古之涼州,盛產軍馬。這個自古以來崇尚英勇的小城,同往昔在張掖一樣,帶給我一種質樸和厚重的感覺。

我的一天從北郊的海藏寺開始。坐著小車從南郊我的住地出發,很快就穿越了整個城區。清晨的武威,因那集市上拖拉機哼哼哈哈的吼聲而顯得有些嘈雜。路人皆平視默默而行,素顏朝天,看不到那種在淮海中路上常見的矜持倨傲神情。

海藏寺是古涼州的佛教文化中心,歷代高僧來往西域必經的駐錫之地。令人驚奇的是,這座古老的漢式寺院竟然是西藏高僧所建。根據介紹,成吉思汗攻下當時屬於西夏的涼州之後,繼而遣將攻入青藏,大獲全勝。於是西藏活佛八思巴入涼州與成吉思汗之孫闊端商議西藏歸入蒙元版圖之事,其後,八思巴接受成吉思汗的邀請為蒙古創立文字,因而再未回到西藏,海藏寺正是在那段時期興建落成的。

海藏寺中各殿宇古色古香,香火繚繞,每逢農歷節日都舉辦盛大的廟會。後庭院那成蔭的綠樹中,隱藏著歷史更為悠久的靈鈞台,這座出名的古建築早在兩晉十六國時,就已為前涼國王張茂所建。

其次參觀了雷台漢墓。

雷台漢墓是以這裡出土的“馬踏飛燕”銅奔馬而聞名的。順墓道直入地下數十米,可看到兩側孔穴中的眾多陪葬物。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座銅奔馬,通高30多釐米,作昂首飛奔之狀。為了顯示馬的飛馳,作者構思巧妙,將支撐馬全身重量的右後足放在一只飛鳥身上,其余三足騰空。

這裡展出的僅為復制品,原物在北京的博物館裡,“馬踏飛燕”現已成為中國的像征。我們從中還可推斷出在漢朝時期國人的尚武精神,因此有了張騫、班超通西域,霍去病、竇固先後打敗匈奴。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武力至此已到了頂峰,它漸漸走向了衰退,一直延續到今天。其中雖曾有盛唐的曇花一現,卻隨著在中亞怛羅斯對阿拉伯阿拔斯朝軍隊的慘敗和“安史之亂”而一蹶不振。

從歷史記錄來看,這個民族總是不斷地被人數比它少得多的民族打敗,不斷地遭受屈辱、掠奪,最後卻總是將他們同化。對此,我寧願喜歡勇敢。

羅什寺塔正在籌建寺廟,因而沒有對外開放。我只有遠遠地眺望這座木塔,緬懷鳩摩羅什大師的高風亮節。鳩摩羅什初為前秦國王苻堅派遣大將呂光從西域迎入,但至涼州得聞前秦已亡,於是他滯留涼州十七年,學習漢文,開壇講經,終成為我國佛教一代宗師。

在擁擠不堪的列車裡度過了難熬的四個小時,我轉道往寧夏旅行。從武威到中衛的那段鐵路,也許是最接近沙漠的鐵路了。進入騰格裡大漠,鐵軌就架在沙地之上,列車繞著沙丘蜿蜒行進,有時站在中間車廂的我可以看見列車像蛇一樣扭曲成了個半圓形。

過了沙坡頭,成片的農田忽然展現在眼前,那就是黃河養育的河套平原了。

到達中衛時太陽漸薄西山,從烏魯木齊向東已經不知多少公裡了。

打店洗澡完畢天色已黑,走上中衛街頭,只見行人仍然來往如梭,對面的一排小飯館仍然熱氣騰騰地炒菜。火車站廣場上有很多男女老少散步,幾個小孩還在溜旱冰。此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半了,他們中很多人第二天想必還將上班,這真是種從容不迫的生活啊。

高廟原來就在我住的中衛飯店對面,半夜裡聞聽幾下鐘聲清脆,也許是催促和尚們早起做功課,卻打攪了我的清夢一場。


精選遊記: 武威

評論